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兗礦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1171
YANKUANG ENERGY GROUP COMPANY LIMITED 集團網址: http://www.yanzhoucoal.com.cn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188。
 - 集團主要於從事以煤炭、煤化工為基礎之業務,主要可分為五個業務部門:
   (1)採礦業務:從事地下及露天煤炭開採、洗選加工及銷售和鉀礦勘探;
   (2)智慧物流:提供鐵路運輸服務;
   (3)電力及供熱業務:提供電力和相關供熱業務;
   (4)裝備製造:從事綜合煤炭開采和挖掘設備的製造
   (5)化工產品:從事化工產品的生產及銷售。
 — 集團煤炭產品主要包括動力煤、噴吹煤及焦煤,適用於電力、冶金及化工等行業。煤化工產品主要包括甲醇、
   乙二醇、醋酸、醋酸乙酯、粗液體蠟等。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下跌23﹒5%至303﹒12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扣除其他權益工具預留累計分配)下降27﹒9%至27﹒1億元。期內,集團業
   務概況如下:
   (一)煤炭業務:商品煤產量增加6﹒3%至3680萬噸,商品煤銷量則減少8﹒1%至3143萬噸;
   (二)煤化工業務:化工品產量上升11﹒6%至241萬噸,化工品銷量增長7﹒3%至202萬噸;
   (三)電力業務:發電量下降8﹒8%至17﹒9億千瓦時,售電量減少12﹒4%至14﹒3億千瓦時;
   (四)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422﹒09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96﹒84
      億元及571﹒55億元,另有應付債券為158﹒93億元。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6﹒2%至1245﹒3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26﹒9%至140﹒5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跌17﹒3%至418﹒3億元,毛利率減少4﹒5個百分點至33﹒6%;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減少10﹒2%至916﹒25億元,佔總營業額73﹒6%,分部溢利下跌
      28﹒9%至241﹒01億元。年內,商品煤產量增加7﹒9%至1﹒42億噸,商品煤銷量上升
      7﹒3%至1﹒36億噸;
   (三)智慧物流:營業額增長5﹒8倍至32﹒71億元,分部溢利則下降9%至2﹒03億元;
   (四)煤化工、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下跌4﹒2%至285﹒64億元,佔總營業額22﹒9%,分部溢
      利增長93﹒7%至54﹒38億元。年內,化工產品產量上升1﹒3%至870萬噸,化工產品銷量
      減少0﹒8%至780萬噸;發電量下降3﹒4%至71﹒2億千瓦時,售電量減少4﹒3%至
      67﹒98億千瓦時;
   (五)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1﹒5倍至10﹒74億元,分部溢利增長7﹒7倍至5﹒34億元;
   (六)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304﹒95億元,總借款為1107﹒96億
      元,流動比率為0﹒83倍(2023年12月31日:0﹒78倍),資本負債比率(總借款除以股
      東應佔權益)為189%。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3﹒4%至1184﹒3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41﹒6%至177﹒7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跌40﹒5%至439﹒15億元,毛利率減少10﹒6個百分點至37﹒1%;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下降29﹒2%至891﹒44億元,佔總營業額75﹒3%,分部溢利下跌
      44﹒6%至324﹒08億元。年內,商品煤產量增加10﹒5%至1﹒1億噸,商品煤銷量則減少
      0﹒8%至1﹒03億噸;
   (三)智慧物流:營業額增加21﹒5%至4﹒78億元,分部溢利下降0﹒8至2﹒23億元;
   (四)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下跌2%至34﹒11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1﹒64億元。年
      內,發電量增長0﹒4%至84﹒04億千瓦時,售電量則減少2﹒2%至71﹒07億千瓦時;
   (五)裝備製造:營業額下跌28﹒8%至4﹒36億元,分部溢利減少14﹒3%至6142萬元;
   (六)化工產品:營業額增加2﹒9%至249﹒65億元,佔總營業額21﹒1%,分部溢利上升
      27﹒7%至24﹒96億元;
   (七)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302﹒68億元,總借款為1001﹒88億
      元,流動比率為0﹒78倍(2022年12月31日:0﹒96倍),資本負債比率(總借款除以股
      東應佔股東權益)為115﹒3%。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2﹒3%至1546﹒0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79﹒5%至304﹒0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84﹒8%至737﹒87億元,毛利率上升11個百分點至47﹒7%;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增長50﹒2%至1258﹒44億元,佔總營業額81﹒4%,分部溢利增加
      1﹒2倍至584﹒61億元。年內,商品煤產量減少5﹒2%至9953萬噸,商品煤銷量減少
      1﹒8%至1﹒04億噸;
   (三)智慧物流:營業額增加16﹒6%至3﹒93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2倍至2﹒25億元;
   (四)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增長28﹒9%至34﹒8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1﹒26億元
      。年內,發電量為83﹒72億千瓦時,售電量為72﹒64億千瓦時,分別增加15﹒2%及
      26﹒2%;
   (五)裝備製造:營業額上升60﹒9%至6﹒12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7%至7166萬元;
   (六)化工產品:營業額增加13﹒4%至242﹒73億元,佔總營業額15﹒7%,分部溢利下降65%
      至19﹒55億元;
   (七)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386﹒24億元,總借款為761﹒64億元
      ,資本負債比率為84﹒8%。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7﹒1%至1086﹒1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1﹒7倍至169﹒4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1﹒8倍至399﹒35億元,毛利率上升16﹒4個百分點至36﹒8%;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上升28﹒1%至837﹒97億元,佔總營業額77﹒1%,分部溢利增加1﹒3
      倍至261﹒26億元。年內,商品煤產量增加1%至1﹒05億噸,商品煤銷量則減少22﹒5%至
      1﹒06億噸;
   (三)智慧物流:營業額下跌10﹒7%至3﹒38億元,分部溢利減少32﹒4%至1﹒03億元;
   (四)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增長2﹒6倍至26﹒99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6﹒22億元
      。年內,發電量為72﹒68億千瓦時,售電量為57﹒56億千瓦時,分別增加1﹒5倍及2﹒1倍
      ;
   (五)裝備製造:營業額上升1﹒5倍至3﹒8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3﹒2倍至7044萬元;
   (六)化工產品:營業額增加7﹒8倍至214﹒02億元,佔總營業額19﹒7%,分部溢利上升25﹒7
      倍至55﹒92億元;
   (七)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400﹒45億元,總借款為1034億元,資
      本負債比率為150﹒6%。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9%至691﹒2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32﹒7%至63﹒1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33%至140﹒92億元,毛利率下降10﹒6個百分點至20﹒4%;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上升2﹒6%至654﹒2億元,佔總營業額94﹒6%,分部溢利則下降
      23﹒1%至115﹒03億元。年內,商品煤產量增加10﹒1%至1﹒04億噸,商品煤銷量增長
      17﹒3%至1﹒36億噸;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下跌1﹒2%至3﹒78億元,分部溢利則增長6%至1﹒52億元。年內
      ,完成貨物運量減少5%至1830萬噸;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下跌8﹒7%至31﹒76億元,分部溢利則上升34%至7﹒62億
      元。年內,甲醇產量及銷量增加3﹒5%及6﹒6%,至182﹒3萬噸及186﹒4萬噸;發電量為
      28﹒68億千瓦時,售電量為18﹒84億千瓦時,分別增加8﹒1%及16﹒8%;
   (五)裝備製造:營業額減少9﹒7%至1﹒49億元,分部溢利則大幅增長至495萬元;
   (六)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171﹒16億元,總借款為922﹒63億元
      ,流動比率為0﹒91倍(2019年12月31日:1﹒06倍),資產負債率為66﹒98%(
      2019年12月31日:68﹒38%)。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0﹒5%至678﹒0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9﹒4%
   至93﹒8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13﹒5%至210﹒29億元,毛利率下降5個百分點至31%;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上升2﹒2%至637﹒77億元,佔總營業額94﹒1%,分部溢利下降
      19﹒6%至149﹒52億元。年內,原煤產量上升0﹒5%至1﹒06億噸,商品煤產量減少
      0﹒7%至9447萬噸,商品煤銷量增加1﹒9%至1﹒16億噸;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下跌9%至3﹒83億元,分部溢利下降10﹒4%至1﹒43億元。年內
      ,完成貨物運量減少3﹒1%至1925﹒6萬噸;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下跌15﹒6%至34﹒8億元,分部溢利下降45﹒6%至5﹒69
      億元。年內,甲醇產量及銷量增加6﹒4%及6﹒3%,至176萬噸及175萬噸;發電量為
      26﹒53億千瓦時,售電量為16﹒13億千瓦時,分別下降4﹒4%及5﹒8%;
   (五)裝備製造:營業額減少65﹒4%至1﹒65億元,分部溢利下降99﹒9%至14﹒7萬元;
   (六)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和現金為227﹒9億元,總借款為653﹒75億元,
      資本負債比率為120﹒8%。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8﹒1%至674﹒4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6﹒6%至85﹒8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28﹒5%至243﹒07億元,毛利率微升0﹒1個百分點至36%;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上升28﹒8%至624﹒28億元,佔總營業額92﹒6%,分部溢利增加
      20﹒8%至185﹒88億元;年內,原煤產量增長23﹒7%至1﹒06億噸,商品煤產量增加
      19%至9510﹒1萬噸,商品煤銷量上升17﹒7%至1﹒14億噸;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增長38﹒8%至4﹒2億元,分部溢利上升2﹒2倍至1﹒6億元;鐵道
      運輸業務成本增加1﹒7%至1﹒75億元;年內,完成貨物運量1987﹒9萬噸,上升38﹒2%
      ;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增加11﹒5%至41﹒21億元,分部溢利上升34%至10﹒46
      億元;年內,甲醇產量及銷量增加2﹒6%及2﹒1%,至165﹒6萬噸及164﹒5萬噸;發電量
      為27﹒75億千瓦時,售電量為17﹒12億千瓦時,上升3﹒8%及3﹒5%;
   (五)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1﹒4倍至4﹒77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1倍至1﹒29億元;
   (六)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和現金為273﹒73億元,總借款為686﹒78億元
      ,流動比率為1﹒12倍(2017年:1﹒05倍),資產負債率為58﹒29%(2017年:
      60﹒35%)。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58﹒3%至526﹒7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3﹒5
   倍至73﹒6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99﹒9%至189﹒15億元,毛利率上升7﹒5個百分點至35﹒9%;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增加65﹒5%至484﹒72億元,佔總營業額92%,分部溢利增長2﹒5倍至
      153﹒81億元。年內,原煤產量增長28﹒3%至8562萬噸,商品煤產量增加28﹒2%至
      7992萬噸,商品煤銷量增長29﹒1%至9680萬噸;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上升5﹒4%至3﹒03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1倍至4979萬元;鐵
      路運輸業務成本為1﹒72億元,較去年增加2﹒9%。年內,貨物運量增長7%至1439萬噸;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增加21﹒9%至36﹒95億元,分部溢利增長36﹒8%至
      7﹒81億元。年內,甲醇產量下跌1﹒7%至161﹒4萬噸,甲醇銷量減少3﹒8%至161﹒1
      萬噸;發電量下跌3﹒7%至26﹒74億千瓦時,售電量下降8%至16﹒55億千瓦時;
   (五)裝備製造:營業額下跌69﹒2%至2﹒03億元,分部溢利下降46%至6269萬元。其中,液壓
      支架之營業額下跌95%至2063萬元,刮板╱皮帶輸送機之營業額下跌42﹒7%至9856萬元
      ,而變頻器、開關櫃之營業額則增加12﹒1%至8112萬元;
   (六)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210﹒73億元,總借款為703﹒61億元
      。流動比率為1﹒05倍(2016年12月31日:0﹒86倍),資產負債率為60﹒35%(
      2016年12月31日:65﹒87%)。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8﹒6%至332﹒7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9倍至
   16﹒4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採礦業務:營業額下跌10﹒9%至292﹒95億元,佔總營業額88%,經營溢利則增長
      88﹒2%至43﹒34億元。年內,原煤產量下跌2﹒5%至6674萬噸,商品煤產量下跌
      0﹒8%至6237萬噸,商品煤銷量下降14﹒1%至7497萬噸;
   (二)煤炭鐵路運輸業務:收入(按離礦價結算並由客戶承擔礦區專用鐵路資產運費的貨物運量實現的收入)
      為2﹒87億元,較去年下跌12﹒2%,經營溢利則增長2﹒6倍至2412萬元。鐵路運輸業務成
      本為1﹒67億元,較去年減少26﹒6%。年內,貨物運量下跌15﹒9%至1344萬噸;
   (三)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上升4﹒8%至30﹒31億元,佔總營業額9﹒1%,經營溢利下降
      20﹒3%至5﹒71億元。年內,甲醇產量下跌1﹒8%至164萬噸,甲醇銷量則增加4﹒2%至
      167﹒5萬噸;發電量上升5﹒2%至27﹒77億千瓦時,售電量增長7﹒3%至17﹒99億千
      瓦時;熱力產量上升2﹒3%至133萬蒸噸,熱力銷量則下降58﹒3%至5萬蒸噸;
   (四)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1﹒1倍至6﹒59億元,經營溢利增加59﹒2%至1﹒16億元。
      1﹒液壓支架產量上升19﹒6%至6﹒7萬噸,銷量減少8﹒3%至2﹒2萬噸;
      2﹒掘進機產量上升25%至15台,銷量減少60%至2台;
      3﹒刮板╱皮帶輸送機產量上升16%至2﹒9萬噸,銷量增加15﹒8%至2﹒2萬噸;
      4﹒變頻器、開關櫃產量上升3﹒6%至5420台,銷量增長63﹒9%至4018台;
   (五)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和現金164﹒23億元,總借款655﹒78億元。
      資本負債比率(按總借款除以股東應佔權益計算)為176﹒6%。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39﹒7%至364﹒0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78﹒5%至1﹒6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綜合毛利減少17﹒7%至61﹒54億元,而毛利率則增加4﹒5個百分點至16﹒9%;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下跌43﹒8%至328﹒76億元,佔總營業額90﹒3%,經營溢利下降
      49﹒5%至23﹒03億元。年內,集團生產原煤6848萬噸,減少5﹒7%;生產商品煤
      6287萬噸,減少6%。實現商品煤銷量8724萬噸,下降29﹒1%,主要是由於外購煤銷量較
      去年減少52﹒5%之不利影響;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下跌12﹒4%至3﹒27億元,經營溢利下降47﹒2%至677萬元。
      年內,集團完成貨物運量1599萬噸,減少3﹒5%;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增長98﹒3%至28﹒91億元,經營溢利增加65%至7﹒16億
      元。年內,生產甲醇167萬噸,增長1﹒6倍;銷售甲醇161萬噸,增長1﹒5倍。發電量及售電
      量分別為26﹒4億千瓦時及16﹒77億千瓦時,分別增長64﹒4%及1﹒3倍。熱力產量及銷量
      分別為130萬蒸噸及12萬蒸噸;
   (五)裝備製造:錄得營業額3﹒1億元,及經營溢利7295萬元;
   (六)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和現金201﹒75億元,總借款為694﹒8億元。
      資本負債比率為196﹒4%。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至603﹒7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下跌1﹒4%至
   7﹒6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綜合毛利下降30%至74﹒81億元,毛利率亦下降6﹒6個百分點至12﹒4%;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上升7﹒5%至585﹒39億元,經營溢利增長1﹒5倍至45﹒56億元。年內
      ,集團生產原煤7260萬噸,減少1﹒6%;商品煤產量6689萬噸,減少0﹒2%。實現商品煤
      銷量1﹒23億噸,上升18﹒3%;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下跌18﹒4%至3﹒74億元,經營溢利下降43﹒7%至1280萬元
      。年內,集團完成貨物運量1656萬噸,減少9﹒2%;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下跌2﹒8%至14﹒58億元,經營溢利則增長7﹒6%至4﹒34
      億元。年內,生產甲醇65萬噸,上升5﹒9%,銷售甲醇66萬噸,增加9﹒4%。發電量及售電量
      為16﹒05億千瓦時及7﹒22億千瓦時,分別增長30%及下跌17﹒8%。熱力產量及銷量分別
      為130萬蒸噸及9萬蒸噸;
   (五)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和現金150﹒42億元;總借款為614﹒38億元
      ,其中一年內到期的借款108﹒72億元,一年以上到期的借款505﹒6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為
      158﹒6%。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3%至564﹒0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滑87﹒2%至
   7﹒7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綜合毛利下降15﹒3%至106﹒88億元,毛利率亦減少2﹒8個百分點至18﹒9%;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下跌3﹒1%至544﹒45億元,分部溢利亦下降73﹒6%至18﹒45億元。
      年內,集團完成原煤產量7380萬噸,增長8﹒8%;商品煤產量6700萬噸,上升8﹒2%;實
      現商品煤銷量1﹒04億噸,上升11﹒8%;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減少1﹒3%至4﹒58億元,業績轉虧為盈,分部溢利錄得2272萬元
      。年內,集團完成貨物運量1825萬噸,增長4﹒2%;;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上升1﹒2%至14﹒99億元,分部溢利增長3﹒4倍至4﹒04億
      元。年內,生產甲醇60﹒9萬噸,上升6﹒5%,銷售甲醇59﹒9萬噸,亦增長4﹒4%。發電量
      及售電量為12﹒34億千瓦時及8﹒79億千瓦時,分別增長6﹒9%及2﹒7%。熱力產量及銷量
      則分別減少8﹒3%及78﹒3%至132萬蒸噸及5萬蒸噸;
   (五)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和現金存款109﹒23億元;總借款為553﹒75億元
      ,其中一年內到期的借款112﹒75億元,一年以上到期的借款441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為
      137﹒1%。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3﹒5%至581﹒4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30﹒3%至62﹒1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31﹒8%至128﹒13億元,毛利率下降17﹒9個百分點至22%;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上升24﹒4%至562﹒01億元,佔總營業額96﹒7%,然而經營溢利則下跌
      46﹒8%至71﹒68億元。年內,完成原煤產量6781萬噸,增長21﹒8%;商品煤產量
      6194萬噸,增長21﹒7%;銷售煤炭9415萬噸,增長46﹒5%;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下跌2﹒7%至4﹒64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5285萬元
      。年內共完成貨物運量1752萬噸,減少3﹒2%;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上升5﹒2%至14﹒82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利
      9142萬元。年內,生產甲醇57萬噸,增長7﹒5%;銷售甲醇57萬噸,增長8﹒5%。發電量
      減少15﹒5%至11﹒55億千瓦時,售電量亦減少8﹒2%至8﹒56億千瓦時。熱力產量上升
      12﹒5%至144萬蒸噸,熱力銷量上升35﹒3%至23萬蒸噸;
   (五)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和現金存款為127﹒17億元,總借款為409﹒96億元
      ,其中一年內到期借款為77﹒13億元,長期借款為332﹒84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為89﹒5%
      。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8﹒7%至470﹒6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3﹒8%至89﹒2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4﹒8%至187﹒86億元,毛利率下跌4﹒5個百分點至39﹒9%;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上升38﹒6%至451﹒81億元,分部溢利上升21﹒5%至134﹒76億元
      ,毛利率為43﹒8%,生產原煤上升12﹒7%至5568萬噸,生產商品煤上升11﹒8%至
      5091萬噸,銷售煤炭上升29﹒5%至6425萬噸;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下跌7﹒1%至4﹒77億元,分部溢利下跌99﹒1%至47﹒9萬元,
      毛利率為27﹒3%,年內完成貨物運量上升8﹒4%至1809萬噸,鐵路運輸業務成本上升
      5﹒8%至3﹒47億元;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上升67﹒6%至14﹒08億元,經營虧損收窄20﹒6%至
      3﹒65億元,生產甲醇上升45%至53萬噸,銷售甲醇上升40﹒7%至53萬噸;華聚能源生產
      熱力128萬蒸噸,銷售熱力17萬蒸噸;
   (五)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81﹒45億元,一年內到期借款
      195﹒88億元,一年以上到期借款148﹒69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總借款除以股東應佔權益)
      為80﹒8%。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64﹒2%至339﹒4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3
   倍至92﹒8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64﹒9%至150﹒58億元,毛利率上升0﹒2個百分點至44﹒4%;
   (二)採礦業務:營業額增長63﹒4%至325﹒91億元,分部溢利增長74﹒6%至110﹒96億元
      ;年內,原煤產量增長36﹒1%至4940萬噸,商品煤產量增長27﹒3%至4553萬噸,商品
      煤銷量增長30﹒6%至4963萬噸;
   (三)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增長92%至5﹒13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5155萬
      元;年內,貨物運量減少0﹒8%至1974萬元;
   (四)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增長81﹒8%至8﹒4億元,分部虧損擴大65﹒7%至4﹒6億元;年內
      ,甲醇產量增長84﹒4%至36﹒7萬噸,甲醇銷量增長97﹒9%至37﹒6萬噸;發電量減少
      1%至113﹒7億千瓦時,售電量減少6﹒3%至5﹒27億千瓦時;熱力產量增長8﹒6%至
      127萬蒸噸,熱力銷量增長35﹒7%至19萬蒸噸;
   (五)以地區劃分,中國銷售額增長44﹒7%至276﹒2億元,佔總營業額的8﹒9%,日本和韓國銷售
      額分別增長3倍和9倍,至19﹒2億元和23﹒5億元,分佔總營業額的5﹒8%和7﹒1%;
   (六)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資本負債比率為61﹒7%,乃將總借款230﹒158億元除以股
      東應佔股東權益373﹒319億元計算所得。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下跌18﹒7%及36﹒5%,至202﹒53億元(人民
   幣;下同)及41﹒1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採礦業務:營業額下跌20﹒4%至195﹒37億元,佔總營業額96﹒5%,經營溢利亦下跌
      34﹒4%至63﹒53億元。年內,集團生產原煤增加0﹒6%至3630萬噸,生產商品煤亦增加
      0﹒7%至3577萬噸。煤炭銷售平均價格下跌20﹒7%至507﹒41元╱噸,而煤炭銷量則增
      長1﹒2%至3802萬噸,其中對外銷售煤炭3700萬噸;
   (二)煤炭鐵路運輸業務:營業額上升4﹒5%至2﹒58億元,經營虧損則擴大87﹒1%至1﹒72億
      元。年內,集團鐵路資產完成貨物運量1990萬噸,較去年上升3﹒7%;
   (三)甲醇、電力及供熱業務:營業額增長3﹒7倍至4﹒58億元,經營虧損則擴大49﹒8%至2﹒77
      億元;
      1﹒煤化工業務:榆林能化負責運營的60萬噸甲醇項目於2009年8月投入商業運營,年內產量達
        19萬噸;山西天浩化工負責運營的10萬噸甲醇項目受生產所需原料—焦爐尾氣供應短缺影響,
        2009年未能正常生產,產量僅為9000噸;
      2﹒電力業務:華聚能源發電量為10﹒51億千瓦時,售電量為9﹒68億千瓦時,其中對外銷售
        4﹒12億千瓦時。榆林能化及山西能化之發電量分別為4716萬千瓦時及1﹒03億千瓦時,
        售電量這次分別為4716萬千瓦時及1﹒03億千瓦時;
      3﹒熱力業務:華聚能源生產熱力117萬蒸噸,銷售熱力117萬蒸噸。其中對外銷售熱力14萬蒸
        噸,實現銷售淨額1327萬元;
   (四)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為77﹒2%,乃按總借貸225﹒1億元除以股東
      應佔股東權益291﹒512億元計算所得。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4﹒8%至249﹒0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倍至
   64﹒8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煤炭業務:銷售額上升64﹒7%至245﹒58億元,經營溢利上升92﹒5%至96﹒78億元。
      年內集團生產原煤增加1﹒2%至3608萬噸,生產商品煤增長2﹒8%至3551萬噸。煤炭銷售
      平均價格上升56﹒6%至640﹒24元╱噸,銷售煤炭增長7%至3756萬噸;
   (二)鐵路運輸業務:收入上升21﹒3%至2﹒47億元,分類虧損擴大16﹒7%至9178萬元。年內
      ,集團鐵路資產完成貨物運量1918萬噸,增加7﹒4%;
   (三)煤化工及電力業務:營業額為9836萬元,分類虧損為1﹒85億元;
      1﹒山西天浩化工10萬噸甲醇項目和配套電廠於2008年9月投入商業運營。年內生產甲醇2萬噸
        ,銷售甲醇1﹒6萬噸,配套電廠發電7038萬千瓦時,售電6874萬千瓦時。受全球金融危
        機影響,原材料焦爐尾氣的供應商停止生產,致使該項目於2008年10月暫停生產。集團應佔
        淨收益64﹒89億元;
      2﹒榆林能化60萬噸甲醇項目於2008年12月投入試運轉,年內發電18﹐115萬千瓦時,售
        電18﹐115萬千瓦時。
   (四)集團2009年計劃煤炭銷售3505萬噸,其中:集團3160萬噸,山西能化110萬噸,菏澤能
      化80萬噸,兗煤澳洲155萬噸;己簽訂國內炭銷售意向3230萬噸,銷售價將隨市場變化而調整
      ;
   (五)菏澤能化趙樓煤礦於2009年3月投入商業運營;
   (六)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和現金存款為84﹒4億元,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淨額為
      29﹒77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為1%,計算基礎為應佔股東權益267﹒55億元和總借貸2﹒65
      億元。


 發展概覽
 - 2000年8月,集團以24億元代價購入濟寧三號煤礦,預期2000年第四季投入商業生產,預計
   2001年生產400萬噸原煤並逐年增加,可供開採20年以上。集團擬發行1億股A股以支付收購費用。
 - 2001年5月,集團以每股$2﹒925,配售1﹒7億股H股,集資金額4﹒7億元,用以提供收購濟寧
   三號煤礦之資金。
 - 2001年10月,集團以代價12﹒2億元向母公司收購由其鐵路運輸處擁有及經營的鐵路資產,包括鐵路
   運輸處擁有的所有土地使用權及建於該等土地上的全部建築物及構築物,所有其他資產以及鐵路運輸處一切有
   關其業務經營的許可證牌照、批文及已批售權利。
 - 2003年8月,集團以1020萬元代價收購鄒城南煤輪船航運80%股權,收購將有利於集團完善運輸體
   系、拓展運河運輸、提升煤炭外運能力、降低煤炭運輸成本。
 - 2004年7月,集團以每股$8﹒3,配售1﹒53億股H股,集資淨額為12﹒4億元,將用於投資在中
   國山東省和陝西省的兩個新的煤礦項目及在陝西省的甲醇項目。
 - 2006年8月,集團以現金總代價7﹒33億元,向控權股東兗礦集團收購兗礦山西能化98%股權,該公
   司主要業務為投資熱力及電力、製造及銷售採煤機器及機械產品及開發綜合煤炭技術。
 - 2007年12月,集團旗下持95﹒67%之附屬公司兗煤菏澤能化,以現金總代價7﹒473億元人民幣
   (約7﹒864億港元),向控股股東兗礦集團收購趙樓煤礦的採礦權,趙樓煤礦乃位於中國山東省西南部巨
   野煤田中部,佔地面積約144﹒89平方公里,其將生產的主要產品主要包括1╱3焦煤及煤氣。
 - 2008年10月,集團向控股股東兗礦集團收購山東華聚能源股份74%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利用採煤過
   程中產生的煤矸石及煤泥進行火力發電及供熱業務,其擁有及經營的六座電廠位置均鄰近集團之煤礦,並利用
   集團煤礦的煤矸石及煤泥進行供熱及發電。收購代價為5﹒93億元人民幣,將以自籌資金支付。
 - 2009年7月,集團以代價1﹒16億元人民幣增持山東華聚能源股份14﹒21%權益,該公司主要經營
   煤泥、煤矸石火力發電及上網售電、發電餘熱綜合利用等業務,收購代價將由集團自籌資金支付。集團現持有
   山東華聚能源股份74%股權。
 - 2009年8月,集團擬向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之上市公司Felix Resources之股東提出全面
   收購建議,每股Felix股份可獲支付現金16﹒95澳元(約109﹒54港元),收購總代價約
   33﹒33億澳元(約215﹒38億港元)。Felix Resources主要從事勘探及生產煤炭資
   源,運營、發掘、收購及開發主要位於澳大利亞的煤礦資源,並於昆士蘭州及新南威爾士州擁有四個主要的運
   營中煤礦,包括Ashton地下煤礦、Ashton露天煤礦、Minerva露天煤礦及
   Yarrabee露天煤礦。
 - 2010年9月,集團擬以46﹒27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昊盛煤業35﹒49%權益。另擬以
   20﹒22億元參與競拍上海華誼持有昊盛煤業之15﹒51%權益。完成後,集團將持有昊盛煤業51%權
   益。若競拍失敗,昊盛煤業其他股東按《股權轉讓協議》向集團轉讓股權,保證集團持有昊盛煤業權益至少
   51%。昊盛煤業正申辦內蒙石拉烏素井田探礦權,內含煤炭資源21﹒44億噸。
 - 2010年12月,集團向全資附屬公司兗州煤業澳大利亞增資9﹒09億澳元(約59億元人民幣),兗州
   煤業澳大利亞擬以2﹒5億美元增持艾詩頓煤礦公司30%權益至90%,並計劃分拆於澳洲交易所上市。
 - 2011年1月,集團與母公司兗礦集團及獨立第三方延長石油,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以從事化工產品、油品及
   煤炭之產銷,該公司將參與投資兗礦集團計劃於陝西省開發的煤變油項目和金雞灘煤礦的籌備開發工作,合資
   公司之註冊資本為54億元人民幣(約63﹒8億港元),集團將出資13﹒5億元人民幣(約15﹒95億
   港元)以持有合資公司25%權益。
 - 同月,集團以現金代價78億元人民幣(約92﹒16億港元)成功競得內蒙古轉龍灣井田的採礦權,煤炭資
   源量為5﹒48億噸,年設計產能500萬噸。
 - 2011年8月,集團以現金代價2﹒025億澳元(約14﹒29億元人民幣)收購新泰克控股公司及新泰
   克II控股公司全部權益及其債務,該等公司主要從事煤炭勘探、生產、洗選和加工業務,產品主要為動力煤
   。
 - 2011年9月,集團以現金代價2﹒968億澳元(約18﹒63億元人民幣)收購澳大利亞西農普力馬煤
   礦及西農木炭私各100%權益,該兩間公司分別從事煤炭勘探、生產及加工業務,及低等級煤炭加工成煤焦
   的技術及工藝流程研究和開發之工作。
 - 2011年12月,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兗煤澳大利亞與於澳洲上市之Gloucester訂立合併協議,兗
   煤澳大利亞將收購Gloucester全部權益,代價擬以兗煤澳大利亞股份或加或然價值權證股票的組合
   支付,而Gloucester將向其股東派發不超過7億澳元,或然價值權證股票為可贖回優先股,若兗煤
   澳大利亞於執行日後18個月的3個月加權平均價少於6﹒96澳元,或然價值權證股票將以現金或發行股份
   贖回,每股贖回價不超過3澳元。Gloucester主要從事生產焦煤和熱能煤。完成後,集團於兗煤澳
   大利亞之權益將由100%攤薄至77%,兗煤澳大利亞取代Gloucester之上市地位。2012年
   3月,兗煤澳大利亞訂立補充協議,集團於完成後持有兗煤澳大利亞之權益將調整至78%。
 - 2012年4月,集團以8﹒24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兗礦集團收購位於山東兗州之北宿煤礦和楊村煤礦的
   所有資產和負債,包括但不限於採礦權、房屋所有權、所有機器設備及其他固定資產,以及其在北盛工貿、聖
   楊木業和潔美牆材的股權投資,剩餘可采儲量共3921萬噸。
 - 2013年7月,集團擬將於澳交所上市之兗煤澳大利亞(現持有78%權益)私有化,代價為每股兗煤澳大
   利亞換取0﹒91股集團之存託憑證(每份存託憑證(相等於一股H股)。
 - 2014年11月,集團母公司兗州煤業澳大利亞按每100份兗煤澳洲股份,發行2﹒32112份可轉換
   混合債券,以籌集約23﹒08億美元資金,集團將認購18億美元之可轉換混合債券以作抵消向兗煤澳洲提
   供之股東貸款。假設集團之可轉換混合債券獲悉數兌換,集團將獲兗煤澳洲發行約180億股新股,而集團於
   兗煤澳洲之權益將由78%增至98﹒8%。
 - 2014年12月,集團以最多7﹒83億元人民幣(相等於每股3﹒18元人民幣),認購齊魯銀行最多
   2﹒46億定向發行股票,佔其8﹒67%權益。齊魯銀行於截至2014年6月止半年度之營業收入為
   17﹒64億元人民幣,淨利潤6﹒72億元人民幣,銀行資產總額為1079﹒18億元人民幣。
 - 2015年7月,集團以現金代價6﹒76億元向主要股東兗礦集團收購兗礦東華重工100%股權,該公司
   主要從事經營礦山、機電設備和配件之產銷業務。
 - 2015年11月,旗下全資附屬公司兗煤國際資源開發,以現金購回本金額1﹒16億美元之2022年到
   期擔保票據。2016年5月,兗煤國際資源開發擬以現金購回餘下尚未償還之2022年到期擔保票據及尚
   未償還之2017年到期擔保票據。
 - 2016年3月,集團以12﹒5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兗礦集團(持有集團56﹒52%權益)收購位於山
   東省的萬福煤礦採礦權。該煤礦的面積為10﹒9萬平方公里,產能為每年180萬噸;於2015年6月,
   其擁有2﹒91億噸煤碳資源。同月,集團以12﹒42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兗礦集團收購兗礦集團財務
   65%權益,完成後,集團持有兗礦集團財務權益將由25%增至90%,該公司主要向兗礦集團提供金融服
   務;6月,由於未能獲股東大會通過,收購兗礦集團財務事項已告終止。
 - 2016年6月,集團以18﹒4億元人民幣收購久泰能源內蒙古52%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甲醇、二甲醚
   及硫磺的生產及銷售,以及新能源的研究與開發業務。
 - 2016年7月,集團與全資附屬公司端信投資控股(北京)及長城證券股份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濟南端信明禮
   財務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從事財務管理及企業資產管理等諮詢業務,註冊資本為50億元人民幣,集
   團將出資10億元人民幣以持有合資公司20%權益。
 - 2017年1月,集團擬將代表H股之美國存托憑證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預期退市將於2017年2月
   16日於紐約市場收市後左右生效。
 - 2017年1月,集團持78%權益之澳洲上市附屬公司兗煤澳洲以24﹒5億美元(約190﹒1億港元)
   (或23﹒5億美元(約182﹒4億港元),倘選擇單一付款),收購Coal & Allied
   Industries(C&A)全部權益。該公司為澳洲動力煤生產商,於三個煤礦(即Hunter
   Valley Operations、Mount Thorley及Warkworth)及相關資產擁
   有大部分權益。
 - 2017年3月,集團與華聚能源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兗礦售電,以從事配電網投資與營運業務,註冊資本為
   1﹒2億元人民幣,集團將出資9000萬元人民幣以持有合資公司75%權益。
 - 2017年4月,集團以現金代價11﹒24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兗礦集團收購兗礦集團財務65%權益,
   該公司主要從事財務、融資顧問及保險代理等業務。
 - 2017年5月,因收購C&A事項觸發,兗煤澳洲必須向HVOR作出隨售要約,以7﹒1億元收購HVO
   合資企業(C&A擁有67﹒6%權益的合資企業)的32﹒4%分成權益;6月,HVOR已接受隨售要約
   ,HVOR另售予兗煤澳洲一個以行權價2﹒3億美元向其購買Warkworth合資企業55﹒57%權
   益,兗煤澳洲支付權利金1000萬美元,該權利金可於兗煤澳洲行權時與行權價抵銷;8月,同意以每股
   0﹒1美元,認購兗煤澳洲100億股供股股份,若兗煤澳洲供股將募集24﹒96億美元,集團所持兗煤澳
   洲權益將由78%攤薄至65﹒5%;9月,收購C&A已告完成。
 - 2017年7月,兗煤澳洲與Glencore Coal訂立執行契據,C&A擬以4﹒29億美元出售
   HVO露天礦場(現由C&A持67﹒6%)16﹒6%權益,Glencore Coal將承擔非或然特
   許使用權費金額(即2﹒4億美元)之27﹒9%,兗煤澳洲需就收購事項支付HVO或有特許使用權費的
   49%;另根據執行契據,集團需盡力尋求獲得Mitsubishi Dev﹒(為HVOR的關連法人團
   體)有關終止隨售要約的同意,Glencore Coal並擬與HVOR訂立協議以取得HVOR分成權
   益,其後將成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由兗煤澳洲及Glencore Coal分佔51%及49%權益,並
   繼續由HVOR管理。2018年5月,兗煤澳洲完成出售HVO露天礦場16﹒6%權益予
   Glencore Coal,同時,Glencore Coal亦完成向Mitsubishi
   Dev﹒收購HVO 32﹒4%權益。
 - 2017年9月,集團持65﹒46%權益之兗煤澳洲行使認購權,以2﹒3億美元向Mitsubishi
   Development購買Warkworth合資企業28﹒9%權益,完成後,集團於
   Warkworth合資企業之權益增至84﹒5%,於索利山沃克沃斯持有之煤炭產量份額提升至
   82﹒9%;2018年3月,集團完成收購事項,於Warkworth合資企業之權益增至84﹒5%。
 - 2017年11月,集團以代價12億元人民幣認購臨商銀行股份所發行4億股股份,另以代價9﹒53億元
   人民幣,向臨商銀行股份現有五名股東收購3﹒18億股股份,收購總代價將以自有資金支付。完成後,集團
   共持有臨商銀行股份7﹒18億股股份,佔其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19﹒75%,該公司主要為山東省臨沂市
   之跨區域經營股份制商業銀行。
 - 2017年12月,集團以代價19﹒43億元人民幣收購內蒙古伊泰准東鐵路25%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
   准東鐵路建設、鐵路客貨運輸、原煤洗選與銷售、鐵路運營管理服務及貨物延生服務機車輛及線路維修、倉儲
   服務、設備租賃、鐵路材料及廢舊物資銷售。
 - 2018年11月,控股附屬公司兗煤澳洲擬於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交所主板進行雙地上市,假設擬
   議配股被全部認購且超額配售權獲全部行使,集團於兗煤澳洲之權益將由65﹒45%降至61﹒69%。
 - 2019年3月,集團以1﹒85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東江房地產開發全部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
   經營及物業管理,其所開發房地產的總建築面積為3﹒4萬平方米。
 - 2020年9月,集團以總代價183﹒55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兗煤集團收購兗礦榆林精細化工、兗礦魯
   南化工、兗礦濟寧化工裝備、兗礦煤化供銷各100%權益、陝西未來能源化工49﹒315%權益、山東兗
   礦濟三電力99%權益及兗礦集團信息中心相關資產。陝西未來能源化工持有位於陝西省榆林市之金雞灘煤礦
   ;兗礦榆林精細化工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費托合成催化劑、石蠟、硝酸鈉及矽鉀;兗礦魯南化工及兗礦煤化供
   銷則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乙酸、乙酸乙酯、甲醇及乙醇等業務;兗礦濟寧化工裝備製造高壓容器及第三類低、
   中壓容器等業務;山東兗礦濟三電力主要經營供熱及火力發電。
 - 2020年10月,集團附屬公司兗礦(海南)智慧物流科技獲控股股東兗礦集團及海南泰中物產分別以
   3﹒15億元人民幣認購其權益。完成後,集團持有兗礦(海南)智慧物流科技權益將由51%被攤薄至
   10﹒2%,其將不再作為附屬公司入帳集團財務報表。兗礦(海南)智慧物流科技主要從事保稅倉儲、倉儲
   運輸、煤炭批發經營;供應鏈管理;煤炭供應鏈諮詢服務;銷售棉花、未經加工的豆類、焦炭和燃料油、礦產
   品、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業務。
 - 同月,集團向內蒙古礦業(集團)注資39﹒62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將持有該公司51%權益,其主
   要業務為對礦產資源的投資與管理及礦產品銷售及進出口貿易。
 - 2021年12月,集團更改名稱為「兗礦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Yankuang Energy
   Group Co﹒﹐ Ltd﹒」,前稱為「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 Yanzhou Coal
   Mining Co﹒﹐ Ltd﹒」。
 - 2022年5月,集團擬以每股3﹒6美元向旗下兗煤澳大利亞(03668)餘下股東提出收購要約,代價
   擬以發行集團H股可轉債之方式支付,要約涉資最多17﹒94億美元。集團現持有8﹒22億股兗煤澳大利
   亞股份,佔其已發行股本62﹒26%。9月,鑑於近期的市況,集團決定終止收購要約。
 - 2023年4月,集團分別以183﹒19億元人民幣及81﹒12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山東能源集團(持
   有集團54﹒81%權益)收購山東能源集團魯西礦業及兗礦新疆能化各51%股權。山東能源集團魯西礦業
   主要從事煤炭開採、洗選、銷售、運輸及儲存,以及採礦設備及配件製造等煤炭產業鏈的上下游業務,並持有
   7宗採礦權;兗礦新疆能化主要從事煤炭開採、洗選及銷售、煤化工等煤炭產業鏈的上下游業務,並持有5宗
   採礦權及12宗探礦權。
 - 2024年5月,集團通告增資方式以15﹒55億元人民幣收購物泊科技45%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物聯
   網技術服務;網路與資訊安全軟體開發;無船承運業務;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供應鏈管理服務;數據處理和存
   儲支持服務;道路貨物運輸(網路貨運);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等。另外,委託股東福
   建東沃投資中心及福建東創投資中心分別將持有物泊科技的3﹒31%股權及3﹒01%股權表決權委託給集
   團,於表決權委託協議生效後,集團持有物泊科技之表?權增至51﹒32%。
 - 2024年9月,集團宣布以不多於9000萬美元認購Highfield Resources(高地資
   源)的權益。高地資源於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業務為鉀肥項目的開發,核心項目為位於西班牙北部
   的Muga項目,其探明及控制的原位礦石儲量為1﹒04億噸,合計產能為100萬噸╱年。
 - 2024年11月,集團以5﹒22億元人民幣收購山東淄礦鐵路運輸100%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公共鐵
   路運輸;道路貨物運輸(不含危險貨物);鐵路運輸輔助活動;成品油零售、成品油批發(由分支機構經營)
   等業務。
 - 2025年4月,集團以47﹒48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山東能源集團(持有集團52﹒83%權益)收購
   山東能源集團西北礦業26%股權,並向山東能源集團西北礦業增資93﹒18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
   有山東能源集團西北礦業51%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煤炭開採、洗選、加工和銷售業務,煤化工、礦井專業
   化、選煤廠運營、礦用設備維修、煤炭行業科技創新服務等煤炭相關產業鏈業務。


 股本變化
 - 1998年4月,以每股$2﹒42,發行8﹒2億股H股上市;同月,以每股$2﹒44,配售3000萬
   股H股;6月,以每股人民幣3﹒37元,發行8000萬股A股。
 - 2001年2月,以每股$9﹒35,發行1億股A股;5月,以每股$2﹒925,配售1﹒7億股H股。
 - 2004年7月,以每股$8﹒3,配售1﹒53億股H股;同月,另額外配售5100萬股。
 - 2005年4月,10送6紅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120﹐500
   無限制流通A股         2﹐972﹐921﹐092
   H股              1﹐900﹐000﹐000
   -------------------------------
   總股本             4﹐873﹐041﹐592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中期息人民幣 0.23 或港元 0.25130╱10╱24  30╱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1.3 或港元 1.426726╱06╱24  28╱03╱24
   12╱2023  特別股息人民幣 0.19 或港元 0.208526╱06╱24  28╱03╱24
   12╱2023  十送三紅股                26╱06╱24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5╱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3.07 或港元 3.336605╱07╱23  24╱03╱23
   12╱2022  特別股息人民幣 1.23 或港元 1.336805╱07╱23  24╱03╱23
   12╱2022  十送五紅股                05╱07╱23  24╱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6╱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1.6 或港元 1.874705╱07╱22  30╱03╱22
   12╱2021  特別股息人民幣 0.4 或港元 0.468705╱07╱22  30╱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7╱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6 或港元 0.727123╱06╱21  26╱03╱21
   12╱2020  特別股息人民幣 0.4 或港元 0.484723╱06╱21  26╱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58 或港元 0.634424╱06╱20  22╱04╱20
   12╱2019  特別股息人民幣 1.0 或港元 1.109511╱11╱19  30╱08╱19
   ------------------------------------------------


                                                -完-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