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2727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 LTD. 集團網址: http://www.shanghai-electric.com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1727。
 - 集團主要於中國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不同電力設備、機電一體化設備、重型機械及核電核島設備、交通設備
   及環保系統等產品和相關服務。各業務概述如下:
   (1)電力設備:包括發電設備業務和輸配電設備業務,主要提供設計、製造、安裝及維修等服務;
   (2)機電一體化設備: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電梯、自動扶梯及自動人行道、印刷包裝設備及機床;
   (3)重工設備: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重型機械及核電核島設備;
   (4)交通設備:包括柴油機業務和城市軌道交通設備業務;
   (5)環保系統:主要從事提供環保系統諮詢服務及流程設計
   (6)財務業務:主要系上海電氣集團財務公司從事提供金融產品及服務;
   (7)其他業務:主要包括研究與開發及自動化控制。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上升8﹒1%至222﹒45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5倍至2﹒92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
   368﹒97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95﹒79億元及272﹒56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2%至1161﹒8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則上升1﹒6倍至7﹒5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5﹒3%至617﹒58億元,毛利率上升2個百分點至19﹒7%;
   (二)工業裝備:營業額下降4﹒3%至386﹒49億元,毛利率增加0﹒5個百分點至16﹒7%;
   (三)集成服務:營業額下跌3%至207﹒35億元,毛利率持平在13﹒7%;
   (四)年內,集團新增訂單1536億元,其中能源裝備891億元,工業裝備422﹒9億元,集成服務
      222﹒1億元;
   (五)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325﹒69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95﹒48億元及276﹒82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2﹒4%至1147﹒97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
   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2﹒8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能源裝備:營業額上升4﹒6%至586﹒48億元,佔總營業額51﹒1%,毛利增加1﹒6個百分
      點至19﹒7%;
   (二)工業裝備:營業額微跌0﹒3%至404﹒02億元,佔總營業額35﹒2%,毛利率增加1﹒2個百
      分點至16﹒8%;
   (三)集成服務:營業額下跌19﹒9%至213﹒87億元,佔總營業額18﹒6%,毛利率增加5﹒3個
      百分點至13﹒7%;
   (四)期內,集團新增訂單1372﹒1億元。截2023年12月31日,集團在手訂單2657﹒6億元
      。在手訂單中,能源裝備1531﹒3億元,工業裝備152﹒6億元,集成服務973﹒7億元;
   (五)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301﹒65億元,銀行及其它借款和債券總額為
      460﹒47億元。負債比率(即(計息銀行借款和其它借款+債券)╱(股東權益總額+計息銀行借
      款和其它借款+債券))為41﹒59%(2022年12月31日:33﹒08%)。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9﹒7%至1176﹒2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虧損收窄64﹒3%至35﹒6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能源裝備:營業額減少4﹒5%至560﹒93億元,毛利率增加0﹒2個百分點至18﹒1%;
   (二)工業裝備:營業額減少4%至405﹒33億元,毛利率下降0﹒8個百分點至15﹒6%;
   (三)集成服務:營業額下跌31﹒2%至267﹒08億元,毛利率增加2﹒3個百分點至8﹒4%;
   (四)年內,集團新增訂單1332﹒7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在手訂單2685﹒3億
      元。在手訂單中,能源裝備1554﹒4億元,工業裝備156﹒8億元,集成服務974﹒1億元;
   (五)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263﹒45億元,而銀行及其它借款和債券總額為
      390﹒56億元。負債比率(即(計息銀行借款和其它借款+債券)╱(股東權益總額+計息銀行借
      款和其它借款+債券))為33﹒08%(2021年:34﹒3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4﹒3%至1313﹒88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
   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99﹒8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13﹒5%至557﹒85億元,佔總營業額42﹒5%,營業利潤則下降
      67﹒4%至5﹒35億元,毛利率上升0﹒9個百分點至17﹒9%;
   (二)工業裝備:營業額減少0﹒9%至393﹒28億元,佔總營業額29﹒9%,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營
      業虧損81﹒04億元,毛利率下跌0﹒7個百分點至16﹒4%;
   (三)集成服務:營業額下降24﹒8%至361﹒81億元,佔總營業額27﹒5%,業績轉盈為虧,錄得
      營業虧損15﹒2億元,毛利率減少5﹒7百分點至6﹒2%;
   (四)年內,集團新增訂單1441﹒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2﹒3%。截至2021年12月31日,
      集團在手訂單增長3﹒6%至2861億元。在手訂單中,能源裝備佔50﹒1%,工業裝備佔
      4﹒3%,集成服務佔45﹒6%;
   (五)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持有貨幣資金為253﹒59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和債券總額為
      446﹒86億元,負債比率(即(計息銀行借款和其它借款+債券)╱(股東權益總額+計息銀行借
      款和其它借款+債券))為34﹒37%(2020年:30﹒6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7%至1372﹒8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增長7﹒3%至37﹒5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17%至491﹒43億元,佔總營業額35﹒8%,營業利潤增長2﹒8倍至
      16﹒4億元,毛利率減少0﹒7個百分點至17%;
   (二)工業裝備:營業額下跌12%至396﹒85億元,佔總營業額28﹒9%,營業利潤減少56﹒3%
      至14﹒28億元,毛利率下跌0﹒8個百分點至17%;
   (三)集成服務:營業額上升19﹒4%至481﹒21億元,佔總營業額35﹒1%,營業利潤增長
      8﹒2%至41﹒61億元,毛利率下降4﹒9百分點至12%;
   (四)其他:營業額增加2﹒1倍至2﹒63億元,營業虧損擴大14﹒3%至2﹒8億元;
   (五)年內,集團新增訂單1855﹒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8﹒7%。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
      團在手訂單增長14﹒7%至2760﹒9億元。在手訂單中,能源裝備佔48﹒2%,工業裝備佔
      4﹒4%,集成服務佔47﹒5%;
   (六)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持有貨幣資金242﹒44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和債券總額為
      417﹒81億元,負債比率(即(計息銀行借款和其它借款+債券)╱(股東權益總額+計息銀行借
      款和其它借款+債券))為30﹒65%(2019年12月31日:35﹒97%)。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6%至1275﹒0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4﹒8%至37﹒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19﹒2%至219﹒91億元,毛利率減少1個百分點至17﹒2%;
   (二)能源裝備:營業額增加10﹒8%至419﹒88億元,佔總營業額32﹒9%,經營利潤下跌
      45﹒4%至8﹒45億元,毛利率減少1﹒4個百分點至13﹒7%;
   (三)工業裝備:營業額上升10﹒8%至451﹒08億元,佔總營業額35﹒4%,經營利潤增長
      4﹒2%至31﹒78億元,毛利率下跌1﹒3個百分點至17﹒3%;
   (四)集成服務:營業額上升79﹒5%至403﹒16億元,佔總營業額31﹒6%,經營利潤增加
      45﹒7%至38﹒53億元,毛利率下降1﹒6百分點至16﹒7%;
   (五)其他:營業額增加83﹒5%至8353萬元,經營虧損擴大21﹒2%至2﹒46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增訂單1707﹒9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0﹒6%。截至2019年12月31日,
      集團在手訂單(其中:未生效訂單695﹒9億元)增長16﹒3%至2408﹒6億元。在手訂單中
      ,能源裝備佔48﹒1%,工業裝備佔3﹒1%,集成服務佔48﹒8%;
   (七)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24﹒31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和債券總
      額為432﹒77億元,負債比率(即(計息銀行借款和其它借款+債券)╱(股東權益總額+計息銀
      行借款和其它借款+債券))為32﹒09%。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7﹒2%至1011﹒5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增長
   13﹒5%至29﹒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16﹒5%至184﹒5億元,毛利率則下降1﹒7個百分點至18﹒2%;
   (二)新能源及環保:營業額增加27﹒7%至128﹒41億元,佔總營業額12﹒7%,經營利潤增長
      1﹒7倍至6﹒04億元,毛利率增長1﹒7個百分點至16﹒3%;
   (三)高效清潔能源:營業額增加39﹒6%至305﹒69億元,佔總營業額30﹒2%,業績轉虧為盈,
      錄得經營利潤13﹒86億元,毛利率下跌0﹒6個百分點至14﹒5%;
   (四)工業裝備:營業額上升12﹒1%至365﹒09億元,佔總營業額36﹒1%,經營利潤減少
      16﹒8%至21﹒36億元,毛利率下降1﹒7百分點至18﹒6%;
   (五)現代服務:營業額增加24﹒2%至153﹒65億元,佔總營業額15﹒2%,經營利潤減少
      0﹒3%至18﹒7億元,毛利率下跌6﹒8個百分點至17﹒1;
   (六)其他:營業額增長1﹒2倍至58﹒3億元,經營利潤增長2﹒5倍至10﹒22億元;
   (七)年內,集團新增訂單1307﹒1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0﹒1%。截至2018年12月31日,
      集團在手訂單(其中:未生效訂單人民幣862﹒1億元)為2069﹒9億元。在手訂單中,新能源
      及環保設備佔18﹒3%,高效清潔能源設備佔42﹒3%,工業裝備佔5﹒7%,現代服務業佔
      33﹒7%;
   (八)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18﹒42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和債券總
      額為326﹒89億元。負債比率((計息銀行借款和其它借款+債券)╱(股東權益總額+計息銀行
      借款和其它借款+債券))為30﹒74%(2017年:21﹒2%)。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0﹒1%至795﹒4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增長
   11﹒6%至26﹒2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6%至158﹒42億元,毛利率則微升0﹒9個百分點至19﹒9%;
   (二)新能源及環保設備:營業額下跌18﹒5%至100﹒54億元,佔總營業額12﹒6%,經營利潤下
      降34﹒9%至2﹒27億元,毛利率上升0﹒2個百分點至14﹒6%;
   (三)高效清潔能源設備:營業額減少12﹒7%至219﹒04億元,佔總營業額27﹒5%,業績轉盈為
      虧,錄得經營虧損8095萬元,毛利率下跌1﹒4個百分點至15﹒1%;
   (四)工業裝備:營業額上升2﹒8%至325﹒63億元,佔總營業額40﹒9%,經營利潤增加2﹒6%
      至25﹒67億元,毛利率減少1﹒5百分點至20﹒3%;
   (五)現代服務:營業額減少27﹒3%至123﹒72億元,佔總營業額15﹒6%,經營利潤則增加
      58﹒4%至18﹒75億元,毛利率增加6﹒9個百分點個百分點至23﹒9%;
   (六)年內,集團新增訂單1004﹒6億元,較去年下降17﹒8%。截止2017年12月31日,集團
      在手訂單減少7﹒1%至2269﹒2億元(其中:未生效訂單824﹒4億元),當中新能源及環保
      設備佔14﹒2%,高效清潔能源設備佔49﹒3%,工業裝備佔5﹒2%,現代服務業佔31﹒3%
      ;
   (七)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24﹒69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和債券總
      額為190﹒26億元。負債比率(即(銀行及其他借款+債券)╱(股東權益總額+銀行及其他借款
      +債券))為21﹒2%(2016年12月31日(經重述):21﹒99%)。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0﹒5%至790﹒7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3﹒6%
   至20﹒1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2%至147﹒55億元,毛利率上升0﹒5個百分點至18﹒7%;
   (二)新能源及環保設備:營業額增加11﹒8%至123﹒41億元,經營利潤增長6﹒5倍至3﹒49億
      元,毛利率上升5﹒7個百分點至15﹒7%;
   (三)高效清潔能源設備:營業額減少7﹒3%至250﹒81億元,經營利潤下降17﹒1%至9﹒4億元
      ,毛利率下跌0﹒3個百分點至16﹒5%;
   (四)工業裝備:營業額減少1﹒9%至233﹒79億元,經營利潤下跌17﹒4%至21﹒2億元,毛利
      率增加0﹒9個百分點至22%;
   (五)現代服務業:營業額減少0﹒7%至170﹒27億元,經營利潤下降26﹒2%至11﹒84億元,
      毛利率下降0﹒4個百分點至15%;
   (六)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存款為394﹒71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合共為
      34﹒07億元。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6%至780﹒0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下跌17%
   至20﹒8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2%至140﹒73億元,毛利率下跌0﹒7個百分點至18%;
   (二)新能源及環保:營業額增加32﹒7%至110﹒36億元,業績亦轉虧為盈,錄得經營利潤5349
      萬元,毛利率亦增加2﹒8個百分點至10%;
   (三)高效清潔能源:營業額上升3﹒3%至260﹒7億元,經營利潤則下降6﹒8%至12﹒34億元,
      毛利率則維持於16﹒8%之水平;
   (四)工業裝備:營業額下跌7﹒8%至232﹒04億元,經營利潤則增長42﹒5%至24﹒93億元,
      毛利率微降0﹒3個百分點至20﹒7%;
   (五)現代服務:營業額減少2﹒5%至171﹒57億元,經營利潤下降21%至16﹒04億元,毛利率
      下滑1個百分點至15﹒4%;
   (六)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65﹒52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則合共為
      20﹒09億元。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2﹒6%至767﹒8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4﹒9%
   至25﹒1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加4﹒8%至143﹒66億元,毛利率上升1﹒3個百分點至18﹒7%;
   (二)新能源:營業額增加28﹒7%至70﹒82億元,分部虧損收窄35﹒4%至3﹒17億元,毛利率
      上升3﹒6個百分點至7﹒2%;
   (三)高效清潔能源:營業額減少7﹒1%至252﹒34億元,分部溢利下降31﹒7%至13﹒24億元
      ,毛利率下降0﹒7個百分點至16﹒9%;
   (四)工業裝備:營業額增加2﹒6%至251﹒79億元,分部溢利上升4﹒3%至17﹒49億元,毛利
      率上升0﹒4個百分點至21%;
   (五)現代服務:營業額減少11﹒3%至176﹒03億元,分部溢利上升37﹒8%至20﹒31億元,
      毛利率上升5﹒9個百分點至16﹒4%;
   (六)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51﹒13億元。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9%至787﹒9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11﹒8%至23﹒93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降2%至137﹒1億元,毛利率減少0﹒9個百分點至17﹒4%;
   (二)新能源:營業額減少9﹒6%至55﹒04億元,經營虧損擴大30﹒9%至4﹒91億元,毛利率下
      降4﹒1個百分點至3﹒6%,主要因為鑄鍛件產品毛利率大幅下跌;
   (三)高效清潔能源:營業額下跌1%至271﹒63億元,經營溢利減少39﹒5%至19﹒4億元,毛利
      率下降1﹒5個百分點至17﹒6%。年內,新接訂單逾250億元;
   (四)工業裝備:營業額增長7﹒1%至245﹒31億元,經營溢利增長19﹒2%至16﹒77億元,毛
      利率增加0﹒6個百分點至20﹒6%;
   (五)現代服務:營業額上升4﹒6%至198﹒45億元,經營溢利上升58﹒6%至14﹒74億元,毛
      利率增加0﹒7個百分點至10﹒5%;
   (六)其他:營業額增長46﹒6%至16﹒78億元,業績扭虧為盈,經營溢利錄得1﹒13億元,毛利率
      減少4﹒5%至15﹒6%;
   (七)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14﹒09億元。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7﹒2%至765﹒9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14﹒7%至27﹒1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毛利增長9﹒1%至139﹒89億元,整體毛利率增加0﹒3個百分點至18﹒3%;
   (二)新能源:營業額下跌8﹒2%至60﹒86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3﹒75億元,主要因
      風電產品及鑄鍛件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價格降低所致,毛利率減少2﹒1個百分點至7﹒7%;
   (三)高效清潔能源:營業額上升3﹒3%至274﹒25億元,經營溢利下降2%至32﹒09億元,毛利
      率下跌2﹒7個百分點至19﹒1%,乃由於冶金研磨設備等重工產品出現經營虧損所致。年內,集團
      新增燃機訂單超過50億元;
   (四)工業裝備:營業額上升3%至229﹒01億元,經營溢利增長53﹒4%至14﹒07億元,毛利率
      增加1﹒5個百分點至20%;
   (五)現代服務:營業額上升27﹒6%至189﹒69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利9﹒29億元,
      毛利率增加3﹒1個百分點至9﹒8%;
   (六)其他:營業額下降0﹒9%至11﹒45億元,經營虧損收窄56﹒1%至1457萬元,毛利率增加
      3﹒5個百分點至20﹒1%;
   (七)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221﹒42億元,計息借款34﹒19億元
      。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9%至679﹒1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17﹒4%至32﹒6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毛利增長18﹒5%至121﹒78億元,毛利率增長1﹒6個百分點至17﹒9%;
   (二)新能源:營業額上升17﹒1%至66﹒26億元,經營溢利減少66﹒3%至1﹒7億元,毛利率減
      少4﹒3個百分點至9﹒8%,盈利減少因風電產品市場價格下跌所致。年內,集團風電業務新增訂單
      60億元;
   (三)高效清潔能源:營業額增長7﹒4%至265﹒44億元,經營溢利增長1﹒4倍至32﹒75億元,
      毛利率上升4﹒5個百分點至21﹒8%,因高等級火電設備毛利率提高和銷售比重上升,新增燃機訂
      單50億元;
   (四)工業裝備:營業額上升5﹒4%至188﹒53億元,經營溢利上升20﹒3%至10﹒94億元,毛
      利率增長0﹒2個百分點至19﹒3%;
   (五)現代服務:營業額增長17﹒9%至147億元,經營業績轉盈為虧,經營虧損7915萬元,毛利率
      減少1﹒4個百分點至5﹒7%。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9﹒3%至629﹒5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13﹒5%至27﹒8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16﹒1%至102﹒79億元,毛利率上升0﹒9個百分點至16﹒3%;
   (二)新能源:營業額增長78﹒4%至56﹒59億元,分部溢利大幅增長至5﹒05億元,毛利率提升
      2個百分點至14﹒1%;於2010年底,集團的核電核島設備在手訂單已突破190億元,風電機
      組收入增長141﹒6%至30﹒06億元,集團核心技術團隊自主開發3﹒6兆瓦海上風機已經成功
      並網發電,中標江蘇東台20萬千瓦潮間帶項目;
   (三)高效清潔能源:營業額增長4﹒4%至247﹒14億元,分部溢利減少0﹒8%至13﹒51億元,
      毛利率提升1﹒6個百分點至17﹒3%;集團開展1200兆瓦級熱能發電機的研究工作,並且大型
      核電汽輪機1﹒7米汽輪機長葉片研發成功;
   (四)工業裝備:營業額增長13﹒7%至178﹒82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8﹒1%至9﹒09億元,毛
      利率持平19﹒1%;附屬公司上海三菱電梯贏得了在建中的中國最高大樓-上海中心A標段的54台
      電梯;
   (五)現代服務:營業額增長3﹒1%至124﹒73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6﹒1%至4﹒96億元,毛利
      率提升1﹒7個百分點至7﹒1%;電站EPC業務在手訂單逾人民幣800億元;
   (六)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銀行存款有6﹒53億元。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下跌2﹒4%及4﹒4%,至576﹒22億元(人民幣;下
   同)及24﹒5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下跌主要由於集團於2008年12月將上柴股份股權全數出售;若扣除柴油機業務後,營業額
      則增長3﹒8%;
   (二)電力設備:營業額上升7﹒8%至356﹒65億元,佔總營業額61﹒9%,而經營溢利下跌
      26﹒3%至16﹒27億元,毛利率亦較去年下降3﹒3個百分點至14%。截止2009年12月
      底,EPC工程在手訂單逾600億元,其中海外項目超過80%;
   (三)機電一體化設備:營業額微升0﹒5%至129﹒93億元,佔總營業額22﹒5%,而經營溢利則下
      跌21﹒7%至7﹒54億元。毛利率為18﹒7%,較去年上升0﹒7個百分點,主要由於板塊中的
      機床等業務進行了產品結構調整;
   (四)重工設備:營業額增加14﹒95%至53﹒93億元,而經營溢利則減少3﹒9%至2﹒66億元。
      毛利率為14﹒3%,與去年基本持平;
   (五)交通設備:營業額下跌79﹒4%至9﹒19億元,經營溢利下跌67﹒6%至4259萬元,毛利率
      亦較去年下降4﹒4個百分點至10﹒2%。經營溢利下跌乃由於2008年末集團出售了下屬柴油機
      業務所致;
   (六)環保系統成套:營業額下跌34﹒5%至20﹒16億元,主要原因是太陽能業務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國
      家,客戶受金融危機影響,需求大幅度減少。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利1400萬元;
   (七)財務業務:營業額下跌33﹒2%至2﹒03億元,經營溢利亦下跌37%至2﹒77億元;
   (八)其他業務:營業額減少15﹒1%至4﹒13億元,而經營虧損則收窄9﹒2%至3205萬元;
   (九)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資產總值為896﹒26億元,負債總值為605﹒63億元。流動
      比率為1﹒22倍。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3%至589﹒0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盈利減少9﹒9%
   至25﹒34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電力設備:營業額上升0﹒8%至330﹒88億元,經營溢利減少20﹒8%至19﹒98億元,其
      中汽輪發電機、汽輪機、鍋爐三大主設備產量分別為28﹐680兆瓦,27﹐030兆瓦,
      24﹐860兆瓦。發電設備業務在手訂單1600億元;承接的海外發電設備訂單200億元;
   (二)機電一體化設備:營業額增長7﹒2%至129﹒31億元,經營溢利下降24﹒5%至6﹒46億元
      ,營業額增長主要由於電梯銷售的增加;
   (三)重工設備:營業額上升66﹒2%至46﹒93億元,經營溢利上升3﹒2倍至2﹒55億元,營業額
      上升主要由於重型機械及核電產品銷售增加,在手訂單170億元;
   (四)交通設備:營業額下降6﹒3%至44﹒68億元,經營溢利下降80﹒1%至3526萬元,營業額
      下降主要由於軌道車交車計劃的安排緣故;
   (五)環保系統成套:營業額上升6﹒6%至30﹒77億元,經營業績轉盈為虧,經營虧損1073萬元,
      經營業績轉盈為虧主要由於太陽能業務的經營虧損;
   (六)財務業務:營業額增長93﹒8%至3﹒04億元,經營溢利下降63﹒3%至4﹒77億元;
   (七)其他業務:營業額下降12%至3﹒44億元,經營虧損擴大73﹒2倍至4104萬元;
   (八)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資產總值為820﹒11億元;負債總值為538﹒54億元。


 發展概覽
 - 2005年4月,集團配股集資,集資淨額為45億元,將用作以下用途:
   (一)20億元用於電力設備,以提升生產設施之技術及開發新產品;
   (二)15億元用於機電一體化設備業務,以提升生產設施技術及開發新產品;
   (三)7億元用於交通設備業務及環保系統業務。主要用作擴大營運和生產;
   (四)餘額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 2005年10月,集團持47﹒28%權益之上海機電以3390萬元人民幣(相等於3186萬港元),
   向集團之控股公司收購位於上海昆陽路之物業,總建築面積約1﹒72萬平方米,計劃用作發展製造及銷售印
   刷包裝設備業務。
 - 2005年11月,集團持50﹒32%權益之上柴股份以3291萬元人民幣(相等於3160萬港元),
   向集團控股股東上海電氣總公司出售位於上海寶楊路之物業,總樓面面積約2﹒1萬平方米。另集團持
   47﹒28%權益之上海機電亦合共以1﹒27億元人民幣(相等於1﹒22億港元),向總公司出售上海靈
   石路及萬榮路之土地,總地盤面積分別為6103平方米及3萬平方米。
 - 2006年1月,集團以總代價5﹒57億元人民幣,向集團控股股東上海電氣總公司收購多家公司權益。其
   中包括從事電力設備生產業務之上海繼電器全部權益;從事柴油機曲軸生產之上海船用曲軸50﹒88%權益
   ;從事機床生產業務之明精機床及四達公司全部權益,以及日本池貝株式會社65%權益;從事軌道車設備項
   目管理之軌道工程全部權益。另外,集團亦收購上海桂箐路工廠區之兩項物業,總面積約1﹒36萬平方米。
 - 2006年5月,集團持47﹒28%權益之上海機電,注資1800萬美元(相等於1﹒4億港元)於擁有
   40%權益之上海三菱電梯工程。該合營企業主要為製造及銷售電梯、扶手電梯及自動行人通道的主要零件。
   完成後,上海機電於該企業之持股量將維持不變。
 - 2006年6月,集團將三家分別持70%、60%及68%權益的上海動力、上海汽輪發電機及上海汽輪機
   合併,以成立新合營公司。合併將不涉及任何額外注資。完成後,集團將佔該公司66﹒3%權益。
 - 2007年1月,集團以總代價1﹒52億元人民幣(約1﹒53億港元),向集團主要股東上海電氣(集團
   )總公司購入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97﹒24%權益。上海起重運輸機械廠主要從事製造及安裝起重及運輸機
   械、提供起重運輸系統的技術顧問、工程及結構設計服務。
 - 同月,集團分別以1﹒99億元人民幣(約1﹒98億港元)及513萬元人民幣(約515萬港元),出售
   上海電氣租賃95%權益及上海電氣保險經紀50%股權,予集團主要股東上海電氣總公司。完成後,集團將
   不再持有該兩間公司任何權益。上海電氣租賃主要業務為各類租賃業務、租賃資產殘值處置、租賃資產進出口
   及租賃業務諮詢。上海電氣保險主要業務為保險經紀業務、再保險經紀業務及為委託人提供防災、防損或風險
   評估、風險管理諮詢服務。
 - 2007年4月,集團持49%權益之合營公司上海西門子燃氣輸機部件之註冊資本由1840萬歐元增至
   3200萬歐元,集團與合作夥伴將按所持權益注資,雙方持有權益將不變。上海西門子主要從事燃氣輪機
   部件製造及銷售業務。
 - 2007年8月,集團以每股4﹒78元(人民幣;下同),發行6﹒16億股A股,向滬A股上海輸配電之
   小股東提出換股,比率為1股上海輸配電換7﹒32股集團A股。集團現持上海輸配電83﹒75%權益。上
   海輸配電小股東亦可選擇收取現金,每股上海配電可獲28﹒05元。
 - 2007年9月,集團以總代價1﹒64億元人民幣向集團主要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收購上海市機械
   製造工業研究所全部權益。該公司專門從事研究、設計及開發各類工業特殊技術,包括製造及開發工業產品之
   鑄造、精密鍛造、塗層及絕緣及提供實驗室測試,分析及培訓服務。
 - 同月,集團持50﹒32%權益之附屬公司上海柴油機股份(滬:600841)分別以2﹒39億元人民幣
   及5740萬元人民幣悉售上海浦東伊維燃油噴射90%權益及上海日野發動機50%權益予集團控股股東上
   海電氣集團,預期出售收益合共約4090萬元人民幣。上海浦東伊維主要從事燃油噴射相關產品之生產及銷
   售業務,而上海日野則從事發電機生產及銷售業務。
 - 2008年1月,集團以9﹒23億元人民幣悉售上海柴油機(滬A:600841;B:900920)
   50﹒32%權益,預期出售溢利約100萬元人民幣。上海柴油機主要從事設計、開發、生產及出售用於工
   程、汽車、農業、輪船及發電行業之柴油引擎、柴油系統及柴油發電設備。
 - 2008年10月,集團宣布以每股4﹒78元人民幣,發行6﹒16億股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佔經
   擴大已發行股本4﹒92%,以每股上電股份(滬:600627)換集團7﹒32股本次發行A股方式,合
   併上電股份。集團現持有上電股份83﹒75%權益。
 - 2008年12月,集團以1﹒39億元出售上海交大泰陽綠色能源36%權益,其從事太陽能業務,另計劃
   出售餘下25﹒35%權益。2009年5月,因買方並未支付第二期款項,集團決定終止出售並收回股權,
   依據轉讓協議啟動仲裁程序。
 - 2009年9月,西門子向集團非全資附屬公司上電電站設備注資7﹒12億元人民幣,故集團持有該公司權
   益由66﹒37%攤薄至60%。
 - 2009?10月,集團主要股東上海電氣總公司注資集團間接持有之全資附屬公司秋山,集團於秋山之間接
   持股量降至10%,其主要為日本設計、製造及銷售單張紙膠印機。集團非全資附屬公司以2725萬元人民
   幣出售上海樓宇與配套設施予上海電氣總公司。此外,集團以1﹒035億元人民幣出售兩間機床廠予上海電
   氣總公司。
 - 2010年12月,集團以1﹒63億元人民幣出售泰陽綠色能源全部61﹒35%億權益,其生產多種光伏
   組件及光伏發電系統。
 - 2011年10月,集團以1﹒25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凱士比泵20%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泵
   產品及提供配套服務。
 - 2011年12月,集團向西門子之全資附屬公司西門子風力發電注資3102萬歐元,該公司主要從事風力
   發電設備機艙及元件之設計、開發及製造以及提供補充服務,完成後,集團將持有該公司51%權益。另外,
   集團與西門子成立合營公司上海電氣風能,該公司總註冊資本為1﹒04億歐元,集團將注資5304萬歐元
   ,佔該公司51%權益。該公司經營期將為20年,其業務包括風機之組裝、銷售、設計、研發、安裝、試行
   、排錯、維修及轉化、提供風力能源相關之技術開發、技術顧問及技術服務。
 - 同月,集團以每股$1﹒67,認購京能清潔能源(00579)2﹒32億股H股,佔京能清潔能源已發行
   H股20﹒43%。
 - 2012年2月,集團持有47﹒28%權益之上海機電股份(滬:600835)以5﹒71億元人民幣,
   向集團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收購美國高斯國際全部權益,該公司主要提供端對端膠印刷機系列產品及輔助設
   備解決方案,包括印前產品、高速印刷機、創新型印後加工產品以及循環部件及服務業務。
 - 2012年6月,集團以3﹒74億元人民幣認購1﹒2億股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A股,及以最
   多1000萬美元認購華電福新能源(00816)之H股。
 - 2012年7月,集團分別以1234萬元人民幣(約1511萬港元)及5﹒52億元人民幣(約6﹒75
   億港元),向母公司上海電氣總公司收購上海電氣保險經紀及上海電氣租賃全部權益。上海電氣保險經紀主要
   從事保險經紀、再保險經紀及為受保人提供防災、防損或風險評估、風險管理諮詢服務,上海電氣租賃則主要
   從事融資租賃及業務諮詢、機電設備、電子電氣設備及交通設備的租賃及銷售,以及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
 - 2014年5月,集團以4億歐元(約43億港元)收購Ansaldo Engergia 40%權益,
   該公司主要為於意大利提供發電廠及相關部件建造和服務的運營商,業務包括燃氣輪機製造,覆蓋歐洲、北非
   、中東等地區,並擁有燃氣輪機產品的一系列專利和專有技術,能夠生產E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
 - 2014年6月,集團以8﹒63億元人民幣向母公司中上海電氣(集團)出售位於上海市閔行區之物業,總
   建築面積為54﹒07萬平方米。
 - 2014年12月,集團以9227萬元人民幣,出售上海申威達機械全部權益予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
   (持有集團57﹒8%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產銷切紙機械、印刷包裝機械產品、塑膠擠出機及相關零部件
   ,以及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 2015年3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分別出資2﹒73億元人民幣及0﹒27億元,成
   立合營企業上海電氣(安徽)投資,分佔91%及9%權益,其將主要從事環保和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
   建設、經營、維護、管理、技術服務及諮詢服務等。
 - 2015年12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上海電氣總公司,持有集團55﹒05%權益
   )訂立重組協議:
   (一)集團以63﹒17億元(人民幣;下同)向上海電氣總公司收購上海電氣實業全部權益、上海電裝燃油
      噴射61%權益、上海鼓風機廠全部權益、上海軌道交通設備發展14﹒79%權益及位於上海的若干
      工業物業(建築面積合共34﹒6萬平方米),代價以每股10﹒41元,發行6﹒07億股A股支付
      ;該等公司與物業主要屬清潔能源類、新能源及環保和工業裝備類資產,其中上海電裝燃油噴射主要從
      事產銷柴油發動機燃油泵、燃油噴射系統零部件及提供售後服務;上海鼓風機廠主要從事生產工業風機
      及離心壓縮機;上海軌道交通設備發展則主要從事城市軌道交通設備、零部件及配件製造、銷售、維修
      服務、技術開發、諮詢及相關工程承包;
   (二)集團以1元出售上海重型機器廠全部權益予上海電氣總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大型鑄鍛件與碾磨設
      備、冶金設備、大型鍛壓設備、重型礦山及水泥設備等,其於2015年9月的淨負債為1﹒62億元
      ;
   (三)集團並以每股10﹒41元,配售3﹒36億股A股,其中上海電氣總公司認購4803萬股A股;
   (四)完成後,集團將重點發展能源、工業裝備和服務三大領域業務。
 - 2016年5月,集團以5293萬歐元認購Manz AG的權益。完成後,集團將持有Manz AG
   19﹒67%權益。Manz AG於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從事製造高科技設備,提供有關電
   子、儲能及太陽能的設備製造和解決方案。
 - 2016年8月,集團以1﹒74億歐元收購TEC4AERO GmbH全部權益,並代表該公司支付
   1200萬歐元債務。該公司主要從事為飛機的各類結構部件及最後組裝提供組裝線及緊固機。
 - 2016年9月,集團以2﹒41億元人民幣出售上海鼓風機廠的固定資產、存貨及應收帳款予控股股東上海
   電氣總公司(其持有集團58﹒12%權益)。上海鼓風機廠主要從事生產各種離心式和軸流工業風機與壓縮
   機,該等產品主要應用於電力、冶金煤礦行業領域。
 - 2016年11月,集團以66﹒28億元人民幣向股東上海電氣總公司收購上海集優(02345)
   47﹒18%股份(內資股)、自儀泰雷茲50﹒1%股權、電氣置業全部權益及目標物業,代價以每股
   7﹒55元人民幣,發行8﹒78億股A股支付。上海集優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汽輪機葉片、軸承、切
   削刀具、電動機、緊固件等;自儀泰雷茲主要從事為城市軌道交通用戶提供列車自動控制系統解決方案;電氣
   置業擁有66處位於上海市的物業,總建築面積約18﹒1萬平方米;目標物業為位於上海市的26幅土地及
   其上之房屋建構築物及設備。2017年8月,由於目標物業中位於上海的部分土地擬被有權主管部門收儲,
   故無法辦理將產權轉讓集團之過戶手續,故上海電氣總公司同意以2﹒87億元人民幣回購該等土地。
 - 2016年12月,集團出資2﹒45億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神華(北京)光伏科技研發,佔20%權益,
   其將主要從事光伏電池技術、工藝及整體解決方案的研發和銷售、光伏技術及新產品的研發和銷售、中試線的
   建設與運行,以及技術培訓等業務。
 - 2017年12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訂立土地回購協議,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以
   總代價1﹒79億元人民幣向集團回購位於上海的兩塊工業用地及一塊商業用地,土地面積合共1萬平方米。
   預期土地回購事項將帶來909萬元人民幣收益。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現持有集團58﹒83%權益。
 - 2018年3月,集團以1﹒99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舒勒壓力機79﹒39%權益。該公司主要持有位於上
   海的房地產,實際土地面積21﹒55畝。
 - 同月,集團以1﹒05億元人民幣收購位於上海的工業物業,建築面積10﹐233平方米。
 - 2018年6月,集團以5﹒91億元人民幣認購天沃科技(深:002564)9﹒195%權益。
 - 2018年8月,集團以3﹒5億元人民幣增持天沃科技(深:002564)5﹒81%權益至15%,另
   接受了天沃科技另一股東所持14﹒87%天沃科技權益之表決權委託。天沃科技主要從事電力行業工程
   EPC總包業務和電力工程設計諮詢等服務;煉化、化工、煤化工等領域的裝備製造;軍用、軍民兩用特種裝
   備及軍備維保服務;以及民用船舶、鋼結構、網架工程施工等領域的研發生產、維修、技術服務及諮詢服務。
 - 同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分別按比例向上海電氣投資(迪拜)增資,其中集團向其增資
   9106萬美元。增資完成後,集團持有上海電氣投資(迪拜)權益維持為39﹒2%。該公司主要從事投資
   及開發海外發電站,當中計劃於塔爾煤田一區塊坑口投資建設兩台660MW燃煤發電機組電站。
 - 2018年11月,集團擬以10﹒98億元人民幣收購吳江市太湖工業廢棄物處理及寧波海鋒環保全部權
   益。該等公司主要於中國從事處理危險廢棄物處理業務。
 - 2018年12月,集團以2億元人民幣出售上海電氣閥門全部權益予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上
   海電氣閥門主要從事生產各種球閥、蝶閥及其它特種閥門和相應的驅動裝置,以及相關進出口業務等。預期出
   售事項帶來1﹒4億元人民幣收益。
 - 2019年6月,集團旗下五間附屬公司(包括上海電氣國際經濟貿易、上海電氣實業、上海電氣集團電機廠
   、上海市機電設計研究院及上海電氣核電設備)獲工銀金融資產投資、交銀金融資產投資及中銀金融資產投資
   合共增資100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有該等附屬公司之權益將被攤薄至51﹒2%至80﹒6%。該
   等公司主要從事機電產品相關業務、建設工程設計、印刷等業務。
 - 2019年11月,集團以9﹒59億元人民幣收購贏合科技(深:300457)3659萬股A股,佔其
   已發行股本9﹒73%。集團亦擬額外認購贏合科技的新A股。贏合科技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生產設備的研發
   、設計、製造、銷售與服務,產品包括卷繞機、塗布機、疊片機、模切機等。
 - 2020年2月,集團以11﹒48億元人民幣(相等於每股41﹒85元人民幣)收購贏合科技(深:
   300457)(於增持事項前由集團持有9﹒73%權益)2744萬股A股,佔其已發行股本7﹒3%。
   贏合科技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產銷及相關服務;五金製品的技術開發及產銷;電池原材料及電子元件
   、車載配件的銷售業務。
 - 2020年4月,集團以3﹒18億歐元向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出售義大利安薩爾多能源全部
   40%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燃氣輪機及其相關設備和備件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業務。預期出
   售事項帶來1083萬歐元收益。
 - 2020年10月,集團與旗下上海集優(02345)訂立合併協議,集團以每股H股$1﹒6向餘下上海
   集優H股股東(不包括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提出私有化收購要約,涉資最多11﹒18億元。而集團及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所持權益將被註銷,代價透過發行人民幣計值的註冊資本之方式支付。集團現持有上
   海集優8﹒14億股內資股及1﹒36億股H股,共佔其已發行股本55﹒06%,而上海電氣(集團)總公
   司則持有上海集優7666萬股H股,佔其已發行股本4﹒44%。2021年1月,合併協議獲上海集優股
   東大會通過。
 - 2021年5月,集團分拆旗下上海電氣風電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該公司主要從事風力發電設備設
   計、研發、製造、銷售及配套服務。分拆完成後,集團持有上海電氣風電權益將由100%被攤薄至60%。
 - 2021年8月,集團以19﹒57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出售上海電氣國際經濟貿
   易全部80﹒59%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技術進出口;進出口代理;各類工程建設活動;道路貨物運輸;國
   際班輪運輸;食品經營;危險化學品經營等;物業管理;食用農產品、化工產品、金屬材料及製品、第二類醫
   療器械、汽車及零配件、機械、電子產品及設備、金屬材料、建築材料、煤炭及石油製品等產品的銷售;石油
   能源領域內的技術業務等。預期出售事項帶來5﹒68億元人民幣收益。
 - 2023年9月,集團位於上海的工廠物業被徵收,其宗地面積及建築面積分別為4496平方米及約
   10﹐771萬平方米,徵收補償代價為5﹒27億元人民幣。預期徵收事項對2023年度歸母淨利潤的影
   響約為4﹒97億元人民幣。
 - 2024年5月,集團非全資附屬公司附屬公司上海機電(滬:600835)以2﹒36億元人民幣增持上
   海集優銘宇機械科技4﹒4415%股權至全資持有,該公司主要從事機械科技領域內的技術服務、技術開發
   、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通用設備製造(不含特種設備製造);專用設備製造(不含許
   可類專業設備製造);通用零部件製造;軸承製造;軸承銷售;緊固件製造;緊固件銷售;金屬工具製造;金
   屬工具銷售;電機製造;國內貿易代理;(以上製造除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及關鍵件)。
 - 2024年9月,集團位於上海市萬航渡路2408號及2453號的兩處工廠物業被徵收,宗地面積及建築
   面積分別為1﹒3萬平方米幾6﹐660平方米,徵收補償代價為2﹒02億元人民幣。預期徵收事項對
   2024年度歸母淨利潤的影響約為6400萬元人民幣。
 - 2024年10月,集團以30﹒82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上海電氣控股集團(持有集團49﹒78%權益
   )收購上海寧笙實業100%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物業管理,企業管理諮詢,設計、製作各類廣告,會務服
   務,金屬材料及製品、建築材料、鋼材、機械設備、機電設備、通訊器材的銷售,電子商務(不得從事增值電
   信、金融業務)。
 - 2024年11月,集團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方式,以1﹒57億元人民幣出售上海電氣集團(
   肅寧)環保科技100%股權,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物質能發電;生物質燃料供熱;向電網、熱網銷售電力、熱
   力;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農林廢棄物的收購及灰渣綜合利用等,並持有肅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預期出
   售事項錄得3800萬元人民幣淨利潤。


 股本變化
 - 2005年4月,以每股最多港幣1﹒7元,發行及配售27﹒02億股新H股上市。
 - 2008年11月,以每股4﹒78元人民幣,配售6﹒16億A股於上海上市。
 - 2010年5月,以每股7﹒03元人民幣,配售3﹒16億股A股。
 - 2015年12月,以每股10﹒41元人民幣,發行6﹒07億股A股;同月,以每股10﹒41元人民幣
   ,配售3﹒36億股A股。
 - 2016年11月,以每股7﹒55元人民幣,發行8﹒78億股A股。
 - 2017年11月,以每股7﹒21元人民幣,配售4﹒16億股A股。
 - 2019年4月,因兌換15﹒22億元可換股債券而發行2﹒93億A股;6月,因股份獎勵計劃而發行
   1﹒34億A股;同月,因兌換3﹒8萬元可換股債券而發行7320A股。
 - 2021年3月,擬發行不多於15﹒71億股A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14年6月,發行本金額60億元人民幣之六年期可轉換為新A股債券。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1﹐004﹐080﹐006
   無限制流通A股        11﹐777﹐409﹐086
   H股              2﹐924﹐482﹐000
   -------------------------------
   總股本            15﹐705﹐971﹐092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30╱08╱24
   12╱2023  不派末期息                    -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不派末期息                    -     29╱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9╱08╱22
   12╱2021  不派末期息                    -     18╱04╱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7╱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07178 或港元 0.0861809╱07╱21  26╱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不派末期息                    -     15╱04╱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30╱08╱19
   ------------------------------------------------


                                                -完-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