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1772
GANFENG LITHIUM GROUP CO., LTD. 集團網址: http://www.ganfenglithium.com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002460。
 - 集團為鋰化合物、金屬鋰及鋰電池等鋰資源生產商,業務涵蓋上游鋰資源提取、鋰化合物深加工、金屬鋰生產
   、鋰電池生產及鋰二次利用及回收。集團提供涵蓋五個主要類別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
 - 集團擁有若干權益之已投產上游鋰資源包括西澳Kalgoorlie西南部之Mount Marion項
   目、中國江西省寧都縣之河源礦山及西澳黑德藍港外之Pilgangoora鉭鋰礦項目。而開發中之礦產
   包括阿根廷薩爾塔省之Mariana鹽湖、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之Cauchari-Olaroz鋰鹽
   湖及愛爾蘭Avalonia鋰輝石礦山。
 - 集團的中游鋰加工及下游電池製造業務線內部消耗由鋰電池回收業務線生產的全部產品,內部消耗由上游鋰資
   源生產的大部分產品。集團向外部銷售的產品為鋰化合物、金屬鋰及鋰電池。
 - 集團之產品用於生產或加入主要售予終端市場之成品,包括電池相關產品、化學品、藥品及新材料等。客戶主
   要包括電池材料公司、電池製造商、化學品製造商、製藥公司及電子器件製造商。產品主要於中國、韓國、日
   本及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出售。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下跌25﹒4%至37﹒72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虧損收窄18﹒9%至3﹒56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
   70﹒45億元,而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04﹒25億元及160﹒88億元。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42﹒9%至187﹒26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
   應佔虧損20﹒6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跌53﹒2%至21﹒27億元,毛利率減少2﹒5個百分點至11﹒4%;
   (二)金屬鋰及鋰化合物:營業額下降50﹒8%至123﹒51億元,佔總營業額66%,業績轉盈為虧,
      錄得分部虧損13﹒51億元;
   (三)鋰電池:營業額減少22﹒9%至59﹒46億元,佔總營業額31﹒8%,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
      虧損1﹒37億元;
   (四)鋰礦資源及其他:營業額為4﹒29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4306萬元;
   (五)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內地及韓國之營業額分別下降33﹒6%及57﹒9%,至144﹒86億元及
      25﹒51億元,分佔總營業額77﹒4%及13﹒6%;
   (六)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6﹒41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
      312﹒37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53%(2023年12月31日:43%
      )。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20﹒7%至328﹒1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75﹒7%至49﹒8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跌77﹒4%至46﹒09億元,毛利率減少35﹒2個百分點至14%;
   (二)金屬鋰及鋰化合物:營業額下降28%至251﹒01億元,佔總營業額76﹒5%,分部溢利減少
      85﹒3%至26﹒84億元;
   (三)鋰電池:營業額增加19%至77﹒11億元,佔總營業額23﹒5%,分部溢利則下降90﹒5%至
      5387萬元;
   (四)鋰礦資源:並無錄得營業額,分部溢利下跌28﹒3%至29﹒72億元;
   (五)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內地及歐洲之營業額分別下降19﹒6%及2﹒4%,至218﹒32億元及
      37﹒47億元,分佔總營業額66﹒5%及11﹒4%;來自韓國之營業額則增加5﹒3%至
      60﹒63億元,佔總營業額18﹒5%;
   (六)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2﹒94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
      251﹒9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43%(2022年12月31日:38%)
      。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7倍至413﹒7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9倍
   至205﹒0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3﹒7倍至203﹒64億元,毛利率上升9﹒8個百分點至49﹒2%;
   (二)金屬鋰及鋰化合物:營業額增長2﹒9倍至348﹒86億元,佔總營業額84﹒3%,分部溢利上升
      2﹒3倍至182﹒75億元;
   (三)鋰電池:營業額增加2﹒2倍至64﹒82億元,佔總營業額15﹒7%,分部溢利增長20﹒2倍至
      5﹒66億元;
   (四)鋰礦資源:錄得營業額為329萬元,分部溢利上升19﹒3倍至41﹒47億元;
   (五)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內地、亞洲(除中國內地之外)及歐盟之營業額分別增長2﹒2倍、3﹒8倍及
      8﹒2倍,至271﹒46億元、100﹒83億元及38﹒39億元,分佔總營業額65﹒6%,
      24﹒4%及9﹒3%;
   (六)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0﹒73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
      127﹒83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38%(2021年12月31日:33%
      )。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倍至110﹒4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4﹒1倍至
   52﹒2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2﹒8倍至43﹒57億元,毛利率增加18﹒3個百分點至39﹒5%;
   (二)金屬鋰及鋰化合物:營業額增長1﹒1倍至90﹒26億元,佔總營業額81﹒7%,分部溢利增長4
      倍至55﹒97億元;
   (三)鋰電池:營業額增長58﹒8%至20﹒17億元,分部溢利下跌32﹒1%至2675萬元;
   (四)鋰礦資源:並無錄得營業額,分部溢利增長94﹒2%至2﹒04億元;
   (五)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內地之營業額增長1﹒1倍至86﹒42億元,佔總營業額78﹒3%;來自香
      港及海外之營業額增加67﹒9%至24﹒01億元,佔總營業額21﹒7%;
   (六)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2﹒34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
      63﹒68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33%(2020年12月31日:39%)
      。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6%至54﹒8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8倍至
   10﹒2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6﹒1%至11﹒62億元,毛利率下降2﹒4個百分點至21﹒2%;
   (二)金屬鋰及鋰化合物:營業額下降9﹒1%至42﹒19億元,佔總營業額76﹒9%,分部溢利則增長
      1﹒3倍至11﹒19億元;
   (三)鋰電池:營業額增長1﹒1倍至12﹒7億元,佔總營業額23﹒1%,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
      3940萬元;
   (四)鋰礦資源:並無錄得營業額,分部溢利下跌10﹒7%至1﹒05億元;
   (五)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內地之營業額上升6﹒4%至40﹒59億元,佔總營業額73﹒9%;來自香
      港及海外之營業額則微跌0﹒1%至14﹒3億元,佔總營業額26﹒1%;
   (六)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7﹒1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39﹒7億
      元,可換股債券21﹒34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39%(2019年12月
      31日:41%)。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3%至52﹒4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73%至
   3﹒6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29﹒4%至12﹒38億元,毛利率下降12﹒3個百分點至23﹒6%;
   (二)金屬鋰和鋰化合物:營業額上升2﹒3%至46﹒4億元,佔總營業額88﹒4%,分部溢利則減少
      67﹒1%至4﹒96億元;
   (三)鋰電池:營業額增長70﹒9%至6﹒07億元,分部虧損持平於5905萬元;
   (四)鋰礦資源及其他:並無錄得營業額,分部溢利上升8﹒9%至1﹒18億元;
   (五)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和歐盟之營業額分別增長14﹒2%及26﹒4%,至34﹒15億元及
      5030萬元,分佔總營業額65﹒1%及1%;來自亞洲及北美洲之營業額分別下跌2%及
      47﹒2%,至17﹒56億元及1694萬元;
   (六)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28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
      34﹒26億元,可換股債券7﹒62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淨債務除以資本及淨債務的總額)為
      40﹒8%。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7﹒2%至48﹒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下降
   41﹒9%至12﹒1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4﹒7%至17﹒54億元,毛利率則減少4﹒3個百分點至35﹒9%;
   (二)金屬鋰和鋰化合物:營業額上升16﹒7%至45﹒35億元,分部溢利則減少39﹒9%至
      15﹒06億元;
   (三)鋰電池:營業額增長25﹒1%至3﹒55億元,分部虧損收窄48﹒4%至5877萬元;
   (四)鋰礦資源及其他:營業額下跌86﹒9%至11萬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972萬元;
   (五)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之營業額分別上升8%及68﹒2%,至38﹒18億元及
      10﹒72億元,分佔總營業額78﹒1%及21﹒9%;
   (六)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2﹒19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
      20﹒62億元,可換股債券7﹒13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淨債務除以資本及淨債務的總額)為
      41%(2017年12月31日:49﹒4%)。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8﹒4%至41﹒7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87﹒6%至20﹒9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66﹒6%至16﹒75億元,毛利率上升2個百分點至40﹒2%;
   (二)金屬鋰及鋰化合物:營業額上升69%至38﹒87億元,分部溢利增長62﹒6%至25﹒06億元
      。鋰化合物及金屬鋰之銷量分別增加32﹒3%及36﹒5%,至27﹐695噸及1383噸;
   (三)鋰電池:營業額下跌14﹒8%至2﹒84億元,分部虧損收窄60﹒1%至1﹒14億元。銷量減少
      39﹒8%至3441萬安時;
   (四)鋰礦資源及其他:錄得營業額86﹒7萬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2951萬元;
   (五)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之營業額分別增長72%及10﹒1%,至35﹒33億元及6﹒38億元,分佔
      總營業額84﹒7%及15﹒3%;
   (六)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65億元,銀行及其他借貸為
      15﹒62億元,可換股債券6﹒67億元,流動比率為1﹒6倍(2016年12月31日:1﹒8
      倍),債務權益比率(銀行借貸總額除以權益總額)為40%(2016年12月31日:20%)。
      存貨周轉日數為106日(2016年12月31日:95日)。


 發展概覽
 - 於2018年9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進一步勘探擴大現有鋰資源組合,加強上下游整合;
   (二)擴充產能,包括於江西省寧都興建電池級碳酸鋰新生產設施,設計產能為每年17﹐500噸,擬於
      2018年投產;
   (三)開發及升級現有鋰離子電池生產,興建一條全自動鋰聚合物電池生產線及推進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項目;
   (四)與電池生產商及電動汽車生產商合作,擴充鋰電池回收業務規模,及提升電池回收業務技術,以令鋰原
      材料來源更多元化;
   (五)提升研發及創新能力,改進鋰提取方法及高純度鋰加工技術;
   (六)深化與客戶的關係,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將產品及╱或服務整合至更大量的客戶產品;
   (七)加強業務運營及管理,加強員工技能培訓、營銷、物流及銷售服務系統。
 - 2018年10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31﹒71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18﹒39億港元(佔58%)用作上游鋰資源的投資及收購,及就勘探上游鋰資源及擴充鋰化合物
      、金屬鋰、鋰電池及鋰回收的產能提供資本開支;
   (二)約6﹒98億港元(佔22%)用作向美洲鋰業提供財務協助,以支付建造Cauchari-
      Olaroz項目;
   (三)約3﹒17億港元(佔10%)用作研發,尤其是固態鋰電池;
   (四)餘額3﹒17億港元(佔10%)供作營運資金。
 — 2018年12月,集團以5000萬澳元增持Pilbara Minerals 5%權益至9﹒3%。
   該公司為澳洲一家資源公司,擁有西澳皮爾巴拉之Pilgangoora鋰礦項目。
 - 2019年4月,集團以1﹒6億美元(約12﹒56億港元)認購Minera Exar(現時由集團持
   有37﹒5%權益)1﹒41億股股份。完成後,集團將持有該公司權益增至50%,其全資持有阿根廷胡胡
   伊省Cauchari-Olaroz鋰鹵水項目。
 - 2020年8月,集團建議更改名稱為「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Ganfeng Lithium
   Group Co﹒﹐ Ltd﹒」,現稱為「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Ganfeng
   Lithium Co﹒﹐ Ltd﹒」。
 - 2021年3月,集團以14﹒7億元人民幣收購五礦鹽湖49%權益,其經營範圍包括鋰礦、硼礦、鉀礦的
   地下開採;碳酸鋰、氯化鋰、硼砂、鉀肥、純鹼、光鹵石、低納光鹵石、鹵水、鎂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廢舊物資的銷售;及硼酸的研發等。
 - 2022年5月,集團擬以每股$4﹒0,認購稀美資源(09936)6000萬股,佔其經擴大後已發行
   股本16﹒7%。
 - 2022年11月,集團已更改名稱為「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Ganfeng Lithium
   Group Co﹒﹐ Ltd﹒」,前稱「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Ganfeng Lithium
   Co﹒﹐ Ltd﹒」。
 - 2023年7月,集團以14﹒24億元人民幣向主席李良彬收購鑲黃旗蒙金礦業開發70%股權連股東貸款
   。其經營範圍包括鉭礦、鈮礦、鋰礦、銣礦、銫礦開採及礦產品加工、銷售,並擁有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
   鑲黃旗加不斯鈮鉭礦,開採規模為60萬噸╱年,礦區面積為2﹒34平方公里,探明資源量為3931﹒4
   萬噸礦石量。
 - 2024年5月,集團以不超過3﹒427億美元增持MaliLithium40%股權至全資持有,另集
   團於2023年9月及2024年1月以不超過2﹒03億美元收購MaliLithium 60%股權,
   其中5%收購事項尚未完成。該公司主營業務是礦產資源投資與貿易,並擁有非洲馬利南部地區的
   Goulamina鋰輝石礦,礦區面積為100平方公里。


 股本變化
 - 2010年8月,以每股20﹒7元人民幣,發行2500萬股A股於深圳上市。
 - 2018年10月,以每股16﹒5港元,發行及配售2億股新H股上市。
 - 2020年8月,以每股36﹒35港元,配售4004萬股H股。
 - 2021年2月,配售4804萬股H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20年8月,發行本金額21﹒08億元人民幣於2026年到期可轉換為新A股債券,年息介乎
   0﹒3%至1﹒8%。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289﹐384﹐726
   無限制流通A股           826﹐314﹐718
   H股                240﹐222﹐800
   -------------------------------
   總股本             1﹐355﹐922﹐244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8╱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8 或港元 0.87738227╱06╱24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9╱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1.0 或港元 1.08819403╱07╱23  29╱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30╱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3 或港元 0.35131817╱06╱22  30╱03╱22
   12╱2021  十送四紅股                17╱06╱22  30╱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30╱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3 或港元 0.36526208╱06╱21  30╱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5╱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3 或港元 0.32819329╱06╱20  23╱04╱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8╱08╱19
   ------------------------------------------------


                                                -完-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