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主要從事氧化鋁、精細氧化鋁及鋁礦石的生產和銷售;原鋁、碳素產品、鋁合金及其他電解鋁產品的生產 和銷售;煤炭開採、火力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及新能源裝備製造等;提供氧化鋁、原鋁、鋁加工產品及 其他有色金屬產品和煤炭等原材料、輔材貿易及物流服務;以及其他有關鋁業務的研究開發等。
業績表現: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5﹒2%至2370﹒6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扣除 其他權益工具預留累計分配)增長85﹒9%至123﹒3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9%至355﹒29億元,毛利率增加2﹒8個百分點至15%; (二)氧化鋁:營業額增加19﹒8%至223﹒57億元,除稅前溢利增長10﹒1倍至116﹒85億元 ; (三)原鋁:營業額上升40%至1153﹒68億元,佔總營業額48﹒7%,除稅前溢利則減少 20﹒3%至89﹒66億元; (四)能源:營業額下降5﹒6%至86﹒92億元,除稅前溢利減少52﹒8%至9﹒91億元; (五)營銷:營業額減少22﹒4%至887﹒92億元,佔總營業額37﹒5%,除稅前溢利則上升1%至 18﹒75億元; (六)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07﹒49億元,貸款及借款總額為 645﹒23億元,資產負債率(即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48﹒1%(2023年12月31日: 53﹒3%)。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22﹒7%至2250﹒7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扣除其 他權益工具預留累計分配)則增加60﹒2%至67﹒1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11﹒9%至275﹒7億元,毛利率則上升1﹒5個百分點至12﹒2%; (二)氧化鋁:營業額增加13﹒7%至186﹒61億元,除稅前溢利增長3﹒7倍至9﹒85億元; (三)原鋁:營業額減少5﹒1%至821﹒35億元,佔總營業額36﹒5%,除稅前溢利則增加 15﹒6%至112﹒43億元; (四)能源:營業額增長1﹒7%至92﹒11億元,除稅前溢利則減少4﹒7%至20﹒98億元; (五)貿易:營業額減少35﹒9%至1144﹒35億元,佔總營業額50﹒8%,除稅前溢利則上升 9﹒6%至18﹒57億元; (六)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0﹒4億元,貸款及借款總額為 776﹒5億元,資產負債率(即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53﹒3%(2022年12月31日: 58﹒7%)。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2﹒6%至2909﹒8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27﹒2%至41﹒9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9﹒9%至312﹒84億元,毛利率下跌0﹒8個百分點至10﹒8%; (二)氧化鋁:營業額下降6﹒6%至164﹒11億元,除稅前溢利下跌87﹒8%至3﹒4億元; (三)原鋁:營業額上升10%至865﹒03億元,佔總營業額29﹒7%,除稅前溢利則下跌19﹒1% 至103﹒46億元; (四)能源:營業額增長18﹒1%至90﹒61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除稅前溢利22﹒01億元; (五)貿易:營業額減少8﹒2%至1785﹒71億元,佔總營業額61﹒4%,除稅前溢利則上升 50﹒7%至20﹒13億元; (六)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8﹒17億元,貸款及借款總額為 864﹒56億元,資產負債率(即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58﹒7%(2021年12月31日: 60﹒1%)。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45%至2697﹒4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5﹒6倍 至50﹒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1﹒2倍至264﹒78億元,毛利率上升3﹒2個百分點至9﹒8%; (二)集團氧化鋁產量1623萬噸,增長11﹒7%;電解鋁產量386萬噸,增長4﹒6%; (三)氧化鋁:營業額增長43﹒4%至185﹒64億元,除稅前利潤則增長1﹒8倍至40﹒49億元; (四)原鋁:營業額上升58﹒3%至639﹒87億元,佔總營業額23﹒7%,除稅前利潤增長2﹒7倍 至74﹒02億元; (五)能源:營業額增長10﹒6%至76﹒75億元,除稅前虧損擴大2倍至2﹒35億元; (六)貿易:營業額增長42﹒9%至1791﹒6億元,佔總營業額66﹒4%,除稅前利潤上升1﹒1倍 至12﹒31億元; (七)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78﹒53億元,長期貸款及借款總額為 739﹒42億元,資產負債率(即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62﹒2%(2020年12月31日: 63﹒4%)。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2%至1859﹒9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13﹒1%至7﹒4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10﹒5%至134﹒23億元,毛利率微升0﹒8個百分點至7﹒2%; (二)集團氧化鋁產量1453萬噸,增長5﹒3%;電解鋁產量369萬噸,減少2﹒6%;煤炭產量 1120萬噸,增長3﹒8%。 (三)氧化鋁:營業額減少9﹒6%至129﹒45億元,除稅前利潤則增長68﹒9%至14﹒27億元; (四)原鋁:營業額上升8﹒1%至404﹒31億元,佔總營業額21﹒7%,除稅前利潤增長1﹒9倍至 20﹒23億元; (五)能源:營業額減少2﹒4%至69﹒4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除稅前虧損7724萬元; (六)貿易:營業額減少4﹒4%至1253﹒34億元,佔總營業額67﹒4%,除稅前利潤下跌42%至 5﹒56億元; (七)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6﹒31億元,計息貸款及借款總額為 922﹒25億元,資產負債率(即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63﹒5%(2019年12月31日: 65﹒2%)。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5%至1900﹒7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20﹒3%至8﹒5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8﹒2%至121﹒28億元,毛利率下降0﹒9個百分點至6﹒4%; (二)氧化鋁:營業額減少2﹒9%至143﹒27億元,除稅前盈利下跌75﹒8%至8﹒45億元; (三)原鋁:營業額下降9﹒6%至373﹒95億元,佔總營業額19﹒7%,業績轉虧為盈,錄得除稅前 盈利6﹒87億元; (四)能源:營業額上升1%至71﹒1億元,除稅前盈利增長14﹒5倍至4﹒03億元; (五)貿易:營業額增加12﹒2%至1309﹒17億元,佔總營業額68﹒9%,除稅前盈利增長 28﹒7%至9﹒53億元; (六)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7﹒59億元,計息貸款及其他借款總額為 1015﹒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5﹒17%(2018年12月31日:66﹒33%)。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0﹒4%至1802﹒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47﹒2%至7﹒4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10﹒3%至132﹒11億元,毛利率下降0﹒8個百分點至7﹒3%; (二)氧化鋁:營業額增加1﹒3%至147﹒58億元,除稅前盈利上升6﹒2%至34﹒96億元; (三)原鋁:營業額增長13﹒1%至413﹒44億元,佔總營業額22﹒9%,業績轉盈為虧,錄得除稅 前虧損9﹒29億元; (四)能源:營業額上升22﹒7%至70﹒37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除稅前盈利2602萬元; (五)貿易:營業額下降5﹒7%至1166﹒46億元,佔總營業額64﹒7%,除稅前盈利則增加 6﹒2%至7﹒79億元; (六)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1﹒31億元,計息貸款及其他借款總額 為1017﹒21億元,流動比率為0﹒79倍(2017年12月31日:0﹒76倍),資產負債 比率為66﹒3%(2017年12月31日:67﹒1%)。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24﹒9%至1800﹒8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7倍至13﹒7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氧化鋁:營業額增加43﹒6%至136﹒66億元,佔總營業額7﹒6%,除稅前盈利增長2﹒6倍 至32﹒52億元; (二)原鋁:營業額增加24%至365﹒52億元,佔總營業額20﹒3%,除稅前盈利則下跌62﹒1% 至8﹒27億元; (三)能源:營業額增加30﹒8%至57﹒34億元,業績則轉盈為虧,錄得除稅前虧損1﹒71億元; (四)貿易:營業額增加23﹒1%至1236﹒55億元,佔總營業額68﹒7%,除稅前盈利則下跌 9﹒8%至7﹒3億元; (五)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77﹒51億元,計息貸款及其他借款總額 為1030﹒42億元。流動比率為0﹒76倍(2016年12月31日:0﹒8倍),資產負債率 為67﹒3%(2016年12月31日:70﹒7%)。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6﹒7%至1440﹒6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1﹒7倍至4﹒0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氧化鋁:營業額上升40﹒4%至93﹒55億元,業績轉盈為虧,分部盈利則下跌50﹒6%至 9﹒45億元; (二)原鋁:營業額上升4﹒9%至294﹒82億元,佔總營業額20﹒5%,業績亦轉虧為盈,錄得分部 盈利21﹒84億元; (三)能源:營業額上升4﹒5%至43﹒82億元,業績亦轉虧為盈,錄得分部盈利3341萬元; (四)貿易:營業額增加19﹒3%至1004﹒39億元,佔總營業額69﹒7%,業績亦轉虧為盈,錄得 分部盈利8﹒09億元; (五)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38﹒08億元,計息貸款及其他借款總額 為1056﹒15億元。流動比率為0﹒8倍(2015年12月31日:0﹒79倍),資產負債率 為70﹒76%(2015年12月31日:72﹒98%)。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13﹒1%至1234﹒46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 東應佔溢利2﹒0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氧化鋁:營業額上升13﹒3%至66﹒32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19﹒67億元; (二)原鋁:營業額下降7﹒5%至281﹒12億元,分部虧損縮窄78﹒2%至13﹒87億元; (三)能源:營業額減少17﹒7%至41﹒93億元,分部虧損收窄95﹒7%至7415萬元; (四)貿易:營業額下降16﹒1%至842﹒22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12﹒35億元; (五)年內,氧化鋁產量增加10﹒6%至1330萬噸,電解鋁產量下降2﹒2%至331萬噸; (六)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07﹒53億元;流動比率為0﹒79倍 (2014年12月31日:0﹒61倍);資產負債率為73﹒43%(2014年12月31日: 79﹒44%)。 - 2014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下跌16﹒3%至1417﹒72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 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162﹒1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業績虧損因主導產品銷售價格下降約2%至7%,對部分長期資產作大額資產減值準備,對內部退養和 協商解除勞動人員計提辭退及內退福利費用所致; (二)氧化鋁:營業額下降12﹒7%至58﹒54億元,分部虧損擴大2﹒3倍至59﹒68億元; (三)原鋁:營業額下降5﹒4%至301﹒63億元,分部虧損擴大1﹒3倍至63﹒75億元; (四)能源:營業額上升4%至50﹒94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17﹒36億元; (五)貿易:營業額下降19﹒9%至1003﹒46億元,分部溢利上升20﹒4%至6﹒59億元; (六)氧化鋁產量1202萬噸,減少1%;化學品氧化鋁產量182萬噸,增長5﹒8%;原鋁產品產量 338萬噸; (七)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62﹒69億元;流動比率為0﹒61倍( 2013年:0﹒65倍);資產負債率為79﹒4%(2013年:73﹒1%)。 - 2013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增長18﹒1%至1694﹒31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 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9﹒7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氧化鋁:營業額增長82﹒3%至67﹒04億元,分部虧損收窄51﹒9%至18﹒01億元; (二)原鋁:營業額減少7﹒6%至318﹒85億元,分部虧損收窄9﹒5%至27﹒92億元; (三)能源:營業額大幅增至48﹒97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溢利9﹒49億元; (四)貿易:營業額增長19﹒5%至1252﹒92億元,分部溢利亦上升25%至5﹒47億元; (五)年內,氧化鋁產量增長2%至1214萬噸;化學品氧化鋁產量上升30﹒8%至172萬噸;原鋁產 品產量則減少9%至384萬噸; (六)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13﹒82億元;計息銀行及其他借貸 462﹒95億元;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分別為0﹒65倍及0﹒41倍(2012年:0﹒58倍及 0﹒28倍);資產負債率為73﹒08%(2012年12月31日:69﹒28%)。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5%至1494﹒79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 應佔虧損82﹒3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自產電解鋁全年平均售價下跌7%,毛利相應呈現下跌; (二)氧化鋁板塊:營業額上升20﹒1%至36﹒77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37﹒45億元 ; (三)原鋁板塊:營業額上升1﹒8%至324﹒55億元,佔總營業額21﹒7%,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 營虧損30﹒85億元; (四)鋁加工板塊:營業額下跌27﹒5%至83﹒07億元,經營虧損擴大3﹒1倍至13﹒86億元; (五)貿易板塊:營業額上升5﹒5%至1047﹒77億元,佔總營業額70﹒1%,然而經營溢利則下跌 34﹒7%至4﹒38億元; (六)年內,集團自有礦山鋁土礦產量1726萬噸,增長27﹒3%;氧化鋁產量1190萬噸,增長 8﹒1%;化學品氧化鋁產量131萬噸,增長10﹒1%;原鋁產品產量422萬噸,增長7﹒9% ;鋁加工產品產量53﹒9萬噸,減少13﹒1%; (七)年內,集團新增國內鋁土礦權益資源儲量4813萬噸; (八)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貨幣資金(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受限資金及定期存款)為 101﹒92億元,流動及速動比率分別為0﹒58倍及0﹒28倍(2011年:0﹒8倍及 0﹒41倍),資產負債率為69﹒3%(2011年:63%)。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0﹒6%至1458﹒7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卻下降 69﹒4%至2﹒3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股東應佔溢利下降是因為國家宏觀調控連續加息、集團有息負債規模有所上升,致使財務費用上升,以 及原燃料、動力價格的上漲導致團部分主導產品毛利率降低所致; (二)氧化鋁板塊:營業額上升42﹒5%至30﹒61億元,經營溢利減少67﹒3%至3﹒52億元,是 因為原燃材料及動力成本上升所致。集團自產氧化鋁對外銷售量為450萬噸,增加99萬噸,對外平 均銷售價格為2493元╱噸,上升4﹒7%; (三)原鋁板塊:營業額增長20﹒8%至318﹒88億元,經營溢利增長1﹒5倍至9﹒05億元,是因 為集團從事煤炭生產業務的聯營企業因產量增加使盈利能力提升,原鋁產品的對外銷售量為356萬噸 ,減少8﹒7萬噸,對外銷售平均價格為14﹐469元╱噸,上升7﹒2%; (四)鋁加工板塊:營業額上升11%至114﹒51億元,經營虧損擴大3﹒8倍至3﹒35億元; (五)貿易板塊:營業額增長21﹒2%至993﹒24億元,經營溢利減少22﹒1%至6﹒71億元; (六)年內,集團自有礦山鋁土礦產量1356萬噸,增長6﹒5%;氧化鋁產量1101萬噸,上升 8﹒7%;化學品氧化鋁產量119萬噸,減少0﹒8%;原鋁產品產量391萬噸,增長1﹒56% ;鋁加工產品產量62萬噸,上升5﹒8%; (七)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和現金為116﹒45億元;流動比率為0﹒8倍;資 產負債率為63%(2010年12月31日:59﹒5%)。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2﹒2%至1209﹒95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 東應佔溢利7﹒7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上升主要原因是集團主導產品市場價格回升、控虧增盈措施初見成效且產銷量增加; (二)氧化鋁:營業額下降62﹒5%至21﹒48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利10﹒77億元。年 內,氧化鋁產量達1013萬噸,增長30﹒3%;化學品氧化鋁產量120萬噸,增長16﹒3%; (三)原鋁:營業額微升0﹒5%至264﹒07億元,佔總營業額21﹒8%,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 利3﹒59億元。原鋁產品產量384萬噸,增長11﹒6%; (四)鋁加工:營業額增加70﹒8%至103﹒15億元,佔總營業額8﹒5%,經營虧損收窄64%至 3﹒24億元。鋁加工產品產量59萬噸,增長43﹒9%; (五)貿易:營業額增長1﹒6倍至819﹒82億元,佔總營業額67﹒8%,經營溢利亦增長36﹒1% 至8﹒61億元; (六)其他:營業額下跌50﹒5%至1﹒42億元,經營虧損則收窄28﹒9%至4﹒9億元; (七)截至2010年12月底,集團自採礦量較去年增加19﹒4%,新增國內鋁土礦資源9100萬噸, 新增自採能力395萬噸; (八)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94﹒96億元。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分別為 0﹒74倍及0﹒35倍,資產負債率為59﹒5%。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8﹒4%至702﹒68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業績轉盈為虧,股東應 佔虧損46﹒43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減少是因為受全球金融危機和鋁產品市場處於行業周期低谷的不利影響集團主導產品的平均銷售 價下跌所致; (二)氧化鋁:營業額減少24﹒4%至112﹒03億元,經營業績轉盈為虧,經營虧損24﹒49億元。 年內,集團氧化鋁產量778萬噸,減少13﹒8%,外部銷售量上升至444萬噸,平均價格減少 28﹒5%至1939元╱噸;化學品氧化鋁產量103萬噸,下降1%; (三)原鋁:營業額下降4﹒3%至463﹒83億元,經營溢利下降83﹒3%至8590萬元。年內,集 團原鋁產品產量344萬噸,增長5﹒8%,外部銷售量上升至381萬噸,平均價格減少19﹒7% 至11﹐835元╱噸; (四)鋁加工:營業額減少17﹒3%至90﹒19億元,經營虧損擴大92﹒3%至6﹒12億元。年內, 集團鋁加工產品產量41﹒3萬噸,減少27﹒9%; (五)其他:營業額下降43﹒5%至36﹒63億元,經營虧損擴大83﹒9%至1﹒91億元; (六)年內,集團自採和合作礦比例增長26﹒4個百分點;獲取鋁土礦礦業權11個;新增鋁土礦資源 5300萬噸;新增自採鋁土礦能力152萬噸; (七)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4﹒01億元;流動比率為0﹒91倍; 資產負債率為58﹒5%。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9﹒9%至767﹒2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 99﹒9%至923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下降主要由於產品價格下降。溢利減少主要原因是年內國內發生的雨雪冰凍和地震災害,以及國 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原燃料價格上漲及產品價格下跌所致; (二)氧化鋁板塊:營業額減少25﹒3%至145﹒11億元,分類溢利減少80%至15﹒82億元。銷 售量下降23﹒1%至426萬噸(含貿易銷售量113萬噸),主要是由於自用量增加以及集團減產 、限產導致銷售量減少;平均售價下跌7﹒1%至2710元╱噸; (三)原鋁板塊:營業額減少6﹒6%至484﹒29億元,分類溢利減少93﹒8%至4﹒84億元。銷售 量上升4﹒3%至310萬噸,主要是由於集團於2008年報表合併範圍變化從而增加銷售量所致; 平均售價跌11﹒8%至14﹐742元╱噸; (四)鋁加工板塊:營業額下降12﹒7%至109億元,分類業績轉盈為虧,經營虧損3﹒14億元,主要 是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鋁加工產品的消費量下降,訂單不足所致; (五)年內,集團實現氧化鋁產量902萬噸,減少5﹒8%;化學品氧化鋁產量104萬噸,增長1﹒5% ;原鋁產品產量325萬噸,增長16﹒1%;鋁加工產品產量35﹒3萬噸,增長3﹒4倍; (六)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銀行存款及現金162﹒96億元,流動資產424﹒87億元,流 動負債384﹒51億元,流動比率1﹒1倍,速動比率為0﹒59倍。資產負債率55﹒58%。
發展概覽 - 2001年11月,集團與北京大唐(0991)達成長期供電的策略聯盟。北京大唐擬建設並營運一家燃煤 發電廠,與集團達成為期25年的售電合同,向集團計劃於2006年之前在山西廠建成年產力為28萬噸的 電解鋁廠提供電力需求,每年至少購買40億千瓦時的電量。 - 2003年1月,集團與山西漳澤成立山西晉澤鋁電合資公司,佔60%權益,出資額9億元,預計每年生產 原鋁28萬噸及陽極碳素約16萬噸。 - 2003年12月,集團表示正磋商配售集團H股的可行性,惟並未有確實計劃。 - 2004年1月,集團以每股5﹒658港元,配售約5﹒5億股H股,集資30﹒68億港元,計劃將約 20億元人民幣用作支付山西廠擴展項目,使其氧化鋁生產量由120萬噸擴展至2005年之200萬噸, 餘額用作支付其他可能收購之原鋁項目。 - 2004年5月,集團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訂立非約束性協議,研究於巴西Para州Barcarena市 新建一間生產氧化鋁廠的可行性,估計首期投資總額約達10億美元,預期2007年建成投產,年產能約為 180萬噸氧化鋁。 - 集團宣布自2004年8月1日起,將氧化鋁現貨銷售價由4300元╱噸調整為3750元╱噸。 - 集團宣布自2004年9月30日起,將氧化鋁現貨銷售價由3930元.噸調升至4130元╱噸。 - 2005年1月,集團以代價7﹒67億元人民幣收購蘭州鋁業28%股權,蘭州鋁業主要產品為電解鋁及鋁 加工材。 - 2006年5月,集團以總代價2﹒47億元人民幣收購焦作萬方29%股權。 - 2006年12月,集團將發行A股以收購合併旗下持28%權益之蘭州鋁業及持71﹒43%之山東鋁業。 就山東合併方案而言,每1股山東流通股取得3﹒15股集團A股;就蘭州合併方案而言,每1股蘭州流通股 取得1﹒8股集團A股;及每1股蘭州非流通股取得1股集團A股。2007年4月,集團已獲批准以每股 6﹒6元人民幣,發行12﹒37億股A股於上海上市,發行之股票將全部用以換股吸收合併S山東鋁及S蘭 鋁。集團A股(編號為601600)將於2007年4月30日在上海證交所上市,而S山東鋁(編號為 600205)及S蘭鋁(編號為600296)將於同日退市。 - 2007年6月,集團擬發行20億元人民幣10年期債券,票面年利率為4﹒5%,債券於國內上市。 - 2007年7月,集團擬發行6﹒38億股A股,以換取4﹒31億股包頭鋁業股份。合併方案涉及之換股比 率為每1﹒48股集團A股可換取1股包頭鋁業股份,而包頭鋁業股東亦可選擇按每股包鋁股份人民幣 21﹒67元的比率全部或部份收取現金以行使現金選擇權。包頭鋁業主要經營鋁產品、鋁合金產品和鋁加工 產品,並從事炭黑產品和機電五金產品的產銷,其股份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合併完成後,包鋁資產將被集 團吸收,包頭鋁業將不存在。 - 2007年11月,集團以現金總代價4﹒97億元人民幣(約5﹒23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增持 蘭州鋁業河灣發電49%權益至全資擁有,該公司主要從事電力生產及發電副產品的開發。 - 2008年5月,集團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收購6間公司,包括隴興鋁業100%權益、中鋁西南鋁冷連軋 100%權益、河南鋁業71﹒01%權益、中鋁瑞閩75%權益、中鋁西南鋁60%權益及華西鋁業 56﹒86%權益,另集團亦向中色科技收購河南鋁業13﹒01%權益。兩項收購之總代價共41﹒75億 元人民幣,其中約40﹒52億元人民幣支付予中國鋁業,而1﹒23億元人民幣則支付予中色科技。 - 2008年10月,集團以現金代價9639萬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收購平果鋁業若干資產,包括 合金廠及相關設備、其全資擁有之建築服務公司平果鋁業建築公司、一支客運車隊及其他配套設施及設備。 - 2008年11月,持55%權益之附屬公司山東華宇鋁電委聘集團之關連公司華盛江泉在山東省臨沂市興建 一間年產能為10萬噸的電解鋁廠,代價約4﹒2億元人民幣,可根據工期結束時的實際完成工程量上調或下 調。 - 2009年10月,集團以現金代價3000萬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收購中州鋁、鴻銳及鑫誠三間 公司,該等公司主要從事為礦業提供建設及工程服務、礦業化工產品及配件供應,及提供建築工程監督服務。 - 2010年7月,集團與國際礦業公司力拓組成合營公司,以開發及營運位於西非幾內亞的西芒杜鐵礦石項目 。集團將分階段購入合資公司共47%的股權,對價將由集團向西芒杜項目獨自提供總價為13﹒5億美元的 資金作支付。西芒杜項目主要涉及對位於西非幾內亞大型露天鐵礦的開發。 - 2010年10月,集團與山西省介休市路鑫煤炭氣化(路鑫公司)及控股股東旗下之山西鋁廠共同成立合資 公司,三方分別持有合資公司約34%、50%及16%股權,合資公司將通過投資及重組山西省介休地區的 五間煤炭開採公司參與山西省的煤炭資源的整合,集團需向合資公司投資約5﹒37億元人民幣;12月,集 團與路鑫公司及山西鋁廠於合資公司之持股量調整至34%、51%及15%,集團於合資公司之注資額增至 6﹒92億元人民幣。 - 2010年12月,旗下持90﹒5%權益之中鋁國貿以代價1﹒57億元人民幣(約1﹒84億港元),向 母公司中鋁公司悉售中鋁國際工程95%股權。 - 2012年3月,集團建議以每股8﹒48加元(相等於65﹒97港元)收購南戈壁(01878)不超過 60%權益,涉資最多9﹒25億加元(約71﹒99億港元);9月,因收購在可接受的時間內取得必要監 管批淮的可能性較低,交易逐告終止。 - 2012年4月,集團擬以23﹒92億元(相等於每股$2﹒12)認購11﹒28億股永暉焦煤 (01733)股份,佔其已發行股本29﹒9%;9月,由於未能於9月底或之前完成所需的中國境內及境 外相關政府部門的審批程序,收購事項已告終止。 - 2012年8月,集團以20﹒23億元人民幣收購寧夏發電35﹒3%權益,並成為寧夏發電之最大股東。 該公司主要從事火力發電、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並擁有兩個火電廠和兩個煤礦。 - 2012年12月,集團以13﹒62億元人民幣(約16﹒81億港元),向華電國際(01071)收購 寧夏發電全部23﹒66%權益,並於完成後向寧夏發電增資20億元人民幣。集團持有寧夏發電權益將由 35﹒3%增至70﹒82%。該公司主要從事傳統燃煤發電、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業務。 - 2013年6月,集團以60﹒89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鋁公司,出售鋁加工廠及氧化鋁資產,預期錄得 出售收益1﹒17億元人民幣。鋁加工廠位於中國甘肅省蘭州市,年產能13﹒5萬噸;氧化鋁資產包括位於 中國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年產能120萬噸之氧化鋁廠、熱電廠及相關附屬設施。 - 同月,集團以32﹒42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鋁公司出售鋁加工業務,預期出售收益為10﹒06億元人 民幣。另以17﹒56億元人民幣向其出售若干附屬公司的債權,預期出售虧損為11﹒7億元人民幣。 - 2013年10月,集團以20﹒67億美元悉售中國鋁業鐵礦65%權益予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公司,預期出 售收益約54億元人民幣。中國鋁業鐵礦持有西非幾內亞鐵礦開發項目。 - 2015年6月,集團以6﹒17億元人民幣認購中鋁礦產資源15%權益,其主要從事地球物理勘查;地球 化學勘查;地質勘探工程施工;工程地質勘查,地質測繪與工程測量;地質勘查技術諮詢與服務;礦業諮詢與 技術服務。中鋁礦產資源並持有31個探礦權。 - 同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鋁業訂立資產置換協議,集團以2﹒88億元人民幣出售電解鋁廠除電解鋁生產線 外的資產(主要為炭素資產)、鋁加工廠及醫院病房樓予中國鋁業,並以4﹒73億元人民幣向中國鋁業收購 拜耳法生產線(用於加工生產氧化鋁),差價1﹒85億元以現金支付。 - 2015年8月,集團擬以4億元人民幣認購中國稀有稀土13%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稀有稀土及其他有色 金屬的選礦、冶煉、加工;有色金屬及其相關產品、原輔材料的生產銷售;應用新技術與開發、技術服務;進 出口業務;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建築材料、鋼材、機械電子設備、制冷空調設備、電子器件、汽車 及配件、五金交電、日用百貨、木材、辦公通訊設備、汽車、有色金屬礦產品和加工產品的銷售。 - 2015年11月,集團與母公司中鋁公司進行金融股權及物業資產重組如下: (一)集團將向母公司中鋁公司全資附屬中鋁資本注資4﹒33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1﹒5億元以現 金支付,另2﹒83億元則以注入農銀匯理15%股權支付。完成後,中鋁資本的註冊資本將由20億 元增至24﹒3億元,中鋁公司及集團將分別持有中鋁資本82﹒3%及17﹒7%。 (二)集團聯同中鋁國貿(集團之全資附屬公司)及上海凱林(集團之非全資附屬公司)將向中鋁公司旗下全 資附屬中鋁置業進行注資,而集團將向中鋁置業注資12﹒37億元,其中6﹒46億元以現金支付, 另5﹒91億元則以注入位於中國北京、上海、深圳及蘭州之物業支付。完成後,中鋁置業註冊資本將 由9﹒33億元增至12﹒3億元,中鋁資產管理、集團、中鋁國貿及上海凱林將分別持有中鋁置業 75﹒88%、21﹒73%、1﹒97%及0﹒42%。 (三)集團將以代價3﹒72億港元,向中鋁公司出售位於香港金鐘夏愨道遠東金融中心45樓總面積 10﹐800平方呎之辦公物業。 - 2016年1月,集團以23﹒51億元人民幣出售山西華興鋁業50%權益予深圳華潤元大資產管理,預期 錄得出售虧損12億元人民幣,其主要從事鋁土開採及氧化鋁生產;2017年3月,深圳華潤元大資產管理 將其受讓的標的股權轉讓給包頭交通投資集團,後者主要從事公路、橋樑、土建等交通基礎項目、現化物流等 相關產業。 - 2016年3月,集團以4﹒75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公司出售資產,包括石灰石生產線、精選礦 廠房及配套設施、熱電廠粉煤灰磚生產線及水廠、監測站、部分機電裝備資產、污水處理廠、計控信息中心、 水電分廠、檢修服務廠、礦山服務廠及加油站等。預期出售事項將帶來8100萬元人民幣收益。 - 2016年6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公司合作經營位於貴州的鋁土礦場,其中中鋁公司擬以該礦場的採 礦權作為出資之方式,集團則以建設投資(截至2016年3月底止,該礦場建設投資的帳面值為6﹒6億元 人民幣)作為出資,分佔該礦場41﹒85%及58﹒15%總收益分成權。集團將以3﹒5億元人民幣向中 鋁公司收購該礦場33﹒48%總收益分成權。完成後,集團持有該礦場的總收益分成權增至91﹒63%。 - 同月,集團以總代價17﹒54億元人民幣出售五間附屬公司的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資產,預期錄得出售收 益5﹒66億元人民幣。 - 2016年8月,集團以最終摘牌價格21﹒14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公司收購中鋁(上海) 60%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國內貿易、貨物和技術進出口、房地產開發、項目工程管理、建築、金屬材料及 相關產品銷售貨運代理、倉儲、商務諮詢、資產管理、物業管理及會展服務等。 - 2016年12月,集團以5﹒16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公司收購中鋁集團山西交口興華科技 66%權益,該公司主要於中國從事研發及生產鋁基新材料相關產品。 - 2017年5月,集團擬與交通銀行(03328)旗下交銀國際信託合夥企業形式成立產業投資基金。產業 投資規模為20億元人民幣,其中集團出資不超過6﹒6億元人民幣,而基金管理人中鋁建信投資基金管理 (北京)則出資20萬元人民幣,後者為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公司之附屬公司。 - 2017年5月,集團以現金代價14﹒13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公司增持中鋁(上海)40%權 益至全資擁有,該公司主要於中國從事國內貿易及貨物和技術進出口業務。 - 2017年5月,集團與杭州錦江集團、貴州產業投資(集團)、清鎮市工業投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貴州華仁 新材料,各方分佔合資公司40%、30%、15%及15%,將以貨幣資金繳付出資額,合資公司主要從事 鋁冶煉產品及相關金屬等業務。 - 2017年5月,集團與交銀國際信託及中鋁建信共同成立產業基金北京中鋁交銀四則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合夥 企業(有限合夥),基金規模為20﹒002億元人民幣,其中集團將出資6﹒6億元人民幣,以分佔產業基 金規模約33%。該產業基金將經營債權投資,以產業基金財產從事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合夥協議約定條件的 投資等業務;6月,產業基金之普通合夥人由中鋁建信變更為交銀國信資產,另基金規模將增至100﹒01 億元人民幣,而集團擬增資26﹒4億元人民幣。 - 2017年10月,集團以3﹒6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公司轉讓中鋁山東工程技術60%股權,後 者主要從事冶金工程及機械製造產業。完成後,集團仍持有中鋁山東工程技術40%股權。 - 2017年12月,由華融瑞通、中國人壽、招平投資、中國信達、太保壽險、中銀金融、工銀金融及農銀金 融組成之投資者,分別向中鋁山東、中州鋁業、包頭鋁業及中鋁礦業出資17﹒9億元(人民幣;下同)、 23﹒99億元、26﹒41億元及57﹒7億元,以持有後者分別30﹒8%、36﹒9%、25﹒7%及 81﹒1%股權。此外,投資者將以其持有的中鋁礦業轉股債權本金56億元及現金1﹒7億元作為出資額, 轉換中鋁礦業的股權(即轉股債權)。 - 2017年12月,集團以代價3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鋁集團收購中鋁青島輕金屬全部股權,該公司主 要業務包括鋁、鎂礦產品與冶煉產品之產銷、碳素製品及相關有色金屬產品、機械設備產銷、特種工藝產銷、 電訊通訊、測控儀器之安裝及銷售、自動測量控制、網絡與軟件系統設計及安裝、經營辦公室自動化、廢舊有 色金屬進口及加工、進料、來料與帶料加工及補償貿易、貨物進出口。 - 2017年12月,集團以代價5006萬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鋁集團收購中鋁山西鋁業能源利用中心污 水處理站資產。 - 2018年1月,集團以127﹒04億元人民幣增持中鋁山東30﹒8%權益、中鋁中州鋁業36﹒9%權 益、包頭鋁業25﹒67%權益及中鋁礦業81﹒14%權益,代價以每股6﹒0元人民幣,發行21﹒17 億股A股支付。完成後,集團將全資持有該等公司權益。該等公司主要從事氧化鋁、氫氧化鋁和精細氧化鋁的 產銷;電力生產及供應;鋁、鋁合金及其加工產品的產銷;以及開採鋁土礦。7月,總代價修訂為 127﹒13億元,改以每股6﹒0元人民幣,發行21﹒19億股A股支付,佔經擴大後已發行股本 12﹒45%。 - 2018年7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鋁集團共同成立合營公司中鋁海外發展,以從事海外項目投資研究、海外 項目之工程諮詢與規劃、投資併購與融資及股權管理、海外項目之建設管理與運營、資源勘查等業務,合營公 司之註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集團將出資5億元人民幣以持有合營公司50%股權。 - 2018年8月,集團以7﹒36億元人民幣向主要股東中國鋁業集團收購炭素資產及股權,包括山東鋁業炭 素廠及平果鋁業炭素廠的資產及負債、包頭市森都碳素49%權益以及赤壁長城炭素製品77﹒65%權益。 山東鋁業炭素廠及平果鋁業炭素廠主要從事生產煆後焦、預焙陽極等產品。包頭市森都碳素主要從事電解鋁用 碳素製品的生產和銷售,及對外供應蒸汽及熱能。而赤壁長城炭素製品則主要從事陽極糊、石墨電極、炭陽極 等炭素製品及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以及銷售有色金屬等其他業務。 - 2018年11月,集團以1億元人民幣向主要股東中鋁集團之附屬公司收購若干資產,包括選礦車間、污水 處理系統、職教培訓中心、機加工設備、檢修設備、碳素在線監測、收塵設備、吊裝車輛等。 - 2018年12月,集團以26﹒65億元人民幣增持山西華興鋁業50%權益至全資持有。該公司主要從事 鋁及相關礦產品、冶煉產品、加工產品、碳素產品及相關有色金屬的產銷等業務。 - 2019年1月,集團以1﹒77億元人民幣向主要股東中鋁集團收購中鋁山西鋁業部分資產,包括其擁有的 房屋構築物、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共1501項,該公司主要從事產銷氧化鋁、氫氧化鋁及深加工產品、鋁土 礦、石灰岩(石)及其伴生礦開採與銷售、產銷耐磨材料、過濾材料、塑編袋、絮凝劑、化工產品等業務。 - 2019年1月,集團向主要股東中鋁集團旗下中鋁商業保理(天津)進行增資,集團將出資1億元人民幣以 持有中鋁商業保理(天津)34﹒38%股權。完成後,中鋁商業保理(天津)註冊資本將由3億元人民幣增 至4﹒57億元人民幣,其主要從事以受讓應收帳款方式提供貿易融資、應收帳款收付結算、管理與催收、銷 售分戶(分類)帳管理及客戶資信調查與評價等業務。 - 2019年1月,集團向主要股東中鋁集團旗下中鋁創新開發投資進行增資,集團將以中鋁南海合金全部股權 作為出資對價以持有該公司19﹒49%股權。完成後,中鋁創新開發投資註冊資本將由14﹒5億元人民幣 增至18﹒01億元人民幣,其主要從事投資興辦實業、股權投資、資產管理、投資管理、投資諮詢及經營進 出口等業務,而中鋁南海合金則主要從事有色金屬加工、國內貿易、批發、有色金屬礦產品等業務。 - 2019年2月,集團以總代價4157萬元人民幣,向主要股東中鋁集團出售內蒙古豐融配售電40%及寧 夏豐昊配售電60%權益,其主要從事購售電、電力過網和交易服務、配電網投資建設與運營、電力需求側管 理、節能管理、合同能源管理、電力項目投資建設與運營、新能源技術開發等業務,預計出售將錄得收益約 357﹒26萬元人民幣。 - 2022年7月,集團以總代價66﹒62億元人民幣(相等於每股10﹒11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鋁集 團收購6﹒59億股雲鋁股份(深:000807),佔其已發行股本19%。完成後,集團持有中鋁集團權 益增至29﹒1%。 - 2022年8月,集團擬將美國存托股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 2023年12月,集團以4﹒47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鋁業集團(持有集團32﹒29%權益)收購 中鋁科學技術研究院20%股權,並以4億元人民幣向中鋁科學技術研究院增資。完成後,集團持有中鋁科學 技術研究院26﹒19%權益。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金屬材料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材料技 術研究與試驗發展;檢測金屬及非金屬材料;銷售金屬材料、機械設備;出租商業用房、出租辦公用房;會議 服務。 - 2024年3月,集團與鋁業集團高端製造以4﹒8億元人民幣設立合資公司中鋁(雲南)綠色先進鋁基材料 ,其中集團出資2﹒88億元人民幣,以取得其60%股權。該公司的經營範圍將涵蓋:鋁金屬冶煉、熔煉、 鑄造、壓延加工及有色金屬貿易;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另外,集團以3﹒28億元人民幣向中國銅業出 售中銅礦產資源全部6﹒68%股權,該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地質勘查工程施工 、工程地質勘查、地質測繪與工程測量、地質勘查技術諮詢與服務、礦產地質調查、礦業諮詢與技術服務等。 預期出售事項錄得1﹒24億元人民幣收益。 - 2024年10月,集團及中鋁國際(02068)按持股比例向中鋁山東工程技術增資5億元人民幣,其中 集團出資2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有山東工程權益維持40%。該公司主要從事工程諮詢設計、工程施 工、工程總承包、機械設備製造、工業自動化等業務。 - 2025年2月,集團全資持有之包頭鋁業將吸收合併內蒙古華雲新材料(集團持有其50%權益)。完成後 ,包頭鋁業將繼續存續,內蒙古華雲新材料將被依法註銷,集團持有包頭鋁業權益減至65﹒5759%。預 期出售事項不會錄得盈虧。該等公司主要從事原鋁、鋁合金及其加工產品、炭素製品的生產與銷售,發電業務 、輸電業務等。 - 2025年4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鋁業集團(持有集團32﹒43%權益)及西藏開發投資集團以 47﹒67億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中銅(西藏)新能源,其中集團出資11﹒39億元人民幣,以取得其 23﹒9%股權。該公司主要經營範圍包括發電業務、輸電業務、供(配)電業務;供電業務;供暖業務;熱 力生產和供應;發電技術服務;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等。
股本變化 - 2001年12月,以每股1﹒37港元,發行27﹒45億股H股上市。 - 2004年1月,以每股5﹒658港元,配售5﹒5億股H股。 - 2006年5月,以每股7﹒25港元,配售6﹒441億股H股(其中4410萬股由內資股轉為H股)。 - 2007年4月,以每股6﹒6元人民幣,發行12﹒37億股A股於上海上市;12月,發行6﹒38億股 A股。 - 2015年6月,以每股5﹒8元人民幣,發行13﹒79億股A股。 - 2019年2月,以每股6﹒0元人民幣,發行21﹒19億股A股。
股本分類
(26╱2╱2020)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13﹐078﹐706﹐983 H股 3﹐943﹐965﹐968 ------------------------------- 總股本 17﹐022﹐672﹐951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中期息人民幣 0.082 21╱11╱24 28╱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08 或港元 0.087727╱06╱24 27╱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2╱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036 或港元 0.039423╱06╱23 21╱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3╱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0318 或港元 0.037229╱06╱22 22╱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4╱08╱21 12╱2020 不派末期息 - 23╱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7╱08╱20 12╱2019 不派末期息 - 26╱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7╱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