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860。 - 集團主要從事開發、設計、銷售、安裝、調試、修理低溫儲運容器、壓縮機及配件;機械設備、電氣設備;技 術諮詢、技術服務;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4年9月止九個月,集團營業額上升9﹒8%至11﹒15億元(人民幣;下 同),股東應佔虧損收窄67﹒7%至1601萬元。於2024年9月30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4億元, 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9億元及1﹒1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4年6月止半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9﹒6%至7﹒49億元(人民幣;下 同),股東應佔虧損收窄88﹒6%至337萬元。期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氣體儲運產品:營業額增加11﹒6%至6億元,佔總營業額80﹒1%; (二)自動化製造設備系統集成:營業額增長1﹒3倍至1﹒03億元,佔總營業額13﹒7%; (三)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4﹒29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2億元及9000 萬元,流動比率為1﹒58倍(2023年12月31日:1﹒65倍),資產負債率為53﹒1%( 2023年12月31日:51%)。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4%至14﹒05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 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5168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氣體儲運產品:營業額減少5﹒9%至10﹒94億元,佔總營業額77﹒9%,毛利率下降0﹒6個 百分點至7﹒6%; (二)自動化製造設備系統集成:營業額增加73﹒6%至2﹒25億元,佔總營業額16%,毛利率則下跌 8﹒7個百分點至34﹒7%; (三)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5﹒03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4億元及 7000萬元,流動比率為1﹒65倍(2022年:1﹒72倍),資產負債率為51%(2022 年:43﹒4%)。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6%至13﹒72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 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830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氣體儲運產品:營業額增長2﹒4%至11﹒63億元,毛利率減少1﹒6個百分點至8﹒2%; (二)自動化製造設備系統集成:錄得營業額1﹒3億元,毛利率為43﹒4%; (三)其他:錄得營業額3187萬元; (四)按地區劃分:來自國內之營業額上升12%至7﹒51億元,毛利率增加4﹒5個百分點至15﹒8% ;來自國外之營業額增長23﹒3%至5﹒73億元,毛利率增加2﹒3個百分點至9﹒9%; (五)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3﹒37億元,短期借款為1億元,流動比率為1﹒7 倍(2021年12月31日:1﹒3倍),資產負債率為42﹒2%(2021年12月31日: 38﹒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8﹒7%至11﹒8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 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2328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制無縫氣瓶:營業額增長18﹒2%至4﹒88億元; (二)纏繞瓶:營業額上升56﹒2%至1﹒69億元; (三)低溫瓶:營業額下跌29﹒4%至1﹒16億元; (四)低溫儲運裝備:營業額增加3﹒8%至1﹒61億元; (五)其他:營業額上升2﹒4%至2﹒02億元; (六)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1﹒06億元,短期借款為8383萬元,流動比率為 1﹒32倍(2021年12月31日:1﹒33倍),資產負債率為38﹒7%(2021年12月 31日:41﹒2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9%至10﹒88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 ,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5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制無縫氣瓶:營業額減少9﹒7%至4﹒13億元; (二)纏繞瓶:營業額下降18﹒6%至1﹒08億元; (三)低溫瓶:營業額下跌20﹒6%至1﹒64億元; (四)低溫儲運裝備:營業額減少20﹒9%至1﹒55億元; (五)其他:營業額上升38﹒3%至1﹒97億元; (六)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2﹒79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68億元及 115萬元,流動比率為1﹒33倍(2019年:1倍),資產負債率為41﹒27%(2019年 :58﹒0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6%至11﹒9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虧損擴大38﹒4%至1﹒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制無縫氣瓶:營業額上升1﹒2%至4﹒57億元,毛利率減少12﹒5個百分點至9﹒5%; (二)纏繞瓶:營業額下降33﹒4%至1﹒33億元,毛損率為3﹒8%; (三)低溫瓶:營業額上升77﹒8%至2﹒07億元,毛利率增加19﹒3個百分點至14﹒9%; (四)低溫儲運裝備:營業額上升82﹒3%至1﹒96億元,毛利率增加18﹒6個百分點至3﹒9%; (五)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8351萬元,短期借款為2﹒91億元,流動比率為 1倍(2018年:1﹒05倍),資產負債率為58﹒07%(2018年:51﹒38%)。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6﹒8%至11﹒22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 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為9394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制無縫氣瓶:營業額下降7﹒4%至4﹒52億元,毛利率增長4﹒5個百分點至22%; (二)纏繞瓶:營業額減少0﹒5%至2億元,毛利率減少7﹒7個百分點至4%; (三)低溫瓶:營業額下跌13﹒3%至1﹒16億元,毛損率為4﹒4%; (四)低溫儲運裝備:營業額減少53%至1﹒07億元,毛損率為14﹒78%; (五)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6116萬元,短期借款為2﹒78億元,長期借款為 1100萬元,流動比率為1﹒05倍(2017年12月31日:1﹒29倍),資產負債比率為 51﹒38%(2017年12月31日:46﹒79%)。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35﹒3%至12﹒0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 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2087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制無縫氣瓶:營業額持平於4﹒88億元,毛利率增長2個百分點至17﹒4%; (二)纏繞瓶:營業額增長27﹒9%至1﹒99億元,毛利率增長9﹒7個百分點至11﹒8%; (三)低溫瓶:營業額增長1﹒2倍至1﹒34億元,毛利率增長1﹒3個百分點至11﹒3%; (四)低溫儲運裝備:營業額增長2﹒6倍至2﹒28億元,毛利率增長36﹒5個百分點至23﹒5%; (五)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7837萬元,短期借款為2﹒85億元,長期借款為 506萬元,流動比率為1﹒29倍(2016年12月31日:1﹒03倍),資產負債比率為 46﹒79%(2016年12月31日:47﹒46%)。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7﹒4%至8﹒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虧 損收窄28﹒4%至1﹒4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質無縫氣瓶:營業額下跌6﹒1%至4﹒88億元,毛利率則增加4﹒9個百分點至15﹒5%; (二)纏繞瓶:營業額增加10﹒1%至1﹒56億元,毛利率則下降6﹒8個百分點至2﹒1%; (三)低溫瓶:營業額下跌48﹒4%至6033萬元,而毛利率為10%,較去年增加30﹒8個百分點; (四)低溫儲運裝備:營業額減少9﹒3%至6377萬元,毛損率為13%; (五)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19億元,短期借款為1﹒9億元,流動比率為 1﹒03倍(2015年:1﹒11倍),資產負債率為47﹒46%(2015年:44﹒65%) 。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40﹒4%至10﹒77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亦 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2﹒0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質無縫氣瓶:營業額下跌38﹒2%至5﹒2億元,毛利率則增加0﹒5個百分點至10﹒5%; (二)纏繞瓶:營業額下跌57﹒9%至1﹒42億元,毛利率減少5﹒9個百分點至8﹒9%; (三)低溫瓶:營業額減少48﹒2%至1﹒17億元,毛損率為20﹒8%; (四)低溫儲運裝備:營業額減少34﹒8%至7027萬元,毛利率下降14﹒7個百分點至8﹒6%; (五)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82億元,短期借款為2﹒06億元。流動及速動 比率分別為1﹒11倍及0﹒61倍(2014年:分別為1﹒33倍及0﹒72倍),資產負債率為 44﹒65%(2014年:42﹒39%)。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36﹒1%至18﹒06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 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2142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低溫儲運裝備:營業額下跌16﹒5%至17﹒63億元,分部虧損擴大2﹒2倍至7489萬元,因 行業市場需求減少; (二)壓縮機:營業額下跌60﹒1%至4302萬元,分部虧損收窄50﹒1%至900萬元; (三)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64億元,短期借款3﹒18億元,負債總額 10﹒63億元。流動比率為1﹒3倍(2013年:1倍),資產負債比率為42﹒4%(2013 年:59﹒9%)。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7﹒1%至28﹒2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虧損縮窄13%至1﹒0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印刷機械:營業額下跌18﹒7%至6﹒08億元,分部虧損縮窄62﹒6%至6338萬元; (二)低溫儲運裝備:營業額下跌3﹒7%至21﹒12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2344萬元; (三)壓縮機:營業額上升2﹒8%至1﹒08億元,分部虧損擴大6倍至1804萬元,因行業市場需求減 少; (四)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短期借貸為4﹒83億元;資產負債比率為58﹒9%(2012年 :57﹒6%);流動比率為1倍(2012年:1倍)。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6﹒9%至7﹒48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業績轉 盈為虧,股東應佔虧損1﹒6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膠印機系列:營業額上升11﹒8%至3﹒66億元,毛利率減少3﹒4個百分點至12﹒4%; (二)凹版印刷機系列:營業額減少16﹒2%至3﹒05億元,毛利率下降0﹒9個百分點至21﹒4%; (三)表格機系列:營業額下降30%至4372萬元,毛利率減少0﹒4個百分點至16﹒2%; (四)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短期借貸為3﹒13億元;流動比率為1倍(2011年:1﹒2 倍);資產負債比率為59﹒2%(2011年:47﹒8%)。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2﹒1%至8﹒04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母公司 凈利潤下降48﹒9%至1138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膠印機系列營業額下降24%至3﹒28億元;凹版印刷機系列營業額上升21﹒5%至3﹒64億元 ;表格機系列營業額增長39﹒4%至6245萬元; (二)國內市場營業額減少1﹒5%至7﹒27億元;國外市場營業額下降28﹒5%至2613萬元; (三)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負債總額7﹒11億元;資產負債比率47﹒8%;流動比率1﹒2 倍。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9%至8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業績轉虧為盈,股東應佔溢利 3023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膠版印刷機銷售:營業額減少4﹒1%至4﹒27億元,經營虧損收窄4﹒4%至1﹒22億元; (二)凹版印刷機銷售:營業額上升28﹒4%至2﹒98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經營溢利1335萬元 ; (三)表格機銷售:營業額增長67﹒6%至4473萬元,經營虧損擴大2﹒1倍至1141萬元; (四)集團產品主要地區中國營業額上升5﹒6%至7﹒52億元,佔總營業額94%; (五)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短期借款1﹒4億元,長期借款1800萬元; 流動比率111﹒82%;資產負債率47﹒77%。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2%至7﹒48億元,股東應佔虧損收窄34﹒6%至1﹒74億元。年 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膠板印刷機:營業額上升1﹒9%至4﹒45億元,經營虧損收窄9﹒2%至1﹒28億元; (二)凹板印刷機:營業額增長12﹒9%至2﹒32億元,經營虧損收窄89﹒2%至561萬元; (三)表格機銷售:營業額下降39%至2669萬元,經營虧損收窄75﹒3%至364萬元; (四)其他業務:營業額減少16﹒4%至4443萬元,經營虧損收窄54﹒1%至2048萬元; (五)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負債總額9﹒94億元;流動比率97%;資產 負債率57﹒2%。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9﹒8%至7﹒39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股東應佔虧損 2﹒6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由於受原材料漲價,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加息及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衰退等一系列 影響,使下游印刷企業不堪重負,設備更新速度急劇下降,印機市場顯現萎縮狀態。集團毛虧1542 萬元,去年毛利2﹒01億元; (二)印刷機之銷售額下跌31﹒7%至6﹒88億元,備件之銷售額下跌32%至1679萬元。
發展概覽 - 集團向印刷機械產業下游發展,成立北京北人羽新膠印有限任公司從事發展書刊、包裝等印刷業,以及收購及 成立從事凹印機製造的陝西北人印刷機械。 - 2002年12月,集團獲准發行2200萬股A股,發行價待定,預計集資不少於1﹒42億元,將全部投 入新型平張紙多色膠印機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 2006年2月,集團就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作出建議,集團A股股東每持有10股A股可獲支付3﹒1股股份 ;同月,集團修訂改革方案為每持有10股A股可獲支付3﹒8股股份。完成後,集團控股股東北人集團公司 之持股量將由59﹒24%減至52﹒76%。 - 2010年6月,集團以總代價2﹒5億元人民幣向主要股東北人集團出售北人亦新(北京)全部權益、海門 北人富士印刷機械79﹒7%權益連債務、一幅位於北京朝陽區面積合共16﹐500平方米之土地連配套設 施,以及BEIREN200四開四色平版印刷技術連若干存貨,預期出售收益為1﹒71億元人民幣。北人 亦新(北京)主要從事印刷機械及產品的技術開發、轉讓與咨詢,以及設備租賃,並擁有一幅位於北京經濟開 發區面積31﹐887平方米之土地,海門北人富士印刷機械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印刷機械及相關零件。 - 2012年7月,集團訂立框架協議,進行業務重組,擬以11﹒9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京城控股出售陝西 北人印刷機械全部86﹒24%權益、北京北人京延印刷機械廠全部權益及北京北人富士印刷機械全部70% 權益,並以8﹒94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天海工業71﹒56%權益、北京京城壓縮機以及京城控股(香港) 全部權益。完成後,集團將終止現有之印刷業務,轉為從事氣體儲運裝備的研發、製造及銷售以及壓縮機械業 務;11月,訂立重組協議,出售代價為11﹒85億元人民幣,收購代價為11﹒79億元人民幣。 - 2013年10月,集團以1﹒06億元人民幣出售位於北京朝陽區之員工宿舍予控股股東北京京城機電控股 ,預期出售收益約7000萬元人民幣。宿舍總建築面積約4520平方米,因生產基地搬遷而出售。 - 2013年12月,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北京明暉天海氣體儲運裝備銷售引入新投資者北京京國發股權投資基金 其注資2億元人民幣,佔明暉天海44﹒8%權益,集團所佔權益將減至55﹒2%。明暉天海將發展車用液 化氣瓶與低溫設備(LNG產業)業務。 - 2014年1月,集團已更改名稱為「北京京城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Beijing Jingcheng Machinery Electric Co﹒ Ltd﹒」,前稱「北人印刷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Beiren Printing Machinery Holding Ltd﹒」。 - 2014年5月,集團擬以不少於2﹒5億元人民幣悉售北京京城壓縮機全部權益,預期出售收益約7000 萬元人民幣至9000萬元人民幣;8月,出售代價定為2﹒5億元人民幣。 - 同月,集團附屬公司北京明暉天海氣體儲運裝備銷售引入新投資者北京巴士傳媒(滬:600386),向其 注資2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明暉天海權益將由55﹒2%攤薄至38﹒51%。明暉天海從事生產及 銷售低溫儲備、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及迷你罐。 - 2015年11月,集團擬以4﹒98億元(人民幣;下同)向包括母公司京城控股等,收購京城國際全部權 益。代價中3﹒74億元以每股10﹒86元發行3442萬股A股予京城控股,餘額以發行股份以籌集資金 支付。京城國際主要從事融資租賃業務。2016年2月,支付予京城控股之方式改為以每股11﹒01元發 行2037萬股A股連現金。2016年6月,收購協議終止。 - 2016年1月,集團股東京城控股以每股11﹒12元(人民幣;下同)轉讓3926萬股集團A股予京國 發基金及北巴傳媒,佔集團已發行股本9﹒3%,雙方將以明暉天海61﹒49%權益支付代價。明暉天海由 集團持有38﹒51%,從事生產及銷售低溫儲備、車用液化天然氣氣瓶及迷你罐;7月,協議終止。 - 2017年4月,集團以343萬美元增持天海美洲公司49%權益至全資擁有,其從事銷售高壓氣瓶、乙炔 氣瓶、低溫氣瓶等各種氣瓶;8月,收購不獲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批准。 - 2019年5月,集團擬配售8440萬股A股予主要股東北京京城機電控股,佔經擴大後已發行股本 16﹒7%。完成後,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持有集團權益由43﹒3%增至52﹒75%,並將申請清洗豁免。 - 2019年7月,集團以2208萬元人民幣出售山東天海高壓容器全部51%權益,其主要業務包括生產無 縫氣瓶及焊接氣瓶,以及銷售工業氣瓶及其配件。 - 2020年12月,集團以2﹒46億元人民幣收購青島北洋天青數聯智能股份80%權益,代價以8743 萬元人民幣現金及以每股A股3﹒42元人民幣,發行4648萬股A股支付。該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化、信息 化的生產線建設、升級、改造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業務;及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產銷、加工、推廣和維 護等業務。2021年6月,中國證監會對發行代價股份申請作出不予核准的決定。同月,集團決定繼續推進 收購事項。2022年5月,集團宣布收購事項已於2022年3月獲中國證監會核准。
股本變化 - 1993年8月,以每股2﹒3港元,發行1億H股上市。 - 1994年5月,以每股5﹒31元人民幣,發行5000萬股A股。 - 2003年1月,以每股7﹒0元人民幣,發行2200萬股A股。 - 2019年5月,以每股$3﹒41,發行6300萬股A股。 - 2020年12月,以每股3﹒42元人民幣,發行4648萬股A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63﹐000﹐000 無限制流通A股 322﹐000﹐000 H股 100﹐000﹐000 ------------------------------- 總股本 485﹐000﹐000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16╱08╱24 12╱2023 不派末期息 -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16╱08╱23 12╱2022 不派末期息 - 30╱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11╱08╱22 12╱2021 不派末期息 - 17╱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11╱08╱21 12╱2020 不派末期息 - 17╱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11╱08╱20 12╱2019 不派末期息 - 27╱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09╱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