业务状况
集团简介: - 集团股份亦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编号为002803。 - 集团主要从事跨境社交电商业务及纸制快速消费品包装业务。 - 跨境社交电商业务方面,集团采用主动精准发掘目标客户的社交电商业务模式。集团部署个性化推荐算法,通 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吸引用户点击广告,将彼等带到集团的落地页并购买产品。产品类型包括家居 产品、服饰产品、电子产品、鞋类产品、箱包制品、美妆个护用品、保健品、母婴产品及钟表配饰。集团会在 不同社交媒体平台投放广告,以导入不同流量,消除对於任何单一社交媒体平台的依赖。集团主要向位於东北 亚(日本、韩国、香港及台湾)、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菲律宾)、中东(沙特阿拉伯及阿拉伯 联合酋长国)的消费者销售产品。 - 截至2025年5月,集团亦透过6个自有品牌(包括SENADA BIKES、Veimia等)於指定 品牌网站及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如电助力自行车、内衣、遮阳伞及宠物用品。 - 纸制快速消费品包装业务方面,集团所生产的纸制包装产品包括: (1)彩色包装箱/盒:用於零售及促销的包装盒或消费纸箱,由白卡纸、白衬纸及瓦楞纸制成; (2)环保纸袋:使用再生纸及牛皮纸制成,可用於电商商品、外卖食品及超市商品的包装; (3)食品包装:包括纸杯、纸碗、纸袋及纸盒,由食品级纸板及牛皮纸制成,可用於各种食品和饮料、休闲 食品及冰淇淋。 - 截至2024年12月底,集团於中国内地设有10个纸制包装业务的生产设施。
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止三个月,集团营业额增加11・6%至14・77亿元(人民币;下同),股东应占溢 利增长38・2%至5916万元。期内,集团业务概况如下: (一)整体毛利增加25・2%至6・72亿元,毛利率上升4・9个百分点至45・5%; (二)跨境社交电商:营业额增长28・2%至9・3亿元,占总营业额62・9%,分部溢利上升1・4倍 至3360万元; (三)纸制包装:营业额减少0・4%至5・46亿元,占总营业额36・9%,分部溢利下降78・9%至 3868万元; (四)按地区划分,来自东北亚、中东和欧洲及北美洲之营业额分别增加3・9%、27・1%和1・7倍, 至3・93亿元、8940万元和2・93亿元,分占总营业额26・6%、6・1%和19・8%; 来自东南亚及中国内地之营业额则分别下跌3%及12・1%,至1・69亿元及5・06亿元,分占 总营业额11・4%及34・2%; (五)於2025年3月31日,集团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6亿元,银行借款为2・76亿元。 - 2024年度,集团营业额减少17・4%至55・29亿元(人民币;下同),股东应占溢利下降 47・3%至1・82亿元。年内,集团业务概况如下: (一)整体毛利下跌22・1%至24・19亿元,毛利率减少2・6个百分点至43・8%; (二)跨境社交电商:营业额下降20・9%至33・66亿元,占总营业额60・9%,分部溢利下跌 54・2%至1・19亿元; (三)纸制包装:营业额持平於20・99亿元,占总营业额38%,分部溢利增加25・9%至3・61亿 元; (四)按地区划分,来自东北亚、东南亚、中国内地和中东之营业额分别减少31・6%、21・9%、 11・8%和11・4%,至17・39亿元、6・61亿元、20・37亿元和3・42亿元,分占 总营业额31・4%、12%、36・8%和6・2%;来自欧洲及北美洲之营业额则增加27・1% 至6・48亿元,占总营业额11・7%; (五)於2024年12月31日,集团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1亿元,银行借款为2・48亿元。流 动比率为1・8倍(2023年12月31日:2・2倍),资产负债比率(债项除以股本加债项)为 19%(2023年12月31日:5%)。
发展概览 - 於2025年5月,集团业务发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计划进一步在印度尼西亚及越南等亚洲地区扩大跨境社交电商业务版图,并稳步拓展至欧洲,同时继续 向拉丁美洲等跨境社交电商增长潜力高的地区拓展; (二)计划持续投入研发,升级迭代AI应用,以增强跨境社交电商业务方面的数据分析能力、生成更加个性 化的广告及落地页设计、提高营运效率及降低物流成本, (三)计划加强自有品牌的营销,及通过内部孵化及外部收购以扩展品牌组合; (四)计划拓展绿色纸制包装产品,及拟加强AI技术在包装产品的设计及质量检验中的应用,亦拟利用AI 技术开发包装设计应用,提高设计效率及生成多样化设计,以进一步提高纸制快速消费品包装业务的竞 争力; (五)计划提升专有SaaS平台「吉喵云」(乃针对中国内地跨境电商供应商而开发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的 技术能力及功能,将SaaS服务扩展至希冀将其产品销往海外消费者的中小企业。 - 2025年5月,集团发售新股上市,估计集资净额4・15亿港元,拟用作以下用途: (一)约1・66亿港元(占40%)用於拓展海外市场; (二)约1・45亿港元(占35%)用於技术开发; (三)约6228万港元(占15%)用於扩大品牌组合及发展自主开发品牌; (四)约4152万港元(占10%)用於营运资金。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