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1328。 - 集團總部設於上海,在中國從事全面的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同業與金融市場業務、基金業務、信託 業務、金融租賃業務、保險業務、境外證券業務、債轉股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和其他相關金融業務。 - 集團始建於1908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國發鈔銀行之一,先後於2005年6月 和2007年5月分別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交易所上市。
業績表現: - 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5%至253﹒72億元(人民幣;下同), 淨利息收入上升2﹒5%至426﹒04億元,非利息收入減少7﹒1%至237﹒27億元, 淨利息收益率較去年同期下跌0﹒04個百分點至1﹒23%,信用減值損失下跌12﹒4%至 126﹒29億元。 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底上升3﹒4%及4﹒3%,至90﹐991億元及87﹐080億元。 不良貸款率為1﹒3%,較去年底下跌0﹒01個百分點。 資本充足率及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9%及12﹒07%,分別較去年底下跌0﹒12個百分點及 0﹒04個百分點。 - 2024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至879﹒54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下跌1﹒8%,利息支出則減少4﹒7%,淨利息收入上升3﹒5%至1698﹒32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14%收窄至1﹒11%,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28%收窄至1﹒27%; (二)非利息收入下跌3﹒9%至899﹒23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4﹒6%,去年底佔 36﹒3%; (三)經營支出增加2﹒2%至1025﹒87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8﹒9%上升至39﹒5%; (四)貸款減值準備減少9﹒5%至497﹒08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33%收窄至1﹒31%;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較去年增加2﹒9%及7﹒5%,至88﹐003億元及 83﹐511億元。貸存比率由去年之81﹒1%上升至82%; (六)年內平均流動性比例為73﹒34%,去年底為64﹒92%,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為16﹒02%及12﹒11%,去年底分別為15﹒27%及12﹒22%。
按業務劃分稅前利潤 2024年度 變動 2023年度 變動 (人民幣) (百萬元) (%) (%) (百萬元) (%) ---------------------------------------------- 公司金融 60﹐586 58﹒6 17﹒9 51﹐398 21﹒2 個人金融 19﹐197 18﹒6 -41﹒8 32﹐980 -3﹒3 資金業務 23﹐164 22﹒4 51﹒9 15﹐246 15﹒3 其他 528 0﹒5 6﹒1倍 74 -76﹒5 ---------------------------------------------- 103﹐475 100﹒0 3﹒8 99﹐698 1﹒6
2024年度 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2020年度 其他財務資料 (%) (%) (%) (%) (%) ---------------------------------------------- 淨利差 1﹒11 1﹒14 1﹒37 1﹒47 1﹒48 淨利息收益率 1﹒27 1﹒28 1﹒48 1﹒56 1﹒57 資本充足比率* 16﹒02 15﹒27 14﹒97 15﹒45 15﹒25 一級資本充足比率* 12﹒11 12﹒22 12﹒18 13﹒01 12﹒88 流動性覆蓋率 140﹒69 128﹒50 122﹒00 115﹒70 132﹒33 ---------------------------------------------- *用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計算,保險公司不納入並表範圍
- 2023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0﹒7%至870﹒87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10%,利息支出則增加19﹒2%,淨利息收入下跌3﹒4%至1641﹒23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37%收窄至1﹒14%,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48%收窄至1﹒28%;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7﹒3%至935﹒35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6﹒3%,去年底佔 33﹒9%; (三)經營支出增加3﹒5%至1003﹒46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7﹒7%上升至38﹒9%; (四)貸款減值準備減少5﹒1%至549﹒44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35%收窄至1﹒33%;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較去年增加7﹒6%及8﹒9%,至85﹐512億元及 77﹐721億元。貸存比率由去年之78﹒9%上升至81﹒1%; (六)年內平均流動性比例為64﹒92%,去年底為69﹒76%,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為15﹒27%及12﹒22%,去年底分別為14﹒97%及12﹒18%。 - 2022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3﹒3%至864﹒98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10﹒7%,利息支出則增加14﹒9%,淨利息收入上升5﹒1%至1699﹒37億 元。淨利差由去年1﹒47%收窄至1﹒37%,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56%收窄至1﹒48%; (二)非利息收入下跌7﹒5%至839﹒19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3﹒1%,去年底佔 35﹒9%; (三)經營支出增加4%至936﹒25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5﹒7%上升至36﹒9%; (四)貸款減值準備減少8﹒8%至579﹒06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48%收窄至1﹒35%;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較去年增加12﹒9%及11﹒3%,至79﹐491億元及 71﹐367億元。貸存比率由去年之80﹒8%下降至78﹒9%; (六)年內平均流動性比例為69﹒76%,去年底為67﹒11%,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為14﹒97%及12﹒18%,去年底分別為15﹒45%及13﹒01%。 - 2021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9﹒3%至837﹒23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2﹒3%,利息支出則增加0﹒1%,淨利息收入上升5﹒5%至1616﹒93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48%收窄至1﹒47%,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57%收窄至1﹒56%;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17﹒2%至907﹒24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5﹒9%,去年底佔 33﹒6%; (三)經營支出增加9﹒8%至900﹒44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5﹒5%上升至35﹒7%; (四)貸款減值準備增14﹒8%至634﹒97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67%收窄至1﹒48%;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較去年增加6﹒5%及12﹒1%,至70﹐398億元及 64﹐122億元。貸存比率由去年之79%上升至80﹒8%; (六)年內平均流動性比例為67﹒11%,去年底為69﹒24%,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為15﹒45%及13﹒01%,去年底分別為15﹒25%及12﹒88%。 - 2020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3%至782﹒74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0﹒4%,利息支出則減少3﹒4%,淨利息收入上升6﹒4%至1533﹒36億元。 淨利差與去年相若,達1﹒48%,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58%收窄至1﹒57%;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0﹒7%至774﹒37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3﹒6%,去年底佔 34﹒8%; (三)經營支出增加1﹒3%至820﹒27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6﹒7%下跌至35﹒5%; (四)貸款減值準備增11﹒9%至552﹒91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47%擴大至1﹒67%;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較去年增加8﹒8%及10﹒4%,至66﹐073億元及 57﹐206億元。貸存比率由去年之78﹒9%上升至79%; (六)年內平均流動性比例為69﹒24%,去年底為72﹒92%,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為15﹒25%及12﹒88%,去年底分別為14﹒83%及12﹒85%。 - 2019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5%至772﹒81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5﹒3%,利息支出則增加2﹒5%,淨利息收入上升10﹒1%至1440﹒83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39%擴大至1﹒48%,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51%擴大至1﹒58%;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2﹒3%至769﹒28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4﹒8%,去年底佔 36﹒5%; (三)經營支出增加5﹒5%至810﹒01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7﹒2%下跌至36﹒7%; (四)貸款減值準備增13﹒2%至494﹒03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49%收窄至1﹒47%;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較去年增加4﹒8%及9﹒3%,至60﹐729億元及 51﹐837億元。貸存比率由去年之77%上升至78﹒9%; (六)年內平均流動性比例為72﹒92%,去年底為68﹒73%,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為14﹒83%及12﹒85%,去年底分別為14﹒37%及12﹒21%。 - 2018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4﹒9%至736﹒3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11%,利息支出則增加15﹒1%,淨利息收入上升4﹒8%至1309﹒08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4%收窄至1﹒39%,淨利息收益率與去年相若,達1﹒51%;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26﹒8%至751﹒98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6﹒5%,去年底佔 32﹒2%; (三)經營支出增加10﹒3%至767﹒5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7﹒8%下跌至37﹒2%; (四)貸款減值準備增加44﹒6%至436﹒23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5%收窄至1﹒49%;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較去年增加4﹒5%及6%,至57﹐933億元及 47﹐424億元。貸存比率由去年之78﹒5%下降至77%; (六)年內流動性比例為68﹒73%,去年底為58﹒86%,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為14﹒37%及12﹒21%,去年底分別為14%及11﹒86%。 - 2017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4﹒5%至702﹒23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9﹒5%,利息支出增加22﹒7%,淨利息收入則下跌5﹒6%至1273﹒66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75%收窄至1﹒44%,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88%收窄至1﹒58%;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13﹒4%至568﹒11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0﹒8%,去年佔 27﹒1%; (三)經營支出增加1﹒1%至712﹒57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8﹒1%增至38﹒7%; (四)貸款減值準備增加4﹒6%至297﹒87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底1﹒52%減至1﹒5%;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較去年增加4﹒3%及8﹒6%,至49﹐303億元及 43﹐545億元;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58﹒66%,去年底為50﹒92%,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 率分別為14%及11﹒86%,去年底為14﹒02%及12﹒16%。 - 2016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至6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下跌5%,利息支出減少3﹒7%,淨利息收入下跌6﹒5%至1348﹒71億元。淨利差 由去年2﹒06%收窄至1﹒75%,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2﹒22%收窄至1﹒88%;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9﹒3%至501﹒02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7﹒1%,去年佔 24﹒1%; (三)經營支出減少8﹒4%至704﹒79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40﹒5%下跌至38﹒1%; (四)貸款減值準備增加4﹒9%至284﹒8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51%擴大至1﹒52%;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較去年增加5﹒4%及10﹒3%,至47﹐286億元及 40﹐090億元。貸存比率為73﹒98%,去年為74﹒08%;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50﹒92%,去年為42﹒9%,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為14﹒02%及12﹒16%,去年分別為13﹒49%及11﹒46%。 - 2015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至665﹒28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5﹒8%,利息支出增加4﹒7%,淨利息收入增長7%至1﹐441﹒72億元。淨利 差由去年2﹒17%收窄至2﹒06%,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2﹒36%收窄至2﹒22%;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11﹒1%至458﹒28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4﹒1%,去年佔 23﹒4%; (三)經營支出增加8﹒7%至769﹒04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40﹒2%微升至40﹒5%; (四)貸款減值準備增加32﹒9%至271﹒6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25%擴大至1﹒51%; (五)客戶存款較去年增加11﹒3%至44﹐848﹒14億元;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則增加8﹒3% 至36﹐345﹒68億元;貸存比率為74﹒08%,去年底為74﹒07%;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42﹒9%,去年為47﹒17%,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分 別為13﹒49%及11﹒46%,去年分別為14﹒04%及11﹒3%。 - 2014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5﹒7%至658﹒5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及支出分別上升11﹒3%及19﹒5%,淨利息收入上升3﹒2%至1347﹒76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2﹒33%收窄至2﹒17%,淨利息收益率亦由去年2﹒52%收窄至2﹒36%;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24﹒2%至412﹒32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3﹒4%,去年佔 20﹒3%; (三)經營支出增加7﹒9%至707﹒3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40%微升至40﹒2%; (四)貸款減值準備增加11%至204﹒39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1﹒05%擴大至1﹒25%; (五)客戶存款減少3﹒1%至40﹐297億元,客戶貸款(已扣除減值)則增加5﹒1%至33﹐548 億元。貸存比率為74﹒07%,去年底為73﹒4%;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47﹒17%,去年為47﹒62%,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為14﹒04%及11﹒3%,去年分別為12﹒08%及9﹒76%。 - 2013年度,集團股東應佔溢利上升6﹒7%至622﹒95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及支出分別上升7﹒8%及6﹒8%,淨利息收入上升8﹒8%至1306﹒58億元,淨利 差及淨利息收益率分別為2﹒33%及2﹒52%,去年為2﹒43%及2﹒59%;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21%至331﹒97億元,佔總經營收入20﹒3%,去年佔18﹒6%; (三)經營支出增加13﹒4%至655﹒78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的39﹒2%上升至40%; (四)貸款減值損失184﹒1億元,增加26﹒6%,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之0﹒92%升至1﹒05%;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增加11﹒5%及10﹒9%,至41﹐578億元及 31﹐931億元。貸存比率為73﹒4%,去年為72﹒71%;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47﹒62%,去年為37﹒93%,權重法下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 分別12﹒08%及9﹒76%。 - 2012年度,集團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5﹒1%至583﹒73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及支出分別上升25﹒5%及36﹒5%,淨利息收入上升16﹒1%至1201﹒26億元 ,淨利差為2﹒43%,去年為2﹒5%;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11%至274﹒28億元,佔總經營收入18﹒6%,去年為19﹒4%; (三)經營支出增加17﹒1%至578﹒05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8﹒8%上升至39﹒2%; (四)貸款減值損失為145﹒37億元,去年為124﹒79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為0﹒92%,去年為 0﹒86%;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上升13﹒6%及14﹒9%,至37﹐284億元及 28﹐796億元。貸存比率為72﹒71%,去年為71﹒94%;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37﹒93%,去年為35﹒37%。資金充足比率及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分別 為14﹒07%及11﹒24%,去年分別為12﹒44%及9﹒27%。 - 2011年度,集團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9﹒9%至507﹒35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及支出分別上升34﹒5%及55﹒1%,淨利息收入上升20﹒7%至1026﹒01億元 ,淨利差為2﹒49%,去年為2﹒39%;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29%至247﹒03億元,佔總經營收入19﹒4%,去年為18﹒4%; (三)經營支出增加17﹒7%至493﹒7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40﹒3%下跌至38﹒8%; (四)貸款減值損失為124﹒79億元,去年為122﹒46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為0﹒86%,去年為 1﹒12%;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上升14﹒5%及14﹒4%,至32﹐832億元及 25﹐054億元。貸存比率為71﹒94%,去年為72﹒1%;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35﹒37%,去年為32﹒23%,資金充足比率及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分別 為12﹒44%及9﹒27%,去年分別為12﹒36%及9﹒37%。 - 2010年度,集團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9﹒6%至390﹒42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及支出分別上升21﹒6%及13﹒6%,淨利息收入上升27﹒5%至849﹒95億元, 淨利差為2﹒39%,去年為2﹒22%;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28﹒4%至191﹒49億元,佔總經營收入18﹒4%,去年為18﹒3%; (三)經營支出增加31%至419﹒44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的39﹒3%上升至40﹒3%; (四)貸款減值損失為122﹒46億元,去年為112﹒55億元,減值貸款比率為1﹒12%,去年為 1﹒36%;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上升20﹒9%及21﹒6%,至28﹐678億元及 21﹐905億元。貸存比率為72﹒1%,去年為71﹒97%;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32﹒23%,去年為27﹒83%,資金充足比率及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分別 為12﹒36%及9﹒37%,去年分別為12%及8﹒15%。 - 2009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5﹒6%至301﹒18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及支出分別下跌0﹒3%及2﹒3%,淨利息收入上升1﹒2%至666﹒68億元,淨利差 為2﹒22%,去年為2﹒88%;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30﹒6%至149﹒1億元,佔總經營收入18﹒3%; (三)經營支出增加4﹒5%至320﹒2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的39﹒6%下跌至39﹒3%; (四)貸款減值損失為112﹒55億元,去年為106﹒9億元,減值貸款佔貸款餘額比率下降至 1﹒36%,去年為1﹒92%;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上升27﹒1%及38﹒7%,至23﹐721億元及 18﹐015億元。貸存比率為72﹒59%,去年為65﹒29%;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為28﹒02%,去年為39﹒72%,資金充足比率及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分別 為12%及8﹒15%,去年為13﹒47%及9﹒54%; (七)海外分行為集團貢獻的利潤較去年提高4﹒35個百分點。悉尼代表處獲批設立,舊金山及胡志明市分 行籌建工作順利。 - 2008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40%至283﹒93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及支出分別上升29﹒7%及40﹒9%。淨利息收入增長22﹒1%至658﹒62億元, 淨息差提高10個基點至2﹒88%; (二)非利息收入增加29%至114﹒14億元,佔總經營收入14﹒8%; (三)經營支出上升22%至308﹒67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的40﹒3%下跌至39﹒9%; (四)貸款減值損失為106﹒9億元,去年則為63﹒8億元,減值客戶貸款佔客戶貸款總額比率下降至 1﹒92%,去年同期為2﹒05%;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已扣除減值)分別上升19﹒9%及19﹒9%,至18﹐658億元及 12﹐988億元。貸存比率為65﹒29%,去年為64﹒93%; (六)年內平均流動資金比率由去年之27﹒2%上升至39﹒72%,資金充足比率及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分 別為13﹒47%及9﹒54%,去年為14﹒44%及10﹒27%; (七)海外分行資產規模達219﹒11億美元,增長26﹒19%,不良貸款率維持於較低水平,現擁有7 家分行及1家代表處。 - 2007年度,集團股東應佔溢利上升65﹒2%至202﹒74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與支出分別上升39﹒9%及46﹒2%,淨利息收入增長36%至541﹒44億元,淨息 差由去年之2﹒7%擴大至2﹒79%; (二)非利息收入增加1﹒1倍至86﹒45億元,佔總經營收入13﹒8%; (三)經營支出上升21﹒1%至252﹒95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40﹒3%,去年同期為47﹒7%; (四)貸款減值支出增加15﹒2%至63﹒8億元,減值貸款比率較去年下降0﹒48個百分點至 2﹒05%; (五)資本充足比率為14﹒44%,核心資本充足比率為10﹒27%,分別較去年提高3﹒61個百分點 及1﹒75個百分點; (六)客戶存款及貸款分別較去年上升15﹒8%及19﹒3%,至15﹐671億元及10﹐857億元, 貸存比率為69﹒3%,去年為67﹒3%; (七)海外業務方面,法蘭克福及澳門分行已正式營業,令海外分行總數增至7家,年內實現淨利潤1﹒2億 美元,增長10﹒09%。 - 2006年度,集團股東應佔溢利上升32﹒7%至122﹒74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與支出分別上升29﹒9%及36﹒8%,淨利息收入增長26%至398﹒03億元,淨息 差由去年底之2﹒58%擴大至2﹒7%; (二)非利息收入增加13﹒3%至40﹒35億元,佔總經營收入9﹒2%; (三)經營支出上升16%至208﹒95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為47﹒7%,去年為51﹒2%; (四)貸款減值支出增加28﹒9%至55﹒38億元,減值貸款比率下降0﹒27個百分點至2﹒53%; (五)資本充足比率為10﹒83%,核心資本充足比率為8﹒52%,分別較去年下跌0﹒37個百分點及 0﹒26個百分點; (六)客戶存款及貸款分別上升16﹒3%及20%,至14﹐203億元及9103億元,貸存比率為 64﹒1%,去年底為62﹒2%。 - 2005年度,集團股東應佔溢利上升4﹒8倍至92﹒49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概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與支出分別上升29﹒5%及37﹒5%,淨利息收入增長25﹒4%至315﹒91億元, 淨息差由去年之2﹒61%收窄2﹒58%; (二)非利息收入增加28﹒8%至35﹒62億元,佔總經營收入10﹒13%; (三)經營支出上升6%至180﹒1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為51﹒2%,去年為60﹒8%; (四)貸款減值支出增加33﹒7%至42﹒98億元,減值貸款比率下降0﹒2個百分點至2﹒8%; (五)資本充足比率為11﹒2%,核心資本充比率為8﹒78%,較去年上升1﹒48個百分點及2﹒01 個百分點; (六)客戶存款及貸款分別上升18﹒5%及20﹒1%,至12﹐208億元及7588億元,貸存比率為 62﹒2%,去年為61﹒3%。 - 2004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下跌63﹒3%至16﹒04億元(人民幣;下同),主因為遞延稅項增 加所致,各業務表現如下: (一)利息收入及支出分別上升27﹒9%及27﹒7%,淨利息收入增加28%至251﹒92億元,淨息 差由去年之2﹒57%增至2﹒61%; (二)其他利息收入增長23%至27﹒65億元,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淨額上升44﹒8%至16﹒75 億元; (三)營業支出增加33﹒9%至169﹒9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之57﹒84%升至 60﹒78%,若不計入營業稅,則由52﹒1%升至54﹒92%; (四)呆壞帳支出減少37﹒1%至32﹒15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為2﹒91%,減值貸款撥備對總貸款比 率由2003年之6﹒05%降至1﹒32%。逾期客戶貸款比率為1﹒74%,去年為9﹒07%;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分別上升17﹒8%及22﹒2%,至10﹐299億元及6316億元。貸存比率為 61﹒33%,去年為59﹒1%; (六)至2004年12月止,集團於中國經營92間分行、2413間支行、87個網點、1486個自助 服務中心及4545台自動取款機,遍及中國137個城市。另在香港、紐約、東京及新加坡設有分支 機構; (七)年內,集團引入三名新股東(其中包括匯豐銀行),以進一步加強公司管治。
發展概覽 - 2005年6月,集團上市集資淨額約134﹒41億元人民幣(約126﹒43億港元),將用於加強銀行 之資本基礎。 - 2009年2月,集團計劃於2009年至2011年期間向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分期發行總額不超過 800億元人民幣之次級債券。 - 2009年7月,集團在不承認任何責任的情形下,與證監會、金管局和分銷行簽訂協議,向合資格客戶提出 回購雷曼迷你債券要約,涉及金額約1﹒75億元(不包括收回抵押品後任何將來的款項),另向受托人就收 回抵押品提供1147萬元資金,以及向已和解客戶補回差額約1809萬元。證監會及金管局同意就分銷迷 你債券及接受回購要約的客戶提出的投訴,不會向集團採取任何紀律處分或強制執行行動。 - 2009年10月,集團擬與控股股東匯豐控股(00005)成立合資公司,從事信用卡業務及基於信用卡 的無擔保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合資公司之註冊資本總額擬定為25億元人民幣(約28﹒41億港元),集 團與匯豐控股將分別注資20億元人民幣(約22﹒73億港元)及11﹒58億元人民幣(約13﹒16億 港元),分別持合資公司80%及20%權益。 - 2015年5月,集團以5﹒25億雷亞爾(約13﹒53億港元)收購BBM Bank 80%權益,並 持有期權可買入餘下18%權益。BBM Bank於巴西從事公司信貸、私人銀行及金融市場,於2014 年12月31日之資產總值達31億雷亞爾。 - 2016年8月,集團擬分拆交銀國際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17年4月,集團股東每持有500股H 股,可優先認購一股交銀國際股份。
股本變化 - 2005年6月,以每股港幣2﹒5元,發行及配售58﹒56億股H股上市,另超額配售8﹒78億股H股 。 - 2007年4月,以每股7﹒9元人民幣,發行31﹒9億股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 2010年6月,10股供1﹒5股,以每股人民幣4﹒5元,配售38﹒06億股A股,及以每股5﹒14 港元,配售34﹒6億股H股。 - 2012年3月,以每股4﹒55元人民幣,配售65﹒42億股A股,及以每股5﹒63港元,配售 58﹒35億股H股。 - 2015年3月,擬以每股100元人民幣,發行不多於4﹒5億股優先股;及擬發行不多於1﹒5億股優先 股;7月,以每股20美元,發行1﹒23億股優先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18年4月,擬發行不超過本金額600億元人民幣之六年期可轉換為新A股債券。
股本分類
(31╱12╱2019)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39﹐250﹐864﹐015 H股 35﹐011﹐862﹐630 ------------------------------- 總股本 74﹐262﹐726﹐645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中期息人民幣 0.182 - 28╱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375 或港元 0.41114702╱07╱24 27╱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5╱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373 或港元 0.40758904╱07╱23 30╱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6╱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355 04╱07╱22 25╱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7╱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317 05╱07╱21 26╱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315 06╱07╱20 27╱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7╱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