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料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號:  00390
CHINA RAILWAY GROUP LIMITED 集團網址: http://www.crec.cn
 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1390。
 - 集團為中國及亞洲的綜合型建設集團,集團提供全套建設相關服務,包括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工
   程設備及零部製造,同時拓展至房地產開發及包括礦產資源開發等業務的其他業務:
   (1)基建建設:包括鐵路、公路以及市政工程建設;
   (2)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為基建建設項目提供全範圍的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研發、可行性研究和監理服
      務,包括綜合「一站式」解決方案以及鐵路電氣化、橋梁、隧道及機械設計方面的專項服務;
   (3)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道岔及其他鐵路設備、橋樑鋼結構、工程設備。集團
      乃中國唯一高錳鋼焊接轍叉開發製造商,也是目前唯一生產提速道岔的製造商;
   (4)房地產開發業務:在中國開發、銷售和管理多類型的住房物業和商用物業;
   (5)其他業務:礦產資源開發、物資貿易、金融信託管理、綜合金融服務及保險代理。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下降6﹒2%至2492﹒83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19﹒5%至60﹒25億元。期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率微減0﹒1個百分點至8﹒6%;
   (二)基礎設施建設:營業額下降8%至2167﹒96億元,毛利率下跌0﹒5個百分點至7﹒1%;
   (三)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下跌2﹒2%至46﹒7億元,毛利率減少1﹒1個百分點至22﹒5%。期
      內,集團新簽合同額62﹒2億元;
   (四)設備製造:營業額下跌5﹒8%至62﹒46億元,毛利率下跌2個百分點至19﹒3%。期內,集團
      新簽合同額117﹒7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59﹒5%至66﹒71億元,毛利率減少4﹒6個百分點至13﹒1%;
   (六)期內,集團新簽合同額5601億元,減少9﹒9%,其中境內業務實現新簽合同額4944﹒3億元
      ,同比下降13﹒6%;境外業務實現新簽合同額656﹒7億元,同比增長33﹒4%。截至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完合同額72341﹒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1%;
   (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1750﹒81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1320﹒56億元及3398﹒36億元。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8﹒2%至11﹐603﹒1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16﹒7%至278﹒87億元。年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10﹒2%至1102﹒31億元,毛利率減少0﹒2個百分點至9﹒5%;
   (二)基建設施建設:營業額下降9﹒9%至10﹐205﹒33億元,稅前溢利下跌15﹒5%至
      344﹒39億元。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18﹐710﹒1億元,減少16﹒9%。其中,鐵路業務
      完成新簽合同額3194﹒2億元,公路業務完成新簽合同額1673﹒6億元,市政業務完成新簽合
      同額1936﹒3億元,城軌業務完成新簽合同額727億元,房建業務完成新簽合同額9211﹒6
      億元;
   (三)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減少3﹒9%至185﹒23億元,稅前溢利上升10﹒4%至14﹒6億元
      。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258﹒2億元;
   (四)設備製造:營業額下跌0﹒2%至358﹒98億元,稅前溢利減少3﹒1%至19﹒74億元。年內
      ,集團新簽合同額571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下降5﹒2%至488﹒7億元,稅前虧損擴大1﹒9倍至24﹒02億元。年內
      ,集團房地產業務實現銷售面積245萬平方米,新增土地儲備面積41萬平方米。於2024年12
      月31日,集團待開發土地儲備面積1217萬平方米;
   (六)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94﹒85億元,總借款為
      5179﹒67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77﹒4%(2023年12月31日:
      74﹒9%)。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9﹒4%至12﹐634﹒1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7﹒1%至334﹒83億元。年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12﹒7%至1226﹒86億元,毛利率增加0﹒3個百分點至9﹒7%;
   (二)基建設施建設:營業額上升11﹒1%至11﹐330﹒77億元,稅前溢利增加3﹒7%至
      407﹒48億元。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22﹐509﹒7億元,增長11﹒4%。其中,鐵路業務
      完成新簽合同額3185﹒3億元,公路業務完成新簽合同額2209﹒9億元,市政業務完成新簽合
      同額2614﹒2億元,城軌業務完成新簽合同額1644﹒8億元,房建業務完成新簽合同額
      11﹐478﹒2億元;
   (三)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減少2﹒7%至192﹒69億元,稅前溢利下降24﹒5%至13﹒23億
      元。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277﹒7億元;
   (四)設備製造:營業額下跌7﹒4%至359﹒78億元,稅前溢利減少14﹒2%至20﹒37億元。年
      內,集團新簽合同額688﹒2億元,增長8﹒9%;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下降4﹒7%至515﹒63億元,稅前虧損收窄42﹒1%至8﹒4億元。年內
      ,集團房地產業務實現銷售面積445﹒8萬平方米,新增土地儲備面積80﹒4萬平方米。於
      2023年12月31日,集團待開發土地儲備面積1299萬平方米;
   (六)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61﹒5億元,總借款為4299﹒63
      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74﹒9%(2022年12月31日:73﹒8%)。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6%至11543﹒4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13﹒2%至312﹒76億元。年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5﹒3%至1088﹒9億元,毛利率微降0﹒2個百分點至9﹒4%;
   (二)基建設施建設:營業額上升7%至10197﹒3億元,稅前溢利增加14﹒9%至392﹒86億元
      。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26﹐659﹒6億元,增長10﹒3%。其中,鐵路業務完成新簽合同額
      5157﹒8億元,公路業務完成新簽合同額3483﹒1億元,市政及其他業務完成新簽合同額
      18﹐018﹒4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未完合同額44﹐437﹒7億元,較去
      年增長5﹒5%,其中鐵路業務未完成合同額7612億元,公路業務未完成合同額6507﹒1億元
      ,市政及其他建設業務未完工合同額30﹐318﹒6億元;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加6﹒4%至197﹒95億元,稅前溢利增長8﹒5%至
      17﹒53億元。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278﹒9億元,增長35﹒7%。截至2022年12月
      31日,集團未完工合同額為533﹒9億元,較去年增長7﹒2%;
   (四)工程設備與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17﹒1%至388﹒63億元,稅前溢利增加17﹒1%至
      23﹒75億元。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631﹒9億元,增長3﹒1%。截至2022年12月31
      日,集團未完工合同額為1306﹒3億元,較去年增長33﹒8%;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5﹒4%至540﹒82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稅前虧損14﹒51億元
      。年內,集團房地產業務實現新簽合同額751﹒9億元,增長29﹒6%;銷售面積541萬平方米
      ,新增土地儲備面積130﹒61萬平方米。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在北京、上海、廣州、
      深圳、天津、杭州等城市持有待開發土地面積2024萬平方米,待開發規劃建築面積3051萬平方
      米;
   (六)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049﹒87億元,總借款為
      3922﹒42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73﹒8%(2021年12月31日:
      73﹒7%)。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0﹒1%至10﹐732﹒7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9﹒6%至276﹒1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14﹒6%至1033﹒86億元,毛利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9﹒6%;
   (二)基建設施建設:營業額增長8﹒8%至9530﹒38億元,稅前溢利下跌7﹒2%至342﹒04億
      元。新簽合同額24﹐166﹒8億元,增長10﹒7%,未完合同額42﹐112億元,其中完成鐵
      路新簽合同額4335﹒7億元,增加22%,未完成合同額7246﹒1億元;完成公路新簽合同額
      2952﹒6億元,下跌27﹒9%,未完成合同額6915﹒1億元;市政及其他建設新簽合同額
      16﹐878﹒5億元,增加19%,未完工合同額2950﹒8億元;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加7﹒4%至186﹒07億元,稅前溢利下跌27﹒9%至
      16﹒15億元;新簽合同額205﹒5億元,減少20﹒5%;未完工合同額為498億元;
   (四)工業設備與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11﹒4%至331﹒76億元,稅前溢利下跌4﹒8%至
      20﹒29億元;新簽合同額612﹒8億元,增加12﹒9%;未完工合同額為976﹒1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3﹒1%至513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稅前溢利16﹒22億元;於
      2021年12月31日,集團房地產板塊實現銷售金額580﹒3億元;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上升37﹒4%至1019﹒42億元,稅前溢利增長16﹒2%至58﹒3億元;
   (七)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81﹒16億元,總借款為
      3119﹒27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73﹒7%(2020年12月31日:
      73﹒9%)。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4﹒6%至9747﹒3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6﹒4%至251﹒8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13﹒1%至903﹒52億元,毛利率減少0﹒1個百分點至9﹒3%;
   (二)基建設施建設:營業額增長15%至8763﹒1億元,稅前溢利上升76﹒1%至368﹒76億元
      。新簽合同額21829﹒2億元,增長21﹒6%,未完合同額34﹐939﹒3億元,其中完成鐵
      路新簽合同額3553﹒8億元,增加14﹒2%,未完成合同額6364﹒7億元;完成公路新簽合
      同額4097﹒6億元,增加32﹒6%,未完成合同額6880﹒2億元;市政及其他建設新簽合同
      額14﹐177﹒8億元,增加20﹒7%,未完工合同額21﹐694﹒4億元;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加1﹒7%至173﹒21億元,稅前溢利上升1﹒3倍至
      22﹒41億元;新簽合同額258﹒6億元,減少10﹒2%;未完工合同額為559億元;
   (四)工程設備與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22﹒5%至297﹒93億元,稅前溢利上升6﹒7%至
      21﹒32億元;新簽合同額542﹒8億元,增加29%;未完工合同額為713﹒5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14%至497﹒63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稅前虧損40﹒96億元。
      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房地產板塊實現銷售金額685﹒6億元,下降1﹒6%,實現銷售
      面積525萬平方米,增長4﹒5%。開工面積4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2%;竣工面積
      682萬平方米,增長116﹒4%,在建房地產項目佔地面積4699萬平方米,待開發的土地儲備
      面積1601萬平方米;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上升5﹒4%至741﹒83億元,稅前溢利下降44%至50﹒16億元;
   (七)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54﹒64億元,總借款為
      2500﹒55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73﹒9%(2019年12月31日:
      76﹒8%)。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4﹒9%至8508﹒4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37﹒7%至236﹒7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11﹒5%至798﹒64億元,毛利率減少0﹒3個百分點至9﹒4%;
   (二)基建設施建設:營業額增長17﹒8%至7620﹒84億元,稅前溢利上升22﹒4%至
      209﹒36億元。新簽合同額17946﹒3億元,增長25﹒1%,未完合同額31641﹒8億
      元,其中完成鐵路新簽合同額3112﹒4億元,增加22﹒5%,未完成合同額6179﹒5億元;
      完成公路新簽合同額3090﹒6億元,增加2﹒5%,未完成合同額5620億元;市政及其他建設
      新簽合同額11743﹒2億元,增加33﹒6%,未完工合同額19842﹒3億元;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加12﹒8%至170﹒31億元,稅前溢利減少37﹒4%至
      9﹒62億元;新簽合同額288﹒1億元,增加30﹒3%;未完工合同額為546億元;
   (四)工程設備與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17%至243﹒22億元,稅前溢利上升30﹒5%至
      19﹒99億元;新簽合同額420﹒9億元,增加30﹒3%;未完工合同額為541﹒6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微跌0﹒7%至436﹒62億元,稅前溢利減少20﹒7%至89﹒5億元。於
      2019年12月31日,集團房地產板塊實現銷售金額696﹒8億元,增長31﹒4%,實現銷售
      面積503萬平方米,增長16﹒4%。開工面積80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2﹒4%;竣工面積
      315萬平方米,減少24﹒1%,在建房地產項目佔地面積4123萬平方米,待開發的土地儲備面
      積1687﹒6萬平方米;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上升3﹒9%至704﹒02億元,稅前溢利上升10﹒9倍至89﹒5億元;
   (七)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81﹒86億元,總借款為
      2312﹒45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76﹒8%(2018年12月31日:
      76﹒4%)。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5%至7403﹒8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7%至
   171﹒9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14﹒2%至716﹒58億元,毛利率上升0﹒6個百分點至9﹒7%;
   (二)基建設施建設:營業額增長5﹒9%至6469﹒14億元,稅前溢利則減少12﹒3%至
      171﹒11億元。新簽合同額14﹐346﹒3億元,增長5﹒9%,其中完成鐵路新簽合同額
      2540﹒8億元,增加4﹒8%,未完成合同額5578﹒7億元,上升1﹒7%;完成公路新簽合
      同額3016﹒3億元,下跌11%,未完成合同額5147﹒1億元,增長27﹒1%;市政及其他
      建設新簽合同額8789﹒2億元,增加13﹒6%,未完工合同額16﹐139﹒1億元,上升
      33﹒9%;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加9﹒7%至150﹒95億元,稅前溢利下降1﹒8%至
      15﹒36億元;新簽合同額221﹒1億元,增長1﹒9%;未完工合同額為413﹒5億元;
   (四)工程設備與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12﹒2%至207﹒87億元,稅前溢利維持於15﹒32億元
      ;新簽合同額368億元,增長12﹒6%;未完工合同額為400﹒8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增加42﹒1%至439﹒91億元,稅前溢利上升41﹒4%至46﹒03億元
      。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房地產二級開發項目共計187個,在建房地產項目佔地面積
      3945﹒2萬平方米,待開發的土地儲備面積1505萬平方米;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上升27﹒6%至677﹒3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稅前溢利7﹒55億元;
   (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集團未完工合同額為29﹐019﹒2億元,增加12﹒8%;
   (八)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77﹒68億元,總借款為
      1909﹒2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76﹒4%(2017年12月31日:
      79﹒9%)。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8﹒8%至6887﹒7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29﹒4%至152﹒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26%至627﹒29億元,毛利率上升1﹒2個百分點至9﹒1%;
   (二)基建建設:營業額增長8﹒2%至5965﹒8億元,稅前溢利上升32﹒3%至195﹒14億元。
      新簽合同額13552﹒8億元,增長21﹒8%,其中鐵路新簽合同額2425億元,減少
      28﹒8%;公路新簽合同額3388﹒9億元,增長87﹒6%;市政工程和其他建設新簽合同額
      7738﹒9億元,增長30﹒9%;集團未完工合同額增加30%至21565﹒4億元;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加11﹒7%至129﹒71億元,稅前溢利上升8﹒5%至
      15﹒64億元;新簽合同額216﹒9億元,增長39﹒4%;未完工合同額上升30﹒1%至
      347﹒7億元;
   (四)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10﹒6%至136﹒26億元,稅前溢利增長13﹒6%至
      15﹒33億元;新簽合同額326﹒8億元,增長25﹒4%;未完工合同額增加26﹒2%至
      345﹒5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減少6﹒8%至303﹒52億元,稅前溢利則上升32﹒4%至32﹒55億元
      。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房地產二級開發項目共計162個,在建項目佔地面積
      2834﹒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385萬平方米,可供開發的土地儲備面積1275﹒1萬平方
      米,可供開發的建築面積2105﹒7萬平方米;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上升11%至352﹒44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稅前虧損37﹒68億元;
   (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集團未完工合同額增加26﹒2%至25718﹒9億元;
   (八)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66﹒88億元,總借款為
      1739﹒34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79﹒9%(2016年:80﹒2%)。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5%至6328﹒5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1%至118﹒0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毛利上升2﹒3%至497﹒89億元,毛利率微跌0﹒2個百分點至7﹒9%;
   (二)基建建設:營業額增長3﹒1%至5514﹒86億元,稅前溢利上升3﹒9%至147﹒53億元。
      新簽合同額9827﹒2億元,增長27﹒8%,其中鐵路新簽合同額3340﹒1億元,增長
      16﹒9%;公路新簽合同額1261﹒9億元,增長40﹒4%;市政工程和其他建設新簽合同額
      5225﹒2億元,增長32﹒9%;集團未完成合同額16588﹒8億元;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加14﹒8%至116﹒15億元,稅前溢利上升27﹒5%至
      14﹒42億元;新簽合同額155﹒6億元,增長1﹒2%;
   (四)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下跌5﹒7%至123﹒15億元,稅前溢利則上升28﹒5%至
      13﹒49億元;新簽合同額260﹒7億元,增長6﹒9%;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12﹒8%至325﹒83億元,稅前溢利下跌6%至24﹒58億元;截至
      2016年12月31日,集團房地產開發項目共計143個,集團在建項目佔地面積2897萬平方
      米,總建築面積5301萬平方米,可供開發的土地儲備面積1719萬平方米,可開發建築面積
      2598萬平方米;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減少1﹒3%至317﹒6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稅前溢利1﹒84億元;
   (七)截至2016年12月31日,集團未完成合同額為20377﹒8億元;
   (八)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48﹒3億元,總借款為
      1723﹒25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80﹒2%(2015年:80﹒5%)。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7%至5999﹒4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13﹒8%至116﹒7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毛利微升0﹒4%至486﹒86億元,毛利率持平在8﹒1%;
   (二)基建建設:營業額增加5﹒3%至5350﹒06億元,稅前溢利上升21﹒9%至141﹒93億元
      。新簽合同額7688﹒7億元,增長8﹒6%,其中鐵路新簽合同額2858億元,增長14﹒8%
      ;公路新簽合同額898﹒8億元,減少5﹒1%;市政工程和其他建設新簽合同額3931﹒9億元
      ,增長7﹒8%;集團未完成合同額14﹐528﹒14億元;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加5﹒5%至101﹒2億元,稅前溢利上升11﹒1%至
      11﹒31億元;新簽合同額153﹒7億元,增長14﹒6%;
   (四)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4﹒6%至130﹒58億元,稅前溢利則下降3﹒6%至
      10﹒5億元;新簽合同額243﹒9億元,增長7﹒5%;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下降0﹒5%至288﹒73億元,稅前溢利下跌40﹒2%至26﹒16億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團房地產開發項目共計135個,集團在建項目佔地面積2527萬
      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993萬平方米,可供開發的土地儲備面積1155萬平方米,可開發建築面積
      1947萬平方米;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減少35﹒1%至321﹒76億元,稅前虧損擴大2﹒7倍至4﹒5億元;
   (七)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團未完成合同額為18﹐020﹒94億元;
   (八)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33﹒04億元,總借款為
      1804﹒22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80﹒5%(2014年:84%)。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9﹒2%至5901﹒6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9﹒5%至102﹒6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毛利增長20﹒3%至485﹒15億元,毛利率提升0﹒8個百分點至8﹒2%,主要原因為毛利率
      相對較高的城市軌道交通業務增長較,以及原材料價格下跌降低了施工成本;
   (二)基建建設:營業額增加13﹒9%至5081﹒41億元,稅前溢利上升51﹒5%至116﹒42億
      元。新簽合同額7082﹒1億元,減少3﹒2%。其中鐵路新簽合同額2488﹒8億元,增長
      14﹒7%;公路新簽合同額947﹒2億元,減少12﹒1%;市政工程和其他建設新簽合同額
      3646﹒2億元,減少10﹒3%;集團未完成合同額14507﹒8億元,增長4﹒7%;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加12﹒1%至95﹒92億元,稅前溢利上升7﹒7%至
      10﹒18億元;新簽合同額134﹒2億元,減少0﹒8%;
   (四)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營業額增加10﹒2%至124﹒8億元,稅前溢利上升35﹒6%至
      10﹒89億元;新簽合同額226﹒9億元,增長22﹒2%;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增加6﹒3%至290﹒22億元,稅前溢利上升10﹒3%至43﹒73億元;
      銷售額下跌19﹒3%至268億元,銷售面積下跌25﹒1%至275萬平方米;截至2014年
      12月,集團開發項目共計126個,在建項目佔地面積2568萬平方米,可供開發的土地儲備面積
      1329萬平方米;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減少22﹒8%至496﹒06億元,業績轉盈為虧,稅前虧損1﹒21億元;新簽
      合同額1585億元,增長18﹒2%;
   (七)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86﹒79億元,總借款1829﹒14億
      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84﹒1%(2013年12月31日:84﹒6%)。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6﹒1%至5403﹒9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6﹒8%至93﹒74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基建建設:營業額上升14﹒3%至4459﹒52億元,稅前溢利上升41﹒8%至76﹒82億元
      ,新簽合同額7312﹒7億元,增長36﹒3%,其中鐵路新簽合同額2169億元,增長
      72﹒6%;公路新簽合同額1078億元,增長41﹒4%;市政工程和其他建設新簽合同額
      4065﹒7億元,增長21﹒4%;
   (二)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長1﹒3%至85﹒6億元,稅前溢利增長16﹒2%至9﹒45億
      元,新簽合同額135﹒3元,同比增長27﹒5%;
   (三)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25%至113﹒22億元,分部溢利上升9﹒8%至8﹒03億
      元,新簽合同額185﹒7億元,同比增長19﹒6%;
   (四)房地產開發:營業額增長38﹒5%至272﹒93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5﹒7%至39﹒66億元
      ;集團處於開發階段的項目總建築面積4150萬平方米;
   (五)其他業務:營業額增長21%至642﹒49億元,分部溢利增長0﹒7%至20﹒5766億元;
   (六)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未完成合同17﹐152﹒5億元,增長31﹒8%;
   (七)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756﹒58億元;總借款為1864﹒32
      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84﹒6%(2012年12月31日:84%)。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3%至4656﹒2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9﹒9%至73﹒54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基建建設:營業額上升1﹒3%至3900﹒37億元,分部溢利上升8﹒3%至53﹒83億元,新
      簽合同額為5367億元,增長30﹒1%。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基建建設業務的未完成
      合同額為10﹐532﹒3億元,上升 17﹒2%;
   (二)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長1﹒1%至84﹒47億元,分部溢利增長0﹒5%至8﹒07億
      元,新簽合同額為106﹒1億元,增長2﹒5%。於2012年12月31日,本團勘察設計與諮詢
      服務業務的未完成合同額為167﹒4億元,上升15﹒8%;
   (三)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營業額減少0﹒7%至90﹒59億元,分部溢利上升20﹒6%至7﹒26
      億元,新簽合同額為169﹒4億元,增長3﹒2%。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工程設備和零
      部件製造業務的未完成合同額為156﹒2億元,上升38﹒8%;
   (四)房地產開發:營業額增長16﹒2%至197﹒02億元,分部溢利增長24﹒7%至34﹒29億元
      。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處於開發階段的項目佔地面積196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3900萬平方米;
   (五)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為7310億元,增長28﹒1%。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未完成合
      同額為13﹐010﹒26億元,上升23%;
   (六)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77﹒38億元,借款總額為
      1616﹒61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83﹒9%(2011年:82﹒7%)。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3﹒1%至4422﹒1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9﹒6%至66﹒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率上升1﹒3個百分點至7﹒3%,是因為京滬、滬昆、向莆、成綿樂等鐵路項目概算獲得調
      整,以及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價格走低降低了工程成本;
   (二)基建建設:營業額減少6﹒4%至3852﹒02億元,除稅前利潤減少40%至49﹒71億元;
   (三)勘察、設計及諮詢服務:營業額下降0﹒3%至83﹒57億元,除稅前利潤下降0﹒7%至8﹒03
      億元;
   (四)工程設備及零部件製造:營業額減少12﹒3%至91﹒21億元,除稅前利潤減少6﹒1%至
      6﹒02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44﹒7%至169﹒54億元,除稅前利潤上升1倍至27﹒5億元;
   (六)年內,集團新簽合同總額為5708億元,減少22﹒4%。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未完成
      合同額為10﹐580﹒79億元,增長9﹒5%;
   (七)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借款總數為1300﹒96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
      82﹒7%(2010年:81﹒1%)。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36﹒5%至4561﹒0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8﹒9%至74﹒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如H股募集資金匯兌收益、股權處置收益等)的影響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6﹒6%至66﹒14億元;整體毛利增長32﹒6%至271﹒15億元,毛利率下跌0﹒2個百
      分點至5﹒9%;營業收入的上升主要由於基建建設的業務量受惠於中國基建建設領域的投資增長;
   (二)基建建設:營業額增長32﹒9%至4117﹒16億元,除稅前利潤增長2%至82﹒9億元;鐵路
      市場佔有率超過40%,城軌市場佔有率超過50%;年內新簽合同額增長14﹒3%至6194﹒8
      億元;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增長22﹒6%至83﹒3億元,除稅前利潤增長34﹒2%至8﹒09
      億元;得益於國家基建建設的大量投資及多個項目的相繼開展工作;年內新簽合同額增長9﹒2%至
      93﹒9億元;
   (四)工程設備與零部件製造:營業額增長36﹒5%至103﹒97億元,除稅前利潤增長30﹒8%至
      6﹒41億元,主要由於鐵路建設及其他基建項目的大規模投入;高速道岔和大型橋樑鋼結構等主導產
      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逾75%;年內新簽合同額增長19﹒9%至147﹒5億元;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增長1﹒1倍至117﹒15億元,除稅前利潤增長93﹒8%至13﹒68億元
      ;
   (六)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借貸總額為833﹒59億元,未動用的銀行信貸額度
      2315﹒74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81﹒1%。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8﹒2%至3334﹒8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4﹒1倍至68﹒8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上升由於基建建設業務的業務量受惠於中國基建建設領域的投資增長。毛利增長23﹒7%至
      204﹒02億元,毛利率下降1﹒2個百分點至6﹒1%,主要原因為未達到毛利確認條件的新開工
      項目較多;項目概算調整存在滯後性和人工成本的增加;
   (二)基建建設:營業額上升48﹒3%至3135﹒4億元,佔集團營業額88﹒8%,除稅前利潤上升
      30﹒5倍至81﹒32億元,除稅前利潤率下降0﹒1個百分點至1﹒8%。年內,新簽合同額
      5420億元,增長41﹒3%;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上升47﹒7%至70﹒07億元,佔集團營業額2%,除稅前利潤上
      升41﹒9%至6﹒03億元,除稅前利潤率下降0﹒4個百分點至8﹒6%。年內,新簽合同額86
      億元,增長1﹒3倍;
   (四)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28﹒8%至92﹒36億元,佔集團營業額2﹒6%,除稅前利
      潤下降29﹒9%至4﹒9億元,除稅前利潤率下降4﹒5個百分點至5﹒3%。年內,新簽合同額
      123億元,增長45﹒2%;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39﹒6%至55﹒35億元,佔集團營業額1﹒6%,除稅前利潤上升
      19﹒7%至7﹒06億元,除稅前利潤率下降2﹒1個百分點至12﹒8%;
   (六)其他分部:營業額上升54﹒5%至176﹒59億元,佔集團營業額5%,除稅前利潤下降
      37﹒5%至3﹒3億元,除稅前利潤率下降2﹒7個百分點至1﹒9%;
   (七)年內,集團新簽合同額6018億元,同比增長40﹒5%,未完工在建合同累計共達6795億元,
      增長61﹒5%;
   (八)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之總借貸為558﹒63億元,其中短期借貸287﹒12億元,長
      期借貸271﹒51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除以總資產)為78﹒8%。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6﹒9%至2250﹒2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45﹒7%至13﹒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上升主要由於基建建設業務的業務量受惠於中國基建建設領域的投資增長。若剔除H股募集資金
      所帶來的匯兌損失41﹒37億元,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倍至54﹒87億元;
   (二)基建建設:營業額上升25﹒8%至2014﹒66億元,佔集團營業額88﹒7%,分類溢利上升
      1﹒3倍至43﹒99億元,經營利潤率從1﹒2%上升至2﹒2%;
   (三)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營業額上升25﹒9%至42﹒65億元,主因為國家基建建設的大量投資及
      多個項目的相繼開展工作為集團提供機會。分類溢利上升1﹒1倍至4﹒94億元。經營利潤率上升
      4﹒4個百分點至11﹒3%;
   (四)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營業額上升56﹒7%至61﹒95億元,分類溢利上升3﹒6倍至7﹒79
      億元,經營利潤率由3﹒2%上升至11﹒2%;
   (五)房地產開發:營業額上升32﹒1%至38﹒05億元,分類溢利上升12﹒7%至5﹒66億元。經
      營利潤率由15﹒3%輕微下降至14﹒9%;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上升32﹒1%至92﹒98億元,受惠於物資貿易業務的增長。分類溢利下降
      25﹒1%至4﹒77億元。經營利潤率由7﹒8%減少至4﹒5%;
   (七)年內,集團新簽合同總額為4284﹒5億元,增長72﹒4%。未完工在建合同累計共達
      4207﹒5億元,增長94﹒4%;
   (八)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借貸總額為534﹒23億元,其中長期借款為168﹒29億元,
      短期借款為365﹒94億元。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為75﹒8%,總借款╱(總借款和總權
      益)比率為46﹒7。


 發展概覽
 - 集團之業務發展策略如下:
   (一)加強集團在中國基建建設市場的領先地位並擴大市場份額;
   (二)從事大規模的高利潤複雜項目和生產高利潤產品;
   (三)擴展集團的房地產開發業務、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與運營項目以及礦產資源開發業務;
   (四)選擇性發掘新的海外發展機會;
   (五)進一步改善集團的成本結構和提高經營效率。
 - 2007年12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集資淨額212﹒84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66%用於購買集團基建建設業務設備;
   (二)17%投資於海外礦產資源開發項目;
   (三)7%用於償還集團的銀行貸款;
   (四)10%作為額外營運資金及用於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 2008年3月,集團與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管理的基金公司的關聯企業ALAM Southwest
   Holdings成立合營公司,其經營範圍為城市產業項目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建設、旅遊文化
   產業、投資、諮詢、管理、服務。合營公司註冊資本暫定為4054萬美元,集團佔當中51%。
 - 2008年4月,集團與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及剛果政府成立合資公司華剛礦業,剛果政府將轉讓剛果銅鈷
   礦區的相關礦權予合資公司。集團將注資4300萬美元(約3﹒35億港元),佔合資公司43%權益,並
   向剛果投資方提供2022萬美元(約1﹒58億港元)貸款;7月,新增合營夥伴中國冶金科工集團,集團
   注資金額將減至2800萬美元(約2﹒18億港元),佔合資公司28%權益,提供貸款1318萬美元
   (約1﹒03億港元);8月,中國治金科工集團退出項目,新增合營伙伴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集團
   注資金額將增至3300萬美元(約2﹒57億港元),佔合資公司33%權益,提供貸款1552萬美元(
   約1﹒21億港元)。
 - 2008年11月,集團以總代價4﹒69億元人民幣(約5﹒33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鐵路總工程收
   購內蒙古華鑫礦業、芒來礦業與小白楊礦業分別52%、51%及51%權益。該等公司擁有位於內蒙古若干
   礦產之探礦權。
 - 2010年3月,集團以4﹒09億元人民幣(約4﹒65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收購中鐵
   港航工程局全部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港口與航道、航務工程,土石方及爆破工程,市政工程等基建施工業務
   。
 - 2010年6月,集團擬以每股不低於4﹒11元人民幣(約4﹒67港元),配售不超過15﹒18億股A
   股。其中,主要股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擬以不超過35億元人民幣(約39﹒8億港元)認購不超過
   8﹒52億股A股。
 - 2010年12月,集團以3﹒73億元人民幣(約4﹒34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收購中
   國航空港建設全部權益,其主要從事航空港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道路、橋樑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之
   勘察、施工、設備安裝及相關技術諮詢服務。
 - 2011年1月,集團以1﹒78億元人民幣(約2﹒07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收購位於
   北京市豐台區之土地及房屋,建築面積為16﹐649平方米,並擬用作辦公室及其他投資物業。
 - 2011年9月,集團以3﹒03億元人民幣(約3﹒66億港元)向控股股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收購河南
   平正高速公路全部權益,其主要從事投資高速公路、銷售工程材料、公路沿線配套服務、公路工程設備租賃,
   以及道路養護。
 - 2012年8月,集團斥資14﹒25億元人民幣(約17﹒46億港元)與控股股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成
   立中國中鐵財務以向中鐵工程集團提供資金及財務管理服務,並佔95%權益。
 - 2015年12月,集團與旗下中鐵二局(滬:600528)進行資產置換,其中集團將向其出售中鐵山橋
   集團、中鐵寶橋集團、中鐵科工集團及中鐵裝備集團全部權益(總值為111﹒54億元人民幣),中鐵二局
   則向集團出售中鐵二局工程全部權益(總值為72﹒4億元人民幣),差價由中鐵二局以每股11﹒68元人
   民幣發行3﹒69億A股支付。另中鐵二局亦以每股11﹒68元人民幣,發行不超過5﹒14億股A股。完
   成發行代價股份及配售後,集團持有中鐵二局權益將由50﹒01%減至46﹒91%;2016年4月,集
   團出售的資產價值修訂為116﹒88億元人民幣(約141﹒72億港元),中鐵二局出售予集團的資產價
   值修訂為72﹒28億元人民幣(約87﹒64億港元),中鐵二局向集團發行的代價股份數目修訂為
   3﹒81億股A股。完成發行代價股份及配售後,集團持有中鐵二局權益由60﹒38%減至47﹒21%。
 - 2016年12月,集團以24﹒56億元人民幣(約27﹒43億港元)出售北京翼諾捷投資管理全部權益
   予控股股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該公司主要持有3個煤炭項目、1個煤化工項目、6個煤炭貿易及物流項目
   ,以及3個配套鐵路項目。預期出售事項將帶來2﹒9億元人民幣(約3﹒24億港元)稅前收益。
 - 2018年6月,集團全資持有之中鐵二局工程、中鐵三局集團、中鐵五局集團及中鐵八局集團獲投資者合共
   注資115﹒97億元人民幣(約141﹒84億港元);完成後,集團持有該等公司權益分別減至
   74﹒68%、70﹒62%、73﹒02%及76﹒19%。中鐵二局工程主要業務包括鐵路施工、公路施
   工、市政施工、房屋建築施工、房地產開發等業務;中鐵三局集團主要業務為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施工;中
   鐵五局集團主要業務為鐵路、公路、市政、城軌、房建、水電等工程的施工生產以及其他業務;中鐵八局集團
   主要業務為鐵路、公路、水利水電、房建、市政、城市軌道交通等建築施工。
 - 同月,集團擬分拆中鐵高鐵電氣裝備股份於全國中小企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其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鐵路
   電氣化接觸系統設備及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設備。
 - 2018年8月,集團以總代價116﹒54億元人民幣分別增持中鐵二局工程、中鐵三局集團、中鐵五局集
   團及中鐵八局集團25﹒32%、29﹒38%、26﹒98%及23﹒81%權益至全資持有。代價以每股
   6﹒87元人民幣(約7﹒87港元),發行16﹒96億股A股支付。中鐵二局工程主要業務包括鐵路施工
   、公路施工、市政施工、房屋建築施工、房地產開發等業務;中鐵三局集團主要業務為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
   施工;中鐵五局集團主要業務為鐵路、公路、市政、城軌、房建、水電等工程的施工生產以及其他業務;中鐵
   八局集團主要業務為鐵路、公路、水利水電、房建、市政、城市軌道交通等建築施工;10月,代價修訂為
   116﹒55億元人民幣(約132﹒14億港元),並以每股6﹒87元人民幣(約7﹒79港元)發行
   16﹒96億股A股支付;2019年7月,發行價修訂為6﹒75元人民幣(約7﹒67港元),代價股份
   修訂為17﹒27億股A股支付。
 - 2019年3月,集團與環球醫療(02666)分別出資2﹒26億元人民幣及2﹒35億元人民幣成立合
   資公司,分佔49%及51%權益。合資公司將成為中國中鐵一局旗下5間醫院的新舉辦人和管理人,其中4
   間位於陝西,1間位於河北,床位數合共1000張。
 - 2019年12月,集團以93﹒16億元人民幣出售廣西中鐵交通高速公路管理51%權益,預期錄得出售
   收益37億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有該公司權益減至49%。其負責投資及營運11條高速公路,分布在
   山東、河南、四川、陝西、廣西、雲南、重慶等7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里程合計960公里。
 - 2020年4月,集團建議將中鐵高鐵電氣裝備股份由全國中小企股份轉讓系統轉往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
   市,其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鐵路電氣化接觸系統設備及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設備。
 - 2022年5月,集團以110億元人民幣增持雲南省滇中引水工程33﹒54%權益至53﹒37%,其主
   要從事雲南省滇中引水工程(一期)的建設管理。
 - 2022年10月,集團以272﹒84億元人民幣注資合資公司中鐵雲南建設投資,代價以注入雲南省滇中
   引水工程53﹒37%股權以及中鐵開發投資集團100%股權支付。完成後,集團持有中鐵雲南建設投資
   70﹒51%股權,中鐵雲南建設投資持有雲南省滇中引水工程88﹒16%股權。


 股本變化
 - 2007年12月,以每股4﹒48元人民幣,發售46﹒75億A股於上海上市;同月,以每股
   5﹒78港元,發售33﹒26億股新H股上市,另有3﹒33億股由內資股轉為H股;同月,以每股
   5﹒78港元,超額發售4﹒99億股新H股,另有4989萬股由內資股轉為H股。
 - 2015年2月,以每股7﹒77元人民幣,發行15﹒44億股A股。
 - 2018年8月,以每股6﹒75元人民幣,發行17﹒27億股A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20﹐363﹐539﹐283
   H股              4﹐207﹐390﹐000
   ------------------------------
   總股本            24﹐570﹐929﹐283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30╱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21 或港元 0.230117╱07╱24  28╱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2 或港元 0.2176419╱07╱23  30╱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30╱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196 或港元 0.2295620╱07╱22  30╱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30╱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18 或港元 0.2167121╱07╱21  30╱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169 或港元 0.1848829╱07╱20  30╱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30╱08╱19
   ------------------------------------------------


                                                -完-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