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1628。 - 集團於2003年6月在中國北京註冊成立,並於2003年在紐約和香港兩地上市,及於2007年在上海 上市。 - 集團提供個人人壽保險、團體人壽保險、意外險和健康險等產品與服務。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個人和團體人壽保 險與年金產品、意外險和健康險供應商。 - 集團主要在中國經營以下各項業務: (1)個人人壽保險:主要指對個人客戶的保險合同和投資合同的銷售業務,由分紅壽險業務和非分紅壽險業 務兩部分構成。分紅壽險業務主要指分紅型合同的銷售,保單持有人有權參與分享這些合同所形成投資 資產產生的紅利和死差。非分紅壽險業務主要和非分紅型產品及年金產品的銷售有關; (2)團體人壽保險:主要指對團體客戶的保險合同和投資合同的銷售業務,包括上述分紅壽險業務和非分紅 壽險業務; (3)意外險和健康險:主要是指意外險和健康險合同的銷售業務; (4)其他業務:主要指與集團公司的交易所發生的相關收入費用、聯營企業投資收益及集團不可分配的所得 稅。
業績表現: - 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按中國會計準則,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39﹒5%至288﹒02億元( 人民幣;下同)。期內,保險服務收入增長0﹒8%至542﹒11億元,保險服務費用下降32﹒8%至 275﹒83億元。 - 2024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3倍至1069﹒35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 (一)保險服務收入下跌0﹒2%至2081﹒61億元,保險服務費用增加20﹒1%至1805﹒44億 元; (二)總投資收益上漲1﹒5倍至3082﹒51億元,淨投資收益率及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3﹒47%及 5.5%,去年分別為3﹒7%及2﹒43%; (三)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為66﹐111億元,其中債券及定期存款分佔 59﹒04%及6﹒63%;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14﹐011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1﹒2%,扣除資本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 337﹒09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7﹒76%,去年底為218﹒54%。 - 2023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下跌30﹒7%至461﹒81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 (一)保險服務收入上升16﹒4%至2124﹒45億元,保險服務費用增加14﹒2%至1503﹒53 億元; (二)總投資收益下跌30﹒2%至1230﹒82億元,淨投資收益率及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3﹒7%及 2﹒43%,上年度分別為3﹒9%及3﹒96%; (三)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為56﹐593億元,其中債券及定期存款分佔 55﹒83%及7﹒3%;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12﹐606億元,較去年底增加5﹒6%,扣除資本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 346﹒46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8﹒54%,去年底為206﹒78%。 - 2022年度,集團之總收入減少2﹒5%至8043﹒8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37%至320﹒82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下降0﹒6%至6078﹒25億元,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減少0﹒9%至 4845﹒04億元,健康險業務下跌5%至1087﹒91億元,意外險業務減少11﹒9%至 145﹒3億元; (二)投資收益上升4﹒6%至1866﹒29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由去年之4﹒98%降至3﹒94%,淨 投資收益率由去年之4﹒38%降至4%; (三)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為50﹐650億元,較去年底增加7﹒4%,其中債券 及定期存款分佔48﹒54%及9﹒59%;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12﹐305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3%,扣除資本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 360﹒04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6﹒78%,去年底為235﹒56%。 - 2021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增長2﹒5%至8249﹒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3%至509﹒21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1﹒1%至6112﹒51億元,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增長1﹒1%至 4802﹒14億元,健康險業務上升5%至1145﹒49億元,意外險業務增加3﹒2%至 164﹒88億元; (二)投資收益上升15﹒5%至1783﹒87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由去年之5﹒3%降至4﹒98%; (三)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為47﹐164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2%,其中債券 及定期存款分佔48﹒2%及11﹒23%;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12﹐030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2﹒2%,扣除資本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 429﹒45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62﹒41%,去年底為268﹒92%。 - 2020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增長10﹒3%至8049﹒6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 下跌13﹒8%至502﹒68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7﹒9%至6046﹒66億元,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增長7﹒6%至 4796億元,健康險業務上升9﹒6%至1090﹒91億元,意外險業務增加6﹒6%至 159﹒75億元; (二)淨投資收益上升9﹒1%至1627﹒83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及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3%及 4﹒34%,去年分別為5﹒24%及4﹒61%; (三)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為40﹐955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4﹒6%,其中債 券及定期存款分佔41﹒97%及13﹒32%;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10﹐721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3﹒8%,扣除資本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 583﹒73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68﹒92%,去年底為276﹒53%。 - 2019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增加16﹒3%至7294﹒7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 上升4﹒1倍至582﹒87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5﹒3%至5602﹒78億元,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增長2﹒1%至 4465﹒62億元,健康險業務上升26﹒3%至1055﹒81億元,意外險業務增加1﹒8%至 149﹒43億元; (二)淨投資收益上升12﹒1%至1491﹒09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及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24%及 4.61%,去年分別為3﹒29%及4﹒62%; (三)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為35﹐73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5﹒1%,其中債 券及定期存款分佔39﹒5%及17%;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9420﹒87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8﹒5%,扣除資本成本後上半年年新業務價 值為637﹒45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76﹒53%。 - 2018年度,集團之總收入減少2﹒5%至6274﹒1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64﹒7%至113﹒95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5%至5320﹒23億元,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增長1﹒8%至 4375﹒4億元,健康險業務上升23﹒5%至836﹒14億元,意外險業務增加1﹒6%至 146﹒72億元。市場份額升至20﹒4%; (二)淨投資收益上升2﹒4%至1330﹒17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及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3﹒29%及 4﹒64%,去年分別為5﹒16%及4﹒92%; (三)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為31﹐040億元,較去年增加12﹒7%,其中債券 及定期存款分佔42﹒2%及18%;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7950﹒52億元,扣除資本成本後上半年年新業務價值為495﹒11億元。綜 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50﹒56%,去年底為277﹒65%。 - 2017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增長19%至6433﹒5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68﹒6%至322﹒53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18﹒9%至5069﹒1億元,其中壽險業務增長18﹒7%至 4292﹒67億元,健康險業務上升25﹒2%至633﹒23億元,意外險業務增加2﹒3%至 143﹒2億元。市場份額為19﹒7%; (二)投資收益上升12﹒4%至1227﹒27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及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16%及 4.91%; (三)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為25﹐917億元,較去年底增加5﹒6%,其中債券 及定期存款分佔45﹒9%及17﹒3%;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7341﹒72億元,扣除資本成本後一年新業務價值為601﹒17億元。綜合償 付能力充足率為279﹒16%,去年底為297﹒16%。 - 2016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增長6﹒6%至5407﹒8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 44﹒9%至191﹒27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溢利減少主要由於年內錄得通過淨利潤反映公允值損失淨額70﹒94億元,去年溢利為102﹒1億 元,以及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更新的影響。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17﹒6%至4262﹒3億元 ,其中壽險業務增長17﹒4%至3616﹒49億元,健康險業務上升23﹒8%至505﹒9億元 ,意外險業務增加4﹒7%至139﹒91億元。市場份額為19﹒9%; (二)投資收益上升11﹒9%至1091﹒47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及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4﹒56%及 4﹒61%; (三)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增加7﹒2%%至24533億元,其中債券及定期存款 分佔45﹒6%及21﹒9%;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6520﹒57億元,扣除償付能力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493﹒11億元。綜合償 付能力充足率為297﹒16%,去年為359﹒02%。 - 2015年度,集團之總收入上升15﹒1%至5074﹒4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7﹒7%至346﹒99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9﹒8%至3623﹒01億元,其中壽險業務增長7﹒9%至3080﹒81 億元,健康險業務上升25﹒2%至408﹒55億元,意外險業務增加12﹒2%至133﹒65億 元。市場份額為23%; (二)投資收益上升4﹒3%至975﹒82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及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6﹒24%及 4.3%; (三)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較去年增加8﹒9%%至22876億元,其中債券及定 期存款分佔43﹒6%及24﹒6%;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5602﹒77億元,扣除償付能力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315﹒28億元。償付能 力充足率為330﹒1%,去年底為294﹒48%。 - 2014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增加5﹒5%至4407﹒6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30﹒1%至322﹒11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長1﹒6%至3301﹒05億元,其中壽險業務減少1﹒8%至2855﹒74 億元,健康險業務上升34﹒9%至326﹒24億元,意外險業務增加20﹒3%至119﹒07億 元。市場份額為26﹒1%; (二)投資收益上升13%至935﹒48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及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36%及 4﹒71%; (三)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增加13﹒6%至21﹐008億元,其中債券及定期存 款分佔44﹒8%及32﹒9%;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4549﹒06億元,扣除償付能力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232﹒53億元。償付能 力充足率為294﹒48%,去年為226﹒22%。 - 2013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增長12﹒5%至4178﹒8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 上升1﹒2倍至247﹒65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0﹒8%至3248﹒13億元,其中個人業務減少0﹒8%至3034﹒31 億元,團體業務上升3﹒4倍至20﹒55億元,短期險業務增加6﹒4%至169﹒52億元。市場 份額為30﹒4%; (二)投資收益上升13﹒1%至828﹒16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及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4﹒95%及 4﹒54%﹒已實現金融資產收益為57﹒93億元,去年為268﹒76億元虧損; (三)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增加3﹒2%至18﹐487億元,其中債券及定期存款 分佔47﹒3%及35﹒9%;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3422﹒24億元,扣除償付能力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213億元。償付能力充足 率為226﹒22%,去年底為235﹒58%。 - 2012年度,集團之總收入上升0﹒2%至3714﹒8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39﹒7%至110﹒61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1﹒2%至3321﹒26億元,其中個人業務增長1﹒2%至3057﹒32 億元,團體業務上升6﹒9%至4﹒65億元,短期險業務增加0﹒5%至159﹒29億元。市場份 額為32﹒4%; (二)投資收益上升20﹒6%至732﹒43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及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2﹒93%及 4﹒44%; (三)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增加19﹒8%至17﹐908億元,其中債權型投資及 定期存款分佔46﹒2%及35﹒8%;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3375﹒96億元,扣除償付能力成本後新業務價值為208﹒34億元。償付能 力充足率為235﹒58%,去年底為170﹒12%。 - 2011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減少3﹒9%及45﹒5%,至3078﹒99億元(人民 幣;下同)及183﹒31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增加0﹒1%至3182﹒76億元,其中個人業務及團體業務分別下降0﹒3%及 7﹒3%,至3019﹒8億元及4﹒34億元,短期險業務則增長6﹒7%至158﹒56億元。市 場份額為33﹒3%,償付能力充足率由去年底211﹒99%降至170﹒12%; (二)投資收益增長24﹒2%至607﹒22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3﹒51%。年內,集團完成第一單股 權基金投資項目,並加大基礎設施債權計劃配置力度,以及認購北京市不動產投資計劃。已實現投資虧 損及減值為112﹒08億元,去年為158﹒41億元; (三)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增加11﹒9%至14﹐949億元,其中債權型投資及 定期存款分佔44﹒6%及34﹒8%;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2928﹒54億元,一年新業務之內含價值為237﹒56億元,扣除償付能力成 本後價值為201﹒99億元。 - 2010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上升13﹒7%及2﹒3%,至3858﹒38億元(人民 幣;下同)及336﹒26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上升15﹒6%至3180﹒88億元,其中個人業務增長15﹒7%至 3027﹒53億元,佔淨保費收入95﹒2%,團體業務增加1﹒5倍至4﹒68億元,而短期險業 務上升12﹒7%至148﹒67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1﹒99%; (二)投資收益增長25﹒7%至488﹒72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5﹒11%。年內集團參與農行上市之 戰略配售、廣發行增發配售,並積極拓展債權投資計劃等另類投資渠道; (三)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增加14%至13﹐362億元,其中45﹒5%為債權 型投資,股票及基金分佔7﹒5%及7﹒2%,定期存款佔33﹒1%;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2981億元,一年新業務之內含價值為237﹒26億元,扣除償付能力成本後價 值為198﹒39億元。 - 2009年度,集團之總收入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上升13%及71﹒8%,至3392﹒9億元(人民幣; 下同)及328﹒81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已實現淨保費收入上升3﹒7%至2750﹒77億元,其中個人業務增長3﹒8%至2616﹒94 億元,佔淨保費收入95﹒1%,團體業務下跌44﹒2%至1﹒89億元,而短期險業務上升 3﹒7%至131﹒94億元; (二)投資收益減少13﹒5%至388﹒9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5﹒78%; (三)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之投資資產達11﹐721億元,其中49﹒7%為債權型投資,股 權型投資佔15﹒3%。年內,集團成功競購美國銀行出讓的建設銀行(00939)H股、入股遠洋 地產(03377)及杭州銀行等;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2852億元,一年新業務之內含價值為213﹒52億元,扣除償付能力成本後價 值為177﹒13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03﹒59%; (五)集團之市場份額約36﹒2%,繼續佔中國壽險市場主導地位。 - 2008年度,集團之總收入減少12﹒8%至1668﹒1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溢利下跌 45﹒3%至212﹒77億元。年內集團業績概述如下: (一)總保費收入及保單管理費收入上升20﹒9%至1351﹒69億元,退保率減少1﹒62個百分點至 4﹒38%。保險賠付支出上升17﹒7%至898﹒23億元,但保戶紅利支出減少91﹒5%至 24﹒92億元; (二)個人人壽保險之保費收入上升23﹒3%至1214﹒52億元;團體人壽保險之保費收入下降 44﹒7%至8﹒31億元;意外險和短期健康險之保費收入上升9﹒6%至130﹒42億元; (三)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投資資產較去年增長10﹒3%至9374﹒03億元;淨投資收益 持平為440﹒5億元,淨投資收益率為4﹒96%,惟已變現及未變現金融資產虧損為65﹒16億 元及72﹒96億元,去年為收益153﹒85億元及188﹒43億元;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較去年下降4﹒9%%至2400﹒87億元,一年新業務價值增長15﹒6%至 139﹒24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達310%。 - 2007年度,集團之總收入上升29﹒9%至1913﹒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溢利增加 94﹒8%至388﹒79億元。年內集團業績概述如下: (一)總保費收入及保單管理費收入上升12﹒5%至1118﹒86億元,首年期交總保費收入增長 12﹒9%至243﹒56億元; (二)個人人壽保險之保費收入上升14﹒2%至914﹒2億元;團體人壽保險之保費收入下降23﹒4% 至8﹒76億元;意外險和短期健康險之保費收入上升7﹒3%至118﹒99億元;投資型合同業務 收入增加3%至942﹒27億元; (三)於2007年12月31日,集團投資資產較去年增長23﹒8%至8502﹒09億元;淨投資收 益增長76﹒5%至440﹒2億元;淨投資收益率提高1﹒49個百分點至5﹒76%;總投資收益 率上升2﹒27個百分點至10﹒24%;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較去年增長38﹒8%至2525﹒68億元,一年新業務價值增長14﹒9%至 120﹒47億元。 - 2006年度,集團之總收入上升50%至147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1倍至 199﹒56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個人人壽保險之保費收入上升26﹒7%至800﹒86億元,團體人壽保險之保費收入增加 31﹒9%至11﹒44億元,意外及健康保險之保費收入錄得2﹒1%升幅,至110﹒9億元; (二)投資資產達6868﹒04億元,增長38﹒9%。投資收益率為4﹒27%。較2005年提高 41個基點; (三)集團繼續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嚴格成本控制,全年綜合成本控制率為14﹒9%,較2005年降低了 2﹒3個百分點。償付能力額度為法定最低償付能力額度的3﹒5倍; (四)集團之內含價值為1,819﹒89億元,增長59﹒7%。一年新業務價值為104﹒81億元,增 長40%。 - 2005年度,集團營業額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增長27﹒9%及29﹒8%,至982﹒12億元(人民幣 ;下同)及93﹒06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淨保費收入和保單管理費收入增長23﹒1%至800﹒38億元。其中個人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增長 25﹒3%至687﹒49億元,主要是由於期繳保費產品續期保費的增長及保單管理費收入的提高; (二)團體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增至12﹒57億元,增長69﹒4%。意外險和健康險業務收入增至 100﹒32億元,增長7﹒1%; (三)淨投資收益增長47﹒4%至166﹒85億元,投資收益率為3﹒86%; (四)已實現金融資產虧損及投資虧損從2004年的2﹒37億元增至5﹒1億元。金融資產的未實現收益 淨額為2﹒6億元; (五)保險給付和付增長27﹒7%至540﹒29億元,實際償付能力為最低償付能力之2﹒73倍; (六)內含價值為1139﹒54億元,增長26﹒51%;一年新業務價值為74﹒89億元,增長 15﹒14%。 - 2004年度,集團之收入減少4﹒4%至662﹒57億元(人民幣;下同),錄得71﹒71億元股東應 佔溢利,去年為14﹒28億元虧損。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於2004年12月底,集團之內在價值為900﹒73億元,年內新業務之價值為65﹒04億元; (二)已實現淨保費收入和投資型保單管理費收入為650﹒08億元,來自個人壽險業務549﹒02億元 、團體壽險業務7﹒42億元及意外傷害和健康保險業務93﹒64億元。人壽保險死亡和其他給付佔 總保費收入和投資型保單管理費收入比例從2003年的12﹒4%減至10﹒3%; (三)淨投資收益增長15﹒2%至113﹒17億元,截至2004年12月止,投資資產總額為 3748﹒9億元,投資收益率為3﹒5%; (四)於2004年12月底,集團之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72﹒17億元,定期存款1754﹒98億元。 債權型投資及股權型投資(主要是證券投資基金)的公平價值分別為1503﹒51億元及 172﹒71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15%。 - 2003年度,集團之總保費收入上升0﹒8%至693﹒34億元(人民幣;下同),淨虧損收窄 36﹒5%至14﹒28億元。模擬合併業績之淨利潤上升29﹒5%至58﹒57億元。各業務發展如下: (一)個人人壽保險業務和意外險和健康險業務的淨保費收入的增長,惟團體壽險業務的淨保費收入和投資型 保單管理費收入的降低,部份抵消該等增長; (二)轉移保單和新保單的淨保費收入和投資型保單管理費收入增加13﹒5%至508億元; (三)個人人壽保險業務及團體人壽保險業務分別帶來2﹒08億元虧損及12﹒63億元虧損。意外險和健 康險業務的淨利潤為13﹒8億元; (四)淨投資收益上升17﹒7%至98﹒25億元。至2003年12月底,投資資產總額為2792億元 ,投資收益率為3﹒4%; (五)於2003年12月底,集團持有426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債權型投資及股灌證券之公平價值分 別為706億元及107億元。 - 2002年度,集團之總保費及投資型保單管理費收入為688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升20﹒9%,淨 虧損為22﹒5億元,模擬合併業績為45﹒24億元。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個人壽險之已實現收入增加23﹒8%至587億元,主因為兩全保險產品銷售大幅增加,以及保戶質 押貸款亦有所增加; (二)團體壽險業務之已實現收入減少44﹒5%至7﹒49億元,主要為業務重心由團體險轉移向投資產品 ; (三)意外險和健康險業務之已實現收入上升12%至67﹒73億元,主要受惠於國內醫療保障制度改革; (四)淨投資收增加33%至83﹒47億元。總投資資產為2664億元,投資收益率為3﹒8%。
發展概覽 - 2003年12月,集團上市集資淨額約184億港元,將用於一般發展用途及集團股本基礎。 - 2004年4月,國家審計署裁定控股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違規運用保險資金,部分代理人及分行違規經營 、少繳稅金、部分分行曾設立「小金庫」用於支出及未按時繳納稅金,應繳稅金及罰款共6750萬元,而控 股公司將承擔國家審計署決定及原中國人壽保險之一切責任。 - 2006年10月,集團與中國人壽集團合資成立中國財產保險公司,集團出資4億元人民幣,佔40%權益 。 - 同月,集團以59﹒3億元認購工商銀行(1398)6﹒51億股H股及12﹒8億股A股。 - 2006年11月,集團以56﹒71億元人民幣(約56﹒08億港元)認購廣東發展銀行20%權益,其 於中國經營商業銀行業務。 - 2007年6月,集團以54﹒48億元人民幣(即每股7﹒63元人民幣)認購民生銀行 (滬:600016)7﹒14億股A股,佔其已發股本4﹒93%。 - 2008年5月,集團向養老保險公司增資18﹒5億元人民幣,持有養老保險公司權益由75%增至 92﹒2%,其主營團體及個人養老保險及年金業務、短期健康保險業務、個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及再保險業 務等。 - 2008年5月,集團向國壽財險增資12億元人民幣,完成後持有國壽財險權益由40%增至60%。 - 2009年2月,集團向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增資12億元人民幣,完成後仍維持60%持股量。 - 2013年4月,集團出資50億元人民幣成立合夥企業國壽(蘇州)城市發展產業投資,佔其50%權益, 該公司將主要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城市發展產業投資、相關投資管理及投資諮詢。 - 2014年9月,集團以100億元人民幣認購中石化銷售2﹒8%權益,該公司為中國石化(00386) 旗下,從事成品油、天然氣、燃料油等石油產品的儲運、零售、直分銷,非油品業務的開發經營(如便利店、 汽車服務等)。 - 2016年2月,集團以233﹒12億元人民幣增持廣發銀行23﹒686%權益至43﹒686%,其於 2015年度之除稅後溢利為90﹒64億元人民幣,資產淨值為975﹒4億元。 - 2016年12月,集團出資200億元人民幣認購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之全資附屬公司中石化 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43﹒86%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建設與營運天然氣管道及附屬設施,以及天然氣儲運 技術開發、諮詢及服務,其承接了川氣東送項目,設計年輸送天然氣120億立方米,管道全長2229公里 ,途經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及上海。 - 2025年2月,集團與數名合夥人以52﹒37億元人民幣成立合夥企業北京平准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基金 ,其中集團出資35億元人民幣。該企業原則上只進行基礎設施公募REITs投資,包括產權類的基礎設施 公募REITs、特許經營權類或經營收益權類及其他類的基礎設施公募REITs,重點覆蓋京津冀、雄安 新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以及其他具有投資價值的區域。 - 2025年4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持有集團68﹒37%權益)等合夥人以50億元 人民幣成立合夥企業國壽銀髮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其中集團出資20億元人民幣。該企業擬圍繞銀髮經濟產業 鏈進行投資布局,重點圍繞加速老齡化趨勢下的人口結構性變化帶來的三個核心轉變開展投資,包括疾病譜變 化、需求端變化及供給端變化。
股本變化 - 2003年12月,以每股3﹒59港元,發行及配售64﹒71億股H股上市,另超額配售8﹒82億股 H股。2007年1月,以每股人民幣18﹒88元,發行15億股A股於上海上市。
股本分類
(30╱6╱2017)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20﹐823﹐530﹐000 H股 7﹐441﹐175﹐000 ------------------------------- 總股本 28﹐264﹐705﹐000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中期息人民幣 0.2 或港元 0.2180605╱11╱24 29╱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43 或港元 0.4712703╱07╱24 27╱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3╱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49 或港元 0.5332105╱07╱23 29╱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5╱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65 或港元 0.7616206╱07╱22 24╱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5╱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64 或港元 0.7683307╱07╱21 25╱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6╱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73 或港元 0.7995407╱07╱20 25╱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2╱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