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808。 - 集團主營業務為鋼鐵產品及其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是中國最大鋼鐵生產和銷售商之一,生產過程主要有煉鐵 、煉鋼、軋鋼等。經營範圍為黑色金屬冶煉及其壓延加工、焦炭及煤焦化產品、耐火材料、動力、氣體生產及 銷售;碼頭、倉儲、運輸、貿易等鋼鐵等相關的業務;鋼鐵產品的延伸加工、金屬製品生產及銷售等。 - 集團主要產品是鋼材,大致可分為板材、型鋼、線棒、火車輪及環件四大類。產品90%以上在國內市場銷售 。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4年9月止九個月,集團營業額下跌16﹒8%至615﹒13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虧損擴大58﹒6%至25﹒35億元。於2024年9月30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 69﹒1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11﹒23億元及73﹒65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上半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2﹒2%至430﹒07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虧損收窄48﹒8%至11﹒45億元。期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之營業額減少16﹒3%至380﹒49億元,佔總營業額88﹒5%;來 自海外及香港地區之營業額增加66﹒6%至35﹒81億元,佔總營業額8﹒3%; (二)期內,集團生產生鐵883萬噸,粗鋼965萬噸,及鋼材892萬噸,同比分別減少6%、6﹒3% 及11﹒9%; (三)於2024年6月30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65﹒94億元,借款共計216﹒57億元,資產負 債率為6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3﹒1%至989﹒3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虧損擴大54﹒8%至13﹒2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之營業額上升0﹒9%至953﹒82億元,佔總營業額96﹒4%;來自 海外及香港地區之營業額下跌21﹒1%至35﹒56億元; (二)年內,集團生產生鐵1923萬噸,增加8﹒2%;粗鋼2097萬噸,上升4﹒8%;鋼材2062 萬噸,增長3﹒7%; (三)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55﹒7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94﹒28億 元及6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2﹒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0﹒3%至1021﹒54億元(人民幣;下同),業 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8﹒5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產品劃分,鋼材類銷售收入減少8﹒1%至928﹒64億元,鋼坯生鐵銷售收入下降44%至 18﹒43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收入下跌55﹒3%至5132萬元;其他產品銷售收入下降 35﹒7%至42﹒62億元; (二)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之營業額減少11%至945﹒16億元,海外及香港地區之營業額下跌 6%至45﹒05億元; (三)年內,集團生產生鐵1778萬噸,下降2﹒5%;粗鋼2000萬噸,減少4﹒6%;鋼材1989 萬噸,下跌2﹒7%; (四)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65﹒35億元,短期借款為91﹒98億元,長期 借款為79﹒82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上半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0﹒9%至563﹒67億元(人民幣;下同), 股東應佔溢利下跌69﹒3%至14﹒28億元。期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產品劃分,鋼材類銷售收入減少2%至506﹒98億元,鋼坯生鐵銷售收入減少29﹒9%至 15﹒28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收入減少54﹒4%至3685萬元;其他產品銷售收入增加 26﹒7%至23﹒03億元; (二)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之營業額減少2%至521﹒53億元,海外及香港地區之營業額減少 6﹒6%至24﹒13億元; (三)期內,集團生產生鐵962萬噸,同比增加2﹒2%;粗鋼1098萬噸,同比減少2﹒1%;鋼材 1070萬噸,同比增加0﹒5%; (四)於2022年6月30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72﹒25億元,短期借款為83﹒87億元,長期借 款為65﹒63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9﹒5%至1138﹒5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增長1﹒7倍至53﹒3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產品劃分,鋼材類銷售收入增加40﹒2%至1010﹒19億元,鋼坯生鐵銷售收入增長17%至 32﹒89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收入上升88﹒4%至1﹒15億元;其他產品銷售收入增加 26﹒2%至66﹒28億元; (二)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之營業額上升38﹒2%至1062﹒56億元,海外及香港地區之營業額 增長45﹒5%至47﹒94億元; (三)年內,集團生產生鐵1823萬噸,同比減少1﹒7%;粗鋼2097萬噸,同比持平;鋼材2045 萬噸,同比增加3%; (四)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66﹒68億元,短期借款為89﹒52億元,長期 借款為54﹒52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3%至816﹒1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75﹒7%至19﹒83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產品劃分,鋼材類銷售收入增加4﹒2%至720﹒6億元,鋼坯生鐵銷售收入增長8﹒5%至 28﹒11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收入上升39﹒5%至6096萬元;其他產品銷售收入下跌 1﹒9%至52﹒53億元; (二)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之營業額上升6%至768﹒89億元,海外及香港地區之營業額則下跌 28﹒4%至32﹒95億元; (三)年內,集團生產生鐵1855萬噸、粗鋼2097萬噸、鋼材1986萬噸,分別增加2﹒5%、 5﹒7%及5﹒8%; (四)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53﹒46億元,短期借款為125﹒85億元,長 期借款為35﹒36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4﹒5%至782﹒6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減少81%至11﹒2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產品劃分,鋼材類銷售收入下降6﹒7%至691﹒69億元,鋼坯生鐵銷售收入增長24%至 25﹒91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收入減少95﹒3%至4371萬元;其他產品銷售收入增長 41﹒5%至53﹒55億元; (二)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之營業額下降4﹒1%至725﹒56億元,海外及香港地區之營業額下跌 12﹒6%至46﹒02億元; (三)年內,集團生產生鐵1810萬噸、粗鋼1984萬噸、鋼材1877萬噸;共銷售鋼材1872萬噸 ,其中長材934萬噸,板材916萬噸,輪軸22萬噸; (四)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95﹒17億元,短期借款為128﹒8億元,長期借 款為34﹒68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1﹒9%至819﹒5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上升43﹒9%至59﹒4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產品劃分,鋼材銷售收入增加10﹒1%至741﹒07億元,佔總營業額90﹒4%;鋼坯生鐵銷 售收入增長2﹒8%至20﹒89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收入上升13﹒2%至9﹒34億元;其他產 品銷售收入增加86﹒3%至37﹒84億元; (二)按地區劃分,中國大陸及海外地區營業額分別為上升11﹒6%及19﹒6%,至756﹒49億元及 52﹒64億元,分佔總營業額92﹒3%及6﹒4%; (三)年內,集團共生產生鐵1800萬噸,粗鋼1964萬噸,鋼材1870萬噸;集團銷售長材910萬 噸,同比上升1﹒1%;銷售板材941萬噸,同比下降0﹒7%;銷售輪軸22萬噸,同比增長 17%; (四)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97﹒63億元,短期借款為109﹒17億元,長期 借款為35﹒96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51﹒7%至732﹒2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上升2﹒4倍至41﹒2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產品劃分,鋼材銷售收入增長49﹒3%至673﹒29億元,佔總營業額91﹒9%;鋼坯生鐵銷 售收入增長1倍至20﹒32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收入增長2倍至8﹒25億元;其他產品銷售收入 增長1﹒1倍至20﹒31億元; (二)按地區劃分,中國大陸及海外地區營業額分別增長55﹒4%及19﹒8%至678﹒16億元及44 億元,分佔總營業額92﹒6%及6%; (三)年內,集團共生產生鐵1817萬噸、粗鋼1971萬噸、鋼材1860萬噸,同比分別增加3%、 5﹒8%和5﹒1%;集團共銷售鋼材1866萬噸,其中長材900萬噸,板材947萬噸,輪軸 19萬噸,同比分別增加8﹒7%、2﹒9%和30﹒6%; (四)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49﹒78億元,短期借款為46﹒3億元,長期借款 為69﹒76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至482﹒75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則轉虧 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2﹒2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鐵業之營業額上升7﹒6%至460﹒95億元,毛利率為12﹒8%。其中,長材之營業額增加 1﹒4%至177﹒13億元,板材之營業額增長13﹒5%至259﹒08億元,輪軸之營業額下降 9﹒3%至14﹒62億元; (二)按產品劃分,鋼材銷售收入上升7﹒6%至450﹒84億元,鋼坯生鐵銷售收入增加7﹒4%至 10﹒11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收入下降34﹒8%至2﹒76億元,其他產品銷售收入增加30% 至9﹒52億元; (三)年內,集團共生產生鐵1764萬噸、粗鋼1863萬噸、鋼材1769萬噸,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 2﹒1%、1%及3﹒2%;銷售長材827﹒9萬噸,板材920﹒2萬噸,輪軸14﹒4萬噸,分 別下跌7﹒5%、增長1﹒4%及下跌17﹒2%; (四)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為53﹒12億元,借款總額為121﹒06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24﹒6%至451﹒09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 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48﹒04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鐵業之營業額下跌24﹒1%至428﹒53億元,毛損率0﹒9%。其中,長材營業額減少 33﹒9%至174﹒74億元,板材營業額下跌17﹒1%至228﹒26億元,輪軸營業額下降 1﹒1%至16﹒11億元; (二)按產品劃分,鋼材銷售營業額下跌24﹒6%至419﹒11億元,鋼坯生鐵銷售營業額上升9﹒6% 至9﹒42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營業額下降50﹒7%至4﹒23億元,其他營業額減少24﹒1% 至7﹒32億元; (三)年內,集團生產生鐵1801萬噸,增長0﹒2%;而粗鋼1882萬噸、鋼材1827萬噸,分別減 少0﹒3%及0﹒2%;銷售長材894﹒5萬噸、板材907﹒4萬噸、輪軸17﹒4萬噸; (四)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51﹒43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9%至598﹒2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上升40﹒3%至2﹒2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鋼鐵業之營業額下跌10﹒5%至564﹒45億元,毛利率增加2﹒5個百分點至5﹒5%。其中板 材營業額減少5%至261﹒08億元,型材營業額下跌29﹒1%至55﹒95億元,線棒營業額下 降17﹒6%至195﹒79億元,車輪營業額則增長4﹒8%至13﹒93億元; (二)鋼材銷售營業額下跌10﹒8%至555﹒86億元,鋼坯生鐵銷售營業額增長14﹒8%至8﹒59 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營業額下降12﹒1%至8﹒58億元,其他營業額減少57﹒7%至9﹒65 億元; (三)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46﹒55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0﹒7%至738﹒49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 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5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業績轉虧為盈主要由於年內錄得非流動資產處置淨收益4﹒34億元,以及政府補助3﹒59億元所致 ; (二)鋼材銷售:營業額增長2﹒4%至622﹒98億元,佔總營業額84﹒4%,其中板材營業額增長 3﹒1%至274﹒95億元,型鋼營業額下跌12﹒4%至78﹒93億元,線棒營業額上升 1﹒8%至237﹒67億元,火車輪及環件營業額下降26%至13﹒29億元; (三)鋼坯生鐵銷售營業額下降50﹒8%至7﹒48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營業額增長7﹒9%至9﹒76 億元,其他營業額下跌12﹒4%至22﹒8億元; (四)年內,集團生產生鐵1812萬噸、粗鋼1879萬噸及鋼材1813萬噸,分別增長4﹒3%、 8﹒4%及9﹒3%;2013年,集團板材、型材、線棒材以及火車輪及環件的產量分別為 737﹒2萬噸、261﹒5萬噸、786﹒7萬噸及17﹒3萬噸;銷量分別為746﹒4萬噸、 261﹒1萬噸、780萬噸及18﹒1萬噸; (五)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51﹒07億元,借款146﹒13億元;資產負債率 為63﹒9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4﹒3%至744﹒04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 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虧損38﹒6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業績轉盈為虧乃由於2012年鋼材價格下降幅度大於原燃料價格下降幅度、財務費用明顯上升,以及 資產減值損失擴大3倍至27﹒22億元 (二)鋼材銷售:營業額下跌15﹒7%至608﹒24億元,佔總營業額92﹒4%,其中板材營業額下跌 19﹒4%至266﹒76億元,型鋼營業額下跌10﹒8%至90﹒13億元,線棒下跌9﹒7%至 233﹒4億元,火車輪及環件上升20﹒4%至17﹒95億元; (三)鋼坯生鐵銷售營業額上升1﹒1倍至15﹒19億元,焦化副產品銷售營業額下跌13%至9﹒05億 元,其他營業額下跌65﹒5%至26﹒04億元; (四)年內集團生產生鐵1737萬噸、粗鋼1734萬噸、鋼材1659萬噸,同比分別增加8﹒2%、 4%、4﹒3%;共銷售板材689﹒3 萬噸、型材248﹒9萬噸、線棒材681﹒2萬噸、火車 輪及環件20﹒2萬噸; (五)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97﹒82億元,短期借款97﹒77億元;資產負債 率為66﹒4%。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3﹒6%至868﹒42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 母公司凈利潤減少93﹒7%至6958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利潤下跌89﹒9%至1﹒58億元,因原燃料價格提高,鋼材價格上漲幅度低於原燃料價格上漲 幅度,以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所致; (二)鋼鐵業營業額上升19﹒3%至728﹒35億元,佔總營業額96﹒8%,其中板材營業額增長 4﹒9%至331﹒05億元,型鋼營業額上升12%至100﹒99億元;線棒營業額增長 50﹒6%至258﹒6億元;火車輪及環件營業額上升17﹒6%至14﹒91億元; (三)年內,集團生產生鐵1605萬噸、粗鋼1668萬噸、鋼材1591萬噸,分別增加10﹒3%、 8﹒4%、8﹒3%;集團生產板材717萬噸、型材271萬噸、棒材584萬噸、火車輪及環件 19﹒8萬噸,其中管線鋼、汽車板、家電板、車輪及環件分別上升90%、11%、20%、20% ; (四)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貨幣資金存量為103﹒03億元;借款為217﹒91億元;資產 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64﹒3%。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5﹒1%至630﹒4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8 倍至11﹒0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22﹒9%至33﹒65億元,毛利率保持5﹒3%水平; (二)中國大陸及海外市場的營業額分別增長23﹒8%及1﹒1倍至614﹒92億元及15﹒49億元; 分佔總營業額97﹒5%及2﹒5%; (三)年內,生產板材723萬噸、型材268萬噸、線棒材462萬噸、火車輪及環件17萬噸,其中汽車 板、家電板及電工鋼分別比上年增產55%、71%及1﹒1倍;公司主營產品鋼材的市場佔有率約為 2﹒6%;開發新產品204萬噸。累計淨進出口的鋼材及鋼坯,折合粗鋼淨出口約2730萬噸,比 上年增加2442萬噸; (四)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所有借款148﹒57億元,其中流動資金借款34﹒88億元,長 期借款113﹒69億元;銀行對集團主要的授信額度承諾合計530億元,貨幣資金存量63﹒83 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60﹒23%。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28%至504﹒1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44﹒7% 至3﹒9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整體毛利率減少0﹒6個百分點至5﹒4%,是因為2009年度鋼材產品價格偏低; (二)年內,集團生產板材654萬噸、型材262萬噸、線棒材480萬噸、火車輪及環件16萬噸; (三)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貨幣資金存量為87億元;借款為 155﹒93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60%。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2﹒7%至700﹒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 71﹒2%至7﹒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率減少5﹒4百分點至6%,毛利率減少主要由於鋼材銷售價格大幅下跌及主要原、燃料採購 成本相對較高所致; (二)由於雪災造成集團部分原燃料斷供、高爐爐況嚴重失常、產品外發受阻,導致集團共欠產生鐵17萬噸 、粗鋼21萬噸、鋼材19萬噸。全年共生產管線鋼47萬噸,火車輪及環件27萬噸; (三)集團硅鋼生產線於年內建成投產,車輪擴能二期改造、六汾河污水處理工程、新區轉底爐工程項目、焦 油和輕苯精製系統改造及控股子公司馬鋼聯合電鋼軋輥大型鍛鋼支承輥生產線等重點項目按計劃推進, 其中車輪擴能二期改造、六汾河污水處理工程分別於2009年2月及3月建成投產; (四)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資金存量為59﹒51億元;借款167﹒8億元;資產負債率(負 債總額╱資產總額)為60%。
發展概覽 - 2006年5月,集團擬發行不超過55億元人民幣之分離交易可轉債,每張債券的認購人可獲派發不超過 23份認股權證,即權證總量不超過12﹒65億份,發行所附認股權證行權比例為1:1,即每一份認股權 證代表認購一股A股股票的權利;11月,集團發行的分離交易可轉債已於2006年11月29日在上海證 券交易所上市,上市的債券總額為55億元人民幣,認股權證總數量為12﹒65億份。2007年11月, 認股權證進行第一次行權,共計3﹒03億份認股權證成功行權。 - 2011年4月,集團以現金代價12﹒34億元人民幣,購買從事鋼鐵業務之安徽長江鋼鐵股份6﹒6億股 ,佔該公司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55%。 - 2012年2月,集團以4﹒29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馬鋼集團增持馬鋼集團財務42%權益至91%。該 公司主要從事提供金融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存款服務、貸款及委託貸款服務、貼現服務及結算服務。 - 2013年8月,集團以38﹒43億元人民幣悉售非鋼鐵業務及資產予母公司馬鋼(集團)控股,預期出售 收益約9﹒18億元人民幣。該等業務包括重型機械設備製造、修建工程、設備檢修廠、汽車運輸、輸送機械 設備製造、機電設備安裝工程、耐火材料及自動化工程。 - 2013年12月,集團以1704萬元人民幣,向關連公司馬鋼國際經濟貿易總公司增持馬鋼(香港) 11%權益至91%,該公司主要從事鋼材及鐵礦石貿易、代理鋼材銷售及提供運輸服務。 - 2014年3月,集團之非全資附屬公司馬鋼(合肥)鋼鐵以12億元人民幣出售位於安徽合肥之土地,面積 約225萬平方米,預期出售事項將帶來約7﹒22億元人民幣收益。 - 2015年5月,集團以1﹒74億元人民幣增持馬鞍山馬鋼晉西軌道交通裝備50%權益至全資持有,該公 司主要從事國內外鐵路需要的各類貨車輪軸、客車輪軸、城市軌道交通用輪軸、高速動車組輪軸和機車輪軸等 全譜系輪軸的研發、製造、維修、商貿與物流,以及轉向架等軌道交通裝備的研發、製造與商貿。 - 2017年4月,集團以2322萬元向控股股東馬鋼集團收購馬鋼(香港)9%權益;完成後,集團將全資 持有該公司,其主要從事鋼材及鐵礦石貿易、代理鋼材銷售及提供運輸服務。 - 2018年4月,集團與控股股東馬鋼集團旗下馬鋼集團投資、馬鋼集團礦業、安徽馬鋼工程技術集團及馬鋼 國際經濟貿易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馬鋼(上海)商業保理,註冊資本將為3億元人民幣,集團將以現金認繳 7500萬元人民幣以持有合資公司25%股權。 - 2018年4月,集團與控股股東馬鋼集團旗下馬鋼集團投資、獨立第三方馬鞍山江東金融控股及安徽信成投 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馬鋼(上海)融資租賃,註冊資本將為3億元人民幣,集團將以現金認繳7500萬元人 民幣以持有合資公司25%股權。 - 2018年8月,集團以代價1﹒78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馬鋼集團出售馬鞍山馬鋼廢鋼55%股權,該 公司主要從事廢舊金屬回收、加工、銷售及生鐵銷售、倉儲與國內貿易代理服務,預計出售將錄得處置收益 2﹒24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仍持有馬鞍山馬鋼廢鋼45%股權。 - 同月,控股股東馬鋼集團向安徽馬鋼化工能源科技增資7﹒33億元人民幣(相等於55%股權),完成後, 集團於該公司之權益將由100%攤薄至45%,並將錄得視作出售處置損失共141萬元人民幣,安徽馬鋼 化工能源科技主要從事化工產品研發及產銷等業務。 - 2019年4月,集團按持股比例向持25%權益之馬鋼(上海)商業保理增資7500萬元人民幣。 - 2019年5月,安徽省國資委向中國寶武鋼鐵(由國務院國資委全資擁有)無償轉讓馬鋼(集團)控股 51%權益。完成後,馬鋼(集團)控股將由中國寶武鋼鐵及安徽省國資委分別持51%及49%權益。馬鋼 (集團)控股持有集團35﹒06億股A股,佔已發行股本45﹒54%。中國寶武鋼鐵申請清洗豁免。7月 ,收購及合併委員會已裁決不授出清洗豁免,故中國寶武鋼鐵以每股H股$2﹒97向H股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建議,涉資最多51﹒47億元。中國寶武鋼鐵並擬維持集團之現有業務及H股上市地位。11月,共有 8﹒96億股H股接納要約,佔已發行總股本11﹒64%及已發行H股總數51﹒73%。 - 2019年6月,集團與控股股東馬鋼集團旗下飛馬智科資訊技?及獨立第三方安徽宏飛新能源科技成立合資 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其中集團將出資5100萬元人民幣,並佔51%權益。該合資公司主要業 務範圍為購售電服務,配電業務、綜合能源供應業務及電力運維服務。另集團按持股比例向持45%權益之馬 鞍山馬鋼廢鋼增資1﹒35億元人民幣。 - 2019年7月,集團以7137萬元人民幣向主要股東馬鋼(集團)控股及安徽馬鋼重型機械製造共收購3 幅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的土地,面積分別為106﹒73畝、177﹒77畝及14﹒52畝,將用作重型H 型鋼生產線項目及節能減排CCPP綜合利用發電項目的建設用地。集團亦與安徽馬鋼工程技術集團訂立搬遷 補償協議,以向其購買位於該幅面積177﹒77畝的土地上的地面資產,包括其建構築物、附屬物、破壞性 設備費、可搬遷設備搬遷費、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評估總值為5755萬元人民幣。 - 2021年8月,集團持71%權益之馬鋼(合肥)板材以1﹒04億元人民幣出售馬鋼(合肥)工業供水全 部權益,預期錄得出售收益2039萬元人民幣。該公司主要經營範圍包括工業水生產、經營及相關服務;工 業用水材料、能源動力銷售;供水工程施工;供水勞務及技術服務;廢舊物資處理;電器設備維修。 - 2021年9月,集團以3﹒71億元人民幣出售馬鋼嘉華全部30%權益,預期錄得出售收益1618萬元 人民幣。該公司主要從事銷售及運輸高爐礦渣粉;鋼渣運輸及銷售;生產及銷售微粉和礦山充填固劑等業務。 - 2023年9月,集團旗下馬鋼交材獲8名戰略投資者及4家員工持股平台增資9﹒37億元人民幣。完成後 ,集團持有馬鋼交材權益由100%被攤薄至70﹒1858%。該公司主要從事軌道交通輪、軸、輪箍、輪 對、輪對總成、轉向架及其它軌道裝備的設計、研發、製造、維修、檢測及銷售等。
股本變化 - 1993年11月,以每股港幣2﹒27元,發行4﹒38億新股上市;同時,以港幣2﹒27元,配售 12﹒9億股;11月,以每股3﹒45元人民幣發行約6﹒88億股A股。 - 2007年11月,因行使認股權證而發行3﹒03億股A股。 - 2008年11月,因行使認股權證而發行9﹒42億股A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18年6月,擬發行本金額5億美元之五年期可轉換為新H股債券。
股本分類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5﹐967﹐751﹐186 H股 1﹐732﹐930﹐000 ------------------------------- 總股本 7﹐700﹐681﹐186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9╱08╱24 12╱2023 不派末期息 -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02 或港元 0.0219521╱06╱23 30╱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30╱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35 或港元 0.40993427╱06╱22 23╱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5╱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13 或港元 0.15605305╱07╱21 25╱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6╱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08 或港元 0.08759702╱07╱20 30╱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9╱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