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000776。 - 集團於1991年成立,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主要業務包括: (1)投資銀行業務:向企業客戶提供股權和債務融資及財務顧問服務; (2)財富管理業務:代理客戶買賣股票、債券、基金、期貨及其他可交易證券,向客戶提供投資顧問服務和 銷售資產管理、收益憑證、資產證券化等金融產品,並為客戶提供融資融券及回購交易服務; (3)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業務:從事股票、固定收益及衍生產品的做市服務及自營交易,以及為機構客戶提 供交易諮詢及執行、投資研究服務和主經紀商服務;及 (4)投資管理業務:提供資產管理及基金管理服務並從事私募股權投資以及另類投資服務。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4年9月止九個月,集團營業額上升6﹒2%至191﹒37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6﹒4%至67﹒64億元。於2024年9月30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 1614﹒31億元,短期借款為59﹒01億元。 - 截至2024年6月止半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3﹒3%至166﹒8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下跌3﹒9%至43﹒62億元。期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營業額增加15﹒3%至3﹒52億元,分部溢利增長2﹒4倍至1871萬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下跌5﹒1%至62﹒75億元,佔總營業額37﹒6%,分部溢利減少3﹒5%至 29﹒94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營業額上升14%至67﹒35億元,佔總營業額40﹒4%,分部溢利增長24﹒2% 至19﹒68億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下降25﹒2%至32﹒47億元,佔總營業額19﹒5%,分部溢利下跌 38﹒7%至9﹒69億元; (五)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6家、證券營業部330家,合計356家分支機構, 營業網點分布於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期內,集團共有13家分支機構完成搬遷及更名; (六)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30﹒89億元,借款總額為54﹒09億 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應付經紀業務客戶帳款)╱(資產總額-應付經紀業務客戶帳款))為 73﹒7%(2023年12月31日:74﹒4%)。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5%至320﹒9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下跌12% 至69﹒7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營業額減少2﹒7%至5﹒99億元,分部虧損擴大8﹒4%至2﹒67億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下跌0﹒9%至132﹒53億元,佔總營業額41﹒3%,分部溢利減少4﹒6% 至63﹒74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營業額上升31﹒4%至109﹒63億元,佔總營業額34﹒2%,分部溢利增長 64﹒3%至20﹒34億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下降7﹒4%至71﹒16億元,佔總營業額22﹒2%,分部溢利下跌42﹒9% 至17﹒16億元; (五)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6家、證券營業部323家,合計349家分支機構 ,營業網點分布於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內,集團共有29家分公司、證券營業部完成搬 遷及更名; (六)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7﹒41億元,借款總額為68﹒38 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應付經紀業務客戶帳款)╱(資產總額-應付經紀業務客戶帳款)) 為74﹒4%(2022年12月31日:74%)。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2﹒5%至301﹒2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26﹒9%至79﹒2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營業額增加39﹒9%至6﹒16億元,分部虧損擴大11﹒6%至2﹒46億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下跌13﹒7%至133﹒7億元,佔總營業額44﹒4%,分部溢利減少0﹒2% 至66﹒79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營業額下降29﹒9%至83﹒46億元,佔總營業額27﹒7%,分部溢利減少 76﹒5%至12﹒38億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下降29﹒8%至76﹒81億元,佔總營業額25﹒5%,分部溢利下跌 37﹒8%至30﹒04億元; (五)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5家、證券營業部313家,合計338家分支機構 ,營業網點分布於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內,集團共有22家分公司、證券營業部完成搬 遷及更名; (六)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0﹒72億元,借款總額為45﹒56 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應付經紀業務客戶帳款)╱(資產總額-應付經紀業務客戶帳款)) 為73﹒98%(2021年12月31日:72﹒92%)。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2﹒9%至388﹒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8﹒1% 至108﹒54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營業額下跌34﹒5%至4﹒4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2﹒21億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上升16%至154﹒95億元,分部溢利增長6﹒8%至66﹒9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營業額上升24﹒4%至119﹒03億元,分部溢利增加47﹒5%至52﹒63億元 ;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增長2﹒5%至109﹒41億元,分部溢利則減少2﹒1%至48﹒26億元; (五)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5家、證券營業部284家,營業網點分布於全國 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內,集團共有32家分支機構完成更名或搬遷; (六)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2﹒81億元,借款總額為12﹒55 億元。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4%至344﹒1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33﹒2% 至10﹒04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營業額下跌54﹒7%至6﹒72億元,分部溢利下降94﹒6%至4326萬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上升29﹒6%至133﹒55億元,分部溢利增長60﹒3%至62﹒63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營業額上升2%至95﹒71億元,分部溢利增加6﹒9%至35﹒67億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增長70﹒8%至106﹒73億元,分部溢利上升67%至49﹒3億元; (五)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0家、證券營業部282家,營業網點分布於全國 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內,集團共有5家分公司、24家營業部已完成同城搬遷; (六)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9﹒07億元,借款為29﹒18億元 。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2%至277﹒6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75﹒3% 至75﹒3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營業額增加21﹒7%至14﹒84億元,分部溢利上升3﹒3%至7﹒96億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下降1﹒4%至103﹒06億元,分部溢利減少2﹒7%至39﹒06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營業額上升77﹒5%至93﹒79億元,分部溢利大幅增長至33﹒36億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上升65﹒7%至62﹒51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4倍至29﹒52億元; (五)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1家、證券營業部283家,營業網點分布於全國 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內,集團共有14家營業部已完成同城搬遷; (六)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3﹒03億元,淨資產除以負債的比率 為40﹒46%(2018年12月31日:39﹒33%)。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5﹒7%至210﹒3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50% 至4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營業額減少55﹒7%至12﹒2億元,分部溢利則下降52﹒2%至7﹒71億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下跌6﹒8%至104﹒5億元,分部溢利下降17﹒6%至40﹒17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營業額減少24﹒8%至52﹒84億元,分部下跌97﹒5%至5511萬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下降43﹒6%至37﹒71億元,分部溢利減少66%至12﹒52億元; (五)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0家、證券營業部264家,營業網點分布於全國 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內,集團共有33家營業部已完成同城或異地搬遷; (六)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2﹒86億元,淨資產除以負債比率為 39﹒33%(2017年12月31日:46﹒48%)。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1%至283﹒1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7%至 85﹒9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營業額微升0﹒2%至27﹒56億元,分部溢利則下降1﹒9%至16﹒13億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下跌4﹒6%至112﹒08億元,分部溢利下降17﹒4%至48﹒76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營業額上升15﹒8%至70﹒24億元,分部溢利增長56﹒3%至22﹒48億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增加4﹒4%至66﹒91億元,分部溢利增長21﹒9%至36﹒86億元; (五)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0家、證券營業部264家,營業網點分布於全國 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內,集團共有14家營業部已完成同城或異地搬遷; (六)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7﹒29億元,淨資產除以負債比率為 46﹒48%(2016年12月31日:43﹒57%)。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35﹒2%至277﹒3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39﹒2%至80﹒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收入增加31﹒4%至27﹒51億元,經營溢利增長1﹒3倍至16﹒44億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下跌50﹒1%至117﹒47億元,經營溢利下降48﹒9%至59﹒03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營業額下跌36﹒2%至60﹒67億元,經營溢利下降71%至14﹒39億 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上升4﹒6%至64﹒1億元,經營溢利增加1﹒4%至30﹒23億元; (五)截止2016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0家、證券營業部264家,營業網點分佈於中國大 陸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六)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69﹒18億元,淨資產與負債比率為 43﹒57%,(2015年12月31日:35﹒5%)。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6倍至427﹒7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亦增長 1﹒6倍至132﹒0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收入上升17﹒4%至20﹒94億元,經營溢利則下跌22﹒5%至7﹒05億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增長1﹒7倍至235﹒29億元,經營溢利增長1﹒9倍至115﹒53億元; (三)客戶服務:營業額上升1﹒8倍至95﹒06億元,經營溢利增長2﹒4倍至49﹒6億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增長2﹒2倍至61﹒28億元,經營溢利亦增長2﹒2倍至29﹒81億元; (五)截止2015年12月31日,集團共有分公司20家、證券營業部264家,營業網點分佈於中國大 陸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亦在中國16個省及直轄市設有27家期貨經紀營業部; (六)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03﹒82億元,淨資產與負債比率為 35﹒5%(2014年12月31日:31%)。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4﹒1%至161﹒4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78﹒6%至50﹒2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收入增長3﹒7倍至17﹒84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利9﹒09億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增加62%至86﹒72億元,經營溢利亦增長71﹒9%至40﹒47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營業額增加52﹒3%至34﹒15億元,經營溢利亦增長65﹒1%至 14﹒75億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增長1﹒1倍至18﹒9億元,經營溢利增長39﹒8%至9﹒36億元; (五)截止2014年12月31日,集團在中國擁有249家證券經紀營業部,其中76﹒6%的營業部位 於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地區;亦在中國16個省及直轄市設有26家期貨經紀營業部; (六)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89﹒74億元,銀行借款42﹒86億元 ,流動比率為1﹒4倍(2013年:1﹒6倍),淨資產對負債總額比率為31﹒4%(2013年 :66﹒9%)。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8﹒3%至92﹒7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8﹒3%至28﹒1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收入下跌66﹒3%至3﹒77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1174萬元; (二)財富管理:營業額增加57%至53﹒54億元,經營溢利亦增長84﹒8%至23﹒54億元; (三)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營業額增加35﹒9%至22﹒42億元,經營溢利亦增長14%至8﹒94億 元; (四)投資管理:營業額增加62﹒6%至9﹒16億元,經營溢利亦增長53%至6﹒7億元; (五)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6﹒29億元,銀行借款4﹒44億元;流 動比率為1﹒6倍(2012年:1﹒5倍),淨資產對負債總額比率為66﹒9%(2012年: 148﹒1%)。
發展概覽 - 於2015年3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擴大行業覆蓋,提供多元化服務,提升客戶服務能力,鞏固集團在中小企投行業務的市場地位; (二)計劃通過增加投資顧問團隊規模、拓寬銷售產品種類和範圍、創設更多投資組合、優化網點結構並升級 網點和開展家族財富管理業務等措施,提升對高淨值客戶的服務能力,擴大富裕客戶的覆蓋率及產品滲 透率; (三)通過發展做市業務,擴大資本中介型業務和鞏固研究團隊市場的服務能力,滿足不同機構客戶的需求; (四)將不斷優化集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另類投資基金於一體的多層次的大資產管理平 台體系,實現客戶資源整合,建立集團的投資管理品牌; (五)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建立互聯網金融綜合服務平台,並把握中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實現集團國 際化的快速發展; (六)擬優化集團的資本結構,在流動性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集團的整體槓桿率及資本收益率,並持續提升 全面風險管理能力; (七)進一步優化績效考核體系,完善員工長效激勵機制,吸引海內外行業精英。 - 2015年4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312﹒19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156﹒1億港元(佔50%)用作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及建設互聯網金融平台和財富管理平台; (二)約62﹒44億港元(佔20%)用作發展投資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和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業務; 及 (三)約93﹒66億港元(佔30%)用於國際業務。 - 2015年6月,集團與股東吉林敖東藥業集團其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管理基金A(廣發信德.吉林敖東 創新產業發展基金)及基金B(吉林敖東創新產業發展基金),分佔60%及40%權益。其中集團將向基金 A出資3億元人民幣,基金管理公司則向兩隻基金合共出資1500萬元人民幣。基金A將投資於中藥保健相 關行業項目,基金B則投資於吉林省的新興產業。 - 2019年1月,集團以不超過13﹒9億元人民幣增持廣發基金管理9﹒458%權益至60﹒593%權 益,其主要從事基金募集及銷售,以及資產管理等業務。另以不超過1﹒1億元人民幣增持廣東廣發互聯小額 貸款22%權益至67%,其主要從事辦理各項小額貸款、中小微企業融資及理財等諮詢服務。 - 2023年6月,集團擬以低於10億元人民幣(相等於每股3港元)收購惠理集團(00806)不超過 3﹒69億股股份,佔其已發行股本20﹒2%。
股本分類
(08╱05╱2018) 股數 ------------------------------ A股 5﹐919﹐291﹐464 H股 1﹐701﹐796﹐200 ------------------------------ 總數 7﹐621﹐087﹐664
股本變化 - 2015年4月,以每股$18﹒85,發行及配售14﹒8億股H股上市;同月,超額配售2﹒22億股H 股。 - 2018年5月,擬發行不超過11﹒8億股A股。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中期息人民幣 0.1 或港元 0.10992528╱10╱24 30╱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3 或港元 0.330277927╱05╱24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35 或港元 0.38103311╱07╱23 30╱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30╱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5 或港元 0.57961606╱06╱22 30╱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7╱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45 或港元 0.54191427╱05╱21 29╱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35 或港元 0.38195122╱06╱20 27╱03╱20 12╱2019 中期息人民幣 0.2 或港元 0.22181504╱11╱19 29╱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