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001236。 - 集團主要從事提供期貨經紀、資產管理以及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服務業,總部設於江蘇省。此外,集團亦 透過獨立的海外經紀提供有關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的期貨產品(包括貨幣期貨、指數期貨、金屬及能源期貨 、農產品及食品期貨及債券期貨)以及於倫敦金屬交易所及其他海外期貨交易所(如新加坡交易所)交易的指 數及金屬期貨的經紀服務。 - 集團的控股股東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為國有企業,由江蘇國資會全資持有。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上升2﹒6倍至6﹒43億元(人民幣;下同 ),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20萬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42﹒5億 元,當中37﹒91億元為期貨保證金存款,短期借款為5403萬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8%至28﹒7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增長2﹒8倍至2983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期貨經紀及資產管理業務:收益為3﹒38億元,淨利潤2993萬元; (二)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收益為25﹒38億元,淨利潤1560萬元; (三)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72﹒09億元,當中67﹒78億元為期貨保證金存 款,短期借款為2902萬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應付客戶權益)╱(資產總額-應付客戶權 益))為34%(2023年12月31日:2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7﹒2%至19﹒4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下跌37﹒1%至779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期貨經紀及資產管理業務:收益為3﹒21億元,淨利潤960萬元; (二)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收益為16﹒22億元,淨利潤2443萬元; (三)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48﹒41億元,當中44﹒27億元為期貨保證金存 款,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4978萬元及6114萬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應付客戶權 益)╱(資產總額-應付客戶權益))為25%(2022年12月31日:24%)。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6﹒8%至15﹒2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下跌84﹒6%至1238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期貨經紀及資產管理業務:收益為2﹒98億元,淨利潤2035萬元; (二)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收益為12﹒30億元,淨利潤340萬元; (三)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63﹒49億元,當中60﹒27億元為期貨保證金存 款。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應付客戶權益)╱(資產總額-應付客戶權益))為24%(2021 年12月31日:22%)。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至16﹒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 長20﹒9%至8021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期貨經紀及資產管理業務:收益上升1%至4﹒12億元,淨利潤減少17﹒6%至6699萬元; (二)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收益增加6﹒5%至12﹒28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淨利潤 705萬元; (三)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41﹒44億元,當中39﹒6億元為期貨保證金存款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應付客戶權益)╱(資產總額-應付客戶權益))為22%(2020年 12月31日:20%)。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4倍至15﹒6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增長2﹒1倍至6632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期貨經紀及資產管理業務:收益上升38﹒7%至4﹒08億元,利潤總額增長2﹒4倍至1﹒08億 元; (二)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收益增長2﹒3倍至11﹒53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虧損總額 148萬元; (三)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28﹒94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應付客戶 權益)╱(資產總額-應付客戶權益))為20%(2019年12月31日:14%)。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7%至6﹒4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則下降73﹒6%至2127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期貨經紀及資產管理業務:收益減少3﹒4%至2﹒94億元,利潤總額下降70﹒2%至3226萬 元; (二)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收益上升12﹒7%至3﹒51億元,業績則轉虧為盈,錄得利潤總額 933萬元; (三)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23﹒9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應付客戶權 益)╱(資產總額-應付客戶權益))為14%(2018年12月31日:10%)。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7﹒5%至3﹒1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13﹒1%至 8843萬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佣金與手續費收入下降7﹒8%至1﹒83億元,利息收入下跌7﹒2%至1﹒28億元; (二)期貨經紀與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下降10﹒4%至3﹒01億元,經營利潤下跌15%至1﹒1億元 ; (三)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營業額增長3﹒6倍至3321萬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 247萬元; (四)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存款為9﹒41億元,資產負債比率(扣除應付經紀客 戶款項之負債總額除以扣除應付經紀客戶款項之資產總額)為3%(2017年12月31日:22% )。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8%至3﹒3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9%至1﹒02 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佣金與手續費收入下降3﹒1%至1﹒98億元,利息收入增長29﹒1%至1﹒38億元; (二)期貨經紀與資產管理業務:收益增長7﹒8%至3﹒36億元,分部經營利潤上升15﹒6%至1﹒3 億元;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資產管理規模增長74﹒8%至15﹒05億元; (三)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錄得營業額719萬元,分部經營利潤下跌66﹒8%至130萬元; (四)金融資產投資:實現收益1578萬元,增長8﹒44%;主要是由於集團加大金融資產投資力度; (五)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存款為9﹒13億元,資產負債率(扣除應付經紀業務 客戶款項之負債總額除以扣除應付經紀業務客戶款項之資產總額)為22%(2016年12月31日 :4%)。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6﹒4%至3﹒1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2﹒4%至 7890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佣金與手續費收入增長13﹒5%至2﹒04億元,利息收入下跌4﹒9%至1﹒07億元; (二)期貨經紀業務:代理期貨業務手續費增長21﹒4%至2億元; (三)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增長18﹒6%至364萬元; (四)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稅前利潤下跌81﹒7%至391萬元; (五)金融資產投資:收入下跌12﹒2%至855萬元; (六)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為11﹒72億元;資產負債率(扣除經紀業務 客戶帳款之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4%(2015年12月31日:10%)。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6﹒8%至2﹒9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0﹒6%至 7017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佣金與手續費收入增長7﹒5%至1﹒8億元,利息收入上升5﹒8%至1﹒13億元; (二)期貨經紀業務:期貨經紀業務手續費及利息收入上升8%至2﹒33億元; (三)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增長6﹒7倍至307萬元; (四)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增加89%至3263萬元,稅前利潤增長1﹒3倍至2139萬 元; (五)金融資產投資:收入為1127萬元; (六)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為11﹒56億元;銀行貸款為7058萬元; 資產負債率(扣除經紀業務客戶帳款之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10%(2014年12月31日: 11%)。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5﹒8%至2﹒7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8%至 5820萬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佣金與手續費收入下跌30﹒9%至1﹒67億元,利息收入上升28﹒2%至1﹒06億元; (二)期貨經紀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收入下跌17﹒9%至2﹒67億元,經營利潤亦減少24﹒5%至 6753萬元; (三)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收入上升13﹒5倍至730萬元,經營利潤增長48﹒6倍至 938萬元; (四)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32億元;銀行貸款為7058萬元;流 動比率為7﹒7倍(2013年12月31日:38﹒9倍)。
發展概覽 - 於2015年12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透過優化期貨營業部網點、加大營銷及推廣力度、提高客戶忠誠度,以及利用互聯網與客戶保持關係等 措施鞏固集團期貨經紀業務於江蘇省的市場地位,並拓展海外業務以及進行選擇性收購; (二)加強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IT能力,改善整體營運效率,並吸納人才。 - 2015年12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4﹒94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1﹒58億港元(佔32%)用作發展香港及全球期貨業務; (二)約1﹒24億港元(佔25%)用作發展資產管理業務; (三)約9882萬港元(佔20%)用於發展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 (四)約4941萬港元(佔10%)用作發展及加強現有期貨經紀業務; (五)約2471萬港元(佔5%)用作改造並提升IT基礎設施及容量; (六)餘額3953萬港元(佔8%)供作營運資金。 - 2024年3月,集團擬更改名稱為「蘇豪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Soho Holly Futures Co﹒﹐ Ltd﹒」,現稱為「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Holly Futures Co﹒﹐ Ltd﹒」。
股本變化 - 2015年12月,以每股$2﹒43,發行及配售2﹒27億股H股新股上市,另有2270萬股內 資股轉為H股。 - 2021年3月,擬發行不多於1﹒2億股A股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16╱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004 或港元 0.0043804╱07╱24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9╱08╱23 12╱2022 不派末期息 - 29╱03╱23 12╱2022 中期息人民幣 0.03 或港元 0.0331824╱11╱22 29╱08╱22 12╱2021 不派末期息 - 29╱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6╱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05 或港元 0.06026118╱05╱21 26╱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7╱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01 或港元 0.01091311╱06╱20 30╱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8╱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