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1618。 - 集團母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為國有企業,自1940年代起,集團曾參與多個中國鋼鐵企業的生產設施建設 ,包括寶鋼集團、鞍本鋼鐵集團、武漢鋼鐵(集團)、包頭鋼鐵(集團)、攀枝花鋼鐵(集團)、馬鞍山鋼鐵 、江蘇沙鋼集團。 - 集團主要業務分為工程承包、資源開發、裝備製造及房地產開發,各業務概述如下: (1)工程承包: a﹒集團擁有冶金工程行業的勘察、諮詢、設計及施工能力。除冶金工程外,集團也提供房屋建築、交 通基礎設施等多個產業的其他非冶金工程承包服務; b﹒集團工程承包業務主要採用EPC總承包的模式,同時還採用設計-採購承包、設計-施工承包、 採購-施工承包、項目管理承包等模式,以BT(建設-移交)、BOT(建設-經營-移交)和 其他項目模式運營; c﹒根據商務部統計,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之一。集團曾向印度、日本、巴西、南非、澳 大利亞、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提供工程承包服務; (2)資源開發:包括礦產資源的開發、開採與加工,以及多晶硅生產。 a﹒集團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巴布亞新畿內亞、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國家和地區投資於金屬資源的採 礦與加工業務,開發鐵礦石、銅、鎳、鋅、鉛、鈷、金等多種金屬礦產資源; b﹒除境外業務外,集團在境內也進行資源開發,在遼寧、內蒙古、四川、湖南開發鐵礦石、鉛、鋅、 釩,並具備鋅、鉛、銅的冶煉加工能力; (3)裝備製造: a﹒產品主要包括冶金設備(包括軋機、酸洗連軋機、大型電爐、大型圓坯連鑄機、帶鋼處理線設備和 配套設備)、鋼結構及其他金屬製品。業務範圍包括裝備製造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安裝、調 試、檢修及若干相關服務; b﹒另外,集團還直接向包括寶鋼集團、鞍本鋼鐵集團等主要中國大中型鋼鐵聯合企業提供設備和零部 件,並遠銷日本和德國等海外市場; (4)房地產開發:主要包括住宅和商業房地產的開發、銷售及一級土地開發; a﹒集團以品牌「中冶置業」開發的項目覆蓋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等多個不同城市; b﹒2008年1月,集團與國家開發銀行簽訂《廉租房業務合作協議》,獲得每年不低於100億元 人民幣授信額度,建設城市廉租房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此外,於2009年1月,集團與四家國 內大型銀行簽訂《保障性住房信貸合作協議》,獲得授信額度以發展保障性住房。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下跌18﹒5%%至1222﹒72億元(人 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40%至16﹒07億元。期內,集團累計新簽合同額下跌27﹒2%至 2306﹒61億元,其中新簽海外合同額下降35﹒7%至120﹒41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 集團持有貨幣資金501﹒97億元,而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655﹒94億元及510﹒02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2﹒9%至5520﹒2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減少2﹒1%至67﹒4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減少14﹒4%至5014﹒5億元,佔總營業額89﹒7%,毛利率微增0﹒2個 百分點至9﹒2%; (二)特色業務:營業額下跌1﹒6%至381﹒66億元,毛利率減少1﹒4個百分點至17﹒1%; (三)綜合地產:營業額增加13﹒5%至187﹒53億元,毛利率下降4個百分點至3﹒9%; (四)年內,集團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110﹒5億元,施工面積778﹒9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 32﹒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64﹒9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面積61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額98﹒9 億元; (五)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12﹐487﹒06億元,較去年減少12﹒4%。截至2024年12月 31日,集團在手訂單總金額27﹐602﹒09億元。其中,已簽約合同但尚未開工項目金額 10﹐488﹒86億元,在建項目未完工部分金額17﹐113﹒23億元; (六)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525﹒59億元,而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338﹒54億元及403﹒12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7%至6338﹒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減少15﹒6%至86﹒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9﹒3%至5854﹒82億元,佔總營業額92﹒4%,毛利率微增0﹒3個 百分點至9﹒1%;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減少27﹒3%至165﹒19億元,毛利率下降3﹒1個百分點至7﹒9%。年 內,集團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112﹒86億元,同比下降61%;施工面積下降10﹒9%至 810﹒52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降低17﹒7%至155﹒54萬平方米,竣工面積降低 69﹒5%至113﹒3萬平方米;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微增0﹒2%至319﹒8億元,毛利率增加2﹒1個百分點至15﹒8%;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減少23﹒1%至68﹒16億元,毛利率下降5﹒4個百分點至31%; (五)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14247﹒79億元,較去年增加6%,其中新簽海外合同額633﹒84 億元,上升43﹒7%; (六)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444﹒4億元,短期借款為282﹒2億元,長期借 款為341﹒69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8﹒4%至5926﹒6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增長22﹒7%至102﹒7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19﹒1%至5504﹒41億元,佔總營業額92﹒9%,毛利率微降0﹒2 個百分點至9%。年內,集團完成新簽工程合同額13004﹒49億元,同比增長12%;新簽冶金 工程合同額1919﹒95億元,同比增長21﹒7%,佔新簽工程合同額的比例為14﹒8%;新簽 非鋼工程合同額11084﹒54億元,同比增長10﹒5%,佔新簽工程合同額的比例為85﹒2% ;新簽海外工程合同額為414﹒05億元,同比增長19﹒2%;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增長6﹒1%至227﹒27億元,毛利率下降12﹒5個百分點至11%。年內 ,集團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289﹒49億元,同比增長89﹒7%;施工面積下降1﹒6%至 909﹒91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增長1﹒4倍至189﹒02萬平方米,竣工面積增長 54﹒2%至371萬平方米 ;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6%至123﹒19億元,毛利率下降3﹒5個百分點至11﹒6%;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上升32﹒9%至88﹒66億元,毛利率下降6﹒3個百分點至36﹒4%; (五)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13435﹒74億元,較去年增加11﹒5%; (六)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454﹒85億元,短期借款為201﹒93億元,長 期借款為288﹒41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5﹒1%至5005﹒7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增長6﹒5%至83﹒7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27﹒7%至4585﹒51億元,佔總營業額91﹒6%,營業利潤增長 57﹒7%至115﹒77億元。年內,集團完成新簽工程合同額11607﹒66億元,同比增長 18﹒6%;新簽冶金工程合同額1577﹒94億元,同比增長10%,佔新簽工程合同額的比例為 13﹒6%;新簽非冶金工程合同額10029﹒72億元, 同比增長20﹒1%,佔新簽工程合同 額的比例為86﹒4%;新簽海外工程合同額為347﹒27億元,同比增長8﹒95%;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下跌8﹒4%至214﹒1億元,營業利潤下跌93﹒9%至2﹒13億元。年內 ,集團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152﹒6億元,同比下降34%;施工面積減少11%至924﹒8萬 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下降60%至79﹒6萬平方米,竣工面積下降13%至240﹒4萬平方米 ;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5﹒7%至114﹒36億元,營業利潤下降14%至3﹒04億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上升52﹒2%至66﹒57億元,營業利潤增長4﹒2倍至18﹒46億元; (五)其他:營業額增長1﹒4%至25﹒19億元,營業利潤下跌14﹒7%至5﹒52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12﹐049﹒80億元,較去年增加18﹒17%; (七)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418﹒24億元,短期借款為213﹒96億元,長 期借款為253﹒33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8﹒2%至4001﹒1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增長19﹒1%至78﹒6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17﹒6%至3590﹒73億元,佔總營業額89﹒7%,營業利潤增長 12﹒1%至73﹒43億元。年內,集團新簽工程合同額9786﹒07億元,同比增長30﹒4% ;新簽冶金工程合同額1434﹒03億元,佔新簽工程合同額的比例為14﹒65%;新簽非鋼工程 合同額8352﹒04億元,佔新簽工程合同額的比例為85﹒35%;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23﹒6%至233﹒62億元,營業利潤增加8%至34﹒94億元。年內 ,集團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232﹒71億元,同比增長21%;施工面積減少11%至1042萬 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增長14%至19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增長72%至277萬平方米;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70﹒2%至108﹒21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營業溢利3﹒54億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下跌15﹒6%至43﹒74億元,營業溢利大幅增長至3﹒57億元; (五)其他:營業額下降11﹒1%至24﹒84億元,營業利潤下跌8﹒1%至6﹒47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10197﹒28億元,較去年增加29﹒5%; (七)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530﹒96億元,短期借款為292﹒52億元,長 期借款為256﹒31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7%至3386﹒3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3﹒6%至6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20﹒6%至3053﹒95億元,佔總營業額90﹒2%,營業利潤增長 22﹒1%至65﹒42億元。年內,集團新簽工程合同額7506﹒47億元,同比增長19﹒4% ;新簽冶金工程合同額1281﹒48億元,佔新簽工程合同額的比例為17﹒1%;新簽非鋼工程合 同額6224﹒99億元,佔新簽工程合同額的比例為82﹒9%;新簽海外工程合同額為 406﹒24億元;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下跌14﹒5%至189﹒07億元,營業利潤下降22﹒1%至32﹒36億元 。年內,集團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192﹒23億元,同比下降12﹒8%;施工面積增長1﹒5% 至1164﹒74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減少32﹒8%至173﹒8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增長 2﹒7%至161﹒49萬平方米;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減少0﹒4%至63﹒6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營業虧損8﹒55億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下跌0﹒7%至51﹒83億元,營業溢利下降90﹒5%至2861萬元; (五)其他:營業額上升8﹒3%至27﹒93億元,營業利潤增長29﹒5%至7﹒04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7876﹒17億元,較去年增加18﹒3%; (七)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436﹒78億元,短期借款為404﹒77億元,長 期借款為272﹒2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8﹒7%至2895﹒35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溢利上升5﹒1%至63﹒7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增長23﹒5%至2532﹒23億元,佔總營業額87﹒5%,營業利潤下跌 3﹒2%至53﹒56億元;年內,集團新簽工程合同額6286﹒89億元,同比增長13﹒1%; 新簽冶金工程合同額1110﹒66億元,佔新簽工程合同總額17﹒7%,較去年同期增長 40﹒8%;新簽非鋼工程合同額5176﹒23億元,佔新簽工程合同總額82﹒3%,較去年同期 增長8﹒5%;新簽海外合同額為443﹒05億元;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下降10﹒8%至221﹒26億元,營業利潤上升16﹒2%至41﹒55億元 ;年內,集團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220﹒32億元,同比增長3﹒6%;施工面積1147﹒98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9%;其中新開工面積258﹒6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2%;竣工面 積157﹒2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商品房簽約銷售面積103﹒37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額 144﹒82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15﹒8%至63﹒86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營業利潤1﹒11億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下降7﹒7%至52﹒21億元,營業利潤則上升28%至3億元; (五)其他:營業額減少12﹒8%至25﹒79億元,營業利潤則增加29%至5﹒44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6657﹒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1%; (七)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444﹒77億元,短期借款為478﹒09億元,長 期借款為237﹒93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1﹒1%至2440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增加12﹒8%至60﹒6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增長10﹒7%至2050﹒76億元,營業利潤增加13﹒8%至55﹒31億元 ;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11﹒2%至247﹒94億元,營業利潤則下跌4﹒8%至35﹒76億元 ;年內,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212﹒67億元,增加50﹒3%;施工面積1074﹒31萬平方 米,下降7﹒1%;其中新開工面積189﹒93萬平方米,下跌24﹒8%;竣工面積184﹒94 萬平方米,減少25﹒8%;簽約銷售面積141﹒56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額231﹒87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加16﹒1%至55﹒16億元,營業虧損擴大24﹒4%至6﹒76億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上升51﹒2%至56﹒56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營業利潤2﹒35億元; (五)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6049﹒01億元,增長20﹒4%; (六)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435﹒94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394﹒26億元及234﹒71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至2195﹒5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上升12%至53﹒7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0﹒5%至1851﹒92億元,營業利潤下降29﹒2%至47﹒57億元;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14﹒9%至222﹒91億元,而營業利潤則增長51﹒5%至37﹒55 億元;201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為142﹒98億元,降低8﹒4%;施工面積1109﹒02 萬平方米,降低9﹒9%;其中新開工面積187﹒06萬平方米,增長50﹒8%;竣工面積 185﹒14萬平方米,降低37﹒3%;簽約銷售面積138﹒79萬平方米,簽約銷售額 211﹒82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下跌44﹒1%至47﹒5億元,營業虧損擴大5﹒4倍至5﹒44億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增加28%至37﹒42億元,營業虧損收窄70﹒3%至9﹒35億元; (五)期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5024﹒04億元,增長25﹒1%; (六)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448﹒63億元,短期借款餘額為497﹒4億元, 長期借款為250﹒39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0﹒7%至2173﹒2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上升21﹒1%至48﹒0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4﹒6%至1843﹒01億元,營業利潤增長62﹒2%至67﹒2億元;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下跌14﹒8%至194﹒05億元,營業利潤減少3﹒6%至24﹒79億元; 年內,房地產開發在施工面積為1250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178﹒75萬平方米,新購置土 地面積為13﹒88萬平方米,年末儲備土地對應的計容建築面積為480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珠海 、天津、石家莊、重慶等熱點城市;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下降16﹒7%至85﹒02億元,營業虧損收窄11﹒7%至8507萬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下跌27﹒2%至29﹒23億元,營業虧損擴大91﹒3%至31﹒46億元; (五)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4015﹒86億元,增長21﹒8%; (六)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337﹒31億元,短期借款餘額為367﹒98億元 ,長期借款為192﹒6億元。流動比率為1﹒17倍(2014年:1﹒14倍),資產負債率為 79﹒3%(2014年12月31日:82﹒2%)。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6﹒5%至2157﹒8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上升33%至39﹒6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增長8﹒9%至1762﹒61億元,營業利潤下跌7﹒4%至41﹒43億元。年 內,集團新簽工程合同額2950﹒38億元,其中,新簽冶金工程合同額549﹒83億元,新簽非 冶金工程合同額2400﹒55億元; (二)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下跌13﹒7%至227﹒76億元,營業利潤減少15﹒7%至25﹒72億元 。年內,集團商品房開發業務實現收入115﹒1億元,下降7﹒4%,毛利率為17﹒9%;完成銷 售額64﹒9億元,銷售面積76﹒6萬平方米;保障房開發業務實現收入96﹒8億元,下降 12﹒6%,毛利率為13﹒3%;截至2014年年末,集團在手施工面積為1384﹒9萬平方米 ,其中新開工面積127﹒9萬平方米,新購置土地面積為22﹒1萬平方米,年末儲備土地對應的計 容建築面積為637﹒3萬平方米;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16﹒2%至102﹒05億元,營業虧損收窄82﹒3%至9639萬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上升28%至40﹒16億元,營業虧損收窄31﹒5%至16﹒45億元; (五)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3297﹒94億元,增長29﹒2%; (六)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334﹒09億元;流動比率為1﹒14倍(2013 年:1﹒1倍);資本負債比率為82﹒2%(2013年:82﹒95%)。 - 2013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下降6﹒5%至2022﹒41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 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29﹒8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31﹒3%至210﹒68億元,上升3個百分點至10﹒4%; (二)工程承包:營業額下降5﹒8%至1648﹒8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79﹒8%,分部溢利上升 30%至78﹒14億元,毛利率上升1﹒9個百分比至9﹒9%;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下降16﹒3%至94﹒65億元,佔總營業額的4﹒6%,分部虧損縮窄 74﹒4%至1﹒71億元,毛利率上升4﹒3個百分比至8﹒7%;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上升19﹒8%至33﹒2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1﹒6%,分部虧損縮窄 62﹒9%至13﹒72億元,毛損率下降98﹒1個百分點至5﹒3%;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4﹒3%至263﹒09億元,佔總營業額的1﹒3%,分部溢利下降 13﹒5%至33﹒1億元,毛利率下降3﹒2個百分點至15﹒3%。年內,在手施工面積為 2001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234﹒2萬平方米,新購置土地面積為79﹒7萬平方米,年末 儲備土地對應的計容建築面積為826萬平方米; (六)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12﹒43億元;總借款1165﹒67億元 ;資本負債比率為61%(2012年:65%)。 - 2012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下跌2﹒6%至2162﹒42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 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69﹒5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持續經營業務之毛利減少25﹒8%至160﹒4億元,毛利率亦下降2﹒3個百分點至7﹒4%; (二)工程承包:營業額下跌2﹒7%至1724﹒51億元,佔總營業額79﹒7%,經營溢利下跌 24﹒5%至60﹒4億元;毛利率下降1個百分點至8﹒1%;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下跌21﹒1%至107﹒78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6﹒68億元; 毛利率下降2﹒9個百分點至4﹒4%;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下跌46﹒8%至25﹒8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36﹒97億元;毛 損率為103﹒4%,而去年則錄得毛利率31﹒6%;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21﹒5%至251﹒72億元,經營溢利上升82﹒9%至38﹒25億元 ,毛利率亦提升6﹒9%至18﹒4%。年內,集團房地產在手項目共169個,規劃建築面積 4415萬平方米,其中商品房開發項目100個,總建築面積2657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項目 52個,總建築面積1758萬平方米;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達2655﹒33億元,較去年減少7﹒4%; (七)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20﹒84億元,而總借款為 1315﹒02億元。資本負債比率(以淨債項除以總資本計算)為65%(2011年:62%)。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1﹒3%至2297﹒2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下跌 20﹒3%至42﹒4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率為9﹒2%,較去年輕微下跌0﹒8個百分點; (二)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14﹒2%至1772﹒09億元,佔總營業額77﹒1%,經營溢利亦上升 21﹒6%至80﹒02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上升32﹒8%至136﹒54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利500萬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上升16﹒1%至124﹒55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6﹒89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下跌19%至207﹒17億元,經營溢利亦下跌45﹒1%至20﹒91億元; (六)其他:營業額增加23%至56﹒86億元,經營溢利增長4﹒7倍至1﹒2億元; (七)於2011年12月31,集團新簽合同達2866﹒58億元,其中海外新簽合同達29﹒86億元 ; (八)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427﹒21億元,借款總額則為 1371﹒61億元。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4﹒7%至2063﹒9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0﹒2%至53﹒2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31﹒3%至207﹒62億元,毛利率上升0﹒5個百分點至10﹒1%; (二)工程承包:營業額增長14%至1554﹒47億元,分部溢利減少6﹒5%至64﹒59億元;毛利 率為8﹒65%;年內集團簽訂了年產10萬噸銅冶煉工程;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16﹒5%至105﹒58億元,經營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8900萬 元;毛利率為8﹒76%; 1﹒裝備(機械設備、電控和儀控設備等):設計產能為41萬噸和2﹒8萬台套,完成產量分別為 22萬噸和1﹒8萬台套,同比增加37﹒6%及40﹒2%; 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產品(生鐵、連鑄坯、冷軋板、焊管等):年內設計產能為218萬噸,完成 產量70萬噸,同比增加19﹒41%; 3﹒金屬製品(鋼結構、鋼筋連接套筒和精沖零部件等):年內設計產能為213萬噸、520萬個及 2000萬件,完成產量118萬噸、167萬個及570萬件; 4、非金屬製品(商品?、水泥、灌漿料和耐材等):年內設計產能為1152萬立方米和72﹒65 萬噸,完成產量857萬立方米和31萬噸,分別增長29﹒6%及39﹒3%; 5﹒其他(砌塊、遊樂設備和活動房屋等):年內完成產量4﹒46萬噸和5台套;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增長38﹒9%至105﹒81億元,分部溢利增長48﹒9%至5﹒48億元;毛 利率為13﹒02%; 1﹒巴基斯坦杜達鉛鋅礦項目:完成選礦處理量20﹒5萬噸,鉛精礦含鉛1280噸,鋅精礦含鋅 9099噸; 2﹒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新一期年產5000噸多晶硅項目和切片工程;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增長1﹒6倍至249﹒09億元,分部溢利增長2﹒6倍至38﹒01億元;毛 利率為18﹒65%;開發項目共72個,總建築面積2347萬平米;保障性住房項目24個,總建 築面積564萬平米;商品房項目28個,總建築面積1095萬平米,土地一級開發項目5個,總土 地整理面積41萬平米; (六)其他:營業額增長62﹒5%至49﹒02億元,分部溢利減少70﹒6%至5800萬元;毛利率為 3﹒81%; (七)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2850﹒14億元,增長30﹒2%,其中海外新簽合同額達40﹒25億美 元; (八)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借款總額為1059﹒24億元,固定利率限制性存款為4﹒3億元 ,固定利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4﹒77億元。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上升4﹒5%及41﹒7%,至1650﹒18億元(人民幣 ;下同)及44﹒6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上升主要由工程承包業務、房地產開發業務及其他業務分部營業額分別增加帶動; (二)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6﹒7%至1366﹒02億元,佔總營業額82﹒8%,主要得益於前期冶金 項目收入的結轉及非冶金項目的承接和實施;經營溢利上升27﹒2%至69﹒6億元。年內新簽合同 額上升6﹒4%至1850億元,集團正在實施的海外項目有129個,分布在87個國家和地區;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下跌41﹒9%至90﹒89億元,佔總營業額5﹒5%,主要由於中冶恆通不再納 入集團合併範圍所致;經營溢利下跌62﹒8%至2﹒09億元。新簽合同額上升8%在111﹒96 億元; (四)資源開發:營業額下跌19﹒9%至76﹒44億元,佔總營業額4﹒6%,主要由於產成品多晶硅價 格下跌及附屬公司中冶葫蘆島產量下降;經營溢利上升67﹒1%至4﹒01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1﹒2倍至94﹒38億元,佔總營業額5﹒7%,主要因為商品房、一級土 地開發項目及保障性住房項目進入銷售和分部營業額確認期,以及房地產銷售價格持續上漲;經營溢利 上升3倍至10﹒46億元。年內房地產新開發項目共44個,總建築面積1816萬平方米,其中保 障性住房項目29個,商品房項目15個; (六)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47億元;借款總額679﹒74億元。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6﹒3%至1578﹒9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17%至3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30﹒8%至1280﹒41億元,佔總營業額80﹒1%;經營溢利下跌 14﹒2%至55﹒11億元;冶金工程及房屋建築之營業額分別上升30﹒8%及24﹒1%,至 867﹒31億元及236﹒68億元,交通基礎建設之營業額則下跌22﹒3%至37﹒03億元; (二)資源開發:營業額下跌28﹒5%至95﹒38億元,佔總營業額6%;經營溢利下跌64﹒4%至 2﹒4億元;營業額下跌主要由於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生產所用之金屬原材料價格於2008年發生很 大變化,導致採購成本高企但產品價格下降;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上升83﹒4%至156﹒49億元,佔總營業額9﹒8%;經營溢利下跌 31﹒2%至5﹒62億元;營業額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冶恆通冷軋技術於2007年度僅計入不到三個 月之收入貢獻,而2008年度則計入11個月之收入貢獻; (四)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8%至41﹒99億元,佔總營業額2﹒6%;經營溢利下跌42﹒5%至 2﹒71億元;營業額增長得益於確認收入的商業項目增加,溢利下跌則因2007年度業績包含出售 新奧西郡項目公司所錄得之收益; (五)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60﹒94億元;借款總額574﹒39億元; 流動比率0﹒96倍;資本負債比率(淨債項除以總資本)為80%。
發展概覽 - 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把握國內冶金行業發展的機遇,鞏固和加強在冶金工程承包市場的領導地位; (二)擴大非冶金工程承包業務的比重; (三)發展多種承包服務模式,加強一站式服務能力; (四)繼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發揮迅速技術產業化的綜合優勢,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 (五)繼續發展及投資戰略性互補的業務並增強風險管理能力; (六)以金屬礦產品和國內稀缺資源及海外資源開發為主,增強在國內外的資源開發能力,加速壯大資源開發 業務的規模; (七)進一步改善及實施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城市開發」業務模式; (八)加快海外市場開發步伐,實現海外市場持續更大發展; (九)提高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資本運營能力及盈利能力; (十)全面實施國際品牌戰略,進一步提升「MCC」品牌知名度。 - 2009年9月,集團發售新H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156﹒46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45%投資海外建設工程項目,提高在海外工程承包、勘察設計業務的競爭優勢; (二)約33%用於資助若干主要海外資源開發項目,增強其資源開發能力,以及拓展資源開發業務的規模; (三)約11%預期用於潛在收購或投資於其他海外礦產資源; (四)剩餘以償還若干現有銀行借款,並撥付集團營運資金。 - 2009年10月,集團簽訂珠海市橫琴區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協議,總投資額為126億元人民幣,項目包括 橫琴島內部交通主幹道、次幹道及管網工程、防潮堤工程及環境景觀工程。 - 2009年12月,集團附屬公司北京廣源利房地產開發以23﹒5億元人民幣(約26﹒67億港元)出售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之商用物業中冶大廈予集團控股股東中國冶金科工集團,總建築面積92﹐089 平方米,預期出售收益約4﹒89億元人民幣(約5﹒55億港元)。 - 2010年1月,集團之非全資附屬公司中冶葫蘆以3﹒87億元人民幣(約4﹒4億港元),收購西藏華億 工貿全部權益,其主要從事加工及銷售礦產品、銷售機械配件及建築材料。 - 2010年9月,集團附屬公司南京臨江老城改造建設投資以200﹒34億元人民幣收購南京市下關區濱江 江邊路以西土地,用作舊城改造項目,土地面積66﹒8萬平方米。 - 2012年7月,集團與北京第五建築工程以現金22億元人民幣(約26﹒78億港元),並配建4700 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投得北京市大興區土地,佔地面積96﹐274平方米。 - 2012年11月,集團持98﹒52%權益之附屬公司以56﹒2億元人民幣投得位於南京市下關區濱江江 邊路之土地,規劃建築面積72﹒33萬平方米。2013年7月,市政府決定終止地塊掛牌出讓程序,並退 還競買保證金,集團正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 - 2012年12月,集團以人民幣1元悉售中冶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51﹒06%權益予控股股東中國冶金科 工集團。該公司之淨資產價值為負52﹒52億元人民幣,集團仍保留對該公司之債權77﹒7億元人民幣。 2013年2月,集團以8﹒6億元人民幣(約10﹒7億港元)轉讓77﹒5億元人民幣(約96﹒5億港 元)債權予中國冶金科工集團。 - 2013年8月,集團以2﹒9億新加坡元(約17﹒66億港元)購買新加坡東部淡濱尼十道之土地,面積 17﹐103平方米,最大可建築面積47﹐899平方米,可作住宅用途。 - 2013年10月,集團子公司中冶京誠工程技術為全資擁有的中冶京誠(營口)裝備技術引入新投資者石家 莊鋼鐵,其將注資4﹒9億元人民幣,佔營口51﹒04%權益,子公司則注資4﹒48億元人民幣,所佔權 益減至48﹒96%。 - 2014年3月,集團持98﹒52%權益之附屬公司以20﹒68億元人民幣(約26﹒47億港元)出售 60%土地權益,預期出售收益約4900萬元人民幣。該土地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佔地面積44﹐137平 方米,為商住用地。此外,集團持98﹒52%權益之附屬公司以9﹒02億元人民幣(約11﹒55億港元 )悉售南京市鼓樓區另一地塊,佔地面積13﹐220平方米,為商業用地,預期出售收益約2﹒15億元人 民幣。 - 2014年5月,集團以49﹒49億元人民幣(約62﹒21億港元)收購位於天津市河西區之土地,土地 面積86﹐836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不多於35﹒35萬平方米,用作商住及科教用途。 - 同月,集團持98﹒52%權益之項目公司以25﹒39億元人民幣(約31﹒91億港元)悉售位於南京市 鼓樓區之商住用地連22﹒02億元人民幣債務,土地佔地面積45﹐825平方米,預期出售收益約 8200萬元人民幣(約1﹒03億港元)。 - 2014年8月,集團持98﹒52%權益之附屬公司以10﹒43億元人民幣(約13﹒11億港元)悉售 南京五道口置業全部權益連6﹒86億元人民幣(約8﹒62億港元)債務,預期出售可錄得投資收益88萬 元人民幣(約111萬港元)。南京五道口置業持有南京市鼓樓區商業用地,佔地面積26﹐902平方米。 - 同月,集團以4﹒72億新加坡元(約29﹒48億港元)收購位於新加坡中部波東巴西地區之土地,面積 16﹐149平方米,容積率3﹒5,預計可建約700個住宅單位及最多5000平方米之商業設施。 - 2014年11月,集團持98﹒52%權益之附屬公司以13﹒79億元人民幣(約17﹒37億港元)悉 售40%土地權益,預期出售收益約5177萬元人民幣。該土地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佔地面積44﹐137 平方米,為商住用地。 - 2014年12月,集團持98﹒52%權益之項目公司以5﹒66億元人民幣(約7﹒13億港元)悉售位 於南京市鼓樓區之商住用地連2﹒47億元人民幣債務,預期出售收益約1﹒61億元人民幣(約2﹒03億 港元)。 - 2015年8月,集團持98﹒52%權益之附屬公司以45﹒14億元人民幣出售六間附屬公司予上海証大 (00755)之附屬公司,預期出售收益約7﹒75億元人民幣。該六間附屬公司持有南京鼓樓區土地,佔 地面積合共約11萬平方米。 - 2015年11月,集團以33﹒67億元人民幣(約41﹒06億港元)出售南京市鼓樓區商業及文化用地 ,連24﹒07億元人民幣(約29﹒35億港元)債權,土地面積64﹐020平方米,預期出售收益約 2﹒06億元人民幣(約2﹒52億港元)。 - 2017年10月,集團與中誠信託等成立合夥企業,以支持新興基建行業發展,支持國家及地方政府的國計 民生工程。合夥企業的總出資額為225億元人民幣,集團將注資110億元人民幣;12月,合夥企業的總 出資額降低至180億元人民幣,集團將注資88億元人民幣。 - 2017年11月,集團與建信信託成立合夥企業,以開發天津、廣州及珠海之房地產項目。合夥企業之總出 資額為150億元人民幣,集團將注資76﹒52億元人民幣。 - 2018年3月,集團與建信信託訂立合夥協議,以投資杭州翠苑及三塘項目。合夥企業的總認繳出資額為 100億元人民幣,集團認繳51億元人民幣。 - 2022年10月,集團將其應收帳款作為基礎資產,轉讓給中銀證券設立的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預期發行期 不超過3年,累計應收帳款帳面值及對價將分別不超過75億元人民幣及72億元人民幣。 - 2024年9月,集團旗下6間附屬公司獲工銀金融資產投資及農銀金融資產投資分別以27﹒13億元人民 幣及27億元人民幣增。完成後,工銀金融資產投資及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持有該6間附屬公司權益介乎 4﹒17%至21﹒45%,而集團持有該6間附屬公司權益由介乎98﹒26%至100%被攤薄至介乎 78﹒55%至90﹒31%。該等公司主要從事工程總承包、裝備製造、房地產開發等。預期出售事項不會 錄得盈虧。 - 2024年12月,控股股東中國冶金科工集團無償劃轉集團91﹒72億股A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 44﹒258%予其母公司中國五礦集團。完成後,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持有集團權益由49﹒176%減至 4﹒918%,而中國五礦集團持有集團權益44﹒258%。
股本變化 - 2009年9月,以每股5﹒42元人民幣,發行35億股A股於上海上市;以每股6﹒35港元,發行及配 售26﹒1億股新H股上市,另有2﹒61億股由內資股轉為H股。 - 2015年8月,以每股3﹒86元人民幣,發行16﹒14億股A股。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9╱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072 或港元 0.07896424╱07╱24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083 或港元 0.090835727╱07╱23 29╱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30╱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078 或港元 0.09139429╱07╱22 29╱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30╱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075 或港元 0.090154822╱07╱21 29╱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072 或港元 0.078837123╱07╱20 31╱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30╱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