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股票代號  搜尋 查詢代號
股票報價 圖標分析
 
公司背景業務狀況企業架構損益表資產負債表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0005
HSBC HOLDINGS PLC 集團網址: http://www.hsbc.com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總部設於倫敦,國際網絡橫跨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約178個註冊辦事處,覆蓋歐洲、中國內地
   、香港、亞洲其他地區、中東(包括非洲)、北美洲及拉丁美洲。集團在上述地區主要通過各地的本土或地區
   銀行,特別是擁有龐大零售存款基礎的銀行及各地的消費融資業務部門,向個人、工商、企業、機構、投資及
   私人銀行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 集團股份在倫敦、香港、紐約、巴黎及百慕達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股東來自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在紐
   約證券交易所,集團股份亦以美國預託股份的形式買賣。
 - 集團提供的銀行服務可分為四分類別,計有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包括消費融資)、工商金融、環球銀行及資
   本市場,以及環球私人銀行。


 業績表現:
 - 截至2024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較去年同期下跌1﹒4%至101﹒83億元(美元;下
   同)。淨利息收入減少3﹒4%至86﹒53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則增加7﹒9%至120﹒99億元。預期
   信貸損失及其他信貸減值準備支出達7﹒2億元,去年同期則錄得支出4﹒32億元。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
   比率分別為15﹒2%及20﹒7%。工商金融業務之除稅前利潤較去年下跌32﹒8%至8000萬元﹔企
   業中心業務之除稅前利潤較去年上調39﹒4%至9900萬元。環球銀行及資本巿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較去
   年減少1﹒7%至2﹒91億元。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則增長21﹒3%至1﹒71億元。
 - 2023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56﹒4%至224﹒32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上升17﹒8%至357﹒96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49﹒5%至302﹒62億元;
   (二)經營支出下跌1﹒9%至320﹒7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4﹒6%收窄至48﹒5%;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3﹒8%至34﹒47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
      為16﹒9%及20%;
   (四)工商金融業務之除稅前利潤較去年增加76﹒4%至132﹒8億元;企業中心業務之除稅前虧損收窄
      65﹒4%至4億元;
   (五)環球銀行及資本巿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較去年增加26﹒3%至59﹒24億元;
   (六)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則增長1﹒1倍至115﹒44億元。


   按地區劃分      2023年度      變動      2022年度       變動
   (除稅前利潤)  (百萬美元)  (%)   (%)   (百萬美元)  (%)    (%)
   ------------------------------------------------
   歐洲      11﹐544  38﹒0   1﹒1倍  5﹐480  33﹒1  -18﹒5
   亞洲      13﹐280  43﹒8  76﹒4   7﹐527  45﹒6   21﹒2
   中東及北非    5﹐924  19﹒5  26﹒3   4﹐689  28﹒3   -7﹒1
   北美洲       —400  —1﹒3    —   —1﹐155  —7﹒0     -
   ------------------------------------------------
           30﹐348 100﹒0  83﹒5  16﹐541 100﹒0  -19﹒7


 - 2022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7﹒5%至148﹒22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上升23﹒1%至326﹒1億元,其他業務收入減少17﹒1%至191﹒17億元;
   (二)經營支出下跌3﹒7%至333﹒3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9﹒9%收窄至64﹒4%;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達35﹒92億元,去年則錄得撥回達9﹒28億元,第一級資本比
      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為16﹒6%及19﹒3%;
   (四)來自歐洲之稅前溢利轉盈為虧,錄得虧損達4﹒15億元,來自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增加19﹒5%
      至17億元;
   (五)來自亞洲之稅前溢利上升12%至137﹒24億元,來自北美洲之稅前溢利則增加21﹒3%至
      16﹒66億元;
   (六)來自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增加9﹒5倍至8﹒53億元;
   (七)工商金融業務和環球銀行及資本巿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較去年增加24﹒3%及7﹒9%至
      77﹒16億元及54﹒45億元﹔而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則增長27%至
      85﹒33億元﹔企業中心業務之除稅前利潤下降11﹒8%至23﹒16億元。
 - 2021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2倍至126﹒14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3﹒9%至264﹒89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0﹒9%至230﹒63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0﹒5%至346﹒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8﹒3%擴大至69﹒9%;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錄得撥回達9﹒28億元,去年則錄得支出達88﹒17億元,第一級資
      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為18﹒6%及21﹒2%;
   (四)亞洲之稅前溢利下跌4﹒5%至122﹒49億元;
   (五)來自歐洲之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稅前溢利37﹒79億元,去年則錄得稅前虧損42﹒05億元;
   (六)來自拉丁美洲之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稅前溢利8100萬元,去年則錄得稅前虧損3700萬元;
   (七)來自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增加73﹒9倍至14﹒23億元,來自北美洲之稅前溢利則增長7﹒2倍
      至13﹒74億元;
   (八)工商金融業務和環球銀行及資本巿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較去年增加2﹒7倍及10﹒2%至
      67﹒43億元及53﹒33億元﹔而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則增長70﹒7%至
      70﹒48億元﹔企業中心業務之除稅前利潤上升89﹒8%至27﹒92億元。
 - 2020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跌34﹒2%至39﹒88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9﹒5%至275﹒78億元,其他業務收入減少10﹒9%至228﹒51億元;
   (二)經營支出下跌18﹒7%至344﹒3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75﹒5%收窄至68﹒3%;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增加2﹒2倍至88﹒17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
      為18﹒7%及21﹒5%;
   (四)亞洲之稅前溢利跌30﹒5%至128﹒32億元,而來自歐洲之業績虧損則收窄至42﹒05億元;
   (五)來自北美洲之稅前溢利減少78﹒1%至1﹒68億元,來自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則下跌99﹒2%
      至1900萬元﹔
   (六)拉丁美洲之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稅前虧損3700萬元,年內並無錄得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之全球
      商譽減值﹔
   (七)工商金融業務和環球銀行及資本巿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較去年下降73﹒9%及6﹒6%至
      18﹒68億元及48﹒3億元﹔而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之除稅前利潤減少53﹒4%至41﹒4
      億元﹔企業中心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則增加41﹒9%至13﹒11億元﹔
   (八)集團年內就客戶賠償計劃錄得支出撥回達5400萬元。
 - 2019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下跌52﹒3%至60﹒59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0﹒1%至304﹒62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10﹒1%至256﹒36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22﹒2%至423﹒49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4﹒4%擴大至75﹒5%;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增加56%至27﹒56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為
      17﹒6%及20﹒4%;
   (四)亞洲之稅前溢利上升3﹒8%至184﹒68億元,而來自歐洲之業績虧損則進一步擴大至46﹒53
      億元﹔
   (五)來自北美洲之稅前溢利減少4%至7﹒67億元,來自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則跌28﹒4%至4億元﹔
   (六)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增加49﹒5%至23﹒27億元,年內錄得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之全球商
      譽減值達39﹒62億元﹔
   (七)工商金融業務和環球銀行及資本巿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較去年下降2﹒3%及9﹒2%至
      73﹒07億元及53﹒46億元﹔環球私人銀行業務之除稅前利潤較去年增加18﹒6%至4﹒02
      億元;而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增長14﹒7%至80﹒48億元﹔企業中心業務之除
      稅前利潤則增加1﹒4倍至11﹒09億元﹔
   (八)集團年內就客戶賠償計劃錄得支出達12﹒81億元。
 - 2018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9﹒9%至126﹒98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上升8﹒2%至304﹒89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0﹒1%至232﹒91億元;
   (二)經營支出下跌0﹒6%至346﹒59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7﹒8%收窄至64﹒4%;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0﹒1%至17﹒67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
      為17%及20%;
   (四)亞洲之稅前溢利上升16﹒1%至177﹒9億元,而來自歐洲之稅前虧損則收窄56﹒3%至
      8﹒15億元﹔
   (五)來自北美洲之稅前溢利則減少50﹒1%至7﹒99億元﹔
   (六)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上升3﹒7%至15﹒57億元﹔
   (七)工商金融業務和環球銀行及資本巿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較去年上升12﹒3%及3﹒9%至
      76﹒69億元及60﹒78億元﹔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和環球私人銀行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上
      升9﹒3%及16﹒2%至70﹒8億元及3﹒44億元﹔企業中心業務的除稅前利潤下跌67﹒4%
      至5﹒48億元﹔
   (八)集團年內就英國客戶賠償計劃錄得支出達1﹒46億元。
 - 2017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6倍至97﹒73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5﹒5%至281﹒76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28﹒2%至232﹒69億元;
   (二)經營支出下跌12﹒4%至348﹒84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83%收窄至67﹒8%;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48%至17﹒69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為
      17﹒3%及20﹒9%;
   (四)亞洲及北美洲業務之稅前溢利分別升11﹒2%及7﹒7倍,至153﹒29億元及16﹒01億元;
   (五)來自歐洲之稅前虧損收窄72﹒5%至18﹒64億元,而來自拉丁美洲之業績則轉虧為盈至6億元;
   (六)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下跌0﹒1%至15﹒01億元;
   (七)工商金融業務和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較去年上升14﹒8%及4﹒8%至
      67﹒8億元及57﹒74億元;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和環球私人銀行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上升
      23﹒7%及8﹒8%至64﹒78億元及2﹒96億元;企業中心業務的除稅前利潤下跌17﹒4%
      至16﹒62億元;
   (八)集團年內就英國客戶賠償計劃錄得支出達6﹒55億元。
 - 2016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下跌89%至13﹒89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8﹒4%至298﹒13億元,其他業務收入減少33﹒4%至181﹒53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0﹒1%至398﹒08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6﹒5%擴大至83%;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8﹒6%至34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為
      16﹒1%及20﹒1%;
   (四)中東及北非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0﹒7%至15﹒03億元;
   (五)來自亞洲之稅前溢利下跌12﹒6%至137﹒79億元,而來自歐洲及拉丁美洲之業績則分別轉盈為
      虧至67﹒74億元及15﹒81億元稅前虧損;
   (六)北美洲業務之稅前溢利下跌69﹒9%至1﹒85億元,北美洲的貸款減值準備繼續下降;
   (七)工商金融業務及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之除稅前利潤分別較去年上升11﹒6%及1﹒1%至
      60﹒52億元及55﹒97億元;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的除稅前利潤下跌6﹒3%至53﹒33
      億元;環球私人銀行業務及企業中心業務的除稅前利潤分別下跌25﹒3%及18﹒6%至2﹒89億
      元及20﹒29億元;
   (八)集團年內就英國客戶賠償計劃錄得支出達5﹒59億元。
 - 2015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下跌1﹒2%至135﹒22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6﹒3%至325﹒31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2﹒7%至272﹒69億元;
   (二)經營支出下跌3﹒6%至397﹒68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7﹒3%收窄至66﹒5%;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3﹒4%至37﹒21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
      為13﹒9%及17﹒2%;
   (四)中東及北非業務之稅前溢利下跌15﹒8%至15﹒37億元,來自歐洲之稅前溢利則上升7﹒9%至
      6﹒43億元;
   (五)來自亞洲之稅前溢利上升7﹒8%至157﹒63億元,而來自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則上升43﹒5%
      至3﹒1億元;
   (六)北美洲業務之稅前溢利下跌56﹒7%至6﹒14億元,集團年內加快出售美國消費及按揭貸款組合的
      資產;
   (七)工商金融業務除稅前利潤較去年下跌9﹒5%至79﹒73億元;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的除稅前利
      潤下跌11%至49﹒67億元;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除稅前利潤則上升34﹒3%至79﹒1
      億元;環球私人銀行業務除稅前利潤下跌45%至3﹒44億元;
   (八)集團年內就英國客戶賠償計劃錄得支出達5﹒41億元。
 - 2014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下跌15﹒5%至136﹒88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2﹒3%至347﹒05億元,其他業務收入減少8﹒8%至265﹒43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7%至412﹒49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59﹒6%升至67﹒3%;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34﹒2%至38﹒51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
      別為12﹒5%及15﹒6%;
   (四)亞洲業務之稅前溢利下跌7﹒7%至146﹒25億元,來自歐洲之稅前溢利則下跌67﹒3%至
      5﹒96億元;
   (五)來自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上升7﹒8%至18﹒26億元,而來自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則下跌89%
      至2﹒16億元;
   (六)北美洲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16﹒1%至14﹒17億元,北美洲的消費按揭及貸款組合進一步縮減;
   (七)工商金融業務除稅前利潤較去年上升3﹒6%至87﹒44億元;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的除稅前利
      潤下跌15%至56﹒51億元;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除稅前利潤則下跌37﹒6%至
      58﹒89億元;環球私人銀行業務除稅前利潤上升2﹒2倍至6﹒26億元;
   (八)集團年內就英國客戶賠償計劃錄得支出達12﹒75億元。
 - 2013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5﹒5%至162﹒04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9﹒7%至511﹒92億元,其他業務收入減少5﹒1%至291﹒06億元;
   (二)經營支出下跌10﹒2%至385﹒56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2﹒8%降至59﹒6%;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29﹒6%至58﹒49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
      別為14﹒5%及17﹒8%;
   (四)香港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6﹒7%至80﹒89億元,來自亞太其他地區之稅前溢利則下跌25﹒7%
      至77﹒64億元;
   (五)來自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上升25﹒5%至16﹒94億元,而來自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則下跌
      17﹒3%至19﹒72億元,另歐洲業務之業績轉虧為盈,由去年34﹒14億元虧損轉為
      18﹒25億元溢利;
   (六)北美洲業務之稅前溢利下跌46﹒9%至12﹒21億元,北美洲的消費按揭及貸款組合進一步縮減;
   (七)工商金融業務除稅前利潤較去年下跌1﹒1%至84﹒41億元;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的除稅前利
      潤下跌30﹒6%至66﹒49億元;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除稅前利潤則上升10﹒8%至
      94﹒41億元;環球私人銀行業務除稅前利潤下跌80﹒9%至1﹒93億元;
   (八)集團年內就英國客戶賠償計劃錄得支出達12﹒35億元。
 - 2012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下跌16﹒5%至140﹒27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4﹒2%至376﹒72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13﹒3%至306﹒58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3﹒3%至429﹒27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57﹒5%升至62﹒8%;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31﹒5%至83﹒11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
      別為13﹒4%及16﹒1%;
   (四)香港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30﹒2%至75﹒82億元,來自亞太其他地區之稅前溢利上升39﹒8%
      至104﹒48億元;
   (五)來自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下跌9﹒5%至13﹒5億元,而來自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則上升3%至
      23﹒84億元,另歐洲業務之業績轉盈為虧,由去年46﹒71億元溢利轉為34﹒14億元虧損;
   (六)北美洲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22倍至22﹒99億元,美國消費融資業務和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
      既有信貸業務均錄得負回報;
   (七)工商業務除稅前利潤較去年上升7﹒4%至85﹒35億元;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的除稅前利潤上
      升1﹒2倍至95﹒75億元;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除稅前利潤上升20﹒9%至85﹒2億元
      ;環球私人銀行業務除稅前利潤則上升6﹒9%至10﹒09億元;
   (八)集團年內與美國當局及英國金管局達成和解而支付罰款和罰則達19億元,另亦就英國客戶賠償提撥額
      外準備達14億元。
 - 2011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7﹒6%至167﹒97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上升3﹒1%至406﹒62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9﹒8%至316﹒18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10﹒2%至415﹒45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55﹒2%升至57﹒5%;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13﹒6%至121﹒27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
      分別為11﹒5%及14﹒1%;
   (四)香港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2﹒3%至58﹒23億元,歐洲業務之稅前溢利則上升8﹒6%至
      46﹒71億元;
   (五)來自亞太其他地區及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分別上升26﹒6%及29%,至74﹒71億元及
      23﹒15億元,而來自中東及北非之稅前溢利則上升67﹒3%至14﹒92億元;
   (六)北美洲業務之稅前溢利下跌78%至1億元,美國消費融資業務的虧損(按實際基準計算於2011年
      及2010年分別為24億美元及22億美元)繼續對業績有不利影響,集團已同意出售美國卡及零售
      商戶業務組合,而其餘有虧損的美國消費融資業務則繼續進行縮減;
   (七)工商業務除稅前利潤較去年上升30﹒5%至79﹒47億元;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的除稅前利潤
      上升11﹒2%至42﹒7億元;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除稅前利潤下跌23﹒5%至70﹒49
      億元;環球私人銀行業務除稅前利潤則下跌10﹒4%至9﹒44億元。
 - 2010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3倍至131﹒59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3﹒2%至394﹒41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13﹒2%至288﹒06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9﹒6%至376﹒88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52%升至55﹒2%;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減少47%至140﹒39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
      別為12﹒1%及15﹒2%;
   (四)香港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13﹒2%至56﹒92億元,歐洲業務之稅前溢利則上升7﹒3%至
      43﹒02億元;
   (五)來自亞太其他地區及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分別上升40﹒5%及59﹒7%,至59﹒02億元及
      17﹒95億元,而來自中東之稅前溢利則上升96%至8﹒92億元;
   (六)北美洲業務之業績轉虧為盈,由去年77﹒38億元稅前虧損改善至年內的4﹒54億元稅前溢利,年
      內美國卡及消費融資組合的減值狀況大為好轉;
   (七)工商業務除稅前利潤較去年上升42﹒5%至60﹒9億元;個人理財業務的業績轉虧為盈,由去年
      20﹒65億元稅前虧損改善至年內的35﹒18億元稅前溢利;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除稅前利
      潤下跌9%至95﹒36億元;私人銀行業務除稅前利潤則下跌4﹒9%至10﹒54億元。
 - 2009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9%至58﹒34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下跌4﹒3%至407﹒3億元,其他業務收入減少34﹒9%至254﹒51億元;
   (二)經營支出下跌29﹒9%至343﹒95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60﹒1%下跌至52%;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增加6﹒2%至264﹒88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
      別為10﹒8%及13﹒7%;
   (四)香港業務之稅前溢利下跌7﹒9%至50﹒29億元,歐洲業務之稅前溢利則下跌63﹒1%至
      40﹒09億元;
   (五)來自亞太其他地區之稅前溢利下跌11﹒1%至42億元,而來自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則下跌
      44﹒8%至11﹒24億元,另來自中東之稅前溢利下跌73﹒9%至4﹒55億元;
   (六)北美洲業務之業績持續虧損,由去年155﹒28億元稅前虧損收窄至年內的77﹒38億元稅前虧損
      。美國消費融資組合方面,於年內縮減中的貸款組合各部分結欠總額下降22億元,減至790億元;
   (七)工商業務除稅前利潤較去年下跌40﹒6%至42﹒75億元;個人理財業務的虧損收窄,由去年的
      109﹒74億元稅前虧損收窄至期內的20﹒65億元稅前虧損;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除稅前
      利潤增加2倍至104﹒81億元;私人銀行業務除稅前利潤下跌23﹒4%至11﹒08億元。
 - 2008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下跌70﹒1%至57﹒28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上升12﹒6%至425﹒63億元,其他業務收入減少5%至391﹒19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25﹒8%至490﹒99億元,其中商譽減值105﹒64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
      年49﹒4%上升至60﹒1%,若不包括商譽減值,成本對收入比率降至47﹒2%;
   (三)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支出增加44﹒6%至249﹒37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
      分別為8﹒3%及11﹒4%;
   (四)香港業務之稅前溢利下跌25﹒6%至54﹒61億元,歐洲業務之稅前溢利則上升26﹒5%至
      108﹒69億元;
   (五)來自亞太其他地區之稅前溢利上升7﹒6%至64﹒68億元,而來自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則下跌
      6﹒5%至20﹒37億元;
   (六)北美洲業務之業績轉盈為虧,由去年的9100萬元稅前溢利轉為年內的155﹒28億元稅前虧損,
      主要源於美國融資業務錄得虧損,其貸款減值準備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達163億元,並錄得商譽減損
      準備106億元。集團已宣布將結束其美國融資的消費貸款業務;
   (七)工商業務除稅前利潤較去年微升0﹒7%至71﹒94億元,主要因收入增長10%抵銷了貸款減值的
      上升;個人理財業務業績轉盈為虧,由去年的59億元稅前溢利轉為年內的109﹒74億元稅前虧損
      ;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除稅前利潤減少43﹒1%至34﹒83億元;私人銀行業務除稅前利潤
      下跌4﹒2%至14﹒47億元。
 - 2007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1﹒2%至191﹒33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上升9﹒6%至377﹒95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33﹒4%至411﹒98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16﹒4%至390﹒4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51﹒3%下調至49﹒4%;
   (三)貸款減值支出增加63﹒1%至172﹒42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為9﹒3%及
      13﹒6%;
   (四)香港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41﹒6%至73﹒39億元,佔集團稅前溢利30﹒3%;
   (五)歐洲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23﹒2%至85﹒95億元,而北美洲業務之稅前溢利則下跌98﹒1%至
      9100萬元,兩者分佔集團稅前溢利35﹒5%及0﹒4%;
   (六)來自亞太其他地區及拉丁美洲之稅前溢利分別上升70﹒4%及25﹒5%至60﹒09億元及
      21﹒78億元,兩者分佔集團稅前溢利24﹒8%及9%;
   (七)工商業務除稅前利潤比去年上升19%至71億元,增長乃由亞太區、中東及拉丁美洲的業績所帶動;
      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的除稅前利潤增長5%至61億元,私人銀行業務除稅前利潤增加24%至
      15億元;個人理財業務除稅前利潤減少38%至59億元,主要受美國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之準
      備上升79%至117億元所影響;
   (八)美國消費融資的按揭業務方面,其批發按揭組合已由495億元減至362億元。
 - 2006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4﹒7%至157﹒89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上升10﹒1%至344﹒86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17﹒4%至308﹒8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13﹒7%至335﹒53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51﹒2%上升至51﹒3%;
   (三)貸款減值支出增加35﹒5%至105﹒73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為9﹒4%及
      13﹒5%;
   (四)香港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14﹒7%至51﹒82億元,佔集團稅前溢利23﹒5%;
   (五)歐洲業務之稅前溢利上升9﹒7%至69﹒74億元,而北美洲業務之稅前溢利則下跌21﹒1%至
      46﹒68億元,兩者分佔集團稅前溢利31﹒5%及21﹒1%;
   (六)來自亞洲、中東、拉丁美洲及其他新興市場的稅前利潤,佔集團利潤總額近50%。整體而言,新興市
      場國家的業務錄得19%的增幅;
   (七)墨西哥及中東均首次錄得超逾10億元稅前利潤;亞洲地區(不包括香港)及環球工商業務均分別額外
      貢獻約10億元的稅前利潤。香港方面,來自個人客戶的費用收益淨額增逾30%,首次接近10億元
      的水平。
 - 2005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6﹒7%至150﹒81億元(美元: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上升0﹒8%至313﹒33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增加29﹒9%至263﹒03億元;
   (二)經營支出上升11﹒4%至295﹒14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之51﹒6%降至51﹒2%;
   (三)貸款減值支出增加26%至78﹒01億元。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分別為9%及12﹒8%;
   (四)香港業務之稅前溢利減少6﹒5%至45﹒17億元,佔集團稅前溢利21﹒5%,但存款收益率已得
      到改善;
   (五)歐洲及北美稅前溢利分別上升30﹒3%及32﹒8%,分佔集團稅前溢利30﹒3%及32﹒8%;
   (六)中國內地業務表現理想,墨西哥、土耳其及中東均刷新業績,投資市場業務錄得增長;
   (七)2005年之可投資目標相對稀少,故收購價格因而偏高,此外,集團亦因應業務之自然增長而作出投
      資。集團將繼續出售非核心或規模未達要求之業務。
 - 2004年度,集團錄得118﹒4億美元(相等於922﹒2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增長34﹒9%。
   年內,集團在每個主要地區及客戶群均取得穩健而又多元化之盈利增長,並且全面刷新業績,而信貸條件尤其
   良好。各業務發展如下:
   (一)淨利息收入增加21﹒2%至310﹒24億美元,而其他營業收益上升26﹒4%至195﹒63億
      美元,佔總營業收益38﹒7%,去年為37﹒7%;
   (二)營業支出(不包括商譽攤銷)上升23﹒1%至258﹒75億美元,成本對收益比率(不包括商譽攤
      銷)則由2003年的51﹒3%改善至51﹒1%;
   (三)呆壞賬準備增加4﹒3%至63﹒57億美元,個人及企業貸款總體拖欠情況比2003年較為改善;
   (四)客戶存款及貸款分別上升21%及26﹒6%,達6938億美元及6698億美元;
   (五)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均維持強勁,分別為8﹒9%及12%;
   (六)年內,各主要地區之除稅前溢利均有增長,歐洲、北美洲及香港分佔集團除稅前溢利之31﹒7%、
      31﹒8%及24﹒5%;
   (七)就業務分類,個人理財業務及消費融資分佔總除稅前溢利27﹒7%及18﹒9%,工商業務佔
      21﹒5%,而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佔26﹒7%;
   (八)過去兩年內,集團完成合併美國大型消費融資業務及墨西哥一家大型商業銀行,此外,亦為日後在中國
      內地的發展而進一步打好基礎。集團致力擴充投資銀行業務專長,又注重發展信用卡和消費融資的國際
      服務平台,令集團可利用債務承銷及收帳技巧,以收更大的營運規模效益。
 - 2003年度,股東應佔溢利增長40﹒6%至87﹒74億美元(相等於683﹒25億港元),增長主要
   來自兩大收購項目Household及墨西哥匯豐之貢獻。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及支出分別上升39﹒8%及9﹒4%,淨利息收入增加65﹒6%至256億美元。如不包
      括該兩項收購,並以固定匯率計算,淨利息收益則只略有增長;
   (二)其他營業收益上升39%至155美元,佔營業收益37﹒7%;
   (三)營業支出(不包括商譽攤銷)增加41%至150億美元,成本對收入比率(不包括商譽攤銷)則由
      2002年的56﹒2%改善至51﹒3%。商譽攤銷上升69﹒8%至14﹒5億美元;
   (四)呆壞帳支出擴大3﹒6倍或47﹒72億美元,至60﹒93億美元,增幅基本上全數來自收購事項,
      而Household在增幅之中佔40﹒75億美元,墨西哥匯豐則佔1﹒1億美元;
   (五)出售投資及有形固定資產所得利潤減少9400萬美元至4﹒14億美元,乃因美國方面減少出售債務
      證券投資;
   (六)集團的第一級資本比率及總資本比率均維持強勁,分別為8﹒9%及12%;
   (七)個人理財及消費融資分佔集團稅前溢利27﹒8%及15﹒5%,工商業務佔21﹒9%,企業銀行、
      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佔30﹒9%,而私人銀行業務佔3﹒9%;
   (八)北美洲之稅前溢利增加2﹒1倍至42﹒57億美元,佔集團稅前溢利29﹒6%,歐洲及香港分佔
      33﹒7%及25﹒9%,南美洲業務轉虧為盈;
   (九)自收購Household後,集團於2003年12月收購Lloyds TSB在巴西之業務,並
      同意收購印度UTI Bank股權,於2004年2月完成收購百慕達銀行。


 發展概覽
 - 2002年11月,集團以142億美元收購美國Household Int’l全部權益,集團以發行股
   份方式支付代價,每股Household股份可收取2﹒675股集團股份或0﹒535股集團美國預託股
   份,集團將發行14億股,佔已發行股本擴大約13﹒38%。Household為美國最大的獨立消費融
   資公司,為美國、英國及加拿大5000多萬名客戶提供服務,2002年上半年度淨收入9﹒98億美元,
   股東權益總額為86﹒61億美元。
 - 2004年7月,集團收購Marks&Spencer Retail Financial(MSRF)
   全部權益,代價為2﹒75億英鎊再加完成時MSRF之資產淨值(現估值4﹒88億英鎊)。於1985年
   成立,現已發行270萬張信用卡,25億英鎊應收貸款及4﹒39億英鎊存款,另管理10億英鎊基金。
 - 2007年9月,集團宣布收購韓國第六大銀行韓國外換銀行51﹒02%股本,收購價為34﹐000億韓
   圜,另加27億美元,即總收購價約達63﹒17億美元,將以現金支付。倘收購於2008年1月31日之
   後始完成,收購價將增加1﹒33億美元,亦須以現金支付。收購事項須符合若干條件,包括取得各個相關政
   府及監管當局之批准。此外,根據協議,韓國外換銀行之另一持有人KEXIM有權要求集團以大致相同代價
   購入其於韓國外換銀行之全部6﹒25%股權。於2007年6月30日,韓國外換銀行之股東權益達
   63﹐000億韓圜(約67億美元)。2008年4月,收購價已作出調整,在調整韓國外換銀行已就
   2007年業績宣派的每股700韓圜股息後,收購價應為31﹐700億韓圜,再加28﹒33億美元,合
   計約相等於60﹒18億美元,以現金支付;9月,集團已行使權利終止收購協議。
 - 同月,集團旗下美國匯豐融資宣布將結束屬下負責非優質按揭業務之Decision One
   Mortgage,而美國匯豐融資將於2007年下半年錄得約8﹒8億美元不涉現金的除稅後商譽減損額
   及6500萬美元的除稅後重組架構支出。
 - 2007年12月,旗下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宣布,在台灣政府的投標項目中成功購入中華商業銀行。收購將使
   集團在台灣的分行數目由8家增至47家。中華商業銀行目前在台灣共有36家分行及超過100萬名客戶。
   收購事項須待有關監管機構核准後方可作實。
 - 2008年10月,集團以現金6﹒075億美元(或每股2452印尼盾),收購印尼交易所上市公司PT
   Bank Ekonomi Raharja Tbk(「Bank Ekonomi」)88﹒89%股權
   ,集團須透過強制收購要約方式,再購入餘下10﹒11%股權。Bank Ekonomi除提供零售銀行
   服務外,亦是印尼最大工商銀行之一,於2008年9月底,其資產達171﹐930億印尼盾(約18億美
   元),該行共設有86個網點遍布全國。
 - 2008年12月,集團以代價8﹒38億元英鎊,向Metrovacesa購入倫敦金絲雀碼頭(8
   Canada Square)總部大廈業權。集團原於2007年5月以10﹒9億元英鎊向
   Metrovacesa出售並租回該大廈。預期出售錄得利潤約2﹒5億元英鎊,並於2008年下半年度
   入帳。
 - 2009年6月,集團建議向IL&FS Investsmart少數股東收購其尚未持有之6﹒14%股
   權,並取消IL&FS Investsmart股份在孟買證券交易所和印度全國證券交易所之上市地位。
   IL&FS Investsmart透過在印度和新加坡的附屬公司,向個人和機構客戶提供投資產品,包
   括證券經紀、投資銀行、保險經紀與分銷、互惠基金分銷及相關的融資服務等。
 - 2009年10月,集團與交通銀行(03328)擬共同成立一家合資的信用卡公司,註冊資本總額約25
   億元人民幣(約28﹒41億港元),集團及交通銀行將分別出資現金11﹒58億元人民幣(約13﹒16
   億港元)及20億元人民幣(約22﹒73億港元),以持有信用卡公司分別20%及80%權益。信用卡公
   司將主要從事信用卡業務以及基於信用卡的無擔保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
 - 2010年6月,交通銀行(03328)建議以每股5﹒14港元,10供1﹒5,配售34﹒6億股H股
   ,集團將認購13﹒97億股H股,總代價為71﹒8億港元(約9﹒21億美元)。
 - 2010年7月,集團擬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RBS)在印度的零售及商業銀行業務,其資產總值於
   2010年3月31日為18億美元。收購的總代價將包括完成交易時的業務有形資產淨值加不超過9500
   萬美元的溢價,另交易完成後兩年內的無抵押貸款組合所產生的任何信貸虧損九成須由代價中扣減,作為調整
   。RBS在印度的零售及商業銀行業務現有110萬客戶關係,以及31間分行。
 - 2010年9月,集團出售其亞洲批發鈔票業務的有形資產予大華銀行,總作價為現金1500萬美元,集團
   將准許大華銀行使用與其亞洲批發鈔票業務有關的科技系統。
 - 2011年7月,集團出售位處紐約州北部的零售業務分行予First Niagara Bank﹐NA
   涉及195間分行,交易金額約10億美元。
 - 2011年8月,集團以327億美元出售美國信用卡、優惠卡及零售商戶業務,預期將錄得24億美元溢
   利。
 - 2012年3月,集團分別向AXA及QBE Insurance出售位於香港、新加坡、阿根廷及墨西哥
   的一般保險業務,其中出售予AXA及QBE Insurance之保險業務資產淨值分別為4800萬美
   元及1﹒89億美元。此外,集團與AXA及QBE Insurance訂立分銷協議,AXA及QBE
   Insurance將為集團客戶提供及承保一般保險產品。
 - 同月,集團以每股$5﹒63,認購交通銀行(03328)23﹒56億股新H股,總代價132﹒64億
   元,完成後集團於交通銀行之持股量仍維持於19﹒03%。
 - 2012年10月,集團與安聯保險集團新加坡分公司達成一項為期10年的銀行保險業務協議,由集團旗下
   公司於台灣、印尼、馬來西亞和中國內地、澳洲、斯里蘭卡、汶萊及菲律賓等亞洲市場分銷安聯的人壽保險產
   品,集團將獲支付現金1﹒005億美元;同時,集團將向台灣安聯人壽保險股份出售匯豐人壽台灣業務的資
   產和負債,但不包括約1000萬美元的法定存款,集團將獲現金代價1800萬美元。
 - 2012年12月,集團以727﹒36億元(相等於每股$59)向卜蜂集團,悉售所持12﹒33億股中
   國平安(02318)股H股,佔其已發行股本15﹒57%,預期出售事項之稅後利潤為26億美元。
 - 同月,集團就有關未能充分遵守反洗黑錢及制裁法例的調查,與美國當局達成協議,包括一項與美國司法部達
   成的延後起訴協議,集團將支付共19﹒21億美元。
 - 2013年12月,集團向Banco Santander S﹒A﹒悉售上海銀行股份8%股權,該公司
   之公允值達36﹒29億元(約4﹒68億美元),並為集團資產負債表上之可供出售資產。
 - 2015年8月,集團以現金代價52億美元,向巴西第四大銀行Banco Bradesco S﹒A﹒
   出售巴西全部業務,包括巴西匯豐銀行及HSBC Servicos e Participacoes
   Ltda,資產總值約達540億美元。
 - 2022年11月,集團擬以基本現金代價135億加元(約101億美元)向加拿大皇家銀行出售加拿大銀
   行業務(加拿大匯豐)。集團亦分別以11億加元(約8億美元)及10億加元(約7億美元)向加拿大皇家
   銀行出售由加拿大匯豐發行的優先股及未償還後償債務。加拿大匯豐擁有超過130家分行。預期出售事項於
   2023年底完成及會為集團帶來約57億美元稅前利潤,包括回收約6億美元貨幣換算儲備虧損。2023
   年2月,集團宣布擬於出售事項完成後,每股派發特別股息0﹒21美元。
 - 2023年3月,集團透過旗下的英國分隔運作銀行子公司HSBC UK Bank plc,以1英鎊收
   購Silicon Valley Bank UK(SVB UK),當中不包含其母公司的資產和負債。
   SVB UK於截至2023年3月的發放貸款總額及存款總額分別為約55億英鎊及67億英鎊;截至
   2022年12月止年度的稅前利潤為8800萬英鎊;有形資產為約14億英鎊。
 - 2024年4月,集團以5﹒5億美元向阿根廷私人金融集團Grupo Financiero
   Galicia出售阿根廷匯豐的所有業務,包括銀行、資產管理和保險,以及由阿根廷匯豐發行並由其他匯
   豐實體持有的1億美元後償債務。阿根廷匯豐由超過100家分行組成,由約3100名員工運營,服務約一
   百萬名客戶。預期出售事項錄得10億美元稅前虧損。


 股本變化
 - 1999年5月,以每股265港元或21英鎊,配售5920萬股港元面值股份及2880萬股英鎊面值股
   份;7月,每股面值港元及英鎊面值股份兌換為3股美元面值股份。
 - 2000年7月,配售6﹒78億股。
 - 2003年3月,因收購Household而配發14億股。
 - 2005年9月及10月,以每股1000美元,發行145萬股累積優先股,年息6﹒2厘。
 - 2009年3月,以每股254便士(相等於28港元),12供5,配售50﹒6億股。
 - 2010年10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12﹒7878,發行111萬股。
 - 2012年10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12﹒9361,發行209萬股;12月,因行使購股權而發
   行232萬股。
 - 2013年3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68﹒9206,發行360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
   7620萬股;12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8﹒7659,發行16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
   行8132萬股。
 - 2014年2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1﹒0955美元,發行24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
   123萬股;3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0﹒0304美元,發行116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
   行5238萬股;7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50﹒7549,發行7﹒6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
   而發行2907萬股;8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1﹒4532,發行4305萬股;同月,因股份獎
   勵計劃而發行659萬股;9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3﹒4555,發行250萬股;同月,因股份
   獎勵計劃而發行68﹒1萬股;11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0﹒2723美元,發行60萬股;同月,因
   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217萬股;12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2﹒494,發行97﹒7萬股;同月
   ,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2589萬股。
 - 2015年1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3﹒21,發行134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
   1﹐127股;3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2476英鎊,發行4﹒6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
   發行5737萬股;5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9﹒6244,發行4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
   行266萬股;7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53﹒1542,發行3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
   行2585萬股;8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14﹒3828,發行1664萬股;11月,因行使購股
   權,以每股$52﹒65,發行68﹒7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229萬股;12月,因行使購
   股權,以每股$51﹒7429,發行70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9925萬股。
 - 2016年1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2﹒8503,發行117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
   962股;2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3802英鎊,發行4﹒2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
   發行2165萬股;3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4363英鎊,發行1﹒1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
   劃而發行3970萬股;4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6371萬股;5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
   4﹒0865英鎊,發行4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111萬股;7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
   4﹒2145英鎊,發行1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1﹒11億股;8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
   4﹒941英鎊,發行37﹒7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109萬股;11月,因行使購股權,以
   每股5﹒427英鎊,發行201﹒8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18﹒7萬股;12月,因行使購
   股權,以每股$48﹒9428,發行24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1﹒23億股。
 - 2017年2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9805英鎊,發行12﹒4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
   行435股萬;3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7485英鎊,發行14﹒3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
   而發行4691股萬;4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9463英鎊,發行28﹒9萬股;同月,因股份獎
   勵計劃而發行2﹒12億股;7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4561英鎊,發行12﹒9萬股;同月,因
   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9553萬股;8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3﹒7687英鎊,發行275萬股;同月
   ,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40﹒2萬股;9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3﹒6732英鎊,發行30萬股;
   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3570萬股;11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5﹒1141英鎊,發行431
   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143萬股。
 - 2018年2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5607英鎊,發行22﹒7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
   行1498股萬;3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4541英鎊,發行26﹒1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
   劃而發行4180萬股;4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7465英鎊,發行39﹒5萬股;同月,因股份
   獎勵計劃而發行3926萬股;8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2261英鎊,發行4﹒9萬股;同月,因
   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159萬股;11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0836英鎊,發行2008萬股;同
   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48﹒2萬股。
 - 2019年2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0958英鎊,發行67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
   1440萬股;3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1251英鎊,發行54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
   行4263萬股;4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1203英鎊,發行102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
   而發行4791股;11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544英鎊,發行770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
   劃而發行69萬股。
 - 2020年2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5164英鎊,發行36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
   1795萬股;3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3566英鎊,發行30﹒7萬股;同月,因股份獎勵計劃
   而發行3274萬股;6月,因行使購股權,以每股4﹒2993英鎊,發行1﹒6萬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14年9月,發行本金額15億美元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5﹒625%;同月,發行本金額
   22﹒5億美元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6﹒375%;同月,發行本金額15億歐元之永久後償或
   有可轉換證券,年息5﹒25%。
 - 2015年9月,發行本金額10億歐元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6%。
 - 2016年5月,發行本金額20億美元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6﹒875%。
 - 2017年5月,發行本金額30億美元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6%。
 - 2018年9月,發行本金額7﹒5億新加坡元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5%;同月,發行本金額
   10億英鎊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5﹒875%。
 - 2020年12月,發行本金額15億美元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4﹒6%。
 - 2021年3月,發行本金額10億美元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4%;同月,發行本金額10億美
   元之永久後償或有可轉換證券,年息4﹒7%。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第一次中期息美元 0.1         09╱05╱24  18╱04╱24
   12╱2024  特別股息美元 0.21          09╱05╱24  21╱02╱23
   12╱2023  末期息美元 0.31 或港元 2.426355 或英鎊 0.24828607╱03╱24  07╱02╱24
   12╱2023  第三次中期息美元 0.1 或港元 0.780278 或英鎊 0.07952909╱11╱23  17╱10╱23
   12╱2023  第二次中期息美元 0.1 或港元 0.783202 或英鎊 0.0797810╱08╱23  20╱07╱23
   12╱2023  第一次中期息美元 0.1 或港元 0.783215 或英鎊 0.07937811╱05╱23  19╱04╱23
   12╱2022  末期息美元 0.23           02╱03╱23  09╱02╱23
   12╱2022  不派第三次中期息                 -     25╱10╱22
   12╱2022  第二次中期息美元 0.09        18╱08╱22  01╱08╱22
   12╱2022  不派第一次中期息                 -     26╱04╱22
   12╱2021  末期息美元 0.18           10╱03╱22  22╱02╱22
   12╱2021  不派第三次中期息                 -     25╱10╱21
   12╱2021  第二次中期息美元 0.07        19╱08╱21  02╱08╱21
   12╱2021  不派第一次中期息                 -     27╱04╱21
   12╱2020  末期息美元 0.15           11╱03╱21  23╱02╱21
   12╱2020  不派第三次中期息                 -     27╱10╱20
   12╱2020  不派第二次中期息                 -     03╱08╱20
   12╱2020  不派第一次中期息                 -     28╱04╱20
   12╱2019  末期息美元 0.21,可以股代息(已取消)27╱02╱20  06╱02╱20
   12╱2019  第三次中期息美元 0.1,可以股代息   10╱10╱19  19╱09╱19
   12╱2019  第二次中期息美元 0.1,可以股代息   15╱08╱19  24╱07╱19
   12╱2019  第一次中期息美元 0.1,可以股代息   16╱05╱19  16╱04╱19
   ------------------------------------------------


                                                -完-
 
Copyright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經濟通有限公司及/或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其提供之資料準確可靠,惟不保證該等資料絕對正確。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確或遺漏所引起之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不論是民事侵權行為責任或合約責任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