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1072
DONGFANG ELECTRIC CORPORATION LIMITED 集團網址: http://www.dec-ltd.cn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875。
 - 集團從事發電設備製造與銷售業務,主要產品包括水輪發電機組、汽輪發電機、風力發電機組、電站汽輪機和
   電站鍋爐以及燃氣輪機等。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度,集團營業總收入上升14﹒9%至696﹒95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溢利則下跌17﹒7%至29﹒2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可再生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20%至166﹒03億元,毛利率下降3﹒2個百分點至3﹒8%;
   (二)清潔高效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37﹒7%至283﹒58億元,毛利率下降4﹒1個百分點至
      16﹒8%;
   (三)工程與貿易:營業額減少49﹒9%至60﹒19億元,毛利率下降3﹒4個百分點至9﹒1%;
   (四)現代製造服務業:營業額增加40﹒5%至75﹒64億元,毛利率下降1﹒3個百分點至48﹒4%
      ;
   (五)新興成長產業:營業額增加26﹒1%至111﹒5億元,毛利率下降2個百分點至10﹒8%;
   (六)年內,集團新增訂單1011﹒42億元,較去年增長16﹒9%;
   (七)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268﹒56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7508
      萬元及21﹒67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69﹒6%。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總收入上升9﹒6%至606﹒7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增長24﹒2%至35﹒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可再生能源裝備:營業額下降7﹒2%至138﹒38億元,佔總營業額22﹒8%,營業利潤下跌
      15﹒9%至16﹒39億元;
   (二)清潔高效能源裝備:營業額上升40﹒2%至205﹒89億元,佔總營業額33﹒9%,營業利潤增
      加41﹒4%至43﹒91億元;
   (三)工程與貿易:營業額增長14﹒1%至120﹒22億元,佔總營業額19﹒8%,營業利潤增加
      38﹒2%至15﹒01億元;
   (四)現代製造服務業:營業額增加27%至53﹒84億元,營業利潤上升16﹒7%至26﹒87億元;
   (五)新興成長產業:營業額減少19﹒5%至88﹒43億元,佔總營業額14﹒6%,營業利潤下跌
      25%至11﹒72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增訂單865﹒32億元,增長32%;
   (七)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171﹒29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1﹒1億元及13﹒83億元,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66%(2022年12月
      31日:66﹒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總收入上升15﹒8%至553﹒53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溢利增長24﹒7%至28﹒5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可再生能源裝備:營業額下降1﹒5%至149﹒14億元,佔總營業額26﹒9%,營業利潤下跌
      10﹒1%至19﹒49億元;
   (二)清潔高效能源裝備:營業額上升14﹒8%至146﹒85億元,佔總營業額26﹒5%,營業利潤增
      加11﹒8%至31﹒05億元;
   (三)工程與貿易:營業額增長35﹒9%至105﹒4億元,佔總營業額19%,營業利潤增加28﹒7%
      至10﹒87億元;
   (四)現代製造服務業:營業額增加6﹒9%至42﹒38億元,營業利潤上升25%至23﹒02億元;
   (五)新興成長產業:營業額上升34﹒3%至109﹒77億元,佔總營業額19﹒8%,營業利潤增長
      11﹒2%至15﹒61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增訂單655﹒79億元,增長16﹒3%;
   (七)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50﹒39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1﹒03億元及9﹒51億元,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66﹒5%(2021年12
      月31日:65﹒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總收入上升28﹒3%至478﹒19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溢利增長22﹒9%至22﹒8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可再生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50﹒1%至151﹒38億元,佔總營業額31﹒7%,營業利潤增長
      50﹒7%至21﹒68億元;
   (二)清潔高效能源裝備:營業額上升14﹒7%至127﹒87億元,佔總營業額26﹒7%,營業利潤增
      加5﹒7%至27﹒78億元;
   (三)工程與貿易:營業額增長60﹒3%至77﹒58億元,佔總營業額16﹒2%,營業利潤下跌
      35﹒2%至8﹒44億元;
   (四)現代製造服務業:營業額減少19﹒3%至39﹒63億元,營業利潤下跌16﹒1%至18﹒42億
      元;
   (五)新興成長產業:營業額增加29﹒8%至81﹒72億元,營業利潤增長86%至14﹒04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增訂單563﹒92億元;
   (七)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87﹒22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4183萬元及15﹒65億元,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65﹒7%(2020年
      12月31日:65﹒6%)。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3﹒5%至372﹒8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增加45﹒7%至18﹒6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清潔高效能源裝備:營業額減少28﹒1%至111﹒52億元,佔總營業額29﹒9%,營業利潤下
      跌30﹒6%至26﹒28億元;
   (二)可再生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70﹒3%至100﹒85億元,佔總營業額27﹒1%,營業利潤增長
      1倍至14﹒38億元;
   (三)工程與貿易:營業額增長9﹒2%至48﹒39億元,佔總營業額13%,營業利潤增長44﹒3%至
      13﹒02億元;
   (四)現代製造服務業:營業額上升26﹒7%至49﹒1億元,佔總營業額13﹒2%,營業利潤增長
      10﹒1%至21﹒96億元;
   (五)新興成長產業:營業額上升1倍至62﹒96億元,營業利潤增加76﹒3%至7﹒55億元;
   (六)年內,集團完成發電設備總產量2488﹒3萬千瓦,增長30﹒4%;
   (七)年內,集團新增訂單494﹒48億元,其中高效清潔能源裝備佔32﹒4%,可再生能源裝備佔
      23﹒9%,工程與貿易佔13﹒4%,現代製造服務業佔16﹒1%,新興成長產業佔14﹒3%。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團在手訂單為845億元,
   (八)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266﹒86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2﹒98億元及7﹒19億元,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降至65﹒6%(2019年
      :64﹒52%)。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至328﹒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
   增長13﹒2%至12﹒7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清潔高效能源裝備:營業額減少9﹒2%至155﹒11億元,佔總營業額47﹒2%,營業利潤增長
      8﹒7%至37﹒84億元;
   (二)可再生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47﹒7%至59﹒21億元,佔總營業額18%,營業利潤增長64%
      至7﹒1億元;
   (三)工程與貿易:營業額增長27﹒3%至44﹒31億元,佔總營業額13﹒5%,營業利潤增長2﹒1
      倍至9﹒02億元;
   (四)現代製造服務業:營業額上升13﹒9%至38﹒76億元,佔總營業額11﹒8%,營業利潤增長
      44﹒3%至19﹒95億元;
   (五)新興成長產業:營業額上升13﹒4%至31﹒01億元,營業利潤則下降41﹒1%至4﹒28億元
      ;
   (六)年內,集團完成發電設備產量1883萬千瓦;
   (七)年內,集團新增訂單401﹒84億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在手訂單為834﹒78
      億元,其中:高效清潔能源裝備佔60﹒7%,可再生能源裝備佔20﹒5%,工程與貿易佔5%,現
      代製造服務業佔3%,新興成長產業佔10﹒8%。在手訂單中,出口項目約佔10﹒3%;
   (八)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304﹒8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385
      萬元及6﹒27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降至64﹒5%(2018年:
      66﹒4%)。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8﹒1%至307﹒0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則增加6﹒8%至11﹒2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清潔高效能源設備:營業額減少17﹒7%至170﹒79億元,佔總營業額55﹒6%,營業利潤下
      降12﹒2%至34﹒81億元;
   (二)可再生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4﹒3%至40﹒08億元,佔總營業額13﹒1%,營業利潤減少
      11﹒3%至4﹒33億元;
   (三)工程與貿易:營業額減少5﹒3%至34﹒81億元,佔總營業額11﹒3%,營業利潤減少
      45﹒2%至2﹒95億元;
   (四)現代服務業:營業額上升36﹒7%至34﹒04億元,佔總營業額11﹒1%,營業利潤增加61%
      至13﹒82億元;
   (五)新興成長產業:營業額增長2﹒8%至27﹒34億元,營業利潤下跌17%至7﹒28億元;
   (六)年內,集團完成發電設備產量2276﹒02萬千瓦,新增訂單349﹒3億元,較去年增長8﹒7%
      ,其中出口項目10﹒1億美元,佔19%。新增訂單中高效清潔能源裝備佔46%,可再生能源裝備
      佔20%,工業與貿易佔8%,現代服務業佔13%,新興成長產業佔13%。截至2018年12月
      31日,集團在手訂單為864億元,其中:高效清潔能源裝備佔63%、可再生能源佔19%、工程
      與貿易佔9%,現代製造服務業佔2%,新興成長產業佔7%;在手訂單中,出口項目佔15%;
   (七)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293﹒46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2﹒46億元及4﹒63億元,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66﹒39%(2017年
      12月31日:70﹒1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7﹒4%至308﹒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
   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6﹒7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營業額上升5﹒6%至207﹒74億元,佔總營業額67﹒4%,營業利潤則增
      長19﹒2%至36﹒32億元;
   (二)新能源:營業額下跌50﹒5%至39﹒32億元,佔總營業額12﹒8%,營業利潤則上升1﹒9%
      至7﹒61億元;
   (三)水能及環保設備:營業額增加24﹒6%至19﹒99億元,營業利潤增長8﹒7倍至3﹒92億元;
   (四)工程及服務:營業額減少1﹒2%至38﹒47億元,佔總營業額12﹒5%,營業利潤則增長2﹒5
      倍至6﹒33億元;
   (五)年內,集團完成發電設備產量3047﹒72萬千瓦,新增生效訂單320﹒9億元,其中出口訂單
      20﹒26億元,新增訂單中,高效清潔能源佔54%,新能源佔9%,水能與環保佔19%,工程及
      服務佔18%。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團在手訂單為858億元,其中:高效清潔能源佔
      55%、新能源佔16%、水能與環保佔14%、工程及服務業佔15%。在手訂單中,出口項目佔
      19%;
   (六)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278﹒84億元,而一年內到期的金融機構(銀行
      )借款為7﹒02億元,無超過一年到期的銀行借款。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
      71﹒15%(2016年12月31日:73﹒9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7﹒6%至332﹒86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
   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17﹒8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營業額下跌14﹒6%至196﹒74億元,佔總營業額的59﹒1%,營業利潤
      下跌25﹒8%至30﹒46億元;
   (二)新能源:營業額上升73﹒1%至79﹒37億元,營業利潤上升91﹒5%至7﹒47億元;
   (三)水能及環保設備:營業額減少39%至16﹒04億元,營業利潤下跌93﹒1%至4052萬元;
   (四)工程及服務:營業額減少29﹒5%至38﹒93億元,營業利潤下降78﹒7%至1﹒83億元;
   (五)年內,集團完成發電設備產量2900﹒61萬千瓦,增加3%,其中水輪發電機組9組╱77﹒05
      萬千瓦;汽輪發電機72台╱2697﹒6萬千瓦(含核電發電機和燃氣輪發電機);風電機組
      603套╱125﹒96萬千瓦。電站鍋爐45台╱2108﹒9萬千瓦;電站汽輪機98台╱
      2819﹒36萬千瓦(含燃氣輪機);
   (六)年內,集團新增訂單366億元,其中出口訂單37億元,新增訂單中高效清潔能源佔61%,新能源
      佔12%,水能與環保佔5%,工程及服務佔22%。截至2016年末,集團在手訂單達1007億
      元,其中:高效清潔能源佔56%、新能源佔17%、水能與環保佔9%、工程及服務業佔18%。在
      手訂單中,出口訂單佔18﹒8%;
   (七)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284﹒0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金融機構(銀行)借
      款7﹒85億元,超過一年到期的銀行借款5億元;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
      73﹒9%(2015年12月31日:72﹒2%)。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7﹒7%至360﹒1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下跌65﹒7%至4﹒3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營業額下跌4﹒8%至230﹒32億元,佔總營業額的63﹒9%,營業利潤下
      跌1﹒7%至41﹒05億元;
   (二)新能源:營業額下降6﹒4%至45﹒85億元,營業利潤下降35%至3﹒9億元;
   (三)水能及環保設備:營業額減少38﹒7%至26﹒29億元,營業利潤下跌18﹒5%至5﹒91億元
      ;
   (四)工程及服務:營業額增長4﹒3%至55﹒23億元,營業利潤上升13﹒3%至8﹒58億元;
   (五)年內,集團完成發電設備產量2817﹒25萬千瓦,增加4﹒3%,其中水輪發電機組20組╱
      241﹒5萬千瓦;汽輪發電機54台╱2416萬千瓦;風電機組868套╱159﹒75萬千瓦。
      電站鍋爐51台╱2314﹒5萬千瓦;電站汽輪機91台╱2637﹒9萬千瓦;
   (六)年內,集團新增訂單370億元,其中出口項目14﹒41億美元,佔新增訂單24﹒2%。新增訂單
      中,高效清潔能源佔43%,新能源佔20%,水能與環保佔16%,工程及服務佔21%。截至
      2015年末,集團在手訂單達1180億元。其中:高效清潔能源佔57%、新能源佔18%、水能
      與環保佔7%、工程及服務業佔18%。在手訂單中,出口項目佔15﹒7%;
   (七)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210﹒8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銀行借款為19﹒8
      億元,超過一年到期的銀行借款為7﹒19億元;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
      72﹒16%(2014年12月31日:76﹒1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7﹒9%至390﹒3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下跌45﹒6%至12﹒7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營業額增加3﹒7%至241﹒8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62%,營業利潤下跌
      14﹒8%至41﹒75億元;
   (二)新能源:營業額下降26﹒6%至49億元,營業利潤下跌49﹒1%至6億元;
   (三)水能及環保設備:營業額減少9﹒2%至42﹒93億元,營業利潤下降37﹒7%至7﹒26億元;
   (四)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下跌27﹒4%至52﹒95億元,營業利潤下降42﹒1%至7﹒57億元;
   (五)年內,集團完成發電設備產量3445﹒5萬千瓦,增長4﹒4%,其中水輪發電機組343﹒45萬
      千瓦;汽輪發電機2996萬千瓦;風電機組106﹒05萬千瓦。電站鍋爐2301萬千瓦;電站汽
      輪機3129﹒4萬千瓦;
   (六)年?,集團新增訂單382億元,其中出口項目18億元,佔5%。新增訂單中,高效清潔能源佔
      58%,新能源佔16%,水能與環保佔5%,工程及服務佔21%。截至2014年末,集團在手訂
      單達1267億元,其中:高效清潔能源佔64%、新能源佔16%、水能與環保佔4%、工程及服務
      業佔16%。在手訂單中,出口項目佔13%;
   (七)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78﹒2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銀行借款25﹒34
      億元,超過一年的銀行借款5﹒46萬元;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75﹒98%(
      2013年12月31日:76﹒11%)。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1﹒3%至423﹒9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增長7﹒2%至23﹒4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營業額上升15﹒5%至233﹒31億元,營業利潤增長4﹒6%至
      49﹒01億元;
   (二)新能源:營業額下跌13%至66﹒72億元,營業利潤減少7﹒1%至11﹒79億元;
   (三)水能及環保設備:營業額增長4﹒4%至47﹒28億元,營業利潤下跌6﹒4%至11﹒64億元;
   (四)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上升36﹒5%至72﹒96億元,營業利潤增加62%至13﹒07億元;
   (五)年內,集團完成發電設備產量3473﹒55萬千瓦,增長6﹒5%,其中水輪發電機組696﹒5萬
      千瓦,增長4﹒2%;汽輪發電機2704﹒1萬千瓦,增長6﹒5%;風電機組72﹒95萬千瓦,
      增長32﹒5%。電站鍋爐2108﹒4萬千瓦,增長2﹒1%;電站汽輪機3069﹒3萬千瓦,增
      長18﹒3%;新增訂單402億元。截至2013年底止,集團在手訂單達到1370億元;
   (六)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21﹒32億元,銀行借款35﹒62億元,資產負
      債率(負債總債除以資產總額)為76﹒11%。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1﹒3%至380﹒7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下跌28﹒3%至21﹒9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微升0﹒1個百分點至20﹒8%;
   (二)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營業額下跌13%至280﹒05億元,營業利潤下跌10﹒6%至46﹒85億
      元,毛利率上升2﹒5個百分點至22%;
   (三)新能源:營業額下跌13﹒9%至89﹒77億元,營業利潤下跌31﹒8%至12﹒69億元,毛利
      率下跌4﹒7個百分點至16﹒5%;
   (四)水能及環保設備:營業額上升40﹒4%至45﹒78億元,營業利潤上升1﹒2倍至12﹒44億元
      ,毛利率上升9﹒5個百分點至27﹒2%;
   (五)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下跌11﹒3%至57﹒14億元,營業利潤下跌29﹒3%至8﹒07億元,毛
      利率下跌9﹒8個百分點至17﹒2%;
   (六)年內,集團完成發電設備產量3261﹒25萬千瓦,較去年減少17﹒8%,其中水輪發電機組
      668﹒2萬千瓦,增長22﹒3%,汽輪發電機2538萬千瓦,減少22﹒5%,風電55﹒05
      萬千瓦,減少62﹒1%;電站鍋爐2064﹒5萬千瓦,減少5﹒7%;電站汽輪機2595﹒45
      萬千瓦,減少33﹒7%;
   (七)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89﹒61億元,銀行借款為22﹒99億元,其中
      21﹒73億元需於一年內償還;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78﹒9%(2011年:
      82﹒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2﹒7%至429﹒17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
   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上升18﹒6%至30﹒5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主營綜合毛利率為20﹒74%,上升0﹒81個百分點;
   (二)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營業額上升20﹒1%至244﹒83億元,營業利潤上升29﹒6%至52﹒4
      億元;
   (三)新能源:營業額下跌6﹒7%至88﹒84億元,營業利潤下跌10﹒4%至18﹒61億元;
   (四)水能及環保設備:營業額上升9﹒6%至32﹒42億元,營業利潤上升10﹒9%至5﹒73億元;
   (五)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上升23﹒2%至58﹒34億元,營業利潤上升36﹒3%至11﹒41億元;
   (六)年內,集團發電設備產量達到3968﹒15萬千瓦,其中水輪發電機組23組╱546﹒45萬千瓦
      、汽輪發電機58台╱3276﹒3萬千瓦、風電949套╱145﹒4萬千瓦。電站鍋爐51台╱
      2190﹒2萬千瓦,電站汽輪機101台╱3916﹒7萬千瓦;
   (七)年內,集團新增訂單達480億元,其中出口項目21億美元,佔28﹒3%。新增訂單中,高效清潔
      能源佔60%,新能源佔11%,水能及環保佔4%,工程及服務佔25%。截止2011年12月,
      集團在手訂單超過1500億元,其中:高效清潔能源佔55%、新能源佔15%、水能及環保佔
      10%、工程及服務業佔20%。在手訂單中,出口項目佔22﹒8%;
   (八)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3﹒4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銀行借款
      23﹒88億元,超過一年的銀行借款1﹒66億元。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計算方法: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為82﹒28%(2010年:85﹒67%)。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4﹒7%至376﹒0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54﹒9%至26﹒0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32﹒8%至71﹒04億元,毛利率增長2﹒6個百分點至18﹒9%;
   (二)高效清潔能源(包括火電成套設備、核電常規島設備及燃機):營業額減少2﹒7%至203﹒94億
      元;分部溢利增長8﹒6%至36﹒09億元;
   (三)新能源(包括風電、核電核島設備):營業額增長25﹒6%至95﹒18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2
      倍至19﹒96億元;
   (四)水電及環保設備:營業額減少8﹒9%至29﹒58億元,分部溢利增長35﹒6%至4﹒66億元;
   (五)工程和服務:營業額增長3﹒8倍至47﹒34億元,分部溢利增長35﹒5%至10﹒33億元;
   (六)年內,發電設備產量達3451萬千瓦,其中水輪發電機組18台╱544萬千瓦,汽輪發電機48台
      ╱2667萬千瓦,風電1596台╱239﹒75萬千瓦,電站鍋爐47台╱2051萬千瓦,電站
      汽輪機78台╱3284萬千瓦;
   (七)年內,新增生效訂單約500億元,其中出口項目17億美元,佔22%。新增訂單中,高效清潔能源
      佔43%、新能源佔25%、水能及環保佔4%、工程及服務業佔28%;在手訂單超過1400億元
      ,出口項目佔16%;
   (八)年內,集團簽訂了越南沿海一期燃煤電站項目2x622MW總承包合同,與印度KSK公司簽訂
      166台1﹒5兆瓦直驅式風電設備供貨合同(未統計入2010年度新增生效訂單),實現了風電設
      備的首次批量出口;
   (九)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總負債額706﹒5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5﹒7%。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8﹒2%至327﹒5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2﹒8
   倍至17﹒1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綜合毛利率上升0﹒6個百分點至16﹒2%。溢利上升主要由於去年受5•12地震影響給集團
      造成資產損失15﹒36億元;
   (二)火電主機設備:營業額上升2﹒4%至207﹒95億元,經營溢利亦增加7%至38﹒85億元;
   (三)水電主機設備:營業額上升16﹒1%至30﹒16億元,經營溢利亦增加13﹒7%至2﹒84億元
      ;
   (四)風電主機設備:營業額增長1﹒4倍至62﹒79億元,經營溢利亦增長2﹒7倍至11﹒04億元;
   (五)核電主機設備:營業額增長1﹒2倍至21﹒34億元,經營虧損擴大18﹒1倍至3334萬元;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下降56%至5﹒3億元,經營溢利下降42﹒7%至7710萬元;
   (七)年內,集團發電設備產量達到2903萬千瓦。其中水輪發電機組33台╱495萬千瓦、汽輪發電機
      45台╱2228萬千瓦、風電1203台╱180萬千瓦、電站鍋爐49台╱2215萬千瓦、電站
      汽輪機67台╱2717萬千瓦;
   (八)集團於期內新增訂單568億元,其中國際合同21億美元。新增訂單中,火電46﹒3%、核電
      25﹒5%、風電14﹒6%、水電5﹒1%、其他8﹒5%。截至2009年末,集團在手訂單達
      1300億元,其中火電52%,水電8%,風電7%,核電29%,其他4%;在手訂單中,出口項
      目佔15%;
   (九)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銀行存款為146﹒75億元,負債總額為65﹒23億元
      。資產負債率為87﹒82%。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2﹒7%至271﹒7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
   78﹒4%至4﹒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股東應佔溢利減少主要由於5﹒12大地震令集團的生產設施嚴重受損,錄得一次性損失15﹒36億
      元所致;
   (二)火電主機設備:營業額上升3﹒6%至203﹒14億元,經營溢利下降16﹒1%至36﹒31億元
      ;
   (三)水電主機設備:營業額減少1﹒9%至25﹒97億元,經營溢利上升2﹒7%至2﹒5億元;
   (四)風電主機設備:營業額上升3﹒7倍至26﹒17億元,經營溢利上升5﹒6倍至3億元;
   (五)其他業績:營業額增長28﹒1%至16﹒43億元,經營溢利下降62﹒8%至1﹒06億元;
   (六)年內,集團發電設備產量3404萬千瓦,其中水輪發電機組38台╱661萬千瓦、汽輪發電機54
      台╱2623萬千瓦、風電800台╱120萬千瓦、電站鍋爐68台╱2644萬千瓦、電站汽輪機
      54台╱2200萬千瓦;
   (七)於2008年底,集團在手訂單1200億元。2008年度新增訂單700億元,其中國際合同13
      億美元,新簽合同中,火電佔45﹒1%,核電佔23﹒5%,風電佔14﹒8%,水電8﹒2%,燃
      機佔7﹒9%,其他0﹒5%;
   (八)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負債總額為544﹒95億元;一年內到期借款2﹒18億元,超過
      一年但於兩年內到期之銀行貸款232萬元;資產負債率為96%。


 發展概覽
 - 2006年3月,集團建議股權分置方案,以將非流通股份轉為流通股份,每10股A股可獲2﹒3股非流通
   股。完成後,母公司東方集團持有集團股益由48﹒89%減至45﹒84%。同月,修改建議方為每10股
   A股可獲2﹒7非流通股,母公司之持股量進一步減少45﹒29%。
 - 2007年5月,集團以121﹒8億元人民幣向母公司東方電氣集團收購東方鍋爐68﹒05%權益及東方
   汽輪全部權益,以及新增東方鍋爐出售股份,最高對價為28﹒3億元人民幣。代價以發行3﹒67億股A股
   及33﹒1億元人民幣現金支付。東方鍋爐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從事鍋爐設計、製造及銷售;東方汽輪從
   事發電設備之設計、製造及銷售。完成後,母公司持有集團權益由45﹒29%增至69﹒86%。
 - 2007年10月,集團改名為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前稱為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2009年11月,集團以1﹒56億元人民幣(約1﹒76億港元)向母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增持東方電
   氣(廣州)重型機器27﹒3%權益至57﹒3%。該公司主要從事核能發電設備生產及銷售業務。
 - 2017年3月,集團以總代價69﹒09億元人民幣向母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收購東方電氣物資、東方電
   氣大件物流、東方電氣財務、東方電氣國際合作、東方電氣自動控制、東方電氣成都清能科技及東方電氣成都
   清能科技各100%權益,以及東方日立(成都)電控設備41﹒24%權益。代價以每股9﹒01元人民幣
   ,發行7﹒67億股A股支付。完成後,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持有集團權益由41﹒72%增至56﹒12%,
   並擬申請清洗豁免。該等公司主要從事電力電子與控制、金融、物流、貿易、新能源及工業智能設備等業務;
   8月,集團簽訂補充協議,收購東方電氣財務之權益由100%調整為95%,收購事項總代價修訂為
   67﹒93億元人民幣,代價股份數目減至7﹒54億股A股,發行價則維持不變;完成後,中國東方電氣集
   團持有集團權益由41﹒72%增至55﹒94%。
 - 2019年6月,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由集團持95﹒45%權益)之全資附屬公司四川東樹新材料獲
   集團主要股東中國東方電氣出資1﹒5億元認購其52﹒46%權益。四川東樹新材料主要從事製造合成材料
   、複合材料、糠醛、環氧樹脂及固化劑、粘接劑、導電漿料、包裝材料等(不包括危險化學物);工業防護及
   環保工程;設備及廠房租賃;道路運輸貨運;技術諮詢及服務等業務。完成後,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持有
   四川東樹新材料之權益將被攤薄至47﹒54%,四川東樹新材料不再作為附屬公司入帳集團財務報表。預期
   事項帶來2513萬元人民幣非現金收益。
 - 2023年4月,集團以25﹒27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收購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
   8﹒14%權益、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8﹒7%權益、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4﹒55%權益,以及東方
   電氣(廣州)重型機器5﹒63%權益。收購完成後,集團將全資持有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及東方電氣集團
   東方汽輪機,而集團持有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及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權益則分別增至99﹒91%及
   53﹒8%。該等公司主要從事燃煤發電汽輪機、核能發電汽輪機、燃氣輪機、火力發電設備、核電站設備、
   水輪發電機組、熱能發電機、風力發電機、原子能動力設備等的研發、設計、製造;節能環保、電站改造、電
   站設備成套、安裝、維護及檢修等;港口貨物裝卸、倉儲及駁運,及港口設施、設備和港口機械的租賃等;以
   及提供相關系統解決方案。同月,集團亦擬發行不多於2﹒73億股A股,其中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將出資5億
   元人民幣認購有關數量的A股。


 股本變化
 - 1994年6月,以每股2﹒83港元,發行約1﹒13億H股上市;同時,以2﹒83港元,配售5750
   萬股。
 - 1995年7月,以每股4﹒1元人民幣,發售6000萬股A股。
 - 2007年5月,以每股24﹒17元人民幣,發行3﹒67億股A股。
 - 2008年11月,以每股20﹒5元人民幣,發行6500萬股A股。
 - 2009年12月,以每股42﹒07元人民幣,發行1﹒2億股A股。
 - 2010年4月,10送10紅股。
 - 2015年2月,因兌換39﹒97億元人民幣可換股債券而發行3﹒33億股A股。
 - 2017年3月,以每股9﹒01元人民幣,發行7﹒54億股A股。
 - 2020年1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2799萬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13年10月,發行不超過40億元人民幣之不超過六年期可轉換為新A股債券,年息不超過2%。
 - 2014年7月,發行40億元人民幣於2020年到期之可轉換為新A股債券,年息介乎0﹒5%至2%。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782﹐725﹐762
   無限制流通A股         1﹐996﹐900﹐368
   H股                340﹐000﹐000
   -------------------------------
   總股本             3﹐119﹐626﹐130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9╱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475 或港元 0.52111903╱07╱24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335 或港元 0.366279130╱06╱23  31╱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30╱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23 或港元 0.269341714╱07╱22  30╱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7╱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18 或港元 0.216102515╱07╱21  30╱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7╱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205         09╱07╱20  27╱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30╱08╱19
   ------------------------------------------------


                                                -完-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