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1033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ORATION 集團網址: http://ssc.sinopec.com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871。
 - 集團原本為在中國從事生產和銷售化纖及化纖原料。於2014年12月底,本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以當
   時所擁有的全部資產和負債為對價回購中國石化持有的集團股權並註銷,同時向中國石化收購其持有的中石化
   石油工程技術服務(SOSC)全部股權。
 - 重組完成後,集團之主要業務變更為為陸上和海洋石油、天然氣及其他地質礦產的勘察、勘探、鑽井及開採提
   供服務,為石油天然氣及其他各類建設工程提供總承包、設計及施工服務。可分為以下各類業務:
   1﹒地球物理工程,提供陸地、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開發技術服務;
   2﹒鑽井工程,為客戶提供陸地、海洋鑽井設計、施工、技術服務及鑽井儀器裝備;
   3﹒測錄井工程,在陸地與海洋提供包括對井筒油氣、地質、工程資訊進行採集、監測、傳輸、處理解釋、評
     價等的工程承包與技術服務;
   4﹒井下作業工程,為油氣勘探開發提供完井、試油(氣)測試、修井、側鑽、壓裂、酸化和海上作業等石油
     工程技術服務和工程施工;
   5﹒工程建設,為客戶提供陸地及海洋油氣田建設、長輸管道工程、油氣集輸處理工程、儲運工程、石油化工
     配套工程等。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下降3﹒7%至178﹒5億元(人民幣;下
   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3%至2﹒18億元。期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期內累計新簽合同額348﹒2億元,增長2﹒2%;其中,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市場新簽合同額
      177﹒7億元,同比下降9﹒1%;國內外部市場新簽合同額81﹒3億元,同比下降10﹒9%;
      海外市場新簽合同額89﹒2億元,同比增長65﹒8%。
   (二)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48﹒68億元,短期借款為230﹒12億元,租賃負
      債為4﹒03億元。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4%至810﹒9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7﹒7%
   至6﹒2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10%至59﹒97億元,毛利率上升0﹒6個百分點至7﹒4%;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上升4%至58﹒99億元,分部利潤增長11﹒8%至1﹒99億元;年內,完成
      二維地震5836千米,增長1﹒1倍;完成三維地震15﹐600平方千米,增長2﹒1%;二維、
      三維資料記錄合格率為100%;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增加0﹒9%至401﹒78億元,佔總營業額49﹒5%,分部利潤上升6﹒9倍
      至9﹒07億元;年內完成鑽井進尺1097萬米;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上升1%至35﹒92億元,分部利潤增加26﹒7%至3﹒15億元;年內完成
      測井26﹐636萬標準米,下降13﹒5%;完成錄井進尺849萬米,下降2﹒2%;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增長2﹒5%至109﹒65億元,佔總營業額13﹒5%,分部利潤減少
      8﹒1%至2﹒59億元;年內完成井下作業5﹐726井次,下降17﹒7%;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持平於178﹒1億元,佔總營業額22%,分部利潤下降24﹒3%至4﹒39億
      元;年內累計新簽合同額251﹒2億元,增長11﹒4%;
   (七)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4﹒41億元,短期借款為231﹒43億
      元,長期借款為3﹒04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息債務-現金
      及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為69﹒8%(2023年12月31日:69﹒4%)。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8﹒4%至799﹒8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1﹒3%
   至5﹒7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2﹒4%至54﹒5億元,毛利率下跌0﹒8個百分點至6﹒8%;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上升19﹒2%至56﹒72億元,分部利潤增長4﹒3倍至1﹒78億元;年內,
      完成二維地震2783千米,下降43﹒6%;完成三維地震15﹐273平方千米,下降3﹒3%;
      二維、三維資料記錄合格率為100%;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增長8﹒1%至398﹒04億元,佔總營業額49﹒8%,分部利潤下降
      81﹒2%至1﹒14億元;年內完成鑽井進尺1098萬米,增長10%;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增加9﹒2%至35﹒56億元,分部利潤減少22﹒6%至2﹒48億元;年內
      完成測井30﹐780萬標準米,增長10﹒2%;完成錄井進尺868萬米,增長3﹒3%;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增長14﹒2%至106﹒98億元,佔總營業額13﹒4%,分部利潤減少
      15﹒2%至2﹒82億元;年內完成井下作業6959井次,增長1﹒3%;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上升2﹒2%至178﹒18億元,佔總營業額22﹒3%,分部利潤增長
      83﹒3%至5﹒8億元;年內累計新簽合同額225﹒4億元,下降10﹒9%;
   (七)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7﹒89億元,短期借款為203﹒44億
      元,長期借款為6﹒3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息債務-現金
      及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為69﹒4%(2022年12月31日:71﹒5%)。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1%至737﹒7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3﹒1倍
   至5﹒7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18%至55﹒86億元,毛利率上升0﹒8個百分點至7﹒6%;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上升2%至47﹒57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3333萬元;年內,完
      成二維地震4936千米,增長86%;完成三維地震15﹐790平方千米,減少5﹒3%;二維、
      三維資料記錄合格率為100%;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增加11﹒3%至368﹒15億元,佔總營業額49﹒9%,業績轉虧為盈,錄得
      分部溢利6﹒08億元;年內完成鑽井進尺998萬米,較去年同期增加9﹒1%;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上升1﹒6%至32﹒58億元,分部利潤則減少10﹒1%至3﹒21億元;年
      內完成測井27﹐930萬標準米,增長4﹒3%;完成錄井進尺840萬米,下跌8﹒4%;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下降0﹒2%至93﹒66億元,佔總營業額12﹒7%,分部利潤減少
      25﹒1%至3﹒32億元;年內完成井下作業6868井次,減少3﹒6%;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上升4﹒3%至174﹒36億元,佔總營業額23﹒6%,分部利潤則下跌
      8﹒2%至3﹒16億元;年內累計新簽合同額253億元,增長42﹒1%;
   (七)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8﹒01億元,短期借款為194﹒4億元
      ,長期借款為9﹒78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息債務-現金及
      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為71﹒5%(2021年12月31日:71﹒6%)。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1%至695﹒3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
   佔溢利1﹒4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7﹒4%至47﹒35億元,毛利率下降0﹒7個百分點至6﹒8%;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上升1﹒4%至46﹒63億元,分部虧損收窄61﹒9%至2897萬元;年內,
      完成二維地震2654千米,減少68﹒5%;完成三維地震16﹐680平方千米,增長19﹒3%
      ;二維、三維資料記錄合格率為100%;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減少3﹒3%至330﹒82億元,佔總營業額47﹒6%,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
      部虧損2﹒23億元;年內完成鑽井進尺915萬米,較去年同期下降1﹒8%;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上升17﹒5%至32﹒08億元,分部利潤增長1﹒2倍至3﹒57億元;年內
      完成測井26﹐783萬標準米,下降2﹒5%;完成錄井進尺917萬米,下跌2﹒6%;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增加9﹒2%至93﹒84億元,佔總營業額13﹒5%,業績轉虧為盈,錄得
      分部利潤4﹒44億元;年內完成井下作業7123井次,增長14﹒4%;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上升6﹒6%至167﹒15億元,佔總營業額24%,分部利潤大幅增加至
      3﹒45億元;年內累計新簽合同額178億元,增長14﹒1%;
   (七)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4﹒75億元,短期借款為178﹒16億
      元,長期借款為19﹒4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息債務-現
      金及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為71﹒6%(2020年12月31日:74﹒6%)。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2﹒6%至680﹒7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
   佔虧損3574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14﹒2%至51﹒16億元,毛利率下降1個百分點至7﹒5%;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上升6﹒8%至45﹒99億元,分部虧損收窄48﹒8%至7596萬元;年內,
      完成二維地震8414千米,減少55﹒5%;完成三維地震20﹐681平方千米,增長46﹒6%
      ;二維、三維資料記錄合格率為100%;新簽合同額增長36%至2﹒04億元;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減少7﹒4%至342億元,佔總營業額50﹒2%,分部利潤下跌99﹒1%至
      1254萬元;年內完成鑽井進尺932萬米,較去年同期下降6﹒7%;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上升7﹒6%至27﹒29億元,分部利潤則減少4﹒3%至1﹒62億元;年內
      完成測井27﹐474萬標準米,下降1﹒2%;完成錄井進尺941萬米,上升1﹒1%;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增加12%至85﹒96億元,佔總營業額12﹒6%,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
      部虧損2﹒15億元;年內完成井下作業6228井次,減少9﹒4%;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減少5﹒5%至156﹒83億元,佔總營業額23%,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利
      潤911萬元;年內累計新簽合同額156億元,下降15﹒2%;
   (七)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23億元,短期借款為197﹒27億
      元,長期借款為14﹒85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息債務-現
      金及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為74﹒5%(2019年12月31日:76﹒1%)。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9﹒6%至698﹒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3﹒1倍
   至9﹒8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21﹒7%至59﹒61億元,毛利率微升0﹒1個百分點至8﹒5%;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下降16﹒1%至43﹒06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1﹒48億元;年
      內,完成二維地震18﹐903千米,減少37﹒6%;完成三維地震14﹐103平方千米,增加
      4﹒9%;二維、三維資料記錄合格品率為100%;累計新簽合同額增長64﹒7%至1﹒5億元;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增長22﹒8%至369﹒41億元,佔總營業額52﹒9%,分部利潤上升1﹒2
      倍至13﹒93億元;年內完成鑽井進尺999萬米,較去年同期增加15%;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增長24%至25﹒36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利潤1﹒69億元;年內
      完成測井27﹐804萬標準米,增加14﹒4%;完成錄井進尺931萬米,上升24﹒6%;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增加35﹒4%至76﹒76億元,佔總營業額11%,分部利潤則減少
      35﹒6%至1﹒49億元;年內完成井下作業6876井次,增加15﹒5%;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增長25﹒4%至166﹒03億元,佔總營業額23﹒8%,分部虧損擴大
      30﹒5%至1﹒37億元;年內累計完成合同額171億元,增加17﹒9%;累計新簽合同額
      184億元,上升1﹒8%;
   (七)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51億元,短期借款為209﹒38億
      元,長期借款為23﹒08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息債務-現
      金及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為76﹒1%(2018年12月31日:74﹒6%)。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0﹒2%至584﹒09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
   應佔溢利為2﹒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整體毛利為49億元,去年錄得毛虧為28﹒55萬元,毛利率為8﹒4%;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上升28﹒9%至51﹒32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利潤為3602萬元;
      年內,完成二維地震30﹐279千米,增加36﹒7%;完成三維地震13﹐441平方千米,減少
      1﹒8%。二維、三維資料記錄合格品率為100%;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上升21﹒2%至300﹒86億元,佔總營業額51﹒5%,業績轉虧為盈,錄得
      分部利潤為6﹒32億元;年內完成鑽井進尺869萬米,上升18﹒1%;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增加12﹒1%至20﹒45億元,分部虧損收窄62﹒4%至2﹒9億元;年內
      完成測井24﹐309萬標準米,增長17﹒5%;完成錄井進尺747萬米,增長12﹒2%;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增長35﹒2%至56﹒71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利潤為2﹒32億
      元;全年完成井下作業5954井次,增長15﹒7%;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上升11﹒1%至132﹒43億元,分部虧損收窄95﹒2%至1﹒05億元;年
      內累計新簽合同額180﹒7億元,減少3﹒5%;完成合同額145億元,增加21﹒9%;
   (七)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74億元,借款總額為191﹒33
      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
      ))為74﹒6%(2017年12月31日:115﹒7%)。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3%至484﹒8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虧損收窄34﹒8%
   至105﹒5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毛損收窄74﹒3%至28﹒47億元。年內,資產減值虧損擴大2﹒6倍至27﹒36億元;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上升10﹒4%至39﹒8億元,分部虧損收窄73﹒6%至2﹒83億元;年內,
      完成二維地震22﹐155千米,增加56﹒3%;完成三維地震13﹐686平方千米,增長
      8﹒3%。二維、三維資料記錄合格品率為100%;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上升27﹒9%至248﹒21億元,分部虧損收窄28﹒1%至54﹒19億元;
      全年完成鑽井進尺736萬米,上升33﹒6%;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增加18﹒5%至18﹒24億元,分部虧損收窄13﹒2%至7﹒7億元;全年
      完成測井2﹒07億標準米,增長30﹒3%;完成錄井進尺666萬米,增長25﹒4%;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增長8﹒1%至41﹒94億元,分部虧損擴大16﹒4%至15﹒75億元;
      全年完成井下作業5144井次,增長17%;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減少8﹒3%至118﹒12億元,分部虧損收窄53﹒6%至21﹒66億元;年
      內累計新簽合同額187﹒2億元,上升66﹒9%;完成合同額118﹒9億元,減少1﹒9%;
   (七)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5﹒23億元,總負債為640﹒47億
      元,銀行及關聯公司借款為179﹒67億元,資本負債率((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
      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為115﹒68%(2016年12月31日:64﹒9%
      )。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8﹒9%至429﹒2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虧損大幅增長至
   161﹒9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由毛利轉變為毛損110﹒78億元,毛損率為25﹒8%。年內,資產減值虧損擴大3﹒4倍至
      7﹒54億元;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下跌32﹒5%至36﹒06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10﹒72億元;
      全年完成二維地震14﹐172千米,減少67﹒6%;全年完成三維地震12﹐641平方千米,減
      少13﹒1%。二維、三維資料記錄合格品率均為100%;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減少32﹒5%至194﹒06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75﹒35億元
      ;全年完成鑽井進尺551萬米,減少32%;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減少37﹒8%至15﹒39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8﹒87億元;
      全年完成測井15﹐870萬標準米,減少32﹒1%;完成錄井進尺531萬米,減少41﹒3%;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減少44%至38﹒79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13﹒54億元;
      全年完成井下作業4396井次,減少18﹒7%;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減少17﹒5%至128﹒78億元,分部虧損擴大9﹒9倍至46﹒72億元;
      2016累計完成合同額121﹒2億元,減少17%;海外市場新簽合同92個,續簽合同39個,
      合同額23﹒8億美元,減少12﹒2%;完成合同額21﹒2億美元,減少6﹒2%;
   (七)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4﹒47億元,總負債為660﹒52億元
      ,銀行及關聯公司借款為180億元,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為88﹒7%(2015年12
      月31日:71﹒1%),(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股東
      權益)計算之資本負債比率為64﹒9%(2015年12月31日:30﹒5%)。
 - 2015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下跌23﹒6%至603﹒49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
   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1154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跌39﹒5%至50﹒32億元,毛利率下跌2﹒2個百分點至8﹒3%;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上升4﹒2%至53﹒41億元,分部溢利下降91﹒2%至1714萬元;集團完
      成二維地震43﹐728千米,增長25﹒1%;完成三維地震14﹐541平方千米,減少
      25﹒6%;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減少26﹒8%至287﹒44億元,分部溢利下降96﹒6%至7777萬元;完
      成鑽井進尺810萬米,減少30﹒5%;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減少40﹒9%至24﹒74億元,分部溢利下降95﹒6%至1694萬元;完
      成測井2﹒34億標準米,減少39﹒8%;完成錄井進尺905萬米,減少29﹒3%;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減少18﹒6%至69﹒28億元,分部溢利下跌4﹒5%至4﹒12億元;完
      成井下作業5409井次,減少26﹒4%;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減少22﹒5%至156﹒14億元,分部虧損縮窄10﹒9%至4﹒27億元;
      2015年累計完成合同額146﹒1億元,減少27﹒9%;年內新簽合同額150億元;
   (七)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9﹒93億元,總負債為606﹒71億元
      ,銀行及關聯公司借款為127﹒5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1﹒1%(2014年12月31日:
      77%);(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息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計算之資
      本負債比率為30﹒5%(2014年12月31日:37﹒8%)。
 - 2014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減少12%至789﹒9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顯
   著提升至12﹒5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13﹒4%至83﹒18億元,毛利率上升2﹒4個百分點至10﹒5%;集團股東應佔
      總權益下降39%至186﹒97億元,主要由於2014年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收回置入資產的部分淨
      資產及集團出售置出資產所致;
   (二)地球物理:營業額減少23﹒6%至51﹒26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1﹒96億元;集
      團全年完成二維地震34,942千米,減少28﹒6%;完成三維地震19,545平方千米,增長
      8﹒9%;
   (三)鑽井工程:營業額減少5﹒6%至392﹒78億元,分部溢利提升1﹒1倍至22﹒99億元;全年
      完成鑽井進尺1166萬米,減少11﹒3%;
   (四)測錄井工程:營業額減少18﹒3%至41﹒9億元,分部溢利亦下降21%至3﹒81億元;全年完
      成測井3﹒88億標準米,減少11﹒3%;完成錄井進尺1280萬米,減少8﹒6%;
   (五)井下作業工程:營業額減少10﹒5%至85﹒1億元,而分部溢利上升24﹒7%至4﹒31億元;
      全年完成井下作業7345井次,減少5﹒1%;
   (六)工程建設:營業額減少18﹒3%至201﹒44億元,業績轉盈為虧,分部虧損4﹒79億元;
      2014年累計完成合同額202﹒5億元,減少17﹒5%;
   (七)已終止經營業務-化纖業務:營業額減少13﹒4%至153﹒06億元,分部虧損擴大78%至
      20﹒9億元;
   (八)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02億元,總負債626億元,銀行借
      款124﹒98億元。資產負債比率為77%(2013年12月31日:66﹒9%),有息債務╱
      (有息債務+股東權益)計算之資本負債比率為37﹒8%(2013年12月31日:32﹒9%)
      。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1%至176﹒7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虧損擴大3倍至
   14﹒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錄得毛虧4﹒23億元,毛損率2﹒4%;因化工化纖市場需求疲軟,產品價格明顯下跌;
   (二)聚酯切片:營業額增長8﹒3%至62﹒55億元,佔總營業額35﹒4%,分部虧損大幅擴大55倍
      至1﹒91億元。產量增長9﹒6%至118﹒43萬噸,銷量增加13﹒9%至74﹒42萬噸;平
      均售價下跌4﹒8%至每噸8405元;
   (三)瓶級切片:營業額上升2%至36﹒77億元,佔總營業額20﹒8%,分部利潤減少50﹒8%至
      2081萬元。產量上升5﹒6%至41﹒93萬噸,銷量上漲6%至42﹒01萬噸,平均售價下跌
      3﹒8%至每噸8753元;
   (四)短纖及中空:營業額增長8﹒7%至64﹒2億元,佔總營業額36﹒3%,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
      虧損139萬元。滌綸短纖維的產量增長20﹒9%至63﹒6萬噸,銷量上升16﹒9%至
      62﹒01萬噸,平均售價下跌6﹒1%至每噸9185元;滌綸中空纖維的產量增加24﹒9%至
      7﹒12萬噸,銷量上升18﹒1%至6﹒71萬噸,平均售價則下跌5﹒7%至每噸1﹒08萬元;
   (五)長絲:營業額減少35﹒6%至6﹒74億元,佔總營業額3﹒8%,分部虧損收窄4﹒8%至
      1﹒68億元。產量減少26﹒7%至9﹒98萬噸,銷量下降32﹒8%至6﹒76萬噸,平均售價
      下跌2﹒7%至每噸9963元;
   (六)PTA:營業額為下跌1倍至3萬元,分部利潤下跌91﹒8%至1129萬元。產量增長1﹒3%至
      104﹒42萬噸;
   (七)其他:營業額上升38﹒4%至6﹒52億元,分部虧損擴大1﹒6倍至9477萬元;
   (八)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8580萬元,銀行借款?16﹒03億元,
      均為須予一年內償還。資本負債比率(有息債務╱(有息債務+股東權益))?18﹒5%(2012
      年12月31日:4﹒5%)。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5﹒8%至169﹒88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
   應佔虧損3﹒5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92﹒4%至1﹒19億元,毛利率亦下降7﹒1個百分點至0﹒7%;
   (二)聚酯切片:營業額下跌21﹒4%至57﹒77億元,佔總營業額34%,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
      損341萬元。產量微升0﹒8%至108萬噸,銷量下跌6﹒4%至65﹒5萬噸,平均售價亦下降
      16%至每噸8821元;
   (三)瓶級切片:營業額下跌5﹒2%至36﹒05億元,佔總營業額21﹒2%,經營利潤減少11﹒5%
      至4232萬元。產量上升13﹒3%至39﹒7萬噸,銷量增加13%至39﹒6萬噸,平均售價則
      下跌16﹒2%至每噸9096元;
   (四)短纖及中空:營業額下跌12﹒9%至59﹒07億元,佔總營業額34﹒8%,經營利潤下降
      41﹒8%至1﹒72億元。滌綸短纖維的產量維持於52﹒6萬噸,銷量上升2﹒2%至54﹒1萬
      噸,平均售價下跌17﹒2%至每噸9711元;滌綸中空纖維的產量增加27﹒4%至5﹒7萬噸,
      銷量上升25﹒5%至5﹒7萬噸,平均售價則下跌8﹒3%至每噸1﹒1萬元;
   (五)長絲:營業額減少44%至10﹒46億元,佔總營業額6﹒2%,經營虧損擴大89﹒6%至
      1﹒76億元。產量減少27﹒2%至13﹒6萬噸,銷量下降31﹒5%至10﹒3萬噸,平均售價
      下跌18﹒2%至每噸1萬元;
   (六)PTA:營業額為1﹒83億元,經營利潤下跌87﹒8%至1﹒37億元。產量維持於104萬噸,
   (七)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2億元,而銀行借款為4﹒05億元。
      資本負債比率(計息債務除以計息債務及股東權益之總和)為4﹒5%(2011年12月31日:零
      )。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3﹒4%至201﹒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31﹒6%至8﹒3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跌21﹒2%至15﹒73億元,毛利率下跌4﹒4百分點至7﹒8%,因主要原材料價格
      上漲34﹒5%;
   (二)聚酯切片:營業額上升19﹒9%至73﹒46億元,分部溢利下跌17﹒7%至2﹒12億元;生產
      聚酯產品上升2%至218萬噸,聚酯聚合產能利用率達96﹒8%;銷售聚酯產品上升2﹒7%至
      178萬噸,扣除自用量等因素,產銷率達99﹒7%,全年共出口聚酯產品6﹒6萬噸,較去年減少
      40﹒1%;
   (三)瓶級切片:營業額上升39﹒6%至38﹒04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4倍至4783萬元;產量及
      銷量上升10%至35萬噸,售價上升26﹒3%至10﹐850元╱噸;
   (四)短纖和中空:營業額上升25%至67﹒79億元,分部溢利下跌22﹒2%至2﹒95億元;短纖銷
      量上升7﹒3%至53萬噸,售價上升19﹒6%至11﹐732元╱噸;中空銷量下跌17﹒4%至
      45﹐246萬噸,售價上升17﹒2%至12﹐489元╱噸;
   (五)長絲:營業額上升4﹒8%至18﹒65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為9301萬元;
   (六)PTA:無錄得營業額,分部溢利下跌17﹒2%至11﹒29億元;生產PTA 104萬噸,與去
      年同期持平;
   (七)其他:營業額上升31﹒5%至3﹒85億元,分部溢利上升3﹒9倍至1557萬元;
   (八)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5﹒07億元,總負債24﹒58億元,資
      產負債率(總負債除以股東應佔總權益)為21﹒5%(2010年12月31日:21﹒4%)。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3﹒6%至163﹒4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2﹒2
   倍至12﹒3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84%至19﹒95億元,毛利率上升4個百分點至12﹒2%;
   (二)聚酯切片:營業額增長36﹒4%,至61﹒27億元,分部溢利增長4﹒4倍至2﹒57億元;生產
      量減少3﹒7%至105萬噸,銷售量增長11﹒6%至71萬噸;
   (三)瓶級切片:營業額減少6﹒1%至27﹒24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2034萬元;
      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減少22﹒6%及22﹒8%,至31﹒86萬噸及31﹒72萬噸;
   (四)短纖及中空:營業額增長33﹒6%至54﹒23億元,分部溢利增長2﹒9倍至3﹒79億元;滌綸
      短纖維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增長8﹒6%及7﹒8%,至49﹒84萬噸及49﹒35萬噸;滌綸中空
      纖維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增長5﹒4%及3﹒9%,至5﹒55萬噸及5﹒48萬噸;
   (五)長絲:營業額增長18﹒7%至17﹒81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1584萬元;生
      產量及銷售量分別減少4﹒9%及8%,至21﹒9萬噸及15﹒5萬噸;
   (六)PTA:無錄得營業額,分部溢利增長17﹒6%至13﹒64億元;
   (七)其他:營業額增長6%至2﹒93億元,分部溢利減少79﹒9%至321萬元;
   (八)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3﹒24億元,銀行借款為零,資產負債率
      為21﹒7%,負債資本比率為零,乃將長期借款╱(長期借款+股東權益)所得。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13﹒1%至132﹒25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業績轉虧為盈,股東
   應佔溢利3﹒8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整體毛利率為8﹒2%,去年則為毛虧損;
   (二)聚酯切片:營業額減少13﹒1%至44﹒9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經營溢利4﹒76億元。年
      內,集團產量上升8﹒4%至109萬噸,銷量上升3﹒5%至63﹒5萬噸;
   (三)瓶級切片:營業額下降15﹒5%至29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經營溢利1﹒44億元。年內,集
      團產量上升9﹒6%至41﹒2萬噸,銷量上升9﹒7%至41﹒1萬噸;
   (四)短纖及中空:營業額減少13﹒2%至40﹒58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經營溢利4﹒72億元。
      其中,滌綸短纖維產量增長2﹒3%至45﹒9萬噸,銷量增長1﹒4%至45﹒8萬噸;滌綸中空纖
      維產量上升1﹒8%至52,706噸,銷量上升2﹒4%至52,709噸;
   (五)長絲:營業額下降7﹒7%至15億元,經營虧損收窄98﹒8%至230萬元。年內,集團產量上升
      34﹒3%至23萬噸,銷量減少1﹒7%至16﹒9萬噸;
   (六)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7﹒75億元,另有5﹒6億元銀行及其他金
      融機構存款,並無借貸。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1﹒4%至152﹒25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
   應佔虧損16﹒4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業績出現虧損乃由於受國際原油價格和原料價格暴漲暴跌、下游需求大幅放緩、燃料成本居高不下
      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對長絲資產計提減值準備4﹒25億元所致;
   (二)營業額主要來自銷售聚酯產品業務,佔總營業額97﹒4%。其中聚酯切片之銷售額減少11﹒4%至
      85﹒96億元,佔總營業額56﹒5%;滌綸短纖維之銷售額減少10﹒5%至41﹒17億元,佔
      總營業額27%;滌綸長絲之銷售額下跌15﹒3%至16﹒03億元,佔總營業額10﹒5%;滌綸
      中空纖維之銷售額亦下跌10﹒2%至5﹒18億元;
   (三)集團共生產聚酯產品205萬噸,減少3﹒9%;聚酯聚合產能利用率達93﹒9%。生產PTA
      98﹒79萬噸,下降3﹒6%。年內,集團共銷售聚酯產品166萬噸,減少3%,扣除自用量等因
      素,產銷率達100%。全年共出口聚酯產品12﹒06萬噸,較去年減少16﹒7%;
   (四)年內,完成產品開發項目37項,取得專利授權10項。集團共生產聚酯專用料81﹒2萬噸,專用料
      比率達81%,較去年減少0﹒8個百分點;生產差別化纖維48﹒3萬噸,差別化率為71﹒9%,
      比去年提高了2﹒9個百分點;
   (五)2009年,集團將計劃生產聚酯產品222﹒4萬噸,其中自用量53萬噸。計劃生產PTA
      100萬噸。計劃生產差別化纖維45﹒8萬噸,滌綸纖維差別化率達70﹒1%;計劃生產聚酯切片
      專用料91﹒3萬噸,專用料比率達87﹒7%。另外,計劃開發新產品40項;
   (六)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41億元,且無銀行借款,故負債資本比
      率為零。資產負債率21﹒2%,去年度為17﹒8%。


 發展概覽
 - 2000年2月,集團之最終控股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進行公司重組,成立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該
   公司為集團控權股東,佔集團42%股權。
 - 2000年6月,隨著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重組,其附屬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為集團
   16﹒8億股A股國有股的持有人,佔42%股權,成為集團的控股公司。
 - 2000年8月,集團已通過興建年產45萬噸精對笨二甲酸(PTA)生產裝置,PTA項目計劃於
   2002年底建成,投資額為21﹒3億元,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已承諾貸款12﹒8億元。
 - 2000年10月,集團分別與美國杜邦公司及克瓦納工程建設英國公司簽署了PTA項目生產裝置之專利轉
   讓協議和基礎設計、採購服務及技術服務合同,總值3660萬美元;另外,集團已與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
   行簽訂PTA項目貸款協議書,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承諾向集團提供12﹒8億元的信用貸款。
 - 2001年3月,集團改名為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 YIZHENG
   CHEMICAL FIBRE COM﹒ LTD﹒),前稱為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 2001年8月,集團與其最終控股股東中石化(00386)所屬的五個法人就45噸PTA╱年項目的設
   計及工程安裝建設以及配套工程的建設簽訂了協議,協議總金額為1﹒99億元。
 - 2002年1月,集團表示由於中國境內聚醋產品供求狀況未有明顯改善,集團預計2001年度盈利與去年
   同期相比將下降50%以上。
 - 2002年11月,集團表示計劃與從事保安工作及從事餐飲服務工作約600名員工解除勞動合約,另須計
   2003年度集團餐飲服務費用及保安服務費用將分別達862萬元及1320萬元。
 - 2003年11月,集團與鎮海煉化簽訂協議,集團將在2003年內向鎮海煉化採購3萬噸對二甲苯,及分
   別在2004年及2005年向鎮海煉化採購不超過25萬噸及30萬噸對二甲苯,總代價不超過46﹒4億
   元。
 - 2005年6月,集團與美國上市公司Unifi﹐ Inc﹒成立合資公司,於中國江蘇省從事滌綸長絲業
   務,佔50%權益,集團將注入原滌綸五廠資產,集團因而取得3﹒67億元人民幣現金及非現金流出之評估
   減值4﹒31億元人民幣。
 - 2006年3月,集團以8200萬元人民幣(相等於7736萬港元),出售其持有之中國石化財務全部
   2%權益予集團控股股東中國石化(00386)。
 - 2006年3月,集團以2﹒3億元人民幣(相等於2﹒17億港元),出售佛山天馬化纖全部權益。該公司
   主要從事化工、化纖及紡織品之生產及銷售業務;8月,因交易的若干條款未能達成,交易遂告終止。同月,
   另訂立新出售協議,集團將以相同代價出售該公司全部權益。
 - 2007年12月,大股東中國石化(00386)向A股股東提出股權分置改革方案,A股股東每持有10
   股可獲支付3﹒2股,作為非流通股份獲得流通權的對價安排。2008年1月,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未能於股
   東大會上獲通過。
 - 2009年2月,集團以900萬美元(約7020萬港元)增持儀化宇輝化纖50%權益至全資擁有。儀化
   宇輝化纖主要從事差別化滌綸長絲及相關產品之生產、加工,滌綸紡織產品之研究、開發,自產產品之銷售及
   售後服務。
 - 2011年11月,集團斥資1億美元於中國成立合資公司遠東儀化石化(揚州)以從事生產及銷售精對苯二
   甲酸業務,並佔40%權益。
 - 2013年6月,集團提出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每持有10股流通A股將獲5股,以作為非流通股轉換為可上
   市流通A股權利的條件。完成後,非流通股股東持有集團股權由60%降至57﹒75%。
 - 2014年9月,集團進行重組:
   (一)集團以64﹒91億元(人民幣;下同)出售集團現有業務(包括全部資產及負債)予中國石油化工股
      份(00386),代價以1﹒88億現金,及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持有集團全部24﹒15億股A股
      (佔現有已發行股本40﹒25%)支付。集團之現有業務包括化纖及化工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原輔材
      料與紡織機械的生產、紡織技術研究與開發,以及自產產品運輸及技術服務;
   (二)集團以40﹒75億元,向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之控股股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收購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
      務全部權益,代價以每股2﹒61元人民幣,發行92﹒24億股A股支付,佔集團經擴大後已發行股
      本72﹒01%;該公司主要於中國從事提供石油工程和油田技術綜合服務,以及海洋油氣勘探服務;
   (三)完成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不再持有集團任何權益;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將持有集團72﹒01%權益
      並將申請清洗豁免。
 - 2015年4月,集團已更改名稱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前稱為「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Sinopec Yizheng Chemical Fibre Co﹒﹐ Ltd﹒」。
 - 2017年9月,集團擬配售最多28﹒29億股A股及42億股H股,其中27﹒86億股A股及33﹒6
   億股H股配予控股股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完成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持有集團權益將由
   65﹒22%增至72﹒6%。
 - 2018年12月,集團擬以8241萬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收購位於中國山東、新疆、四
   川以及蘇丹與烏克蘭的部分資產及相關負債,以及江蘇油服建設總公司全部權益。該等資產包括固井車輛配件
   、泥漿項目玻璃製品及鑽井項目鑽采配件等材料;房屋建築物(庫房、檢測工房、辦公用房及員工宿舍等);
   機器設備(鑽井設備、固井設備、供電設備及其他輔助設備等)及機動車。江蘇油服建設總公司主要從事房屋
   建築工程及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建築裝修裝飾工程承包、混凝土預製構件承包、化工石油設備管道安裝
   工程總承包、機電設備安裝、防水工程承包、防腐保溫工程承包、壓力管道安裝、鍋爐維修及銷售、熱水爐銷
   售、普通貨運、地面工程安裝及維修、建築管道安裝及維修、水電安裝及維修、油田井下施工等。
 - 2019年4月,集團以2690萬美元增持華美孚泰油氣增產技術服務45%權益至全資持有。該公司主要
   從事陸上油氣水力壓裂增產業務、井下作業、壓裂、酸化、試油試氣、連續油管作業、測試等;石油工程服務
   和技術服務;石油及天然氣增產技術的研發與技術應用;石油及天然氣增產設備的批發;貨物進出口、技術進
   出口和代理進出口。


 股本變化
 - 1994年3月,以每股2﹒38港元,發行3億股H股上市;同時,以2﹒38港元,配售7億股H股。
 - 1995年1月,以2﹒68元人民幣,發行2億股A股;4月,以每股2﹒45港元,配售4億股H股。
 - 2013年11月,10送5紅股。
 - 2014年9月,以每股2﹒61元人民幣,發行92﹒24億股A股。
 - 2015年3月,以每股4﹒5元人民幣,配售13﹒33億股A股。
 - 2017年9月,以每股1﹒35港元,配售33﹒15億股H股;同月,以每股2﹒62元人民幣,配售
   15﹒27億股A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13﹐569﹐378﹐551
   H股              5﹐414﹐961﹐482
   -------------------------------
   總股本            18﹐984﹐340﹐033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0╱08╱24
   12╱2023  不派末期息                    -     26╱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9╱08╱23
   12╱2022  不派末期息                    -     28╱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5╱08╱22
   12╱2021  不派末期息                    -     29╱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5╱08╱21
   12╱2020  不派末期息                    -     24╱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5╱08╱20
   12╱2019  不派末期息                    -     24╱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7╱08╱19
   ------------------------------------------------


                                                -完-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