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1071
HUADIAN POWER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LTD. 集團網址: http://www.hdpi.com.cn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交易上市,編號為600027。
 - 集團於1994年6月在中國成立,主要從事發電及供熱業務。所生產的電力全部輸往電廠所在地的電網公
   司。
 - 運營中及在建的發電機組遍及全國十四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經營發電廠包括大型高效的燃煤燃氣發電機組
   及多項可再生能源項目。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減少14﹒1%至265﹒77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增加3﹒7%至19﹒3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
   74﹒06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288﹒33億元及446﹒71億元,應付債券為178﹒93億
   元。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3﹒4%至1123﹒9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增加
   30﹒7%至46﹒9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燃料成本減少6﹒5%至705﹒67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66﹒7%;
   (二)售電收入減少1﹒5%至947﹒44億元,佔總營業額84﹒3%;售熱收入上升1﹒2%至
      97﹒43億元;售煤收入下降25﹒4%至79﹒05億元;
   (三)年內,集團發電量下跌0﹒5%至2﹒23億兆瓦時,上網電量減少0﹒5%至2﹒08億兆瓦時。集
      團發電機組設備的全年利用小時為3746小時,其中燃煤發電機組的利用小時為4086小時,天然
      氣發電機組的利用小時為2152小時,水力發電機組的利用小時為3363小時;供電煤耗為
      287﹒53克╱千瓦時;
   (四)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企業共計46家,控股裝機容量為
      59﹐818﹒62兆瓦,其中燃煤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46﹐750兆瓦,燃氣發電控股裝機容量
      共計10﹐603﹒43兆瓦,水力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2459兆瓦;
   (五)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6﹒21億元,總借款為921﹒07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61%。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9﹒8%至1163﹒76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
   應佔溢利35﹒9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燃料成本減少8﹒9%至754﹒62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67﹒2%;
   (二)售電收入微升0﹒7%至961﹒52億元,佔總營業額82﹒6%;售熱收入上升7﹒3%至
      96﹒24億元;售煤收入增長6﹒1倍至106﹒01億元,佔總營業額9﹒1%;
   (三)年內,集團發電量增長1﹒3%至2﹒24億兆瓦時,上網電量增長1﹒2%至2﹒1億兆瓦時。集團
      發電機組設備的全年利用小時為3956小時,其中燃煤發電機組的利用小時為4301小時,天然氣
      發電機組的利用小時為2188小時,水力發電機組的利用小時為3795小時;供電煤耗為
      289﹒34克╱千瓦時;
   (四)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企業共計45家,控股裝機容量為
      58﹐449﹒78兆瓦,其中燃煤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46﹐890兆瓦,燃氣發電控股裝機容量
      共計9094﹒59兆瓦,水力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2459兆瓦;
   (五)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1﹒7億元,總借款為935﹒32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為62﹒1%。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4﹒7%至1059﹒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虧損收窄
   99﹒1%至3079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燃料成本上升10﹒9%至828﹒66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75﹒2%;
   (二)售電收入增加16﹒4%至954﹒96億元,佔總營業額90﹒1%;售熱收入上升19﹒5%至
      89﹒71億元;售煤收入下降87﹒1%至14﹒94億元;
   (三)年內,集團發電量增加0﹒5%至2﹒21億兆瓦時,上網電量增長0﹒3%至2﹒07億兆瓦時。集
      團發電機組利用小時為4117小時,其中燃煤發電機組利用小時為4508時;供電煤耗為
      287﹒11克╱千瓦時;
   (四)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企業共計44家,控股裝機容量為
      54﹐754﹒24兆瓦,其中燃煤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43﹐700兆瓦,燃氣發電控股裝機容量
      共計8589﹒05兆瓦,水力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2459兆瓦;
   (五)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9﹒08億元,總借款為973﹒88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為67﹒8%。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3%至1009﹒84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
   佔虧損33﹒4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燃料成本上升79﹒9%至744﹒72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64﹒5%;
   (二)售電收入增加16﹒7%至818﹒99億元,佔總營業額81﹒1%;售熱收入增長12﹒2%至
      74﹒68億元;售煤收入則下降7﹒4%至116﹒17億元,佔總營業額11﹒5%;
   (三)年內,集團發電量增加7﹒5%至2﹒33億兆瓦時,上網電量增長7﹒7%至2﹒19億兆瓦時。集
      團發電機組利用小時為4066小時,其中燃煤發電機組利用小時為4547時;供電煤耗為
      287﹒55克╱千瓦時;
   (四)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42家,控股裝機容量為
      53﹐356兆瓦,其中燃煤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42﹐360兆瓦,燃氣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
      8589兆瓦,水力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2403兆瓦;
   (五)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9﹒45億元,總借款為1187﹒26億
      元,負債佔資產比率為65﹒7%。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2﹒6%至893﹒8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23﹒1%至41﹒6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燃料成本減少838%至413﹒94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51﹒4%;
   (二)售電收入減少4﹒1%至701﹒85億元,佔總營業額78﹒5%;售熱收入增加16﹒6%至
      66﹒56億元;售煤收入下降2﹒3%至125﹒41億元;
   (三)年內,集團發電量減少3﹒6%至2﹒07億兆瓦時,上網電量下降3﹒4%至1﹒95億兆瓦時。集
      團發電機組利用小時為3644小時,其中燃煤發電機組利用小時為4041時;供電煤耗為
      290﹒4克╱千瓦時;
   (四)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67家,控股裝機容量為
      58﹐448兆瓦,其中燃煤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43﹐160兆瓦,燃氣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
      7340兆瓦,水電、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7948兆瓦;
   (五)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4﹒98億元,總借款為939﹒17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為60﹒12%。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至917﹒5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3倍至
   33﹒8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燃料成本增加0﹒9%至453﹒71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54﹒3%;
   (二)售電收入上升5﹒9%至732億元,佔總營業額79﹒8%;售熱收入增加16﹒3%至57﹒11
      億元;售煤收入下降4﹒1%至128﹒42億元,佔總營業額14%;
   (三)年內,集團發電量增長1﹒8%至2﹒15億兆瓦時,上網電量上升2﹒1%至2﹒01億兆瓦時。集
      團發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為3978小時,其中燃煤發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為4512時;供電煤耗為
      295﹒28克╱千瓦時;
   (四)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61家,控股裝機容量為
      56﹐615﹒3兆瓦,其中燃煤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43﹐235兆瓦,燃氣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
      計6874﹒1兆瓦,水電、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6506﹒2兆瓦;
   (五)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4﹒66億元,總借款為991﹒84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為65﹒28%。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1﹒4%至874﹒1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3倍至14﹒4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燃料成本增加13﹒5%至449﹒8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55﹒4%;
   (二)售電收入上升12﹒1%至691﹒11億元,佔總營業額79﹒1%;售熱收入增加22%至
      49﹒12億元;售煤收入增長4﹒6%至133﹒97億元,佔總營業額15﹒3%;
   (三)年內,集團發電量為2﹒1億兆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9﹒5%;上網電量1﹒96億兆瓦時,較去年
      同期增長9﹒3%。發電機組利用小時為4264小時,其中燃煤發電機組設備的利用小時為4849
      小時,供電煤耗為299﹒21克╱千瓦時;
   (四)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集團擁有60家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控股總裝機容量為
      51﹐570﹒5兆瓦,其中燃煤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40﹐225兆瓦,燃氣發電控股裝機容量為
      5118﹒1兆瓦,水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6227﹒4兆瓦;
   (五)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6﹒38億元,總借款為1040﹒09
      億元。負債佔資產比率為70%。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4﹒9%至784﹒6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下跌
   86﹒1%至4﹒3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燃料成本增加37﹒4%至396﹒41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53﹒5%。股東應佔溢利下降,主要
      原因是煤炭價格上漲導致集團發電燃料成本增加之影響;
   (二)售電收入上升6%至616﹒34億元,佔總營業額78﹒6%;售熱收入增加17%至40﹒26億
      元,佔總營業額5﹒1%;售煤收入增長9﹒4倍至128﹒04億元,佔總營業額16﹒3%;
   (三)年內,集團完成發電量1﹒92億兆瓦時,較去年增長0﹒9%;完成上網電量1﹒79億兆瓦時,較
      去年增長0﹒8%。發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為3991小時,其中燃燒機組的利用小時為4502小時
      ,供電煤耗降至299﹒61克╱千瓦時;
   (四)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60家,控股裝機容量為
      49﹐180﹒1兆瓦,其中燃煤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39﹐000兆瓦,燃氣發電控股裝機容量為
      4426﹒5兆瓦,水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5753﹒6兆瓦;
   (五)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74﹒17億元,總借款為1032﹒73億
      元。負債佔資產比率為73﹒88%。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5﹒9%至628﹒3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57﹒3%至31﹒2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燃料成本增加12﹒5%至288﹒41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54﹒5%。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主要原因是集團燃煤發電機組上網電價下調、市場電量佔比升高及煤炭價格上漲影響;
   (二)售電收入下跌6﹒5%至581﹒63億元,佔總營業額92﹒6%;售熱收入上升4﹒9%至
      34﹒42億元;售煤收入減少7﹒4%至12﹒32億元;
   (三)年內,集團完成發電量1﹒9億兆瓦時,較去年增長4﹒2%;完成上網電量1﹒78億兆瓦時,較去
      年增長4%。發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為4115小時,供電煤耗降至301﹒34克╱千瓦時;
   (四)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61家,控股裝機容量為
      48﹐139﹒7兆瓦,其中燃煤及燃氣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42﹐966﹒5兆瓦,水電、風電、
      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控股裝機容量共計5173﹒2兆瓦。集團發電資產遍布全國14
      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擁有煤炭資源儲量22億噸;
   (五)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3﹒59億元,總借款為824﹒54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為72﹒6%。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5%至667﹒8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23%至
   73﹒2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燃料成本減少21﹒8%至256﹒4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的52﹒5%;營業額減少因燃煤機
      組發電利用小時下降及上網電價下調所致;
   (二)售電收入下跌2﹒5%至621﹒78億元,佔總營業額93﹒1%;售熱收入上升9﹒7%至
      32﹒8億元;售煤收入上升29%至13﹒31億元;
   (三)年內,集團完成發電量1﹒82億兆瓦時,較去年度增長1﹒3%;完成上網電量1﹒71億兆瓦時,
      較去年度增長1﹒3%。發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為4426小時,其中燃煤發電機組利用小時為
      4915小時,供電煤耗為303﹒37克╱千瓦時;
   (四)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57家,控股總裝機容量為4﹒6萬兆
      瓦,其中燃煤及燃氣發電控股總裝機容量共計4﹒1萬兆瓦,水電、風電、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可再生
      能源發電控股總裝機容量共計4872﹒2兆瓦;集團發電資產遍布全國13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
      擁有煤炭資源儲量22億噸;
   (五)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92﹒38億元,總借款849﹒55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為72﹒35%。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6%至677﹒8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45﹒5%至59﹒5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燃料成本下跌8﹒2%至327﹒97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的61﹒8%,下降4﹒9個百分點
      ,集團入爐標煤單價同比下降12﹒6%;
   (二)售電收入增加2﹒6%至637﹒62億元,佔總營業額94﹒1%;售熱收入微升0﹒9%至
      29﹒89億元;售煤收入上升10﹒7%至10﹒31億元;
   (三)年內,集團完成發電量1﹒8億兆瓦時,增長2﹒7%;完成上網電量1﹒69億兆瓦時,同比增長
      2﹒7%。集團發電機組設備的利用小時為4912小時,其中燃煤發電機組利用小時完成5381小
      時,供電煤耗為305﹒77克╱千瓦時;共投產2889﹒3兆瓦發電機組;
   (四)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47家,控股總裝機容量3﹒81萬兆
      瓦,其中燃煤及燃氣發電控股總裝機容量共計3﹒41萬兆瓦,水電、風電、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可再
      生能源發電控股總裝機容量共計4042﹒3兆瓦;集團控參股煤礦企業共計16家,擁有煤炭資源儲
      量22億噸,預計擁有煤礦產能1000萬噸╱年;
   (五)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52﹒05億元,總借款827﹒25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為77﹒3%。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1﹒8%至660﹒4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大幅增長
   1﹒8倍至40﹒9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售電收入、售熱收入及售煤收入分別增長12﹒3%、5﹒6%及0﹒6%,至621﹒55億元、
      29﹒63億元及9﹒32億元,分佔總營業額94﹒1%、4﹒5%及1﹒4%;
   (二)營業利潤124﹒85億元,增長78﹒8%,主要因為煤炭價格的下降及售電量的增長;經營費用
      535﹒65億元,增長2﹒8%;燃料成本357﹒29億元,較去年減少3﹒7%;
   (三)2013年,集團全年發電量1﹒75億萬兆瓦時,增長11﹒8%;上網電量為1﹒64億萬兆瓦時
      ,增長12%。發電機組全年的利用小時數為5127小時,其中,燃煤機組全年的利用小時數為
      5474小時。供電煤耗為309克╱千瓦時;
   (四)截至2013年12月止,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40家,控股總裝機容量為3﹒56萬兆
      瓦,其中控股燃煤及燃氣發電機組共計3﹒25萬兆瓦,控股水電、風電、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可再生
      能源發電機組共計3119兆瓦。控參股煤礦企業共計17家,擁有煤炭資源儲量約22億噸,預計擁
      有煤礦產能1000萬噸╱年;
   (五)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9﹒2億元,總借款824﹒63億元;流
      動比率為2﹒9倍(2012年:2﹒3倍);淨負債佔資產比率為80﹒7%。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9%至590﹒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18﹒6倍至
   14﹒4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上升主要原因是售電量的增長、2011年上網電價調整的翹尾影響及煤炭銷售收入的增加;
   (二)售電收入增長8﹒3%至553﹒4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93﹒7%;售熱收入上升4%至
      28﹒0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4﹒8%;售煤收入增加1﹒6倍至9﹒26億元,佔總營業額的
      1﹒6%;
   (三)集團營業利潤上升82﹒4%至69﹒83億元,經營費用增加2﹒1%至520﹒96億元,燃料成
      本下跌4﹒6%至370﹒95億元;
   (四)集團全年發電量為1﹒57億兆瓦時,增長4﹒1%;上網電量增長4﹒2%至1﹒47億兆瓦時。集
      團發電機組全年的利用時數為5111小時;其中,燃煤機組全年的利用時數為5358小時。供電煤
      耗為313克╱千瓦時;
   (五)截至2012年12月止,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發電廠共計39家,控股總裝機容量為3﹒36萬兆
      瓦,權益總裝機容量為2﹒93萬兆瓦,其中控股燃煤及燃氣發電機組共計3﹒07萬兆瓦,控股水電
      、風電、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共計2895兆瓦。控參股煤礦企業共計16家,擁
      有煤炭資源儲量21億噸,預計擁有煤礦產能1300萬噸╱年;
   (六)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0﹒6億元,總借款933﹒13億元,負債
      佔資產比率為83﹒2%。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9﹒9%至541﹒7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56﹒6%至7381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售電量的增長、上網電價的提高、售熱量的增加以及煤炭銷售的影響;年內發
      電量150﹒76百萬兆瓦時,增長15﹒7%;上網電量為140﹒84百萬兆瓦時,增長
      16﹒11%;
   (二)集團營業額包括售電收入上升17﹒5%至511﹒25億元,售熱收入上升61﹒8%至26﹒98
      億元,煤炭銷售收入為3﹒55億元;
   (三)營業利潤為31﹒55億元,增長82﹒8%,主要原因是發電量的增長及上網電價的上調;
   (四)經營費用上升17﹒4%至510﹒23億元,其中燃料成本上升17﹒9%至388﹒71億元,佔
      經營費用的76﹒2%,主要原因是發電量增長及煤炭價格上漲的綜合影響;
   (五)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已投入運行的控股電廠共計32家,權益總裝機容量為25﹐785
      兆瓦,燃煤及燃氣發電機組共計27﹐934兆瓦,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共計1884兆瓦,另參股煤
      礦企業共16家,擁有煤炭資源儲量約20億,產能1270萬噸╱年;
   (六)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1﹒12億元,負債佔資產比率為84%
      (2010年:83%)。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4%至451﹒9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85﹒3%
   至1﹒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提高主要是售電量增長帶來的收益;股東應佔溢利包括集團年內確認收購石家莊能投中心供熱公
      司股權的收益6﹒21億元;
   (二)售電收入增長23﹒7%至435﹒3億元,佔總營業額96﹒3%;售熱收入增長33﹒2%至
      16﹒68億元,佔總營業額3﹒7%;
   (三)經營費用增加35﹒1%至434﹒71億元,主要原因是發電量增長及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引起燃料成
      本增加;其中,燃料成本加45﹒7%至329﹒59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75﹒8%;折舊及攤銷
      費用增長13﹒5%至46﹒77億元,主要因為新投產機組及新收購發電企業的折舊費增加;
   (四)集團全年發電量130﹒29百萬兆瓦時,增長21﹒2%;上網電量121﹒30百萬兆瓦時,增長
      21﹒4%;燃煤機組全年的利用小時數5539小時,增長11﹒8%;供電煤耗320﹒96克╱
      千瓦時;
   (五)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36億元,總借款金額817﹒25億
      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為315﹒65億元,一年後到期的長期借款為501﹒6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為82﹒99%。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1﹒5%至364﹒5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
   佔溢利11﹒5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上升主要原因是售電量的增長及2008年兩次調高上網電價之影響;
   (二)經營費用增加5﹒1%至321﹒78億元,主要原因是新收購發電企業及新投產機組的影響。其中,
      燃料成本為226﹒21億元,佔集團經營費用之70﹒3%,較去年下跌0﹒2%;折舊及攤銷費用
      則增長12﹒3%至41﹒2億元;
   (三)財務費用淨額為29﹒48億元,較去年增加4﹒9%,乃受新收購發電企業及新投產機組自投產後財
      務費用損益化之影響;
   (四)售電收入增長20﹒2%至351﹒97億元,售熱收入亦增長73﹒4%至12﹒53億元;
   (五)年內,發電量增長11﹒3%至107﹒47百萬兆瓦時,售電量亦增長10﹒3%至99﹒95百萬
      兆瓦時。燃煤機組全年的利用小時數為4954小時,較去年下降72小時。供電煤耗為323克╱千
      瓦時;
   (六)集團擁有權益裝機容量達21﹐379﹒6兆瓦,控股總裝機容量達24﹐548兆瓦;
   (七)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42億元,而總貸款金額為
      637﹒97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為213﹒57億元,一年後到期的長期
      借款為424﹒39億元。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7﹒5%至299﹒97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股東應佔
   虧損25﹒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年內新收購4家發電企業列入集團合併報表範圍、售電量的增長及年內兩次調
      高上網電價的貢獻;
   (二)經營費用增長76%至306﹒08億元,主要原因是煤價大幅上漲,裝機容量增加和發電量增長及新
      收購4家發電企業。其中煤炭費用增長96%至226﹒6億元,佔經營費用的74%;
   (三)財務費用淨額增長1倍至28﹒1億元,主要原因是新收購4家發電企業,及新機組投產導致貸款利息
      損益化總額增加及平均利率上升的影響;
   (四)售電收入增長46﹒3%至292﹒75億元;售熱收入增長1﹒2倍至7﹒22億元;
   (五)集團發電量為9654萬兆瓦時,增長37﹒4%;向電網售電9060萬兆瓦時,增長38﹒5%;
   (六)年內集團共投產1686兆瓦火電機組和風力發電機組。截至2009年4月,集團擁有權益裝機容量
      達19﹐578兆瓦,控股總裝機容量達23﹐294兆瓦;
   (七)2009年集團預計力爭完成發電量1億兆瓦時,燃煤機組利用小時力爭完成4700小時左右,煤炭
      價格將比2008年下降;
   (八)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8﹒69億元。貸款金額570﹒54億元
      ,短期借款166﹒84億元,長期借款403﹒7億元,另外,應付短期融資券為26﹒06億元。
      負債佔資產比率為81﹒34%。


 發展概覽
 - 2001年12月,集團收購新源公司30%權益及其開發新項目之60%權益,藉以在滕州建造及開發兩台
   135MW之熱電機組,另收購魯能公司有關淄博資產及魯能燃料公司13%權益,總代價1﹒27億元。
 - 2003年4月,因國內電力行業重組,集團控權股東由山東電力轉為中國華電,持有集團53﹒56%權益
   。
 - 2003年11月,集團改名為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前稱山東國際電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2004年6月,集團以7970萬元收購安徽池洲九華發電40%權益,兩套300MW燃煤機組正在建設
   中,預計2005年底至2006年投入運營。
 - 2005年6月,集團以7490萬元人民幣收購安徽宿州發電97%權益,其兩台600MW發電機組將於
   2007年開始營運;另以9010萬元人民幣收購河南新鄉發電90%股權,其兩台600MW發電機組及
   300MW熱電聯產機組將於2006年及2007年投產。
 - 2005年11月,集團持30%權益之濰紡發電廠重組及擴大資本,集團之總投資額為6﹒3億元人民幣,
   佔有該公司權益增至45%。
 - 2006年4月,集團出資3﹒15億元人民幣(約3﹒03億港元)認購華電煤業20﹒19%權益,其主
   要從事煤產品加工、銷售及運送、發電及相關業務。相信收購有助集團之煤炭供應。
 - 2006年6月,集團提出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每持有10股A股將獲3股,以作為非流通股轉換為可上市流
   通A股權利的條件。完成後,主要股東華電集團持有集團股權由50﹒01%降至48﹒18%。
 - 2007年8月,集團與兗州煤應及鄒城成立合管公司,主要從事建設、經營及管理鄒縣發電廠第四期之兩台
   發電量各為1000兆瓦之超級臨界燃煤發電組。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為30億元人民幣,集團佔當中69%。
 - 2007年9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華電及旗下華電能源、貴州水電及華電工程成立合資公司中國華電集團
   能源發展,集團將出資4000萬元人民幣,佔合資公司20%權益。中國華電集團能源發展將主要從事開發
   、投資及建設新能源項目、電力生產及銷售,新能源之應用技術的開發及諮詢。
 - 2008年2月,集團以總代價20﹒11億元人民幣(約21﹒8億港元)向集團控股股東中國華電分別收
   購雜谷腦水電、杭洲半山、石家莊熱電及河北水電之49%、64%、82%及100%股權。該等公同主要
   從事水力、火力及燃氣發電業務。
 - 同月,集團擬發行不超過53億元人民幣之可分離交易轉債,每張債券附送一份認股權證,其行權比例為
   1:1,即每一份認股權證代表認購一股A股股票的權利。
 - 2008年8月,集團與母公司中國華電成立合資公司,該公司總投資額為4﹒86億元人民幣。集團將出資
   1﹒27億元人民幣,佔合資公司75%權益,其主要從事內蒙古通遼義和塔拉風電一期之建設及營運。
 - 2008年12月,集團以7﹒29億元人民幣(約8﹒28億港元)收購河北華瑞能源集團全部權益。華瑞
   能源主要從事電力及熱力之生產及銷售、電氣設備維護及試運行等業務。另外,華電置業之註冊資本將由
   5﹒5億元人民幣增至14﹒5億元人民幣,集團將額外注資1﹒25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華電置業
   權益將由30%減至20%。華電置業主要從事北京華電大廈之建設及經營業務。
 - 2009年1月,集團附屬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新能源發展之註冊資本將由4﹒98億元人民幣增至6﹒98億
   元人民幣。集團將注資4000萬元人民幣,維持所佔20%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開發、投資及建設可再生
   能源項目、電力生產及銷售、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之開發及諮詢。
 - 2009年7月,集團以7﹒6億元人民幣收購山西朔州萬通源二鋪煤業及山西東易忠厚煤業各70%權益。
   該等公司主要從事煤礦建設及煤炭生產等相關業務。
 - 2009年9月,集團注資6億元人民幣予寧夏銀星煤業,以取得其45%權益。寧夏銀星煤業負責寧東能源
   化工基地積家井礦區內之銀星一井及二井之開發建設,井田面積合共約106﹒2平方公里,可採儲量合共約
   5﹒78億噸煤。
 - 2009年11月,集團以4﹒98億元人民幣(約5﹒66億港元)收購內蒙古福城礦業35%權益,及以
   1﹒8億元人民幣(約2﹒05億港元)收購內蒙古鄂托克前旗長城煤礦25%權益。該等公司於內蒙古鄂爾
   多斯上海廟礦區西區持有煤礦,井田面積合共約33﹒494平方公里。
 - 2010年4月,集團以23﹒6億元人民幣收購山東百年電力發展84﹒31%權益。該公司於山東省龍口
   市擁有五台發電機組,發電能力共計990兆瓦,並持有蓬萊東海熱電71%權益及龍口東宜風電60%權益
   。蓬萊東海熱電之附屬公司擁有安澤縣龐壁煤田礦區之探礦權。
 - 2010年5月,集團以9億元人民幣(約10﹒2億港元)收購韶關市砰石發電廠全部權益。該公司於廣東
   省韶關市擁有三台機組,裝機容量共計725兆瓦。
 - 2010年8月,集團以2﹒68億元人民幣收購鄂托克前旗正泰商貿20%權益,其持有位於內蒙古上海廟
   鎮之芒哈圖井田煤礦之探礦權。
 - 同月,集團以5﹒7億元人民幣(約6﹒46億港元)收購鄂托克前旗百匯商貿35%權益。該公司持有內蒙
   古上海廟鎮黑梁煤礦之探礦權,各類資源約1﹒99億噸,可採儲量9373萬噸(不包括可得高硫煤
   2496萬噸),煤種為氣煤。
 - 同月,集團以9﹒39億元人民幣(約10﹒63億元)收購鄂托克前旗輝商貿35%權益,其持有位於內蒙
   古上海廟鎮沙章圖煤礦之探礦權,煤炭資源約3﹒27億噸,可採儲量約2﹒46億噸。
 - 2010年9月,集團出資10﹒8億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華電萊州發電。合資公司之註冊資本及總投資額
   分別為14﹒4億元人民幣(約16﹒3億港元)及72億元人民幣(約8﹒2億港元),集團佔75%權益
   。該合資公司從事投資、建設、經營及管理山東萊州一期發電項目的2台1000兆瓦火電機組,該項目將於
   2012年投入營運。
 - 2010年11月,集團以總代價7﹒05億元人民幣收購晉能二鋪煤礦及安太堡煤礦之合法採礦權及其他相
   關資產。該等煤礦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其中晉能二鋪煤礦井面積1﹒3156平方公里,安太堡煤礦井田面積
   6﹒28平方公里。完成後,集團將把晉能二鋪煤礦、安太堡煤礦及萬通源二鋪煤礦整合為一座煤礦,並成立
   新公司以營運該整合後煤礦。
 - 2010年12月,集團以總代價15﹒89億元人民幣收購白蘆煤礦、西家寨煤礦及一半嶺煤礦之採礦權及
   相關資產。該等煤礦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其中白蘆煤礦井田面積6﹒35平方公里,西家寨煤礦井田面積
   2﹒09平方公里,一半嶺煤礦井田面積1﹒3平方公里。完成後,集團將該等煤礦整合為一座煤礦,並成立
   新公司以營運該整合後煤礦,其合共核准年產能達120萬噸。
 - 2010年12月,集團以5億元人民幣向中國華電集團財務增資,完成後集團持有該公司之權益將降至
   14﹒93%,該公司主要於內地從事金融服務。
 - 2010年12月,集團分別以4﹒62億元人民幣(約5﹒37億港元)及2﹒55億元人民幣(約
   2﹒96億港元)出售華電煤業集團3﹒3%權益及華電福新能源全部2﹒46%權益予控股股東中國華電集
   團。該等公司分別從事煤炭產品加工、銷售、儲存、運輸及發電業務與電力產銷、建設及其設備相關業務。預
   期出售收益分別為3﹒58億元人民幣(約4﹒16億港元)及1﹒05億元人民幣(約1﹒22億港元)。
   完成後集團持華電煤業集團權益將由20﹒19%降至16﹒89%。
 - 2011年1月,集團以零代價收購能投中心全部權益連11﹒9億元人民幣之債務。該公司持有六間供熱公
   司之權益,預期集團將錄得6億元人民幣之交易收益。
 - 2011年9月,集團以7﹒15億元人民幣(約8﹒72億港元)收購內蒙古浩源煤炭85%權益,其持有
   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燕家塔露天煤礦,該礦預期將於2011年第四季開始採礦生產,估計產能為每年
   120萬噸。
 - 同月,集團以總代價16﹒9億元人民幣(約20﹒61億港元)收購四川活興投資及四川協興投資全部權益
   ,該等公司合共持有7家四川水電企業若干權益,合共擁有權益運營裝機32﹒78兆瓦,權益在建裝機
   392﹒74兆瓦,以及權益前期項目793﹒12兆瓦。
 - 2012年4月,集團以總代價6﹒7億元人民幣(約8﹒25億港元)收購內蒙古順舸礦業全部權益,其主
   要業務為技改礦井,以及銷售礦山器材,並擁有位於內蒙古阿左旗巴彥浩特東北部的二道嶺煤礦。
 - 2012年12月,集團以13﹒62億元人民幣(約16﹒81億港元),向中國鋁業(02600)出售
   寧夏發電全部23﹒66%權益,預期錄得出售收益2﹒8億元人民幣(約3﹒46億港元)。寧夏發電主要
   從事傳統燃煤發電、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業務。
 - 2013年2月,持有16﹒6%權益之華電置業增加註冊資本11﹒1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集團出
   資1﹒5億元,完成後集團持有華電置業權益被攤薄至15﹒4%。該公司主要從事開發、運營及管理國有企
   業中國華電所擁有之物業。
 - 2013年5月,持20%之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增加註冊資本,集團按比例注資6720萬元人民幣,
   完成後集團持有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權益維持20%。該公司主要從事位於中國四川、青海及西藏的金沙
   江上游流域川藏段及川青段幹流水電資源的開發、建設及營運,惟目前未有任何業務營運。
 - 2015年5月,集團以38﹒45億元人民幣收購華電湖北發電82﹒5627%權益,該公司主要於湖北
   從事火力發電,其於2015年3月之總控參股裝機容量為5120兆瓦。
 - 2015年7月,集團按比例向持20%權益之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增資7200萬元人民幣,該公司主
   要從事位於四川、青海及西藏的金沙江上游流域川藏段及川青段幹流水電資源的開發、建設及營運。
 - 2017年6月,集團按比例向持20%權益之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增資3﹒8億元人民幣,該公司主要
   從事開發、建設及營運位於四川、青海及西藏自治區的金沙江上游流域川藏段及川青段幹流水電資源。
 - 2017年12月,集團以6﹒66億元人民幣出售華電置業8%權益,預期出售收益約4﹒41億元人民幣
   。華電置業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完成後,集團持該公司權益減至8﹒31%。
 - 2019年5月,集團按比例向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增資7﹒11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有該公司
   權益維持為12%。該公司主要從事開發、建設及營運位於四川省、青海省及西藏自治區的金沙江上游流域川
   藏段及川青段幹流水電資源,有關發電廠處於在建階段。
 - 2019年12月,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內蒙古華電蒙東能源及華電國際寧夏新能源發電獲投資者出資合共20
   億元人民幣認購其權益。完成後,集團持有內蒙古華電蒙東能源及華電國際寧夏新能源發電權益將分別被攤薄
   至54﹒85%及63﹒92%。內蒙古華電蒙東能源主要從事風電項目的投資、開發、經營、管理。華電國
   際寧夏新能源發電主要從事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及相關項目的開發、投資、建設、生產、運營、銷售和服務
   。
 - 2021年2月,集團以28﹒23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華電出售華電寧夏靈武發電全部65%權益連
   應收股息,以及以12﹒5億元人民幣向中國華電出售寧夏華電供熱全部53%權益。該等公司主要從事燃煤
   發電、電力生產經營相關業務,以及投資、建設、經營供熱熱網項目。預期出售事項帶來9﹒54億元人民幣
   收益。
 - 2021年3月,集團以15億元人民幣向建信金融資產投資及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收購內蒙古華電蒙東能源
   45﹒15%及天津華電福源熱電36﹒86%權益,代價以每股4﹒61元人民幣,發行651萬股A股及
   發行14﹒7億元人民幣可換股債券(可轉換為新A股)支付。完成後,集團將全資持有內蒙古華電蒙東能源
   及天津華電福源熱電權益。該等公司主要從事風力發電項目及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的投資、發展、營運及管理
   。
 - 2021年5月,集團宣布進行以下收購及出售事項:
   (一)集團以212﹒74億元(人民幣;下同)認購華電福新能源發展(為控股股東中國華電之全資附屬公
      司)37﹒19%權益,其中136﹒09億元透過向華電福新能源發展轉讓集團旗下27間從事風力
      發電及太陽能發電業務的新能源公司權益之方式出資,餘下76﹒28億元則透過現金出資,預期轉讓
      新能源公司權益事項帶來36﹒49億元收益;華電福新能源發展主要在中國從事風電、太陽能及其他
      清潔能源的發電及銷售,於2020年12月底,華電福新能源發展的控股裝機容量為1﹒7萬兆瓦,
      其中在運裝機容量為1﹒4萬兆瓦,在建裝機容量為2974兆瓦;
   (二)集團以20﹒82億元向華電福新能源發展附屬公司出售若干新能源資產(主要包括太陽能發電相關設
      備及其配套輔助設備)及4間從事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業務的附屬公司全部60﹒3803%至
      100%權益,預期出售事項帶來6326萬元收益;
   (三)集團以31﹒46億元向中國華電收購湖南華電長沙發電70%權益、湖南華電常德發電48﹒98%
      權益及湖南華電平江發電全部權益,該等公司主要從事火力發電業務。
 - 2021年9月,集團向控股股東中國華電出售山西茂華能源投資全部權益連應收債權,總代價為股權轉讓代
   價(為1元人民幣)、債權轉讓代價(估計為28﹒52億元人民幣)及於過渡期產生的損益之總和。山西茂
   華能源投資主要於山西省從事煤礦投資及運營業務。預期債權轉讓事項不會帶來任何損益。
 - 2021年10月,集團與旗下附屬公司以52﹒89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華電之附屬公司出售若干資
   產,包括8間從事風力及太陽能發電業務之公司的36﹒07%至100%權益、3項光伏項目資產組(包括
   太陽能發電相關設備及其配套輔助設備),以及81項新能源前期項目(包括光伏及風電項目),其中若干目
   標公司、光伏項目資產組及新能源前期項目均尚未運營投產。預期出售事項帶來2﹒98億元人民幣收益。
 - 2024年10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華電集團以39﹒75億元人民幣設立有限合夥企業,其中集團出資
   7﹒95億元人民幣,以取得其20%股權。該合夥企業的首輪投資標的為湖北華電江陵發電,其持有並運營
   一期2*66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項目。
 - 2024年10月,集團以73﹒27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華電集團(持有集團45﹒17%權益)收
   購8間從事火力發電項目投資開發和經營管理的公司51%至100%股權,其中34﹒28億元人民幣,以
   每股5﹒05元人民幣,發行6﹒79億股A股支付,佔經擴大後已發行股本6﹒22%。完成後,中國華電
   集團持有集團權益增至48﹒59%。此外,集團擬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發行對象發行新A股以募集最多
   34﹒28億元人民幣,中國華電集團已表示不會參與募集。
 - 2025年3月,集團建議分拆華電杭州江東天然氣電聯產項目以基礎設施REITS形式於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市。
 - 同月,集團與山東魯中控股集團及控股股東中國華電集團(持有集團45﹒17%權益)以2億元人民幣成立
   合資公司華電(沂源)抽水蓄能,其中集團出資1﹒4億元人民幣,以取得其70%股權。合資公司主要負責
   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山東沂源石橋180萬千瓦抽水蓄能項目。


 股本變化
 - 1999年6月,以每股1﹒58港元,發行7650萬股H股上市;7月,以每股1﹒58港元,超額配售
   1﹒56億股H股。
 - 2005年1月,以每股2﹒52元人民幣,發行7﹒65億股A股於上海上市。
 - 2009年12月,以每股4﹒7元人民幣,發行7﹒5億股A股。
 - 2012年7月,以每股3﹒12元人民幣,發行6億股A股。
 - 2013年10月,以每股2﹒895元人民幣,發行11﹒5億股A股。
 - 2014年7月,以每股4﹒92港元,配售2﹒86億股H股;12月,以每股6﹒77元人民幣,配售
   10﹒56億股A股。
 - 2021年3月,以每股4﹒61元人民幣,發行651萬股A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21年3月,發行本金額14﹒7億元人民幣三年期可轉換為新A股債券,首年年息2%及其後年息
   3%。


 股本分類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8﹐145﹐743﹐053
   H股              1﹐717﹐233﹐600
   -------------------------------
   總股本             9﹐862﹐976﹐653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第二次中期息                 -     22╱08╱24
   12╱2024  第一次中期息人民幣 0.08 或港元 0.0877510╱09╱24  13╱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15 或港元 0.1646920╱06╱24  27╱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2 或港元 0.2215605╱06╱23  29╱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6╱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25 或港元 0.2929304╱07╱22  25╱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7╱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25 或港元 0.30012905╱07╱21  30╱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0╱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146 或港元 0.1603╱07╱20  25╱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3╱08╱19
   ------------------------------------------------


                                                -完-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