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1068。 - 集團主要從事工程勘察、設計與諮詢;工程及施工承包;以及裝備制造業務。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4年9月止九個月,集團營業額上升7﹒3%至161﹒42億元(人民幣; 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2﹒51億元。於2024年9月30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 41﹒77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21﹒64億元及73﹒28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4年6月止半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1﹒3%至107﹒1億元(人民幣; 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56億元。期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勘察設計與咨詢:營業額下降13﹒9%至9﹒64億元,毛利率則增加4﹒8個百分點至 32﹒2%; (二)工程施工及承包:營業額上升15﹒7%至85﹒5億元,毛利率則減少1﹒8個百分點至6﹒4%;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加7﹒5%至11﹒96億元,毛利率增長2﹒3個百分點至14﹒1%; (四)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團累計簽訂合同2668個,累計簽訂合同金額129﹒92億元,未 完工合同總額為475﹒86億元; (五)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39﹒78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21﹒18億 元及68﹒78億元。資本負債比率(債務淨額除以總資本)為55﹒8%(2023年12月31日 :43﹒6%)。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5﹒7%至223﹒37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 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26﹒5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勘察設計與咨詢:營業額增長4%至27﹒94億元; (二)工程施工及承包:營業額減少8﹒1%至170﹒51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加1﹒8%至24﹒92億元; (四)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團在手訂單總金額581﹒84億元。其中,已簽訂合同但尚未開工 項目金額57﹒7億元,在建項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額524﹒14億元; (五)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40﹒61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3﹒44億 元及61﹒8億元。資本負債率(債務淨額與資本總額的比率)為43﹒56%(2022年1月1日 :35﹒3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0﹒8%至236﹒97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 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1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設計與諮詢:營業額增長9﹒6%至26﹒87億元,分部收益增長1﹒4倍至7545萬元; (二)工程承包:營業額減少5﹒3%至187﹒1億元,分部收益增加21﹒5%至1﹒56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加58﹒4%至24﹒49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收益6547萬元; (四)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在手訂單總金額603﹒82億元。其中,已簽訂合同但尚未開工 項目金額60﹒88億元,在建項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額542﹒94億元; (五)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76﹒74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41﹒84億 元及52﹒57億元。資本負債率(債務淨額與資本總額的比率)為82﹒44%(2022年1月1 日:84﹒7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4%至233﹒4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虧損收窄51﹒9%至9﹒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設計與諮詢:營業額上升3﹒4%至22﹒86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8794萬元 ; (二)工程承包:營業額上升8﹒4%至193﹒73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2﹒51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減少3﹒5%至15﹒46億元,分部虧損收窄60﹒9%至8864萬元; (四)貿易:營業額減少79﹒5%至3﹒26億元,分部虧損擴大1﹒1倍至10﹒05億元; (五)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團在手訂單總金額642﹒81億元。其中,已簽訂合同但尚未開工 項目金額153﹒54億元,在建項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額489﹒29億元; (六)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75﹒17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55﹒51億 元及120﹒22億元。資本負債率(債務淨額與資本總額的比率)為84﹒2%(2020年12月 31日:81﹒1%)。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5﹒9%至230﹒26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 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19﹒7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下跌6%至22﹒11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2﹒98億元; (二)工程承包:營業額下跌14﹒9%至178﹒7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8﹒23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下降20﹒1%至16﹒03億元,分部虧損擴大5倍至2﹒27億元; (四)貿易:營業額減少73﹒3%至15﹒89億元,分部虧損擴大8﹒8倍至4﹒77億元; (五)年內,集團累計簽訂合同6175個,累計簽訂合同金額人民幣395﹒88億元;未完工合同總額為 639﹒79億元; (六)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72﹒82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60﹒78億 元及82﹒29億元。資本負債率(債務淨額與資本總額的比率)為81﹒05%(2019年12月 31日:77﹒4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7﹒7%至310﹒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下跌88﹒6%至3485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下跌1﹒7%至23﹒51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2倍至6935萬元; (二)工程承包:營業額下跌3﹒6%至209﹒9億元,佔總營業額67﹒6%,分部溢利減少36﹒7% 至3﹒62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32﹒8%至20﹒05億元,分部虧損擴大24﹒2%至3767萬元; (四)貿易:營業額下跌28﹒3%至59﹒49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4866萬元; (五)年內,集團累計簽訂合同6589個,累計簽訂合同金額人民幣475﹒77億元;未完工合同總額為 638﹒71億元; (六)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91﹒2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71﹒98億元及46﹒66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為72﹒51%( 2018年12月31日:73﹒11%)。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6﹒9%至335﹒7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46﹒6%至3﹒2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1﹒6%至33﹒03億元,毛利率則上升0﹒5個百分點至9﹒8%; (二)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上升32﹒5%至23﹒06億元,分部溢利則減少12﹒5%至5611萬 元; (三)工程及施工承包:營業額下降9﹒3%至216﹒94億元,佔總營業額64﹒6%,分部溢利減少 22﹒1%至9﹒37億元; (四)裝備製造:營業額上升2﹒4%至12﹒76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4286萬元; (五)貿易:營業額下跌9﹒5%至82﹒96億元,分部溢利下降16﹒2%至6663萬元; (六)年內,集團累計簽訂合同6844個,累計簽訂合同金額人民幣485﹒6億元;未完工合同總額為 580﹒1億元; (七)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8﹒3億元;借款為126﹒24億元; 流動比率1﹒3倍(2017年12月31日:1﹒25倍)資本負債比率為73﹒4%(2017年 12月31日:72﹒8%)。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3﹒7%至360﹒6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下降 34﹒7%至6﹒1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16﹒3%至33﹒58億元,毛利率則下跌1﹒4個百分點至9﹒3%; (二)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上升7﹒7%至17﹒4億元,分部溢利增長5﹒5倍至6413萬元; (三)工程及施工承包:營業額增長45%至239﹒07億元,分部溢利上升21%至12﹒03億元; (四)裝備製造:營業額增加31﹒6%至12﹒47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8006萬元; (五)貿易:營業額上升15﹒8%至91﹒72億元,分部溢利則下降29%至7947萬元;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總額減少6﹒1%至521﹒7億元;未完工合同總額下降10﹒2%至 711﹒6億元; (七)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2﹒8億元;借款為126﹒07億元; 流動比率為1﹒25倍(2016年12月31日:1﹒34倍),資本負債比率為72﹒8%( 2016年12月31日:67﹒6%)。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7﹒3%至247﹒6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1 倍至11﹒4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2%至27﹒32億元,毛利率則下跌0﹒5個百分點至11%; (二)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減少8﹒8%至16﹒07億元,分部溢利下跌83﹒6%至2047萬元; (三)工程及施工承包:營業額增長35﹒8%至145﹒8億元,分部溢利上升52%至11﹒87億元; (四)裝備製造:營業額增長35﹒3%至6﹒58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3193萬元; (五)貿易:營業額增加22﹒6%至79﹒2億元,分部溢利則下降15﹒7%至1﹒44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總額555億元,增長51﹒2%;未完工合同總額792﹒13億元,增加 22%; (七)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7﹒14億元;借款為116﹒65億元 ;流動比率為1﹒37倍(2015年12月31日:1﹒28倍),資本負債比率為66﹒3% (2015年12月31日:67﹒1%)。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8%至194﹒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24﹒3% 至5﹒4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跌8﹒4%至22﹒4億元,毛利率下跌1﹒4個百分點至11﹒5%; (二)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增長13﹒7%至17﹒61億元,分部溢利下跌26﹒3%至1﹒25億元 ; (三)工程及施工承包:營業額減少13﹒1%至107﹒4億元,分部溢利下跌24﹒1%至7﹒81億元 ; (四)裝備製造:營業額減少29%至4﹒86億元,分部溢利下跌53﹒6%至1835萬元; (五)貿易:營業額增長49﹒4%至64﹒62億元,分部溢利亦增長1﹒6倍至1﹒71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367億元,減少18﹒9%;未完工合同總額648億元,減少9﹒3%; (七)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8﹒48億元;借貸86﹒73億元;流動 比率為1﹒28倍(2014年12月31日:1﹒28倍),資本負債比率為67﹒1%(2014 年12月31日:72﹒7%)。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39﹒7%至253﹒4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下跌 57﹒4%至7﹒2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17﹒7%至24﹒45億元, 毛利率下跌1﹒8個百分點至9﹒6%。溢利下跌主要 由於去年同期錄得出售聯營公司溢利17﹒12億元,今年並此項目; (二)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減少17%至15﹒49億元,分部溢利下降47﹒5%至1﹒7億元; (三)工程及施工承包:營業額減少18﹒4%至123﹒63億元,而分部溢利則上升1﹒9倍至 10﹒43億元; (四)裝備製造:營業額增加33﹒3%至6﹒85億元,分部溢利上升30﹒2%至3952萬元; (五)貿易:營業額顯著增長16﹒4倍至107﹒47億元,分部溢利上升26﹒6倍至6668萬元;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453億元,增長15﹒3%;未完工合同總額715億元,增長16﹒3%; (七)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2﹒08億元,借款85﹒42億元;流動 比率為1﹒28倍(2013年12月31日:1﹒15倍);資本負債比率為72﹒9%(2013 年12月31日:67﹒4%)。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10﹒2%至181﹒4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提高 58﹒8%至17﹒0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23﹒3%至20﹒77億元,毛利率亦下跌5個百分點至11﹒4%,主要由於 2013年工程施工及承包業務結構發生變化及裝備製造業務銷售價格下調所致; (二)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減少8﹒2%至18﹒65億元,主要由於在2013年度國家調整稅收政策 ,設計收入由繳納營業稅改變為增值稅,計入收入不包含增值稅部分導致收入下降,分部溢利下降 31﹒7%至3﹒23億元; (三)工程及施工承包:營業額增加16﹒4%至157﹒65億元,主要由於訂單充足,新開工項目增加、 在建項目陸續進入施工高峰期所致,分部溢利下跌58﹒7%至3﹒66億元; (四)裝備製造:營業額減少42﹒5%至5﹒14億元,主要由於有色金屬行業處於調整期,為拓展市場而 調低了銷售價格所致,分部溢利亦下跌71﹒6%至3034萬元; (五)年內,集團新簽合同393億元,增長7%;未完工合同總額615億元,較2012年末增長 32﹒3%; (六)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4﹒56億元;尚未歸還的借款78﹒86 億元,流動比率1﹒2倍(2012年12月31日:1﹒2倍);資本負債比率為67﹒4%( 2012年12月31日:66﹒6%)。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5%至164﹒6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36﹒9% 至11﹒0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營業額上升是因為業務訂單充足,工程及施工承包業務和工程設計及諮詢業務增長速度較快,在建 項目增加,並陸續進入施工高峰期; (二)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增長40﹒2%至20﹒32億元,是因為以中國市場為主的有色金屬行業的 投資和消費仍在增加,設計及諮詢業務的市場需求繼續上升,分部業績上升53%至4﹒73億元; (三)工程及施工承包:營業額增長37﹒5%至135﹒4億元,是因為訂單充足,新開工項目增加;在建 項目陸續進入施工高峰期,分部業績增加30﹒9%至9﹒32億元; (四)裝備製造:營業額減少0﹒6%至8﹒93億元,分部業績下跌34﹒2%至1﹒06億元; (五)201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7﹒6億元;借款為23﹒84億元;流動 比率為1﹒2倍(2011年12月31日1﹒1倍)。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8﹒6%至121﹒9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3﹒2%至8﹒0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上升24%至14﹒5億元,分部溢利下跌9﹒2%至3﹒09億元; (二)工程及施工承包:營業額上升8﹒7%至98﹒46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8﹒9%至7﹒12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下跌10﹒6%至8﹒99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1倍至1﹒61億元; (四)按地區劃分,中國、印度及其他地區營業額分別上升16﹒7%、89﹒1%及3﹒6倍,至 104﹒1億元、8﹒95億元及1﹒41億元,分佔總營業額85﹒4%、7﹒3%及1﹒2%;越 南營業額減少57﹒8%至7﹒49億元,佔總營業額6﹒1%; (五)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新簽合同價值為288﹒9億元,未完成合同額為320﹒79億元 ; (六)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1﹒54億元,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 14﹒79億元,其中13﹒55億元為短期銀行借貸,資本負債比率(按債務淨額除以總資本計算) 為70%。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7﹒6%至112﹒3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98﹒2%至7﹒1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程設計及諮詢:營業額上升9﹒7%至11﹒69億元,分部溢利上升12﹒3%至3﹒4億元; (二)工程及施工承包:營業額上升19﹒3%至90﹒58億元,分部溢利上升3﹒1倍至5﹒99億元; (三)裝備製造:營業額上升12%至10﹒06億元,分部溢利下跌20﹒7%至7639萬元; (四)按地區劃分,中國、越南及印度營業額分別上升9﹒3%、2﹒2倍及11﹒5%,至89﹒17億元 、17﹒75億元及4﹒73億元,分佔總營業額的79﹒4%、15﹒8%及4﹒2%;卡塔爾及其 他地區營業額分別下跌86%及78﹒1%,至3748萬元及3069萬元,各佔總營業額0﹒3% ; (五)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新簽合同價值為142﹒57億元,未完成合同額為153﹒84億 元; (六)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6﹒11億元,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5﹒55 億元,全部均為短期借款,資本負債比率(按債務淨額除以總資本計算)為66%。
發展概覽 - 於2012年6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將繼續專注於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研發投入,以促進技術研發進步從而提高集團在有色金屬技術領域 的核心競爭力; (二)計劃透過開拓海外市場及中國中西部地區市場、積極參與企業技術改造(包括加強對銅鉛鋅冶煉流程技 術及鋁電解淨化系統技術等前沿技術的研發),以及強化設計管理能力及服務意識,從而鞏固並提升集 團在有色金屬工程設計及諮詢領域的地位; (三)計劃通過開發先進的項目管理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及擴展業務至循環利用、節能環保設施的建設、高 速公路、地鐵、農村基礎及發電廠等發展迅速的領域,以拓展及優化集團的工程設計及施工承包業務; (四)繼續將集團的技術產業化,並擴充裝備製造業務,包括開發廢水處理產品、開拓可用於海上石油勘探及 航空航天的高強度與耐腐蝕性金屬材料、發展節能及環保相關領域的高技術裝備;另計劃在湖南省湘潭 市建設有色金屬冶煉關鍵高端設備的製造基地,及投資與收購相關裝備製造企業; (五)計劃繼續專注於具備良好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南美及中東),並積極擴充集團的人才庫。 - 2012年7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13﹒29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6﹒65億港元(佔50%)將用作新工程及施工承包項目; (二)約2﹒66億港元(佔20%)將用作採購主要設備及部件; (三)約1﹒33億港元(佔10%)將用作科學及技術研發以及信息技術建設; (四)約1﹒33億港元(佔10%)將用作投資於開發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新服務及產品;及 (五)約1﹒33億港元(佔10%)將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 2013年12月,集團以17﹒67億元人民幣出售深圳市恆通實業發展全部46%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 倉儲及倉庫出租;貨物、技術進出口業務;貨運代理;自有物業租賃、物業管理;及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 預期出售事項帶來17億元人民幣稅前溢利。 - 2015年12月,集團以4998萬元人民幣收購九冶建設62﹒5%權益,該公司主要於國內從事房屋、 冶煉、機電安裝、市政公用工程以及鋼結構、水工金屬結構製作與安裝、管道工程承包,與石油化工、礦山工 程、公路工程、環保工程等施工。 - 2017年9月,集團出資1800萬元人民幣成立合營公司以從事研發網絡通訊系統及軟硬件產品,以及工 業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及智能化設備等領域產品的研製及銷售等業務,並佔15%權益。另出資1250萬元 人民幣成立合營公司以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招標代理,以及工程造價諮詢等業務,並佔25%權益。 - 2017年10月,集團以3﹒6億元人民?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收購中鋁山東工程技術60%權益,另以 3﹒01億元人民幣向其收購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全部權益。中鋁山東工程技術主要從事工 程總承包及工程、製造及生產技術服務,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則主要從事工程勘察、礦產 地質勘察、工程設計、測繪及檢測,岩土工程施工等業務。 - 2018年10月,集團持73﹒5%權益之附屬公司中色科技以2﹒06億元人民幣收購洛陽開盈科技全部 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信息化系統技術諮詢服務、輕合金材料加工及展覽展示服務。 - 2018年12月,集團與旗下中色科技(由集團持有73﹒5%權益)分別以7899萬元人民幣及 1﹒17億元人民幣,向集團控股股東中國鋁業集團出售蘇州有色金屬研究院40﹒35%及59﹒65%權 益。蘇州有色金屬研究院主要從事開發及銷售有色金屬材料、稀有金屬與非金屬材料的工藝、材料及裝備;銷 售有色金屬特種材料;及材料檢測分析。預期出售事項為集團與中色科技帶來合計8735萬元人民幣收益。 - 2022年9月,集團以12﹒81億元人民幣出售雲南彌玉高速公路投資開發52﹒6%權益,並持有其餘 下1﹒2%股權,其主要從事建設G8012彌勒至楚雄高速公路彌勒至玉溪段工程PPP項目。預期出售事 項帶來1﹒67億元人民幣收益。 - 2024年10月,集團及中國鋁業(02600)按持股比例向中鋁山東工程技術增資5億元人民幣,其中 集團出資3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有山東工程權益維持60%。該公司主要從事工程諮詢設計、工程施 工、工程總承包、機械設備製造、工業自動化等業務。 - 2024年11月,集團全資附屬公司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及瀋 陽鋁鎂設計研究院獲投資者增資22﹒9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有分別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中國 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及瀋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權益被攤薄至64﹒9%、60﹒3%及 60﹒22%。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主要從事冶金行業、煤炭行業、建築行業、市政行業、機械行業、商 物糧行業、建材行業、電力行業、化工石化醫藥行業、環境工程資質範圍內的諮詢、設計及工程總承包等;中 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主要從事基礎地質勘查、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工程管理服務、衛星 遙感應用系統集成等;瀋陽鋁鎂設計研究院主要從事對外派遣工程所需勞務人員、打字、複印、有色金屬及非 金屬礦山採選、輕金屬冶煉等;預期出售事項不會錄得盈虧。
股本變化 - 2012年7月,以每股3﹒93港元,發行及配售3﹒63億股H股上市,另有3632萬股內資股轉 為H股。 - 2018年8月,以每股3﹒45元人民幣,發行2﹒96億股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2﹐263﹐684﹐000 無限制流通A股 295﹐906﹐667 H股 399﹐476﹐000 ------------------------------- 總股本 2﹐959﹐066﹐667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6╱08╱24 12╱2023 不派末期息 -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2╱08╱23 12╱2022 不派末期息 - 07╱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08╱08╱22 12╱2021 不派末期息 - 28╱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3╱08╱21 12╱2020 不派末期息 - 29╱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6╱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0036 或港元 0.0039429╱06╱20 30╱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2╱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