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876。 - 集團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信息顯示玻璃、新能源玻璃及其他功能玻璃,以及製造及銷售光伏設備與元器 件。其中,信息顯示玻璃的主要產品為超薄電子玻璃基板,而新能源玻璃的產品則包括光伏玻璃原片及深加工 產品。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下降38%至8﹒92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虧損擴大18﹒7倍至1﹒25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的貨幣資金為3﹒61億元 ,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9﹒41億元及31﹒36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30﹒3%至45﹒94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 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6﹒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光伏玻璃:營業額下降29﹒1%至45﹒26億元,佔總營業額98﹒5%,淨虧損6﹒14億元, 毛損率為4﹒8%。年內,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下跌1%及6﹒7%,至3﹒42億平方米及3﹒4億 平方米; (二)其他功能玻璃:營業額減少85﹒5%至2180萬元,淨虧損2060萬元,錄得毛利率為0﹒2% 。年內,銷售量下降85﹒6%,至25萬重箱; (三)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1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2﹒87億元及6﹒41億元。流動比率為0﹒65倍(2023年12月31日:1﹒04倍)。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31﹒1%至65﹒9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則減少3﹒5%至3﹒9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新能源玻璃:營業額上升36﹒7%至63﹒84億元,佔總營業額96﹒8%,淨利潤為4﹒15億 元,毛利率微升0﹒2個百分點至11﹒7%。年內,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增長65﹒4%及59%, 至3﹒39億平方米及3﹒64億平方米; (二)其他功能玻璃:營業額減少51﹒9%至1﹒5億元,淨利潤為4470萬元,錄得毛損率為5﹒5% 。年內,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下降52﹒6%及42﹒9%,至638萬平方米及694萬平方米; (三)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29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7﹒61億元及35﹒74億元。流動比率為1﹒04倍(2022年12月31日:0﹒98倍)。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38﹒7%至50﹒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上升59﹒9%至4﹒0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信息顯示玻璃:營業額下降94﹒3%至2232萬元,淨利潤為521萬元,毛利率為45﹒3%。 年內,生產量為226﹒1萬平方米,銷售量為141﹒6萬平方米; (二)新能源玻璃:營業額上升69﹒1%至46﹒71億元,佔總營業額92﹒9%,淨利潤為2﹒45億 元,毛利率減少8﹒1個百分點至11﹒5%。年內,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增長50﹒8%及 81﹒9%,至2﹒05億平方米及2﹒29億平方米; (三)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86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10﹒98億元及17﹒58億元。流動比率為0﹒98倍(2021年12月31日:0﹒85倍) 。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6%至36﹒0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下跌29%至2﹒6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信息顯示玻璃:營業額上升55﹒2%至3﹒9億元,淨利潤為5478萬元,毛利率增加14﹒8個 百分點至35﹒6%。年內,生產量減少2﹒1%至2717﹒11萬平方米,銷售量減少20﹒4% 至2787﹒45萬平方米; (二)新能源玻璃:營業額增加7﹒1%至27﹒42億元,淨利潤為2﹒2億元,毛利率減少10﹒2個百 分點至20﹒3%。年內,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增長40﹒2%及20﹒5%,至1﹒36億平方米及 1﹒26億平方米; (三)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2﹒76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5﹒9億元 及1﹒93億元。流動比率為0﹒85倍(2020年12月31日:0﹒71倍)。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4﹒2%至30﹒4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5﹒1倍至3﹒2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信息顯示玻璃:營業額上升52﹒7%至3﹒97億元,佔總營業額13%,淨利潤為1017萬元, 毛利率減少0﹒8個百分點至21﹒7%。年內,生產量減少7%至2774﹒35萬平方米,銷售量 則增長48﹒3%至3503﹒09萬平方米; (二)新能源玻璃:營業額增加66﹒1%至25﹒59億元,佔總營業額84%,淨利潤為4﹒42億元, 毛利率上升8﹒3個百分點至32﹒9%。年內,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增長55﹒1%及53﹒6%, 至9682﹒1萬平方米及1﹒05億平方米; (三)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3﹒01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1﹒77 億元及5﹒24億元。流動比率為0﹒62倍(2019年12月31日:0﹒57倍)。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2﹒2%至18﹒5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2﹒5倍至5400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信息顯示玻璃:營業額減少16﹒5%至2﹒6億元,佔總營業額14%,淨虧損為583萬元,毛利 率減少7﹒7個百分點至20﹒9%。年內,生產量增加11%至2981萬平方米,銷售量則下跌 12%至2362萬平方米; (二)新能源玻璃:營業額增加50﹒1%至15﹒74億元,佔總營業額83%,淨利潤為1﹒06億元, 毛利率上升4﹒2個百分點至24﹒6%。年內,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增長28﹒1%及43﹒1%, 至6242萬平方米及6806萬平方米; (三)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8億元,銀行借款為20億元。流動比 率為0﹒57倍(2018年12月31日:0﹒58倍),速動比率為0﹒44倍(2018年12 月31日:0﹒43倍)。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6﹒6%至14﹒0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減少82﹒2%至1565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信息顯示玻璃:營業額下降10﹒6%至3﹒11億元,佔總營業額22﹒2%,淨利潤為2346萬 元,毛利率增加0﹒4個百分點至28﹒5%; (二)新能源玻璃:營業額下降5%至10﹒26億元,佔總營業額73﹒1%,淨利潤為3696萬元,毛 利率下降4﹒6個百分點至20﹒4%; (三)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8﹒52 億元及5﹒21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6﹒4%至3﹒67億元,股東應佔溢利則增長 78﹒6%至2057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光電玻璃:營業額減少8﹒4%至3﹒48億元,佔總營業額94﹒5%,毛利率增加16﹒9個百分 點至28﹒1%。年內,光電玻璃的生產量減少22﹒7%至2493萬平方米,銷售量亦下降 19﹒4%至3059﹒6萬平方米; (二)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75億元,銀行借款為5﹒84億元。流 動及速動比率分別為0﹒95倍及0﹒74倍(2016年12月31日:分別為0﹒8倍及0﹒52 倍),槓桿比率(即淨負債和調整后資本加淨負債產比率為42﹒18%(2016年12月31日: 44﹒62%)。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40﹒8%至3﹒92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 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152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浮法玻璃:營業額下跌33﹒7%至3﹒8億元,佔總營業額96﹒9%,毛利率減少6﹒1個百分點 至11﹒2%; (二)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1﹒58億元,借款總額為1﹒08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微升0﹒3%至6﹒6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增長5﹒8倍至1﹒4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浮法玻璃:營業額下跌2%至6﹒18億元,利潤總額則增長2﹒9倍至1﹒45億元,毛損率為 0﹒8%; (二)硅砂:營業額增加51%至4420萬元,虧損總額收窄86﹒1%至92﹒3萬元,毛利率亦增加 6﹒9個百分點至51﹒2%; (三)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02億元,總借款為5﹒27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3%至6﹒1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 ,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600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浮法玻璃:營業額增長75﹒2%至5﹒79億元,營業成本上升85﹒1%至5﹒58億元,毛利率 則下降5﹒2個百分點至3﹒6%; (二)硅砂:營業額下跌0﹒8%至2386萬元,營業成本上升19﹒9%至1329萬元,毛利率亦下降 9﹒6個百分點至44﹒3%; (三)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6848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32﹒1%至3﹒76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 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9898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浮法玻璃:營業額下降34﹒3%至3﹒41億元,淨虧損擴大14﹒6倍至1﹒11億元,; (二)硅砂:營業額增長0﹒6%至3520萬元,淨虧損收窄48﹒1%至18﹒85萬元; (三)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貨幣資金1﹒29億元,總借款5﹒57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2年度,集團營業收入減少39﹒9%至5﹒54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股 東的淨利潤下降58﹒7%至509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浮法玻璃:營業額減少43﹒4%至4﹒52億元,毛利率上升8﹒6個百分點至17﹒2%; (二)硅砂:營業額上升10﹒1%至2963萬元,毛利率上升6﹒8個百分點至56﹒7%。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1﹒4%至9﹒1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37﹒9% 至3846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減少主要原因是年內產品銷量減少、售價降低;整體毛利下跌57﹒5%至9807萬元,毛利 率下跌9﹒1%個百分點至10﹒7%; (二)浮法平板玻璃:收入下跌21﹒8%至8﹒9億元,分部溢利下跌52%至4422萬元; (三)硅砂:收入微升至2861萬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為9萬元; (四)按地區分部,中國地區收入下跌21﹒5%至9﹒05億元,佔總營業額98﹒7%,亞洲地區收入下 跌14﹒8%至1225萬元; (五)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資產負債率為94﹒4%(2010年:93﹒5%)(按中國會計 制度計算)。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0%至11﹒67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 佔溢利6195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86﹒4%至2﹒31億元,毛利率上升7個百分點至19﹒8%; (二)浮法平板玻璃:營業額增長19﹒4%至11﹒38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9211 萬元; (三)硅砂:營業額增長50%至2856萬元,分部虧損收窄14﹒4%至48﹒8萬元; (四)按地區劃分,中國地區營業額增長19﹒9%至11﹒52億元,佔總營業額98﹒8%,亞洲及其他 地區營業額增長33﹒9%至1455萬元,佔總營業額1﹒2%; (五)發展計劃方面,集團實施600T╱D在線LOW-E玻璃生產線,調整產品結構,提高附加值,培育 新的利潤增長點,並且盡快造好500T╱D太陽能超白玻璃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以加快實施進度; (六)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資產負債率93﹒45%(按中國會計制度計算)。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26%至9﹒72億元(人民幣;下同),由毛損率1﹒5%轉變為毛利率 12﹒7%,業績轉盈為虧,股東應佔虧損1﹒6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浮法平板玻璃業務:營業額下降26%至9﹒53億元,業績轉盈為虧,分類虧損1﹒29億元; (二)硅砂業務:營業額下降28﹒7%至1904萬元,業績轉盈為虧,分類虧損57萬元。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9%至13﹒15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 540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毛損1969萬元,而去年則錄得毛利1﹒34億元; (二)按國內會計準則計算,集團浮法玻璃業務之銷售額減少22﹒1%至11﹒3億元,營業利潤率為 -1﹒9%。當中11﹒02億元來自國內銷售,餘下2810萬元則來自國外銷售; (三)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9﹒41億元,償債能力弱。資產負債比率達 87%,超過了警戒線,資金周轉困難。
發展概覽 - 2000年3月,集團向控權股東洛玻集團收購洛玻礦產40﹒29%及沂南礦產52%權益,代價為免除洛 玻集團欠集團2700萬元應收帳。 - 2001年10月,集團成立仰韶公司,佔54%權益,出資4000萬元,於河南興建浮法玻璃生產線。 - 同月,集團增加洛陽財務之註冊資本至3億元,集團出資7100萬元,完成後,集團佔洛陽財務37%權益 。 - 2002年3月,集團與母公司洛玻集團成立加工玻璃公司,佔49﹒09%,投入8900萬元。 - 2005年5月,集團出資8800萬元與母公司洛玻集團成立兩間合資公司,佔80%權益,從事生產及銷 售超薄玻璃及浮法玻璃。 - 2006年3月,集團提出股權分置方案,以將非流通股轉換為流通A股,每10股A股可獲3﹒2股非流通 股。完成後,洛玻集團持有集團權益由57﹒14%減至54﹒86%;4月,修訂方案為每10股A股可獲 4﹒2股非流通股,洛玻集團持有集團權益將進一步減至54﹒14%。 - 2007年10月,集團以代價3500萬元人民幣(約3614萬港元)向集團控股股東洛玻集團購入龍新 玻璃50%權益。龍新玻璃主要業務為在中國生產及銷售浮法平板玻璃。2009年12月,因有關條件未能 達成,交易遂告終止。 - 同月,集團以7036萬元人民幣(約7266萬港元)向控股股東洛玻集團出售洛玻倉儲物流全部股權,該 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倉儲,貨物配送,物流信息服務,物流系統設計諮詢;玻璃加工技術之諮詢服務;玻璃及 相關原材料、鋼材、建材及五金銷售業務。 - 2008年9月,集團以3802萬元人民幣增持洛玻集團龍翔玻璃60%權益至全資持有。代價以 2063萬元現金及抵銷各賣方欠款之方式支付。該公司主要從事玻璃業務。 - 2008年10月,集團以2﹒5億元人民幣(約2﹒88億港元)出售一幅21﹒9萬平方米土地及其建築 物與附屬構築物。該土地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預期出售收益為1﹒75億元人民幣。 - 2009年1月,集團以1﹒4億元人民幣(約1﹒59億港元)悉售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財務37%權益 ,預期出售收益約1889萬元人民幣。該公司主要從事向集團及集團母公司提供金融服務。 - 2009年12月,集團向控股股東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分別以730萬元人民幣(約828萬港元)及 94﹒1萬元人民幣(約107萬港元)增持洛玻集團洛陽龍昊玻璃及洛玻集團洛陽龍海電子玻璃各20%權 益至全資擁有,及以零代價增持洛玻集團龍飛玻璃10%權益至46%。龍昊玻璃及龍飛玻璃主要從事3毫米 至15毫米浮法平板玻璃之製造及銷售業務,龍海玻璃則從事3毫米至0﹒55毫米薄型及超薄浮法平板玻璃 及電子玻璃之製造及銷售業務。另外,集團以人民幣1﹒0元悉售洛玻集團洛陽加工玻璃49﹒09%權益予 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該公司主要從事浮法平板玻璃及機械設備之製造及銷售業務,其主要產品包括汽車安 全玻璃、建築安全玻璃、以及家電及裝飾玻璃。 - 2010年10月,集團以1元增持龍門玻璃20﹒94%權益至全資持有。該公司對外負債中大部分為拖欠 集團之負債,其從事浮法玻璃之產銷及加工玻璃和相關原料。於2010年4月底,其淨負債為1﹒62億元 人民幣。 - 2011年1月,集團以1﹒78億元人民幣(約2﹒1億港元)出售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唐宮中路9號 之土地連其上之建築物,土地面積約17﹒6萬平方米,預期出售收益約6153萬元人民幣。 - 2014年1月,集團以1﹒22億元人民幣(約1﹒56億港元)出售洛陽洛玻實業全部權益,預期出售收 益為8716萬元人民幣。該公司主要從事銷售玻璃及深加工產品、原燃材料、機械設備、電氣與配件;提供 玻璃技術諮詢及相關技術服務,並擁有一幅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之工業用地。 - 2015年6月,集團以總代價4﹒94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洛玻集團出售洛玻集團龍飛玻璃全部 63﹒98%權益、登封硅砂全部67%權益、沂南華盛礦業實業全部52%權益、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礦 產全部40﹒29%權益,以及洛玻集團洛陽龍昊玻璃全部權益連債務,預期錄得出售收益1﹒75億元人民 幣。另向其以6﹒75億元人民幣收購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全部權益。代價差額將由集團以現金9073 萬元人民幣,及以每股6元人民幣,發行1500萬股A股支付。該等出售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浮法玻璃 、銷售硅砂,以及開採粘土及其他砂石,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則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超薄玻璃基板業務 。 - 2017年1月,集團以5556萬元人民幣收購位於濮陽縣城區之工業用地,總面積為20﹒58萬平方米 。 - 2017年2月,集團以總代價8﹒36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洛玻集團及其他賣方收購中國建材(合肥)新 能源及中國建材桐城新能源全部權益,以及中建材(宜興)新能源70﹒99%權益。代價以每股23﹒45 元人民幣(相等於每股26﹒5港元),發行3303萬股A股支付。完成後,洛玻集團持有集團權益由 33﹒04%增至36﹒16%,並擬申請清洗豁免。該等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及銷售太陽能光伏玻璃及玻璃 深加工製品。 - 2021年4月,集團以1﹒82億元人民幣(約2﹒19億港元)向控股股東凱盛集團附屬公司收購秦皇島 北方玻璃60%權益,其主要經營業務包括玻璃及其製品、耐火材料、陶瓷製品的生產及銷售。 - 2021年11月,集團以總代價5﹒36億元人民幣(約6﹒54億港元)向控股股東凱盛集團出售洛玻集 團洛陽龍海電子玻璃、洛玻集團龍門玻璃及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全部權益,預期錄得出售收益1﹒26億 元人民幣。該等公司主要從事信息顯示玻璃的生產及銷售。 - 2022年9月,集團以4﹒22億元人民幣(約4﹒89億港元)收購台玻福建光伏玻璃全部權益,其主要 生產光伏玻璃及自產產品的銷售,以及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系統的組裝與電池的批發。 - 同月,集團以1﹒64億元人民幣(約1﹒77億港元)向控股股東凱盛科技旗下公司收購秦皇島北方玻璃 40%權益。完成後,秦皇島北方玻璃將由集團全資持有。秦皇島北方玻璃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玻璃與其製品 、耐火材料、陶瓷製品;以及裝卸服務等業務。 - 同月,集團以3﹒27億元人民幣(相等於3﹒53億港元)出售中建材(濮陽)光電材料100%股權,其 主要從事玻璃及相關原材料的生產、加工及銷售,以及玻璃技術諮詢與服務。預期出售事項帶來3919萬元 人民幣收益。 - 2023年3月,集團已更改名稱為「凱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Triumph New Energy Company Ltd﹒」,前稱為「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Luoyang Glass Company Ltd﹒」。 - 2024年12月,集團以3﹒73億元人民幣收購江蘇凱盛新材料74﹒6%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玻璃製 造、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等業務,目前於宿遷市分二期建設年產150萬噸光伏組件超薄封裝材料項目。
股本變化 - 1994年7月,以每股港幣3﹒65元,發行3﹒5億股H股上市。 - 1995年9月,以每股5﹒03元,發行5000萬股A股。 - 2007年3月,注銷2億股A股。 - 2015年6月,以每股6元人民幣,發行1500萬股A股;同月,以每股不低於6﹒69元人民幣,發行 不超過3214萬股A股。 - 2017年1月,以每股23﹒45元人民幣,發行3303萬股A股;同月,以每股不低於23﹒45元人 民幣,發行不多於2445萬股A股。 - 2021年8月,以每股20﹒59元人民幣,發行9713萬股A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19﹐920﹐257 無限制流通A股 278﹐620﹐175 H股 250﹐000﹐000 ------------------------------- 總股本 548﹐540﹐432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9╱08╱24 12╱2023 不派末期息 -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不派末期息 - 29╱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30╱08╱22 12╱2021 不派末期息 - 29╱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17╱08╱21 12╱2020 不派末期息 - 30╱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不派末期息 - 31╱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30╱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