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1919
COSCO SHIPPING HOLDINGS CO., LTD. 集團網址: http://hold.coscoshipping.com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1919。
 - 集團主要從事提供集裝箱航運、集裝箱碼頭管理與經營服務。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上升20﹒1%至579﹒6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73﹒1%至116﹒95億元。期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業務:營業額增長20﹒1%至558﹒83億元,佔總營業額96﹒4%,息稅前利潤大
      幅增長17﹒1倍至147﹒64億元。期內,集團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648﹒2萬標準箱,較去年
      同期上升7﹒5%。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團經營船隊包括554艘集裝箱船舶,運力達
      337﹒4萬標準箱;
   (二)碼頭業務:期內,集團所屬中遠海運港口碼頭總吞吐量3574﹒9萬標準箱,較去年同期上升
      7﹒5%。其中:控股碼頭吞吐量上升7﹒2%至795﹒8萬標準箱,參股碼頭吞吐量增加7﹒6%
      至2779﹒13萬標準箱;
   (三)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879﹒11億元,而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24﹒46億元及301﹒13億元。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3﹒3%至2338﹒5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1﹒1倍至491﹒7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1﹒5倍至676﹒84億元,毛利率上升13﹒2個百分點至28﹒9%;
   (二)集裝箱航運業務:營業額增長34﹒4%至2259﹒71億元,佔總營業額96﹒6%,分部利潤增
      加1﹒5倍至574﹒86億元。年內,集團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2593﹒9萬標準箱,較去年增長
      10﹒1%;國際航線單箱收入增長3﹒2倍至每標準箱1374﹒86美元;
   (三)碼頭業務:營業額上升4%至108﹒1億元,分部利潤則下跌10﹒6%至17﹒14億元。年內,
      集團所屬中遠海運港口總吞吐量14﹐403﹒27萬標準箱,增加6﹒1%;其中,控股碼頭公司
      3265﹒54萬標準箱,上升6﹒2%;參股碼頭11﹐137﹒73萬標準箱,增長6%;
   (四)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為1841﹒89億元,借款總額為
      346﹒76億元。淨現金(負債)與權益比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借款總額-租賃負債總額)╱
      權益總額)為37﹒9%(2023年12月31日:39﹒8%)。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55﹒1%至1754﹒4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78﹒3%至238﹒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降83﹒8%至275﹒87億元,毛利率下跌27﹒9個百分點至15﹒7%;
   (二)集裝箱航運業務:營業額減少56﹒2%至1680﹒39億元,佔總營業額95﹒8%,分部利潤下
      降85﹒9%至225﹒57億元。年內,集團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2355萬標準箱,較去年下降
      3﹒5%;國際航線單箱收入下跌60%至每標準箱1055﹒31美元;
   (三)碼頭業務:營業額上升4﹒9%至74﹒08億元,分部利潤增加7﹒7%至19﹒18億元。年內,
      集團所屬中遠海運港口總吞吐量1﹒36億標準箱,增加4﹒4%;其中,控股碼頭公司
      3076﹒21萬標準箱,下降2﹒7%;參股碼頭1﹒05億標準箱,上升6﹒7%;
   (四)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為1811﹒13億元,借款總額為
      432﹒77億元。淨現金(負債)與權益比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借款總額-租賃負債總額)╱
      所有者權益)為39﹒8%(2022年12月31日:55﹒9%)。
 - 2022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之營業額增長17﹒2%至3910﹒5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22﹒8%至1096﹒8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持續經營業務之毛利增加21﹒7%至1704﹒78億元,毛利率上升1﹒6個百分點至43﹒6%
      ;
   (二)集裝箱航運業務:營業額增長17﹒1%至3839﹒93億元,佔總營業額98﹒2%,分部利潤上
      升26﹒6%至1604﹒27億元。年內,集團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2441萬標準箱,較去年下降
      9﹒3%;國際航線單箱收入增長22﹒6%至每標準箱2636﹒87美元;
   (三)碼頭業務:營業額上升22﹒1%至70﹒65億元,分部利潤增加6﹒4%至17﹒8億元。年內,
      集團所屬中遠海運港口總吞吐量1﹒3億標準箱;其中,控股碼頭公司3162﹒77萬標準箱,上升
      35﹒3%;參股碼頭9847﹒93萬標準箱,下降7%;
   (四)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為2356﹒14億元,借款總額為
      428﹒08億元。
 - 2021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之營業額增加94﹒8%至3336﹒9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8倍至892﹒9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持續經營業務之毛利增長4﹒8倍至1401﹒25億元,毛利率增加27﹒9個百分點至42%;
   (二)集裝箱航運業務:營業額增加97﹒5%至3279﹒09億元,佔總營業額98﹒3%,分部利潤增
      長8﹒1倍至1266﹒57億元。年內,集團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2691萬標準箱,較去年增長
      2﹒2%;國際航線單箱收入增長1﹒1倍至每標準箱2151﹒49美元;
   (三)碼頭業務:營業額上升10%至57﹒84億元,分部利潤增加12﹒5%至16﹒73億元。年內,
      集團所屬中遠海運港口總吞吐量1﹒29億標準箱;其中,控股碼頭公司2337﹒5萬標準箱,上升
      4﹒7%;參股碼頭1﹒06億標準箱,上升4﹒4%;
   (四)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為1779﹒47億元,借款總額為
      733﹒34億元。
 - 2020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之營業額上升13﹒8%至1712﹒5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加48﹒4%至99﹒2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57﹒5%至241﹒42億元,毛利率上升3﹒9個百分點至14﹒1%;
   (二)集裝箱航運業務:營業額增加14﹒6%至1659﹒99億元,佔總營業額96﹒9%,分部利潤增
      長1﹒5倍至138﹒72億元;年內,集團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2634﹒5萬標準箱,較去年增長
      2﹒4%;國際航線單箱收入上升13﹒6%至每標準箱1010﹒91美元;
   (三)集裝箱碼頭業務:營業額下跌8﹒4%至52﹒6億元,分部利潤下降1﹒2%至14﹒87億元。碼
      頭業務完成總吞吐量1﹒24億標準箱;其中,控股碼頭公司總吞吐量減少11﹒1%至2232﹒9
      萬標準箱,參股碼頭公司總吞吐量上升2﹒9%至1﹒01億標準箱;
   (四)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為526﹒3億元,借款總額為
      949﹒72億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借款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股東權益)為53﹒8%(
      2019年12月31日:101﹒54%)。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5﹒1%至1505﹒4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4﹒4倍至66﹒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59﹒4%至153﹒29億元,毛利率增加2﹒2個百分點至10﹒2%;
   (二)集裝箱航運業務:營業額增加26﹒1%至1447﹒99億元,佔總營業額96﹒2%,分部利潤增
      長50﹒5%至56﹒51億元;
      1﹒年內,集團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2573﹒9萬標準箱,較去年增長18﹒1%;國際航線單箱收
        入增長9﹒6%至每標準箱889﹒71美元;
      2﹒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的集裝箱船隊規模達507艘,297萬標準箱;
   (三)集裝箱碼頭業務:營業額增加4﹒3%至57﹒52億元,分部利潤則下降8﹒9%至15﹒04億元
      。碼頭業務完成總吞吐量1﹒3億標準箱,增長7﹒8%;其中,控股碼頭公司總吞吐量上升
      13﹒1%至2635萬標準箱,參股碼頭公司總吞吐量增加6﹒6%至1﹒04億標準箱;
   (四)公司及其他業務:並無錄得營業額,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利潤6736萬元;
   (五)已終止經營業務:營業額增加28﹒1%至5﹒16億元,分部利潤上升1﹒5倍至5﹒21億元;
   (六)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為496﹒9億元,借款總額為
      1198﹒77億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101﹒5%。
 - 2018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之營業額上升33﹒1%至1203﹒4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下降53﹒8%至12﹒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32﹒3%至1147﹒53億元,佔總營業額95﹒4%,分部
      利潤增加33%至37﹒55億元;
      1﹒年內,集團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2179﹒2萬標準箱,較去年增長29%;國際航線平均單箱收
        入增長0﹒2%至每標準箱871﹒64美元;內貿航線平均單箱收入增長2﹒3%至每標準箱
        2060﹒25元;
      2﹒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的集裝箱船隊規模達477艘,276萬標準箱,並持有訂
        單運力近18萬標準箱;
   (二)集裝箱碼頭及相關業務:營業額增加50﹒5%至55﹒04億元,分部利潤下降51﹒3%至
      16﹒52億元。碼頭業務全年完成總吞吐量1﹒2億標準箱,增長21%;其中,控股碼頭公司總吞
      吐量上升29﹒7%至2250﹒77萬標準箱,非控股碼頭公司總吞吐量則上升14﹒5%至
      9485﹒77萬標準箱;
   (三)公司及其他業務:錄得營業額8546萬元,分部虧損收窄26﹒4%至4﹒08億元;
   (四)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為328﹒38億元,借款總額為
      1371﹒96億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185﹒19%。
 - 2017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之營業額上升29﹒5%至903﹒99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亦轉
   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26﹒6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30﹒3%至867﹒42億元,佔總營業額96%,業績亦轉虧
      為盈,錄得分部利潤28﹒24億元;
      1﹒年內,集團完成集裝箱重箱量2091﹒4萬標準箱,較去年增長13﹒7%。其中,國際航線重
        箱量增長23﹒4%至1450﹒2萬標準箱,平均單箱收入上升12﹒1%至4641﹒34元
        ╱標準箱,內貿幹線重箱量增長24﹒6%至641﹒2萬標準箱,平均單箱收入上升3﹒2%至
        1632﹒13元8標準箱;
      2﹒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集裝箱船隊自營船舶360艘,自營船舶運力達181﹒91萬
        標準箱;
   (二)集裝箱碼頭及相關業務:營業額增加12﹒5%至36﹒57億元,分部利潤增長1﹒3倍至
      33﹒95億元。其中:控股碼頭集裝箱吞吐量1735﹒3萬標準箱,較去年增加10﹒3%;控股
      散雜貨碼頭吞吐量1553﹒2萬噸,較去年增長5%;
   (三)公司及其他業務:分部虧損擴大40﹒6%至5﹒55億元;
   (四)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為257﹒39億元,借款總額為
      633﹒9億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86﹒14%。
 - 2016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上升26﹒6%至698﹒3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
   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99﹒0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年內,因出售中散集團及佛羅公司錄得淨損失24﹒3億元,出售船舶淨損失擴大3﹒4倍至
      10﹒39億元;
   (二)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27﹒9%至665﹒69億元,佔總營業額95﹒3%,業績轉
      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61﹒42億元;
      1﹒年內,集團實現集裝箱重箱量增長54﹒4%至1690﹒3萬標準箱,中遠海運集運國際航線平
        均單箱收入4141﹒02元╱標準箱,下降11﹒9%;內貿幹線平均單箱收入1581﹒15
        元╱標準箱,增長2﹒9%;
      2﹒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集裝箱船隊自營船舶312艘,船舶運力達164﹒9萬標準箱
        ;
   (三)集裝箱碼頭及相關業務:營業額增加5﹒9%至32﹒6億元,分部利潤增長3%至14﹒95億元。
      中遠海運港口控股及參股集裝箱總吞吐量為9507﹒2萬標準箱,增加5﹒1%。其中:控股碼頭集
      裝箱吞吐量1573﹒5萬標準箱,增加3﹒8%;參股碼頭集裝箱吞吐量7933﹒7萬噸,增長
      5﹒3%;
   (四)公司及其他業務:營業額下跌77﹒9%至458萬元,分部虧損收窄21﹒4%至3﹒95億元;
   (五)已終止業務-乾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跌87﹒6%至11﹒17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
      分部虧損5﹒56億元;
   (六)已終止業務-集裝箱租賃、管理、銷售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跌75﹒7%至4﹒77億元,分部利潤
      下降87﹒7%至8259萬元;
   (七)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21﹒89億元,借款總額為
      573﹒77億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67﹒08%(2015年12月31日:98﹒88%)。
 - 2015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下降14﹒2%至574﹒0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減少21﹒8%至2﹒8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跌11﹒1%至447﹒2億元,佔總營業額77﹒9%,分部利潤
      則上升3﹒4%至10﹒5億元;
      1﹒年內,集團集裝箱運載量增長4﹒1%至982﹒8萬標準箱,平均單箱收入下降12﹒4%至
        3995元╱TEU;
      2﹒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自營船隊包括178艘集裝箱船舶,運力85﹒8萬標準箱。同
        時,共持有21艘集裝箱船舶訂單,合計32﹒7萬標準箱;
   (二)乾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跌28﹒3%至89﹒9億元,佔總營業額15﹒7%,業績轉虧為
      盈,錄得分部利潤11﹒43億元;
      1﹒年內,集團貨運量下降13%至1﹒55億噸;貨運周轉量下降12﹒6%至7300億噸海裡。
        其中,煤炭承運量下降20﹒2%至5226﹒3萬噸,金屬礦石承運量增加1﹒8%至
        7415﹒9萬噸,糧食承運量下降30﹒6%至1406﹒9萬噸,其它貨物承運量下降
        13﹒5%至1429萬噸;
      2﹒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乾散貨船舶213艘,2125﹒8萬載重噸;
   (三)集裝箱碼頭及相關業務:營業額減少4﹒4%至27﹒97億元,分部利潤上升22%至8﹒77億元
      。其中,希臘比雷埃夫斯碼頭的輸送量增長4﹒2%至303﹒4萬標準箱。環渤海碼頭的吞吐量增長
      2﹒1%至2565﹒4萬標準箱,長江三角洲碼頭吞吐量微跌0﹒3%至987﹒7萬標準箱,東南
      沿海及其他碼頭吞吐量增長9﹒6%至412﹒9萬標準箱,珠江三角洲碼頭的吞吐量增長2%至
      1948﹒1萬標準箱,海外碼頭吞吐量增長1﹒1%至953萬標準箱;
   (四)持續經營業務集裝箱租賃、管理、銷售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跌20﹒7%至8﹒76億元,分部利潤
      下降11﹒3%至6﹒56億元;年內出售約滿舊箱箱量下跌55﹒3%至2﹒3萬標準箱;
   (五)公司及其他業務:營業額增加42﹒2%至2073萬元,分部虧損擴大26﹒6%至4﹒89億元;
   (六)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26﹒91億元,借款總額為
      860﹒45億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118﹒73%(2014年12月31日:109﹒96%
      )。
 - 2014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之營業額上升1﹒2%至669﹒0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增長54%至3﹒6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4﹒1%至503﹒1億元,佔總營業額75﹒2%,業績亦轉虧
      為盈,錄得經營利潤10﹒16億元;
      1﹒年內,集團集裝箱運載量增長8﹒5%至944萬標準箱,平均單箱收入上升1﹒7%至4558
        元╱TEU;
      2﹒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自營船隊包括175艘集裝箱船舶總運力84﹒1萬標準箱。同
        時,持有10艘集裝箱船舶訂單,合計11﹒8萬標準箱;
   (二)乾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跌10﹒8%至125﹒45億元,佔總營業額18﹒8%,經營虧
      損收窄38﹒5%至10﹒45億元;
      1﹒年內,集團貨運量下降15﹒4%至1﹒78億噸;貨運周轉量下降16﹒7%至8300億噸海
        裡。其中,煤炭承運量、金屬礦石承運量、糧食承運量及其它貨物承運量分別下降20﹒2%、
        13﹒7%、8﹒9%及9﹒2%,至6552萬噸、7549萬噸、2028萬噸及1653萬
        噸;
      2﹒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乾散貨船舶255艘,2337萬載重噸。同時,集團擁有
         乾散貨船舶新船訂單40艘,合共347萬載重噸;
   (三)集裝箱碼頭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14%至29﹒26億元,而經營利潤下跌5%至7﹒19億元。
      其中,希臘比雷埃夫斯碼頭的吞吐量增長18﹒5%至298﹒7萬標準箱,廣州南沙碼頭吞吐量增長
      4﹒4%至464﹒7標準箱。年內,新增營運年處理能力300萬標準箱。於2014年12月31
      日,在全球21個港口(17個位於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及4個位於海外)營運及管理123個泊位
      ,其中108個集裝箱泊位,年處理能力達6575萬標準箱;
   (四)集裝箱租賃、管理、及銷售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跌6﹒2%至11﹒05億元,經營利潤亦下降
      20%至7﹒39億元;
   (五)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97﹒06億元,借款總額869﹒43億
      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109﹒96%(2013年12月31日:114﹒43%)。
 - 2013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下降3﹒1%至661﹒38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
   ,錄得股東應佔溢利2﹒3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業績轉虧為盈,主要由於集團出售「中遠物流」、中遠集裝箱工業、「青島管理」、「上海天宏力」等
      股權;
   (二)集裝箱航運:營業額下跌0﹒6%至483﹒12億元,佔總營業額的73%,分部虧損縮窄
      35﹒4%至9﹒88億元;
      1﹒年內,集團集裝箱運載量增長8﹒5%至870萬標準箱,平均單箱收入下降10﹒4%至
        4482元╱TEU。全年新交付使用的集裝箱船舶14艘,合計96﹐074標準箱;
      2﹒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自營船隊包括173艘集裝箱船舶總運力78﹒6萬標準箱;集
        團持有4艘集裝箱船舶訂單,合計53﹐400標準箱;
   (三)乾散貨航運:營業額下跌12﹒6%至140﹒62億元,分部虧損縮窄78﹒2%至16﹒98億元
      ;
      1﹒年內,集團貨運量下降6﹒5%至21﹐007萬噸;完成貨運周轉量下降11﹒8%至
        9986億噸海裡。其中,煤炭承運量、金屬礦石承運量、糧食承運量及其它貨物承運量分別下降
        0﹒6%、10%、9%及10%,至8212萬噸、8750萬噸、2225萬噸及1821萬
        噸;
      2﹒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乾散貨船舶319艘,2805萬載重噸;集團擁有乾散貨
        船舶新船訂單12艘、119萬載重噸;年內,集團新增4艘6﹒4萬噸散貨船訂單;
   (四)集裝箱碼頭:營業額上升10﹒5%至25﹒67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1﹒4%至7﹒56億元。其
      中,希臘比雷埃夫斯碼頭的吞吐量增長19﹒5%至252萬標準箱,廈門遠海碼頭吞吐量增長
      1﹒2倍至61萬標準箱,廣州南沙碼頭吞吐量增長5﹒2%至445標準箱;
   (五)集裝箱租賃、管理、及銷售:營業額下跌3﹒9%至11﹒78億元,分部溢利下跌6﹒2%至
      9﹒25億元;
   (六)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82﹒06億元;未償還借款總額
      963﹒95億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114﹒4%(2012年12月31日:112﹒3%)。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4%至883﹒2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虧損收窄8﹒9%
   至95﹒5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17%至484﹒25億元,分部虧損收窄76%至15﹒29億
      元:
      1﹒年內,集裝箱運載量802萬標準箱,增長16%,新交付使用的集裝箱船舶14艘,合計9﹒5
        萬標準箱;
      2﹒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船隊包括174艘集裝箱船舶,運力達75﹒7萬標準箱,
        持有18艘集裝箱船舶訂單,合計14﹒9萬標準箱。
   (二)乾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減少31﹒4%至160﹒27億元,分部虧損擴大43﹒3%至
      77﹒74億元:
      1﹒完成貨運量2﹒25億噸,下降14﹒6%;貨運周轉量1﹒13萬億噸海裡,減少14﹒3%。
        其中,煤炭承運量為8262萬噸,下降9﹒3%;金屬礦石承運量9726萬噸,減少
        16﹒62%,其它貨物承運量為4468萬噸,下降18﹒9%;
      2﹒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乾散貨船舶332艘,3007萬載重噸,擁有乾散貨船舶
        新船訂單16艘,151萬載重噸。
   (三)物流:營業額上升18﹒1%至203﹒12億元,分部溢利減少5%至5﹒95億元;
   (四)集裝箱碼頭營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增長33%至23﹒23億元,分部溢利增長37﹒8%至
      6﹒79億元,其中希臘比雷埃夫斯碼頭的吞吐量增至211萬標準箱,廣州南沙碼頭吞吐量達423
      萬標準箱;
   (五)集裝箱租賃、管理、銷售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31﹒5%至12﹒26億元,分部溢利上升
      22﹒3%至9﹒86億元,出售約滿舊箱箱量增至3﹒2萬標準箱;
   (六)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63﹒37億元;未償還借款總額為
      932﹒04億元。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2﹒3%至846﹒39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
   應佔虧損104﹒9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跌10﹒7%至414﹒06億元,佔總營業額48﹒9%,業績轉
      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63﹒59億元。貨運量增加11﹒2%至691萬標準箱。截止2011年
      12月底,集團經營船隊包括157艘集裝箱船舶,運力達66﹒8萬標準箱,增加8﹒8%。同時,
      持有32艘集裝箱船舶訂單,運力合計24﹒4萬標準箱;
   (二)乾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跌28﹒8%至233﹒5億元,佔總營業額27﹒6%,業績轉盈
      為虧,錄得經營虧損54﹒25億元。貨運量下跌6﹒2%至2﹒63億噸,貨運周轉量1﹒32萬億
      噸海裡,下跌7%。截至2011年12月底,集團所擁有、經營及控制的乾散貨船舶共有374艘,
      3380萬載重噸。其中,擁有船舶233艘,1915萬載重噸;租入船舶141艘,1464萬載
      重噸;
   (三)物流:營業額上升13%至171﹒93億元,佔總營業額20﹒3%,然而經營利潤則下跌3﹒6%
      至6﹒27億元。年內,中遠物流海運貨運代理業務共完成總攬箱量248萬標準箱,增長8﹒3%,
      散雜貨代理總量增長4%至2﹒05億噸;
   (四)集裝箱碼頭營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增加39﹒2%至17﹒47億元,經營利潤增長2﹒4倍至
      4﹒93億元;
   (五)集裝箱租賃、管理、銷售及相關業務:營業額增加7﹒9%至9﹒32億元,經營利潤亦增加
      16﹒8%至8﹒06億元。截止2011年12月底,佛羅倫集裝箱箱隊規模達177﹒7萬標準箱
      ,增加8﹒9%,佔全球租箱公司12﹒5%的市場份額,整體平均出租率為96﹒1%。集團自有箱
      箱隊增加8﹒7%至87﹒4萬標準箱,佔總箱量49﹒1%;管理箱箱隊減少3﹒6%至67﹒4萬
      標準箱,佔總箱量37﹒9%;售後返租箱箱隊增加94﹒1%至22﹒9萬標準箱,佔總箱量
      12﹒8%;
   (六)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69﹒63億元,未償還借款總額為
      770﹒26億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59﹒9%(2010年12月31日:22﹒7%)。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0﹒9%至964﹒39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業績轉虧為盈,股東
   應佔溢利68﹒5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68﹒3%至463﹒42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經營溢利
      36﹒24億元:
      1﹒年內,集團貨運量622萬標準箱,增長18﹒7%,交付及營運集裝箱船舶16艘,合計
        10﹒1萬標準箱;
      2﹒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集裝箱船舶150艘,運力合計61﹒4萬標準箱,持有
        38艘集裝箱船舶訂單,運力合計31﹒4萬標準箱;
   (二)乾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增長19﹒8%至327﹒93億元,經營溢利增長5﹒4倍至
      30﹒24億元:
      1﹒年內,集團完成貨運量2﹒8億噸,增長3﹒2%,其中煤炭承運量為8875萬噸,上升
        4﹒3%;金屬礦石承運量1﹒29億噸,增長5%;
      2﹒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運營的乾散貨船舶共有450艘。其中,自有船舶228艘,
        1789萬載重噸,平均船齡13﹒43年,租入船舶222艘,2067萬載重噸,擁有乾散貨
        船舶新船訂單18艘;
      3﹒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遠期運費協議負債餘額6102萬元;
   (三)物流:營業額上升25﹒2%至152﹒98億元,經營溢利上升31﹒4%至6﹒5億元。年內,集
      團共代理船舶16﹒7萬艘;海運貨運代理業務共完成總攬箱量229萬標準箱,增長19%;散雜貨
      代理總量達1﹒97億噸,增長18%;
   (四)集裝箱碼頭營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增長61%至13﹒49億元,經營溢利減少36﹒9%至
      1﹒44億元;
   (五)集裝箱租賃、管理、銷售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8﹒2%至16﹒99億元,經營溢利上升19%至
      6﹒9億元。於2010年12月31日,佛羅倫集裝箱箱隊規模達163萬標準箱;中遠集運的箱隊
      共49﹒9萬標準箱,下跌5﹒5%,佔總箱隊30﹒6%;非中遠箱隊中的自有箱為43﹒3萬標準
      箱,增加30﹒1%,佔總箱隊26﹒5%;而管理箱70萬標準箱,下跌3﹒1%,佔總箱隊
      42﹒9%;
   (六)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65﹒51億元;未償還借款總額為人民
      幣607﹒97億元,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23﹒4%。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48﹒1%至684﹒63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業績轉盈為虧,股東
   應佔溢利74﹒6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減少38﹒5%至275﹒31億元,經營業績轉盈為虧,經營虧損
      78﹒13億元;
      1﹒年內,集團貨運量523萬標準箱,減少9﹒6%,平均單箱收入4060元╱標準箱,下降
        36﹒9%。其中跨太平洋航線下降10﹒2%至116萬標準箱;亞歐(包括地中海)航線減少
        21﹒9%至119萬標準箱;亞洲區內(包括澳洲)航線下降3﹒6%至139萬標準箱;其它
        國際(包括大西洋)航線減少24%至18﹒5萬標準箱;中國航線上升1﹒3%至131萬標準
        箱;
      2﹒於2009年12月底,集團經營集裝箱船舶146艘,運力合計56﹒1萬標準箱,持有54艘
        集裝箱船舶訂單,合計41﹒5萬標準箱;
      3﹒2010年,集團預計新船交付15艘,其中自有船9艘,期租船6艘。預計2010年集團將完
        成集裝箱貨運量567萬標準箱;
   (二)乾散貨航運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下降61﹒8%至273﹒79億元,經營溢利下降96﹒1%至
      4﹒74億元;
      1﹒年內,集團完成貨運量2﹒72億噸,下降7﹒4%,貨運周轉量1﹒4萬億噸海裡,下降
        6﹒7%。其中,煤炭承運量為8513萬噸,下降4﹒7%;金屬礦石承運量1﹒22萬噸,下
        降0﹒7%,其它貨物承運量為6398萬噸,下降20﹒4%;
      2﹒於2009年12月底,集團所擁有、經營及控制乾散貨船舶共439艘,3657萬載重噸。其
        中,擁有船舶222艘,1654萬載重噸,平均船齡13﹒6年;租入船舶217艘,2003
        萬載重噸;
      3﹒於2009年12月底,集團擁有乾散貨船舶新船訂單30艘,438萬載重噸。其中超大型船4
        艘,119萬載重噸;好望角型船8艘,164萬載重噸;巴拿馬型船11艘,115萬載重噸;
        大靈便型船7艘,39﹒9萬載重噸;
      4﹒預計2010年集團完成乾散貨貨運周轉量9550億噸海裡;
   (三)物流:營業額減少14﹒7%至122﹒18億元,經營溢利上升47﹒9%至4﹒94億元;
      1﹒產品物流:化工物流淨額收入上升36%,家電物流量下降13%;
      2﹒船舶代理:中遠物流新增班輪代理航線148條,佔新增班輪代理航線65%的市場份額;
      3﹒貨運代理:集團所屬子公司中遠物流處理散雜貨1﹒67億噸,增長18%;處理集裝箱貨物
        192萬標準箱,下降13%;
      4﹒空運代理:中遠物流空運業務量下降23%;
   (四)集裝箱碼頭及相關業務:營業額上升47﹒7%至7﹒75億元,經營溢利減少27﹒9%至2﹒28
      億元;
      1﹒集團集裝箱總吞吐量減少5﹒1%至4355萬標準箱,其中國內碼頭集裝箱總吞吐量減少
        4﹒8%至3918萬標準箱;海外總吞吐量下降7﹒6%至437萬標準箱;
      2﹒於2009年12月底,集團擁有權益的碼頭合資公司共有28個,碼頭泊位142個,其中中國
        內地碼頭泊位120個(含香港),海外碼頭泊位22個;擁有權益的碼頭集裝箱吞吐量為
        4355萬標準箱;
   (五)集裝箱租賃、管理、銷售及相關業務:營業額減少13%至6﹒66億元,經營溢利減少35﹒5%至
      5﹒8億元;
      1﹒於2009年12月底,集團所屬佛羅倫集裝箱箱隊規模為158萬標準箱,下降2﹒4%;集團
        所屬中遠集運的 箱隊共52﹒8萬標準箱,下跌4﹒2%,佔總箱隊33﹒4%;非中遠箱隊為
        33﹒3萬標準箱,增加5﹒9%,佔總箱隊21%;管理箱72﹒2萬標準箱,下跌4﹒5%,
        佔總箱隊45﹒6%;
      2﹒年內,中集集團乾箱生產量為6萬標準箱,冷箱生產為2008年的50%;
   (六)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40﹒98億元;未償還借款總額為
      603﹒5億元。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6﹒6%至1308﹒7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40﹒4%至116﹒1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收入下降4﹒3%至438億元,經營溢利亦下跌82﹒4%至2﹒92億元
      。集裝箱運箱量微漲1﹒5%至579萬標準箱,而平均單箱收入則減少6﹒4%至6434元╱
      TEU。截至2008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141艘集裝箱船舶,運力達49﹒63萬標準箱,
      持有59艘集裝箱船舶訂單,運力合計44﹒48萬標準箱;
   (二)乾散貨航運業務:收入增長34﹒2%至716﹒09億元,而經營溢利減少41﹒2%至
      126﹒42億元。完成貨運量2﹒93億噸,較去年增長10﹒7%,貨運周轉量1﹒5萬億噸海里
      ,與去年基本持平。截至2008年12月31日,集團經營443艘合共3436萬載重噸乾散貨船
      舶,另擁有乾散貨船舶新船訂單58艘,合共750﹒3萬載重噸;
   (三)物流業務:收入增長18﹒4%至141﹒73億元,經營溢利亦增加37﹒8%至3﹒8億元;
   (四)集裝箱碼頭及相關業務:收入增加71﹒7%至5﹒24億元,而經營溢利則微跌1﹒7%至3﹒38
      億元。其中18家中國碼頭合營公司全年處理總箱量達4115萬標准箱,海外碼頭共處理473萬標
      準箱。截至2008年12月31日,集裝箱箱隊規模達162萬標準箱,較去年增長6﹒7%,佔全
      球市場份額13﹒6%;
   (五)集裝箱租賃及相關業務:收入減少6﹒5%至7﹒66億元,分部溢利亦下跌6﹒8%至9﹒09億元
      。自有及售後租回箱隊箱量增至86﹒53萬標準箱,收入增長2﹒1%至14﹒08億元,而出售約
      滿舊箱箱量減少至34,043標準箱,收入亦減少36﹒9%至2﹒74億元;
   (六)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315﹒82億元,而未償還借款總額達
      264﹒14億元,當中92﹒6%為以美元為單位借款;故淨負債借方餘額為51﹒68億元。淨負
      債與權益比率為-8﹒3%,盈利對利息倍數為16﹒8倍。


 發展概覽
 - 2005年6月,集團上資,淨額約為97﹒36億港元,擬作以下用途:
   (一)42﹒34億港元用於改善及擴充船隊;
   (二)9﹒41億港元用作提升集團「門到門服務系統」;
   (三)42﹒34億港元用作償還貸款;
   (四)餘額撥作營運資金。
 - 2006年6月,集團以4340萬元人民幣,收購青島遠祥大廈7至9層連車位,總建築面積3960平方
   米。
 - 同月,集團與綜合造船企業中船集團及集裝箱船舶造船商江南船廠就建造船舶訂立船舶協議,代價為5﹒17
   億美元(約40﹒31億港元),其中兩艘船舶將於2009年6月前付運,餘下六艘將分別於2009年
   10月、2010年2月及6月前每次付運兩艘。
 - 2006年9月,集團建議發行15億股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佔集團經擴大後已發行股本20%。
   估計集資淨額約76﹒8億元人民幣,其中之60億元人民幣將用作收購及建造船舶,餘額16﹒8億元人民
   幣則用作向控股股東中遠收購中遠物流51%權益。
 - 2007年9月,集團以159﹒8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收購中遠散貨運輸及青島遠洋運
   輸全部權益,以及深圳遠洋運輸股份41﹒52%權益,代價將以每股18﹒49元人民幣配售8﹒64億股
   A股支付。另以185﹒04億元人民幣向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收購Golden View
   Investment全部權益,及以1﹒25億元人民幣進一步收購深圳遠洋運輸股份6﹒35%權益。完
   成後,該等公司將由集團全資擁有,其主要從事乾散貨船運業務。
 - 2007年12月,集團以10﹒81億美元(約83﹒8億港元)訂購16艘4250個標準箱之集裝箱船
   舶,預期將於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間交付。
 - 2008年4月,集團以22﹒96億美元(約177﹒95億港元)訂購八艘13﹐350標準箱船舶、九
   艘5﹒7萬載重噸散貨船舶及八艘20﹒5萬載重噸散貨船舶。預期將於2009年至2013年間分期交
   付。
 - 2008年5月,集團以2﹒8億美元(約21﹒84億港元)訂購四艘4250個標準箱之集裝箱船舶,預
   期將於2012年8月至9月間交付。
 - 2009年4月,集團發行100億元人民幣五年期中期票據,票面利率為每年3﹒77%。
 - 2009年8月,集團以20億元人民幣(約22﹒69億港元)向附屬公司中遠太平洋(01199)增持
   中國遠洋物流49%權益至全資擁有。中國遠洋物流主要從事綜合物流服務,包括貨運代理、倉儲、堆場及貨
   櫃碼頭服務。另集團以2﹒79億元人民幣(約3﹒16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收購上海遠洋
   運輸全部權益。該公司向集團集裝箱船隊提供集裝箱航運相關服務,包括通訊導航、海員輸出、船舶供給及安
   全管理。
 - 2010年11月,集團以1165萬新加坡元收購遠星船務私人及遠凌(馬來西亞)各70%權益。該等公
   司主要從事常規及集裝箱貨船的航運代理業務。
 - 2011年3月,集團以726萬元人民幣向中遠國際控股(00517)增持上海遠洋國際貿易50%權益
   至全資擁有。上海遠洋國際貿易主要從事空調用銅管、配件貿易,電視變頻器業務以及鑽石營銷等業務。
 - 2011年10月,集團附屬公司中遠財務之註冊資本將由8億元人民幣增至16億元人民幣。其中,集團將
   按所持該公司38﹒25%權益注資3﹒06億元人民幣。中遠財務主要向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成員公司(包括
   集團)提供財務及其他金融服務。
 - 2013年3月,集團以67﹒4億元人民幣悉售中國遠洋物流全部權益予控股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預期
   出售錄得除稅前收益約19﹒6億元人民幣。中國遠洋物流主要從事物流服務業務。
 - 2013年8月,集團擬分別以20﹒57億元人民幣及16﹒75億元人民幣出售全資附屬公司青島遠洋資
   產管理及上海天宏力資產管理各81%權益予控股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預期出售收益約36﹒7億元人民
   幣。青島遠洋持有青島市陽光大廈及遠洋大廈二期,上海天宏力持有上海遠洋大廈;9月,最終代價分別為
   20﹒58億元人民幣及16﹒8億元人民幣。
 - 2013年12月,集團以1﹒08億美元訂造四艘各為6﹒4萬公噸之散裝貨船,預期於2015年至
   2017年交付。
 - 2014年1月,集團以4﹒35億美元訂造五艘各為9400標準箱之集裝箱船舶,預期於2016年至
   2017年交付。
 - 2014年3月,集團以9920萬美元訂造四艘各為4萬公噸之散裝貨船,及以2﹒13億美元訂造四艘各
   為18萬公噸之散裝貨船,預期於2015年至2016年交付。
 - 2014年4月,集團以4﹒66億元人民幣出售12艘集裝箱船及4艘散貨船,合共80﹒3萬載重噸,預
   期出售虧損約7﹒94億元人民幣;5月,以1﹒66億元人民幣出售1艘集裝箱船及6艘散貨船,合共
   53﹒1萬載重噸,預期出售虧損約8093萬元人民幣;7月,以1﹒24億元人民幣出售4艘集裝箱船及
   4艘散貨船,合共33﹒1萬載重噸,預期出售虧損約3533萬元人民幣;9月,以1﹒56億元人民幣出
   售8艘散貨船,合共55﹒4萬載重噸,預期出售虧損約3648萬元人民幣;12月,以3﹒18億元人民
   幣出售四艘集裝箱船及13艘散貨船,合共92萬載重噸,預期出售虧損約1﹒24億元人民幣。2015年
   1月,以8220萬元人民幣出售五艘集裝箱船及三艘散貨船,合共25﹒8萬載重噸,預期出售虧損約
   1﹒82億元人民幣;2月至3月,以2﹒11億元人民幣出售一艘集裝箱船及13艘散貨船,合共92﹒5
   萬載重噸,預期出售虧損約7200萬元人民幣;4月,以6500萬元人民幣出售兩艘集裝箱船及兩艘散貨
   船,合共26﹒18萬載重噸,預期出售虧損約5900萬元人民幣。
 - 2014年6月,集團以1﹒13億美元訂造四艘6﹒4萬載重噸船舶,及以6250萬美元訂造兩艘7﹒8
   萬載重噸船舶,預期於2015年至2016年交付。
 - 2014年7月,集團以9920萬美元訂造四艘38﹐800載重噸散貨船、以1﹒14億美元訂造四艘
   63﹐800載重噸散貨船,及以4950萬美元訂造兩艘38﹐500載重噸散貨船,預期於2016年至
   2017年交付。
 - 2014年9月,集團以6﹒18億美元訂購五艘14﹐500標準箱集裝箱船舶,預期於2017年至
   2018年交付。
 - 同月,集團以1﹒89億美元訂購六艘81﹐600載重噸散貨船,及以2﹒32億美元訂購四艘20﹒8萬
   載重噸散貨船,預期於2016年至2017年交付。
 - 2014年10月,集團以2﹒59億元人民幣減持中遠船務工程集團3%權益至47%,預期出售收益約
   2﹒13億元人民幣;及以3﹒28億元人民幣減持上海遠洋賓館48﹒07%至9﹒93%,預期出售收益
   約4﹒22億元人民幣。中遠船務工程集團從事國際、國內船舶維修、提供配套服務、設計、生產及銷售造船
   用金屬架及船舶配件;上海遠洋賓館從事酒店經營業務。
 - 2015年5月,集團持51%權益之附屬公司中國礦運以4﹒45億美元購買四艘二手大型礦砂船,預期於
   2015年6月交付。
 - 2015年9月,集團以15﹒09億美元訂購11艘19﹐000TEU集裝箱船舶,預期於2018年交
   付。
 - 2015年12月,集團股東中遠總公司注資11﹒97億元人民幣予集團之全資附屬公司天津遠洋大廈,集
   團持該公司權益將被攤薄至49%。注資金額將用作開發天津遠洋大廈二期。集團將實現淨利潤6﹒14億元
   人民幣。
 - 同月,集團以67﹒68億元人民幣悉售中遠散貨全部權益,預期出售收益約14﹒69億元人民幣,該公司
   主要從事乾散貨運輸業務;另以11﹒41億元人民幣收購若干代理公司股權,該等代理公司的集裝箱運輸配
   套資產主要經營業務涵蓋船舶代理、水路貨運代理、燃油供應等,依賴並附屬於集裝箱船舶運營。2016年
   1月,出售代價減至66﹒7億元人民幣,收購代價增至11﹒44億元人民幣。
 - 同月,集團控股股東中遠集團擬將集團3﹒06億、2﹒5億及2﹒04億股A股,分別無償劃轉予中國誠通
   、武鋼集團及中船集團,即3%、2﹒45%及2%股權。完成後,中遠集團將持有集團46﹒39億股,所
   佔權益由52﹒85%減至45﹒41%。
 - 2016年8月,集團以5365萬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遠海運集團收購8家從事貨物代理、集裝箱管理等
   業務之境外公司股權。該等公司分別位於羅馬尼亞、波蘭、俄羅斯、南非、新加坡、斯里蘭卡、柬埔寨及墨西
   哥;9月,集團進一步以566萬元人民幣(約657萬港元)收購土耳其、卡拉奇及緬甸之境外公司;11
   月,集團進一步以8111萬港元收購希臘、烏克蘭、埃及、印度及丹麥之境外公司。
 - 2016年11月,集團持49%權益之武漢中遠物流以7807萬元人民幣悉售重慶中遠化工物流全部權益
   予集團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預期出售收益約310萬元人民幣。重慶中遠化工物流從事倉儲、裝卸、配送
   及國際貨代業務。
 - 2016年11月,集團已更改名稱為「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COSCO SHIPPING
   Holdings Co﹒﹐ Ltd﹒」,前稱為「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COSCO
   Holdings Company Ltd﹒」。
 - 2017年5月,集團以3800萬美元收購KTZE-khorgos Gateway 24﹒5%權益
   。該公司從事集裝箱國際中轉相關貨物換軌裝卸及堆存、倉儲等業務。
 - 2017年7月,集團聯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滬:600018)以每股$78﹒67,認購東方海外
   國際(00316)3﹒68億股及6195萬股,佔該公司58﹒8%及9﹒9%權益。並提出自願性全面
   現金要約,東方海外國際之上市地位將予保留。
 - 2017年8月,集團附屬公司上海泛亞與中遠海發(02866)、上海中波企業管理發展及上海維信薈智
   金融科技成立合營公司,從事互聯網小額貸款、各項小額貸款、票據貼現及資產轉讓等業務。合營公司之註冊
   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上海泛亞將注資5000萬元人民幣,佔合營公司25%權益。
 - 2017年11月,集團持17﹒25%權益之中遠財務與中海財務合併,成為中遠海運集團財務。集團將持
   有中遠海運集團財務11﹒04%權益,預期合併將帶來3634萬元人民幣收益。
 - 2018年7月,集團以每股$78﹒67,出售最多9449萬股東方海外國際(00316)股份,佔其
   已發行股本15﹒1%,以將公眾持股量恢復至25%水平。
 - 2022年5月,集團以總代價13﹒78億元人民幣(約16﹒55億港元)增持中遠海運集財務
   15﹒1258%權益至22﹒9688%。完成後,集團將按持股例向持其增資31﹒01億元人民幣(約
   37﹒21億港元),其主要從事提供存款服務,信貸服務、財務及融資顧問、信用鑒證及相關諮詢、代理服
   務、結算及清算。
 - 2022年9月,集團以12﹒17億元人民幣(約13﹒38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收購中
   遠海運物流供應鏈13﹒46%權益,其主要從事綜合貨運代理、船舶代理、工程物流、倉儲配送、產品物流
   以及物流支援業務。另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亦計劃透過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的方式進行增資並實施員工持股
   計劃。完成收購、掛牌增資及員工持股計劃後,集團將持有該公司7%權益。
 - 2022年10月,集團以189﹒44億元人民幣(約208﹒39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
   收購上港集團(滬:600018)34﹒76億股A股,佔其已發行股本14﹒93%,另以7﹒79億元
   人民幣(約8﹒57億港元)向其收購廣州港(滬:601228)2﹒44億股A股,佔其已發行股本
   3﹒24%。
 - 2023年1月,集團以55億元人民幣(相等於63﹒8億港元)收購中糧福臨門1﹒8億股股份。完成後
   ,集團持有中糧福臨門5﹒81%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以下經營範圍:食品加工及品牌銷售業務和全球農糧
   供應鏈業務;食品加工及品牌銷售業務經營品類主要包括米麵食品、食用油、啤酒原料加工、飼料原料等;全
   球農糧供應鏈業務主要經營品類包括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糧商品,以及棉花、食 糖、咖啡等軟商品,提供
   倉儲、物流、貿易等全產業鏈服務。
 - 2024年12月,集團向上汽安吉物流注資10億元人民幣(相等於10﹒83億港元),以取得其10%
   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汽車物流業務。
 - 同月,集團以21﹒43億元人民幣(約23﹒15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收購中遠海運物流
   供應鏈12%權益。完成後,集團持有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權益由7%增至19%。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主要
   從事綜合貨運代理、船舶代理、工程物流、倉儲配送、產品物流以及物流支援業務。


 股本變化
 - 2005年6月,以每股港幣4﹒25元,發行及配售22﹒44億股H股上市。
 - 2007年6月,以每股8﹒48元人民幣,發行17﹒84億股A股;12月,以每股18﹒49元人民幣
   ,配售8﹒64億股A股;同月,以每股30﹒0元人民幣,配售4﹒33億股A股。
 - 2019年1月,以每股3﹒78元人民幣,發行20﹒43億股A股。
 - 2021年7月,10送3紅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1﹐021﹐627﹐435
   無限制流通A股         8﹐713﹐771﹐454
   H股              2﹐580﹐600﹐000
   -------------------------------
   總股本            12﹐315﹐998﹐889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中期息人民幣 0.52 或港元 0.56912808╱10╱24  29╱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23 或港元 0.25259331╱05╱24  28╱03╱24
   12╱2023  中期息人民幣 0.51 或港元 0.5549820╱11╱23  29╱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1.39 或港元 1.5480730╱05╱23  30╱03╱23
   12╱2022  中期息人民幣 2.01          25╱11╱22  30╱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87 或港元 1.0218121╱06╱22  30╱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30╱08╱21
   12╱2020  十送三紅股                06╱07╱21  30╱03╱21
   12╱2020  不派末期息                    -     30╱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不派末期息                    -     30╱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30╱08╱19
   ------------------------------------------------


                                                -完-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