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2333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集團網址: http://www.gwm.com.cn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1633。
 - 集團總部設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集團作為綜合汽車製造商,除以長城品牌名稱銷售皮卡車及運動型多功能汽
   車(SUV)外,集團亦從事銷售供生產皮卡車、SUV及轎車所用的主要汽車零部件業務。該等零部件包括
   自行製造的發動機、前後橋、空調設備、轉向球銷和拉杆總成及供生產整車的其他零部件。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下降6﹒6%至400﹒19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45﹒6%至17﹒51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
   313﹒58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67﹒13億元及56﹒51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6﹒7%至2021﹒9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增加80﹒8%至126﹒9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5﹒5%至394﹒49億元,毛利率增加1﹒4個百分點至19﹒5%;
   (二)年內,銷售汽車收入上升14﹒5%至1754﹒89億元,佔總營業額86﹒8%;銷售零配件收入
      增長2﹒8%至128﹒39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增加9﹒7%至31﹒31億元,模具及其他收入增
      長2﹒1倍至81﹒54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23﹒5萬輛,增加0﹒4%。其中,皮卡之銷量減少13﹒1%至17﹒5
      萬輛,SUV銷量增長8%至98﹒9萬輛,轎車及其他(主要為新能源車)下降37﹒3%至
      70﹐418輛;
   (四)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307﹒41億元,而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66﹒65億元及64﹒81億元,資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175%(
      2023年12月31日:193﹒8%)。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6﹒1%至1732﹒1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則減少15﹒1%至70﹒2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1﹒9%至324﹒39億元,毛利率則減少0﹒6個百分點至18﹒7%;
   (二)年內,銷售汽車收入上升25﹒8%至1532﹒79億元,佔總營業額88﹒5%;銷售零配件收入
      增長57﹒5%至126﹒14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增加11﹒2%至28﹒53億元,模具及其他收
      入上升9﹒8%至24﹒8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23萬輛,增加15﹒8%。其中,皮卡之銷量上升2﹒5%至20﹒1萬輛
      ,SUV銷量增長20﹒5%至91﹒9萬輛,轎車及其他(主要為新能源車)增加7%至11萬輛;
   (四)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383﹒37億元,而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57﹒01億元及132﹒8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193﹒8%(
      2022年12月31日:184﹒2%)。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0﹒7%至1373﹒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22﹒9%至82﹒6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0﹒7%至266﹒01億元,毛利率增加3﹒2個百分點至19﹒4%;
   (二)年內,銷售汽車收入上升0﹒5%至1218﹒91億元,佔總營業額88﹒8%;銷售零配件收入增
      長16﹒5%至80﹒08億元,模具及其他收入增加2﹒8%至22﹒58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則減
      少16﹒2%至25﹒65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06﹒2萬輛,減少17﹒1%。其中,皮卡之銷量下降17﹒1%至
      19﹒6萬輛,SUV銷量下跌15﹒9%至76﹒3萬輛,轎車及其他(主要為新能源車)減少
      25%至10﹒3萬輛;
   (四)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357﹒73億元,而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59﹒43億元及154﹒0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184﹒2%(
      2021年12月31日:182﹒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2%至1364﹒0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25﹒4%至67﹒2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4%至220﹒37億元,毛利率下跌1﹒1個百分點至16﹒2%;
   (二)年內,銷售汽車收入上升31﹒3%至1213﹒07億元,佔總營業額88﹒9%;銷售零配件收入
      增長33﹒7%至68﹒72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增加13﹒7%至30﹒61億元,模具及其他收入
      增長78﹒3%至21﹒98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28﹒1萬輛,增加14﹒8%。其中,皮卡之銷量增長3﹒7%至23﹒7
      萬輛,SUV銷量增長9﹒4%至90﹒7萬輛,轎車(主要為新能源汽車)上升1﹒4倍至13﹒7
      萬輛;
   (四)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330﹒48億元,而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52﹒04億元及86﹒5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182﹒33%(
      2020年12月31日:168﹒58%)。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4%至1033﹒0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增長19﹒2%至53﹒6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9﹒8%至177﹒77億元,毛利率微增0﹒4個百分點至17﹒2%;
   (二)年內,銷售汽車收入上升7﹒1%至923﹒86億元,佔總營業額89﹒4%;銷售零配件收入增長
      19﹒8%至51﹒41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增加4﹒1%至26﹒91億元,模具及其他收入增長
      89%至12﹒33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11﹒6萬輛,增加5﹒4%。其中,皮卡之銷量增長38﹒7%至22﹒9
      萬輛,SUV銷量減少2﹒7%至82﹒9萬輛,轎車(主要為新能源汽車)上升40﹒1%至
      58﹐183輛;按市場劃分,內銷汽車增長5﹒4%至104﹒7萬輛,出口汽車上升5﹒4%至
      68﹐918輛;
   (四)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45﹒88億元,而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79﹒01億元及107﹒77億元,資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168﹒58%
      (2019年12月31日:107﹒9%)。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3%至962﹒1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下跌13﹒6%至44﹒9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6﹒8%至161﹒88億元,毛利率下跌0﹒7個百分點至16﹒8%;
   (二)年內,銷售汽車收入下降5﹒8%至862﹒51億元,銷售零配件收入上升14﹒6%至42﹒93
      億元,模具及其他收入增長41﹒4%至6﹒52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增加1﹒7倍至25﹒85億元
      ;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05﹒9萬輛,上升1﹒4%;其中,SUV銷量減少3﹒6%至85﹒2萬
      輛,皮卡車及轎車之銷量分別增長12﹒7%及2﹒1倍,至16﹒5萬輛及41﹐531輛;按市場
      劃分,內銷汽車99﹒3萬輛,下跌0﹒5%;出口汽車65﹐404輛,增加44﹒9%;
   (四)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97﹒23億元,短期借款為11﹒8億元,長期借
      款為12﹒0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107﹒9%(2018年12
      月31日:112﹒19%)。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1﹒9%至992﹒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上升3﹒6%至52﹒0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毛利下降9﹒2%至173﹒66億元,毛利率下跌1﹒4個百分點至17﹒5%;
   (二)年內,銷售汽車收入下降4﹒6%至915﹒97億元,佔總營業額92﹒3%;銷售零配件收入上升
      17﹒8%至37﹒46億元;模具及其他收入下跌3﹒4%至4﹒61億元;提供勞務收入上升
      3﹒1倍至9﹒57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04﹒4萬輛,較去年下跌1﹒6%;其中,SUV銷量減少4﹒3%至
      88﹒4萬輛;按市場劃分,內銷汽車99﹒9萬輛,下跌2﹒4%;出口整車4﹒5萬輛,上升
      20﹒4%;
   (四)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76﹒82億元,短期借款為128億元,長期借款為
      21﹒58億元,資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112﹒2%(2017年12月
      31日:124﹒4%)。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2﹒6%至1011﹒69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溢利下降52﹒4%至50﹒2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毛利減少21﹒1%至191﹒23億元,毛利率則下跌5﹒7個百分點至18﹒9%;
   (二)銷售汽車收入增加1﹒6%至959﹒86億元,銷售零配件收入上升10﹒1%至31﹒79億元,
      模具及其他收入下降25﹒9%至4﹒78億元,提供勞務收入減少10﹒5%至2﹒33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06﹒1萬輛,減少0﹒8%;其中,皮卡車銷量上升20﹒2%至12﹒5
      萬輛,SUV銷量下跌1%至92﹒4萬輛,轎車銷量則下跌62﹒3%至1﹒2萬輛;
   (四)年內,集團出口整車銷量增長1﹒4倍至3﹒7萬輛;
   (五)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48﹒31億元。負債總額為612﹒89億元,資
      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124﹒4%(2016年12月31日:94﹒9%)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29﹒7%至986﹒16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溢利上升30﹒9%至105﹒5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毛利增長26﹒5%至242﹒38億元,毛利率則下跌0﹒6個百分點至24﹒6%;
   (二)銷售汽車收入增加29﹒7%至944﹒65億元,銷售零配件收入上升25﹒4%至28﹒86億元
      ,模具及其他收入增長37﹒5%至6﹒44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增加77﹒1%至2﹒61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06﹒9萬輛,增加26﹒4%;其中,皮卡車銷量上升3﹒3%至10﹒4
      萬輛,SUV銷量增長34﹒6%至93﹒3萬輛,轎車銷量則下跌38%至3﹒2萬輛;
   (四)年內,集團國內汽車銷售增加28﹒1%至105﹒4萬輛,出口整車銷量下降33﹒4%至1﹒6萬
      輛;
   (五)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21﹒54億元。負債總額為449﹒56億元,資
      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94﹒94%(2015年12月31日:87﹒33%
      )。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編制,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21﹒5%至760﹒33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溢利上升0﹒2%至80﹒5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毛利增長10﹒5%至191﹒62億元,毛利率下跌2﹒5個百分點至25﹒2%;
   (二)銷售汽車收入增加22﹒8%至728﹒59億元,銷售零配件收入下降5﹒4%至23﹒01億元,
      模具及其他收入減少1﹒4%至4﹒69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增加25﹒7%至1﹒47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84﹒6萬輛,增加15﹒5%;其中,皮卡車銷量下降17﹒2%至10﹒1
      萬輛,SUV銷量上升32﹒5%至69﹒3萬輛,轎車銷量下跌40﹒8%至51﹐799輛;
   (四)年內,集團國內汽車銷售增加20﹒2%至82﹒3萬輛,出口整車銷量下降51﹒5%至
      23﹐537輛;
   (五)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36﹒42億元。負債總額為335﹒24億元,資本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87﹒3%(2014年12月31日:8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編制,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10﹒2%至625﹒99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溢利下降2﹒2%至80﹒4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總營業額增長主要是集團優化產品結構,持續聚焦SUV品類,帶來SUV銷售量的增加所致;
   (二)毛利增長6﹒7%至173﹒39億元,毛利率下跌0﹒9個百分點至27﹒7%;
   (三)主營業務收入:銷售汽車收入增加10﹒3%至593﹒46億元,銷售零配件收入亦增加19﹒3%
      至24﹒33億元,模具及其他收入減少7﹒3%至4﹒75億元,提供勞務收入減少4﹒3%至
      1﹒17億元;
   (四)年內,集團共售出整車73萬輛,減少4﹒9%。其中,皮卡車銷量下降10﹒7%至12萬輛,
      SUV銷量上升24﹒5%至52萬輛,轎車銷量下跌57﹒4%至87479輛;
   (五)年內,集團國內整車銷售下降1﹒6%至68萬輛,出口整車銷量亦下降35﹒2%至48﹐544輛
      ;
   (六)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33﹒94億元。負債總額為278﹒27億元,資本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與權益總額的比例)為0﹒8倍(2013年12月31日:0﹒9倍)。
 - 按中國會計準則,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1﹒6%至567﹒8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加44﹒5%至82﹒2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40﹒1%至162﹒46億元,毛利率亦提升1﹒7個百分點至28﹒6%,主要由於
      銷量增長帶來的規模效益得以體現,及毛利率較高的SUV銷售佔比增加所致;
   (二)銷售汽車收入上升32﹒1%至537﹒96億元,銷售零配件及其他營業收入亦增加53﹒5%至
      20﹒39億元,模具及其他收入下降6﹒2%至5﹒13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增加23﹒6%至
      1﹒22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整車數目增長24%至77﹒1萬輛。其中,皮卡車銷量上下降0﹒4%至13﹒6
      萬輛,SUV銷量增長50﹒1%至42萬輛,轎車銷量增加3﹒1%至20﹒5萬輛;
   (四)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9﹒91億元。負債總額為245﹒97億
      元(2012年12月31日:209﹒2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為0﹒9倍(2012年12月
      31日:1倍)。
 - 按中國會計準則,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3﹒4%至431﹒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增加66﹒1%至56﹒9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54﹒7%至115﹒98億元,毛利率亦提升2個百分點至26﹒9%,主要由於產品
      結構變動,及因銷量增長帶來的規模效益得以體現;
   (二)銷售汽車收入上升44﹒5%至407﹒28億元,銷售零配件收入亦增加18﹒6%至10﹒27億
      元,模具及其他收入增長1﹒1倍至5﹒46億元,提供勞務收入增加16﹒6%至9719萬元;
   (三)年內,集團共售出整車數目增長34﹒3%至62﹒1萬輛。其中,皮卡車銷量上升12﹒4%至
      13﹒7萬輛,SUV銷量增長90%至28萬輛,轎車銷量亦增加6﹒3%至19﹒9萬輛;
   (四)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3﹒37億元,並無借貸。
 - 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30﹒9%至300﹒89億元(人民幣;下同),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26﹒9%至34﹒2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收入增加主要原因是整車銷售量的增加,毛利增加31﹒8%至74﹒96億元,毛利率上升
      0﹒2個百分點至24﹒9%;主要由於轎車毛利率的大幅上升以及銷量增長;
   (二)汽車銷售:營業額增加29﹒7%至281﹒78億元;年內,集團共售出整車46﹒3萬輛,增加
      27﹒3%;年內,SUV銷量增長7﹒6%至14﹒7萬輛;長城汽車的轎車銷量增加52﹒6%至
      18﹒7萬輛;皮卡車銷量增長23﹒3%至12﹒2萬輛;其他車輛(包括專用車等)共銷售
      6161輛,較去年度增長22﹒9%;
   (三)汽車零部件及其他:營業額增加51﹒5%至19﹒11億元,佔集團總營業收入的6﹒4%;
   (四)集團主要市場中國營業額增長25﹒5%至250﹒5億元,佔總營業額83﹒3%;俄羅斯營業額增
      長1﹒7倍至14﹒01億元,佔總營業額4﹒7%;
   (五)年內,國內市場銷量增加22﹒3%至38﹒3萬輛,其中SUV、轎車及皮卡於國內銷量分別達
      11﹒7萬輛、17﹒5萬輛和8﹒5萬輛;海外市場出口整車銷量上升58﹒7%至7﹒9萬輛,其
      中SUV、轎車及皮卡銷量分別達30﹐548輛、12﹐173輛和36﹐404輛。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8﹒9%至221﹒7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亦上升
   1﹒6倍至26﹒9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率由去年之17﹒3%上升至21﹒9%,主要由於轎車毛利率上升,銷售量增長規模效益的
      體現,以及集團在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進一步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
   (二)銷售汽車:營業額增長77﹒5%至209﹒21億元,佔總營業額94﹒3%。年內,集團共售出整
      車36﹒35萬輛,增長73﹒2%;
      1﹒皮卡車:營業收入上升30﹒7%至53﹒77億元,銷量亦上升30﹒9%至98﹐643輛;
      2﹒SUV:營業收入增長1﹒2倍至94﹒32億元,銷量增長1﹒3倍至13﹒7萬輛;
      3﹒轎車:營業收入增長92﹒2%至57﹒82億元,銷量增長76%至12﹒28萬輛;
      4﹒其他車輛:營業收入下跌24%至3﹒31億元,銷量減少22%至5014輛;
   (三)銷售汽車零部件及其他:營業額增長1﹒1倍至11﹒99億元,是因為隨著汽車銷售量的大幅增加,
      售後零部件的收入亦相對上升;
   (四)提供勞務:營業額上升20﹒7%至5453萬元;
   (五)按地區劃分,集團於國內銷售汽車31﹒35萬輛,增加77%,營業收入增加79﹒4%至
      179﹒78億元;出口整車數量亦上升52﹒8%至49﹐955輛,出口總額達30﹒26億元,
      上升67﹒1%;
   (六)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已抵押銀行存款為30﹒95億元。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1%至123﹒9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99﹒3%
   至10﹒23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率減少0﹒8個百分點至17﹒3%,是因為銷售結構的變化;
   (二)汽車銷售:營業額上升53%至117﹒84億元。年內,集團共銷售汽車21萬輛,上升74﹒2%
      ,其中皮卡車75﹐341,營業額上升19﹒3%至41﹒14億元,佔總營業額33﹒2%;
      SUV銷售51﹐278輛,營業額增長9﹒9%至39﹒87億元,佔總營業額32﹒2%;轎車銷
      售76﹐811輛,營業額上升7﹒8倍至32﹒47億元,佔總營業額26﹒2%;其他車輛銷售
      6430輛,營業額增長68﹒6%至4﹒36億元,佔總營業額3﹒5%;
   (三)汽車零部件及其他:營業額增長20﹒3%至6﹒12億元,是因為隨著汽車銷售量的大幅增加,售後
      零部件的收入亦相對上升;
   (四)年內,集團國內銷售汽車17﹒7萬輛,上升1﹒6倍;出口整車32﹐683輛,下降37﹒4%;
   (五)200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5﹒92億元。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8﹒3%至82﹒1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45﹒3%
   至5﹒1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年內汽車銷售量增加,惟毛利率下降5﹒6個百分點至18﹒1%,主要由於成本上升、對舊款產品進
      行促銷以及轎車未形成生產規模所致;
   (二)汽車銷售:年內,集團共售出汽車12萬輛,增長11﹒7%。其中皮卡車銷量增長15﹒1%,營業
      收入增加18﹒7%至34﹒47億元,佔總營業額42%;SUV銷量下降15﹒1%,營業收入減
      少14﹒9%至36﹒28億元,佔總營業額44﹒2%;轎車及其他車分佔總營業額4﹒5%及
      3﹒1%;
   (三)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增加11%,營業收入增加3﹒5%至43﹒77億元。出口汽車數量增長
      12﹒7%,銷售額增長9﹒1%至33﹒25億元;
   (四)汽車零部件銷售:銷售額增長67%至5﹒09億元,主要原因是隨著汽車銷售量的增加,售後零部件
      的收入亦有上升。發動機銷售額佔汽車零部件銷售額的9%;
   (五)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0﹒92億元,並無銀行負債。


 發展概覽
 - 集團於2002年6月商業化推出SUV。根據國家信息中心,集團於2002年將SUV作商業化推出後六
   個月在中國SUV市場上的銷量排行第三。截至2003年6月止六個月,皮卡車和SUV的銷售額分別佔集
   團錄得的總銷售額約42﹒7%及49﹒2%。
 - 皮卡車和SUV市場一般可參考皮卡車和SUV的價格而分類為三個市場層面,分別為經濟性檔次、中檔次及
   高檔次。集團擬將其業務重點集中在中檔次的皮卡車及經濟性檔次的SUV市場。
 - 集團總部設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於2003年6月,集團每年總產能約7萬輛皮卡車和SUV。作為綜合汽
   車製造商,集團亦從事研發及製造供集團組裝皮卡車和SUV使用的主要汽車用零部件,如發動機、前後橋及
   空調設備。
 - 集團在國內的汽車銷售業務,主要透過遍布中國22個省份及五個自治區內250個城市的全面銷售網絡進行
   。截至2003年6月,集團的國內銷售網絡包含逾380家經銷商及代理商。至2003年6月止六個月,
   集團從國內銷售所得的收益佔集團的總營業額98﹒2%。集團的國際銷售額主要透過大多位於中東國家的海
   外經銷商進行。
 - 集團截至2003年6月止亦已建立一個包含逾340個售後服務中心的廣泛售後服務網絡,集團於往績期間
   內已累計銷售分別8﹒79萬輛皮卡車及2﹒43萬輛SUV。
 - 2003年12月,集團配股集資上市,集資金額為12﹒66億港元,將用作以下用途:
   (一)4﹒05億港元用於發展新生產設施;
   (二)1﹒87億港元用於提升及擴充現有的發動機生產設施;
   (三)8350萬港元用於提升及擴充現有的零部件生產工場,有關零部件包括前後橋、車架、內飾配件及其
      他配件;
   (四)2740萬港元用於增強研究與開發實力;
   (五)1890萬港元用於提升信息系統;
   (六)餘額將撥作一般營運資金。
 - 2004年8月,集團建議發行3億股A股,以籌集不超過27﹒42億元資金,其中2﹒99億元人民幣用
   於提升集團技術中心研發能力,另外23﹒6億元人民幣用於資助建設集團年產量20萬輛乘用車之汽車生產
   設施。
 - 2004年9月,集團控股股東南大園經營中心訂立一項協議,以轉讓南大園經營中心持有之集團內資股
   840萬股予保定市螞蟻物流網絡,佔已發行股本1﹒78%。
 - 2005年8月,集團更改英文名稱為GREAT WALL MOTOR Co﹒ Ltd﹒,前稱
   GREAT WALL AUTOMOBILE HLDG﹒ Co﹒ Ltd﹒。
 - 2007年3月,集團與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土地和財產管理局(韃靼斯坦地產局)設立一間主要從事汽車
   、汽車零部件生產及貿易的合資公司「長城阿拉布汽車開放式股份公司」,其註冊資本為4﹒2億盧布(約
   1﹒22億元人民幣)。韃靼斯坦地產局以房產出資1﹒05億盧布,佔合資公司25%,而集團以商標出資
   1﹒26億盧布(約3654萬元人民幣),並以現金出資1﹒89億盧布(約5481萬元人民幣),即合
   共3﹒15億盧布(約9135萬元人民幣),佔合資公司75%。合資公司計劃於2007年建成投產,設
   計年生產能力為5萬輛。
 - 2007年9月,集團與上海雙樺汽車空調配件成立合資公司雙樺熱交換器(保定),以生產汽車熱交換設備
   供應海內外市場,大部分產品將供應予集團。集團將按所持該合資公司32%權益而注資912萬元人民幣
   (當中347萬元為現金,565萬元以土地使用權形式)。
 - 2007年10月,集團建議發行不多於1﹒22億股A股,所得款項將用作生產自動變速器、研發新型高性
   能柴油發動機及SUV、擴建技術中心及建設試驗中心、以及研發C級轎車。
 - 2007年11月,集團與驕龍國際成立合資公司保定斯瑪特汽車配件,從事設計、生產及銷售汽車模具、夾
   具及零件予中國市場,並提供售後服務。雙方分佔50%權益,並分別出資9700萬元人民幣。
 - 2008年1月,集團以1﹒2億元人民幣增持保定長城內燃機製造39﹒2%權益至90﹒2%。保定長城
   內燃機製造主要從事內燃機及零部件之製造及銷售業務。
 - 2008年4月,集團以75萬元人民幣向保定市沃爾特管理諮詢購入保定億新汽車配件75%權益。完成後
   ,集團與驕龍國際分別持有該公司75%及25%權益。集團與驕龍國際需分別向保定億新汽車配件注資
   975萬元人民幣(包括因收購保定億新汽車配件權已付予保定市沃爾特管理諮詢之75萬元人民幣)及
   46萬美元(約325萬元人民幣)(包括已實繳的25萬元人民幣)。保定億新股汽車配件業務為設計、生
   產及銷售汽車零部件。
 - 同月,集團以75萬元人民幣向保定市沃爾特管理諮詢購入保定萬通汽車配件75%權益。完成後
   ,集團與驕龍國際分別持有該公司75%及25%權益。集團與驕龍國際需分別向保定萬通汽車配件注資
   3750萬元人民幣(包括因收購保定萬通汽車配件權已付予保定市沃爾特管理諮詢之75萬元人民幣)及
   176萬美元(約1250萬元人民幣)(包括已實繳的25萬元人民幣)。保定萬通汽車配件業務為設計、
   生產及銷售汽車零部件。
 - 2008年7月,集團以193萬美元收購億新發展全部股本及股東貸款。億新分別特有保定億新汽車配件、
   天津長城萬通汽車零部件、天津長城精益汽車零部件及保定佰思特汽車零部件各25%權益以及保定億新汽車
   零部件及保定星輝燈具全部權益,五間公司主要業務為製造及銷售汽車零部件。
 - 2008年9月,集團以1﹒95億元人民幣增持保定長城汽車橋業、保定長褔衝壓件、北京格瑞特汽車零部
   件、保定曼德汽車配件各25%權益,以及保定斯瑪特汽車配件50%權益至全資擁有,增持保定長城傑華汽
   車內飾件25%權益至50%,及收購保定天球電器25%權益。該等公司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汽車零部件。
   2009年3月,因全球經濟及汽車業經營環境複雜多變,雙方同意終止收購協議。
 - 同月,集團以2372萬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保定創新長城資產管理收購位於河北省保定總樓面面積為
   6120平方米的廠房及輔助設施、辦公樓、保安室、停車場及若干裝置、184輛汽車及設備,以提供運輸
   及物流服務。
 - 2008年11月,因未獲俄羅斯聯邦商務部批淮營運,集團決定解散與韃靼斯坦地產局成立的合資公司「長
   城阿拉布汽車開放式股份公司」,並改為其他俄羅斯夥伴負責組裝集團產品,以便於俄羅斯及歐洲市場出售。
 - 2009年3月,集團持50%權益之保定斯瑪特汽車配件註冊資本將由1﹒94億元人民幣增至2﹒14億
   元人民幣,集團將出資當中2000萬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有斯瑪特汽車配件權益增至54﹒67%。
   該公司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汽車零部件。
 - 2009年7月,集團以750萬元人民幣增持保定環球汽車零部件49%權益至全資持有。該公司主要從事
   製造及銷售汽車內飾件及零部件,以及提供技術諮詢及服務。
 - 2009年10月,集團於保加利亞成立合資公司,以從事設計及生產汽車、整車的進口及貿易、生產及進口
   汽車配件、汽車維修、組裝、調試服務,以及物流與運輸服務,並已注資400萬歐元。
 - 2010年11月,集團以3﹒87億元人民幣向主要股東新長城出售保定市博創房地產開發全部權益,其主
   要從事住宅房地產開發及建材銷售業務。
 - 2011年5月,集團以1﹒73億元人民幣(約2﹒08億港元)增持保定長城華北汽車47﹒03%權益
   至全資持有,該公司主要於河北省從事生產汽車零部件業務。
 - 2012年4月,集團以總代價1﹒29億元人民幣增持保定長城汽車橋業、保定曼德汽車配件及保定信遠汽
   車內飾各25%權益至全資持有。該等公司主要業務為製造及銷售汽車零部件。
 - 2012年6月,集團以767萬元人民幣增持保定延峰江森汽車座椅25%權益至50%,其主要從事設計
   、製造及銷售汽車座椅總成及相關零部件。
 - 2014年5月,集團出資180億盧布於俄羅斯圖拉州建設整車生產基地,產能規劃為年產15萬台,整體
   佔地面積約為216萬平方米。
 - 2015年6月,集團以1﹒92億元人民幣出售徐水縣科林供熱全部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熱力生產與供應
   、熱力工程施工與設備維修、供熱設計以及灰渣銷售,預期出售事項將不會帶來收益或虧損。
 - 2018年7月,集團與寶馬股份各出資8﹒5億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光束汽車,各佔50%權益。合資公
   司將主要從事研發和產銷新能源汽車、內燃機汽車、汽車相關組件;銷售和出口整車及其零部件、組件及配飾
   ;售後服務;倉儲和運輸服務;以及培訓、諮詢、試驗和技術服務等業務。
 - 2018年10月,集團以7﹒9億元人民幣出售蜂巢能源科技全部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
   儲能電池、太陽能設備、充電設備、鋰電池相關生產設備儀器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開發及銷售電池管
   理系統與風光電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及儲能電站建設;進出口業務;廢電池回收等業務。預期出
   售事項不會帶來任何收益或虧損。
 - 2018年12月,集團以2﹒12億元人民幣向保定市長城控股出售123項應用於電池管理系統、電池製
   造、電池包裝、汽車組件生產等領域的專利及非專利技術資產,以及試驗設備、在建設備安裝工程及名為「新
   能源動力電池技術」的專有技術。保定市長城控股主要持有保定創新長城資產管理62﹒85%權益,而保定
   創新長城資產管理則為持有集團56﹒04%權益之控股股東。預期出售事項不會帶來任何重大損益。
 - 2019年2月,集團以4﹒64億元人民幣出售天津長城共享汽車服務全部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代辦車務
   手續;汽車租賃;汽車信息諮詢;技術諮詢、開發、轉讓及服務;汽車銷售;充電器、點煙器、五金產品、汽
   車零配件的批發與零售;出租客運等業務。預期出售事項不會帶來任何重大收益或虧損。


 股本變化
 - 2003年12月,以每股$13﹒3,發行及配售1﹒14億股H股上市;同月,因行使超額配股權,發行
   1710萬股H股。
 - 2004年8月,資本化10送10股。
 - 2007年5月,以每股$10﹒65,配售1﹒51億股H股。
 - 2011年1月,10送15紅股;9月,以每股13元人民幣,發行3﹒04億股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
   市。
 - 2015年9月,10送20紅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20年11月,發行本金額35億元人民幣六年期可轉換為新A股債券。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48﹐071﹐300
   無限制流通A股         6﹐027﹐729﹐000
   H股              3﹐099﹐540﹐000
   -------------------------------
   總股本             9﹐175﹐340﹐300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02╱10╱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3 或港元 0.3301128╱05╱24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3 或港元 0.3285429╱06╱23  30╱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30╱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07 或港元 0.0850110╱05╱22  29╱03╱22
   12╱2021  中期息人民幣 0.3 或港元 0.3628805╱10╱21  27╱08╱21
   12╱2020  不派末期息                    -     30╱03╱21
   12╱2020  第三次中期息人民幣 0.28       26╱02╱21  25╱01╱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25 或港元 0.2744222╱06╱20  24╱04╱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6╱08╱19
   ------------------------------------------------


                                                -完-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