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3993。 - 集團之產品可分為五個類別,包括鉬礦石、鉬精礦、氧化鉬、鉬鐵及其他產品,而主要產品鉬精礦、氧化鉬及 鉬鐵。其他產品主要為鉬之相關產品,包括鉬酸銨、鉬粉、三氧化鉬,以及鉬絲、鉬條、鉬棒及鉬板等鉬金屬 產品。產品主要應用於鋼鐵、石油、工業用機器、汽車及國防等工業,鎢產品主要用作硬質合金(或稱超硬合 金)中的碳化鎢。 - 集團之業務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共有六家浮選廠、一家焙燒及冶煉廠、以及多家下遊加工設施。而集團 之三道莊礦中,鉬屬於原生礦床,而鎢以伴生礦床之方式出現,礦石日開採量已達3萬噸。根據美能報告,三 道莊礦擁有全球其中一個最大的鉬儲量,鎢儲量全球名列第二。 - 集團亦為發展中之鎢產品生產商,並與廈門鎢業成立合資企業豫鷺,另計劃建立自有鎢精礦生產能力。鎢產品 主要用作可用於金屬製品、採礦及建造業之硬質合金中之碳化鎢。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減少0﹒3%至460﹒06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增長90﹒5%至39﹒46億元。期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礦山採掘及加工: 1﹒銅:營業額增長43﹒9%至124﹒16億元,毛利率上升7﹒1個百分點至55﹒2%;產量 增加15﹒7%至17﹒1萬噸;銷售量則減少1﹒4%至12﹒4萬噸; 2﹒鈷:營業額上升83﹒9%至37﹒78億元,毛利率增加24﹒8個百分點至61﹒4%;產量 增長20﹒7%至30﹐414噸;銷售量則下降0﹒2%至24﹐219噸; 3﹒鉬:營業額上升5﹒1%至13﹒49億元,毛利率增長8個百分點至37%;產量減少3﹒8% 至3341噸;銷售量則增加0﹒9%至3438噸; 4﹒鎢:營業額上升37﹒2%至4﹒98億元,毛利率增加3﹒1個百分點至65﹒6%;產量上升 3﹒7%至1993噸;銷售量增長12﹒4%至1993噸; 5﹒鈮:營業額增加43﹒8%至8﹒67億元,毛利率上升5﹒8個百分點至43﹒8%;產量增長 4﹒4%至2616噸;銷售量增加8﹒8%至2729噸; 6﹒磷肥:營業額增加17﹒3%至8﹒44億元,毛利率上升12﹒4個百分點至27﹒1%;產量 增長0﹒2%至27﹒9萬噸;銷售量上升0﹒2%至23萬噸; (二)礦產貿易: 1﹒精礦金屬產品:營業額增長98﹒6%至168﹒19億元,毛利率增加12﹒1個百分點至 15﹒1%;採購量及銷售量分別為81萬噸及79﹒4萬噸,分別上升11%及3﹒2%; 2﹒精煉金屬產品:營業額減少32﹒3%至225﹒88億元,毛利率下跌2個百分點至0﹒7%; 採購量及銷售量分別為28﹒3萬噸及20﹒5萬噸,分別下降40﹒7%及68﹒4%; (三)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320﹒52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8別為194﹒36 億元及78﹒26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14﹒4%至2130﹒2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增長64%至135﹒3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礦山採掘及加工:營業額增加46﹒6%至652﹒6億元,毛利率增加4﹒6個百分點至45﹒1% ; 1﹒銅:產量增加55%至65萬噸;銷售量上升66﹒3%至69萬噸; 2﹒鈷:產量增長1﹒1倍至11﹒4萬噸;銷售量增加2﹒7倍至10﹒9萬噸; 3﹒鉬:產量減少1﹒5%至15﹐396噸;銷售量下降4%至14﹐964噸; 4﹒鎢:產量上升3﹒9%至8288噸;銷售量增長3﹒3%至8132噸; 5﹒鈮:產量增長5﹒4%至10﹐024噸;銷售量增加6﹒9%至10﹐028噸; 6﹒磷肥(HA+LA):產量增長1﹒1%至118萬噸;銷售量則減少5﹒9%至109﹒5萬噸 ; (二)礦產貿易:營業額增加12﹒1%至1883﹒56億元,毛利率上升1﹒4個百分點至2﹒6%。年 內,精礦產品之採購量及銷售量分別為323﹒2萬噸及339﹒9萬噸,分別上升17﹒8%及 24﹒5%;精煉金屬之採購量及銷售量分別為184萬噸及214﹒6萬噸,分別下降41﹒1%及 32﹒6%; (三)其他:營業額增長3﹒5倍至44萬元,毛利率上升0﹒6個百分點至7﹒6%; (四)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304﹒27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39﹒6 億元及93﹒3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9﹒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7﹒7%至1862﹒6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增長36%至82﹒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礦山採掘及加工:營業額增加75﹒4%至445﹒18億元,毛利率為40﹒5%; 1﹒鉬:產量增加3﹒5%至15﹐635噸;銷售量下降2﹒9%至15﹐580噸; 2﹒鎢:產量減增加6﹒2%至7975噸;銷售量增加1﹒6%至7975噸; 3﹒鈮:產量增加3﹒3%至9515噸;銷售量增加3%至9378噸; 4﹒磷肥(HA+LA):產量上升2﹒3%至116﹒8萬噸;銷售量增長0﹒5%至116﹒4萬 噸; 5﹒銅(TFM):產量增長54﹒9%至39﹒4萬噸;銷售量增長1﹒3倍至3﹒9萬噸; 6﹒鈷:產量增長1﹒7倍至5﹒6萬噸;銷售量增加62%至3萬噸; 7﹒銅(NPM 80%權益):產量增長12﹒5%至25﹐550噸,銷售量增長13﹒8%至 24﹐880噸; 8﹒金(NPM 80%權益):產量增長15﹒7%至18﹐772盎司;銷售量增長6﹒8%至 17﹐239盎司; (二)礦產貿易:營業額增加5﹒7%至1680﹒78億元,毛利率為1﹒2%。年內,精礦產品之採購量 及銷售量分別為274﹒5萬噸及273萬噸;精煉金屬之採購量及銷售量分別為312﹒4萬噸及 318﹒2萬噸; (三)其他:營業額下降51﹒9%至9萬元,毛利率為7%; (四)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307﹒16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249﹒54億元及187﹒68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0﹒5%至1729﹒9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增長18﹒8%至60﹒6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礦山採掘及加工:營業額持平於253﹒75億元,毛利率為41﹒6%; 1﹒鉬:產量減少7﹒8%至15﹐114噸;銷售量下降3﹒1%至16﹐044噸; 2﹒鎢:產量減少13﹒3%至7509噸;銷售量下跌7﹒4%至7745噸; 3﹒鈮:產量增加7﹒3%至9212噸;銷售量增加7﹒3%至9105噸; 4﹒磷肥(HA+LA):產量上升2﹒3%至114﹒2萬噸;銷售量增長2﹒4%至115﹒7萬 噸; 5﹒銅(TFM):產量增加21﹒6%至25﹒4萬噸;銷售量下降36﹒4%至13萬噸; 6﹒鈷:產量增長9﹒7%至20﹐286噸;銷售量下跌26﹒5%至12﹐560噸; 7﹒銅(NPM 80%權益):產量減少3﹒5%至22﹐706噸銷售量下跌7﹒2%至 21﹐866噸; 8﹒金(NPM 80%權益):產量下降18﹒7%至16﹐221盎司;銷售量下跌17﹒9%至 16﹐141盎司; (二)礦產貿易:營業額減少0﹒5%至1473﹒08億元,毛利率為3﹒7%。年內,精礦產品之採購量 及銷售量分別為318﹒6萬噸及311﹒8萬噸;精煉金屬之採購量及銷售量分別為311﹒6萬噸 及313﹒7萬噸; (三)其他:營業額增長97﹒9%至21萬元,毛利率為7﹒1%; (四)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326﹒48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201﹒08億元及189﹒75億元,資產負債率(即以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62﹒41%( 2021年12月31日:64﹒89%)。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3﹒9%至1738﹒6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增長1﹒2倍至51﹒0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礦山採掘及加工:營業額上升37﹒2%至253﹒58億元,毛利率為44﹒3%; 1﹒鉬:產量上升18﹒9%至16﹐385噸;銷售量增加21﹒4%至16﹐562噸; 2﹒鎢:產量減少0﹒3%至8658噸;銷售量下跌2﹒6%至8366噸; 3﹒鈮:產量下跌7﹒7%至8586噸;銷售量減少12﹒3%至8489噸; 4﹒磷肥(HA+LA):產量上升2﹒4%至111﹒7萬噸;銷售量則下跌1%至113萬噸; 5﹒銅(TFM):產量增加14﹒5%至20﹒9萬噸;銷售量增長10﹒5%至20﹒5萬噸; 6﹒鈷:產量增長19﹒9%至18﹐501噸;銷售量則下跌1﹒4%至17﹐085噸; 7﹒銅(NPM 80%權益):產量減少12﹒8%至23﹐534噸;銷售量下跌13﹒3%至 23﹐557噸; 8﹒金(NPM 80%權益):產量下降4﹒5%至19﹐948盎司;銷售量下跌8﹒8%至 19﹐650盎司; (二)礦產貿易:營業額增長57﹒3%至1479﹒93億元,毛利率為3﹒4%。年內,精礦產品之採購 量及銷售量分別為279﹒2萬噸及288﹒4萬噸;精煉金屬之採購量及銷售量分別為363﹒5萬 噸及361﹒3萬噸; (三)其他:營業額下跌97﹒5%至10萬元,毛利率為7﹒8%; (四)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243﹒18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269﹒12億元及136﹒11億元,資產負債率(即以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64﹒9%( 2020年12月31日:61﹒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4﹒5%至1129﹒8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 東應佔溢利增長25﹒4%至23﹒2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礦山採掘及加工:營業額下降4﹒1%至184﹒77億元,毛利率為26﹒5%; 1﹒銅、鈷板塊:年內,TFM銅鈷礦實現銅金屬產量18﹒3萬噸,鈷金屬產量15﹐436噸; 2﹒鉬、鎢板塊:年內,實現鉬金屬產量13﹐780噸,鎢金屬產量8680噸(不含豫鷺礦業)。 鐵精礦(65%含量)產量19﹒55萬噸; 3﹒鈮、磷板塊:年內,巴西實現磷肥(高濃度化肥+低濃度化肥)產量109﹒1萬噸,鈮金屬產量 9300噸; 4﹒銅、金板塊:年內,按80%權益計算,NPM實現銅金屬產量26﹐997噸,黃金產量 20﹐897盎司; (二)礦產貿易:營業額增長91﹒3%至940﹒7億元,毛利率為3﹒7%。年內,礦物金屬之生產量及 銷售量分別為285﹒6萬噸及273﹒6萬噸;精煉金屬之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為279﹒8萬噸及 260萬噸; (三)其他:營業額下跌89%至419萬元,毛損率為0﹒6%; (四)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169﹒48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204﹒64億元及153﹒6億元,資產負債率(即以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61﹒34%( 2019年12月31日:57﹒6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6倍至686﹒7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減少59﹒9%至18﹒5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礦山採掘及加工:營業額減少24﹒7%至192﹒59億元,毛利率減少14﹒2個百分點至 23﹒5%; 1﹒銅、鈷板塊:年內,TFM銅鈷礦實現銅金屬產量17﹒8萬噸,鈷金屬產量16﹐098噸; 2﹒鉬、鎢板塊:年內,實現鉬金屬產量14﹐918噸,鎢金屬產量10﹐722噸(不含豫鷺礦業 )。鐵精礦(65%含量)產量1﹒77萬噸; 3﹒鈮、磷板塊:年內,巴西實現磷肥(高分析化肥+低分析化肥)產量109﹒8萬噸,鈮金屬產量 7489噸; 4﹒銅、金板塊:年內,按80%權益計算,NPM實現銅金屬產量28﹐591噸,黃金產量 19﹐781盎司; (二)礦產貿易:營業額為491﹒77億元,毛損率為3%。年內,礦物金屬之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為 121﹒4萬噸及106﹒2萬噸;精煉金屬之生產量及銷售量分別為142﹒2萬噸及143﹒6萬 噸; (三)其他:營業額下跌83﹒3%至3804萬元,毛利率減少20﹒3個百分點至41﹒8%; (四)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156﹒48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185﹒89億元及162﹒79億元,資產負債率(即以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57﹒65%( 2018年12月31日:51%)。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7﹒5%至259﹒6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上升69﹒9%至46﹒3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鉬鎢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25﹒9%至47﹒49億元,毛利率上升8﹒5個百分點至60﹒2%; 年內,實現鉬金屬產量15﹐380噸,單位現金生產成本為每噸64﹐467元;實現鎢金屬產量 11﹐697噸(不含豫鷺礦業),單位現金生產成本為每噸21﹐937元; (二)銅金相關產品:營業額下降12﹒4%至14﹒58億元,毛利率下跌1﹒8個百分點至29﹒3%; 年內,按80%權益計算NPM銅金礦銅金屬產量31﹐931噸,C1現金成本為每磅1﹒08美元 ;實現黃金產量25﹐324盎司; (三)鈮磷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10﹒5%至49﹒77億元,毛利率上升5﹒5個百分點至23%;年內 ,巴西業務實現磷肥(高濃度化肥+低濃度化肥)產量111﹒6萬噸;實現鈮金屬產量8957噸; (四)銅鈷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3﹒8%至143﹒74億元,毛利率下跌3﹒8個百分點至36﹒2%; 年內,TFM銅鈷礦實現銅金屬產量16﹒8萬噸,實現鈷金屬產量18﹐747噸; (五)其他:營業額增長24﹒2%至2﹒28億元,毛利率上升6﹒9個百分點至62%; (六)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32﹒41億元,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 45﹒88億元及201﹒97億元,資產負債比率(即以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51%( 2017年12月31日:53﹒09%)。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5倍至241﹒4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上升1﹒7倍至27﹒2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鉬鎢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34%至37﹒72億元,毛利率上升5﹒5個百分點至51﹒8%; (二)銅金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20﹒5%至16﹒64億元,毛利率上升4﹒5個百分點至31﹒1%; (三)鈮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3﹒1倍至16﹒7億元,毛利率微升0﹒3個百分點至25﹒1%; (四)磷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2﹒9倍至28﹒34億元,毛利率上升6﹒7個百分點至13﹒1%; (五)銅鈷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9﹒7倍至138﹒45億元,毛利率上升16﹒9個百分點至40%; (六)其他:營業額增長11﹒9%至1﹒84億元,毛利率上升10﹒9個百分點至55﹒2%; (七)年內,實現鉬產量16﹐717噸,單位現金生產成本為每噸54﹐638元;實現鎢產量 11﹐744噸(不含豫鷺礦業),單位現金生產成本為每噸17﹐896元;按80%權益計算 NPM實現可銷售銅金屬生產量34﹐913噸,C1現金成本為每磅0﹒92美元;實現可銷售黃金 產量28﹐198盎司;按100%權益計算巴西實現磷肥(高分析化肥+低分析化肥)生產量 115﹒26萬噸;實現鈮金屬產量8674噸。 (八)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7﹒81億元,短期借款為14﹒78億 元,長期借款為220﹒34億元,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53﹒08%( 2016年12月31日:60﹒9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5﹒6%至69﹒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增長31﹒1%至9﹒9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鉬鎢相關產品:營業額上升16﹒3%至28﹒16億元,毛利率增加7﹒6個百分點至46﹒3%; (二)銅金相關產品:營業額下降4﹒3%至13﹒81億元,毛利率下跌8﹒8個百分點至26﹒6%; (三)鈮相關產品:營業額為4﹒11億元,毛利率為25﹒3%; (四)磷相關產品:營業額為7﹒3億元,毛利率為19﹒9%; (五)銅鈷相關產品:營業額為12﹒96億元,毛利率為23﹒1%; (六)其他:營業額下降9%至1﹒64億元,毛利率下跌5﹒2個百分點至44﹒3%; (七)年內,集團鉬金屬(折合100%MO金屬)產量16﹐302噸,單位現金生產成本為55﹐279 元╱噸;鎢金屬(折合100%WO3金屬)產量10﹐118噸(不含豫鷺礦業),單位現金生產成 本為12﹐593元╱噸;可銷售銅金屬(80%權益計算)生產量36﹐749噸,C1現金成本 0﹒81美元╱磅;實現可銷售?金產量29﹐067盎司; (八)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4﹒2億元,借款總額為277﹒49億 元;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61%(2015年12月31日:42﹒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37%至41﹒9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下降58﹒3%至7﹒6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國內市場: 1﹒鉬鎢相關產品:營業額下跌32﹒6%至23﹒99億元,毛利減少42﹒6%至9﹒37億元, 毛利率下降6﹒8個百分點至39﹒1%; 2﹒銅相關產品:營業額下跌26﹒5%至4﹒63億元,毛利下跌49﹒6%至1﹒64億元,毛利 率下跌16﹒1個百分點至35﹒5%; 3﹒其他:營業額下跌37﹒5%至2﹒97億元,而毛利增加27﹒8%至8870萬元,毛利率亦 提升15﹒3個百分點至29﹒9%; (二)國際市場: 1﹒鉬鎢相關產品:營業額下跌61﹒6%至2170萬元,毛利下跌97﹒5%至70萬元,毛利率 下降46﹒2個百分點至3﹒1%;; 2﹒銅相關產品:營業額下跌31%至9﹒8億元,毛利下跌52﹒6%至3﹒47億元,毛利率下降 16﹒1個百分點至35﹒5%; 3﹒其他:營業額上升9%至3620萬元,毛利增加9%至3620萬元; (三)年內,集團實現鉬精礦產量(折合100%MO金屬)16﹐999噸,單位現金生產成本為 53﹐906元╱噸;實現鎢精礦產量(折合100%WO3金屬)9825噸(不含洛陽豫鷺礦業公 司),單位現金生產成本為14﹐925元╱噸;可銷售銅金屬(80%權益計算)實現生產量為 39﹐964噸,C1現金成本0﹒64美元╱磅;實現可銷售黃金產量36﹐305盎司; (四)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89﹒82億元,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 以資產總額)為42﹒3%(2014年12月31日:46%)。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20﹒3%至66﹒6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上升55﹒4%至18﹒2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國內市場: 1﹒鉬鎢相關產品:營業額減少2﹒3%至35﹒59億元,毛利減少5﹒9%至16﹒33億元,毛 利率下降1﹒8個百分點至45﹒9%; 2﹒黃金白銀及相關產品:營業額下降61﹒7%至2﹒74億元,毛利亦下降86﹒5%至50萬元 ,毛利率下降0﹒3個百分點至0﹒2%; 3﹒電解鉛:營業額下降57﹒2%至2﹒16億元,毛虧收窄70﹒4%至3070萬元; 4﹒銅相關產品:營業額6﹒31億元,毛利為3﹒26億元,毛利率為51﹒6%; 5﹒其他:營業額增加2﹒9%至4﹒75億元,毛利增加11﹒6%至6940萬元,毛利率上升 1﹒1個百分點至14﹒6%; (二)國際市場: 1﹒鉬鎢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63﹒8%至5650萬元,由毛虧轉為毛利2790萬元,毛利率為 49﹒3%; 2﹒銅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7﹒2倍至14﹒19億元,毛利上升5﹒9倍至7﹒32億元,毛利率 下降10﹒3個百分點至51﹒6%; 3﹒其他:營業額增長5﹒6倍至3320萬元,毛利上升5﹒6倍至3320萬元; (三)年內,集團實現鉬金屬產量(折100% WO金屬)為16﹐270噸,單位現金生產成本 56﹐663元╱噸,回收率為85﹒3%;實現鎢金屬產量(折100% WO3金屬)為8122 噸(不含洛陽豫鷺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單位現金生產成本17﹐635元╱噸,回收率為76﹒7% ; (四)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56﹒26億元,借款44﹒67億元,資產 負債率(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46%(2013年12月31日:41﹒1%)。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3﹒1%至55﹒3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則上升11﹒8%至11﹒7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鉬爐料: 1﹒國內市場:營業額下跌5﹒5%至24﹒56億元,佔總營業額44﹒4%,毛利則上升2﹒6% 至7﹒59億元,毛利率增加2﹒5個百分點至30﹒9%; 2﹒國際市場:營業額下跌1﹒5%至3270萬元,毛損630萬元,毛損率為19﹒1%,而去年 則錄得毛利350萬元及毛利率10﹒5%; (二)鎢相關產品:營業額增加19﹒7%至11﹒12億元,佔總營業額20﹒1%,毛利增加34﹒6% 至9﹒75億元,毛利率亦提升9﹒7個百分點至87﹒7%; (三)鉬深加工產品: 1﹒國內市場:營業額下跌39﹒8%至7500萬元,錄得毛利170萬元及毛利率2﹒2%,去年 同期則為毛損440萬元及毛損率3﹒5%; 2﹒國際市場:營業額下跌83﹒5%至180萬元,錄得毛利10萬元及毛利率4﹒9%,去年同期 毛損為10萬元及毛損率0﹒9%; (四)黃金及白銀及相關產品:營業額下跌25﹒8%至7﹒17億元,毛利下跌97﹒7%至370萬元, 毛利率亦下降16個百分點至0﹒5%; (五)電解鉛:營業額下跌12﹒9%至5﹒04億元,毛損擴大2﹒7倍至1﹒04億元,毛損率亦擴大至 20﹒5%; (六)硫酸:營業額下跌51﹒1%至1070萬元,毛損擴大41﹒4%至2800萬元; (七)銅精礦:營業額及毛利分別為1﹒72億元及1﹒07億元,毛利率達61﹒9%; (八)年內,集團完成鉬精礦(含47%Mo)產量32﹐436噸,較去年微跌0﹒1%;氧化鉬(含 51%Mo)、鉬鐵(含60%Mo)和鎢精礦(含100%WO3)(不含豫鷺公司)產量分別為 36﹐788噸、28﹐036噸及6984噸,分別較去年上升7﹒7%、9﹒6%及27﹒1%; (九)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8﹒05億元,資產負債率(即以負債總額 除以資產總額)為41﹒1%(2012年12月31日:21﹒4%)。 - 按中國會計準則,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6﹒4%至57﹒1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亦下降6﹒1%至10﹒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鉬爐料: 1﹒國內市場:營業額減少22﹒8%至26億元,佔總營業額45﹒5%,毛利下跌47%至 7﹒39億元,毛利率亦下降13個百分點至28﹒4%; 2﹒國際市場:營業額下跌32﹒4%至3320萬元,毛利增加52﹒2%至350萬元,毛利率上 升5﹒8個百分點至10﹒5%; (二)鎢相關產品:營業額上升48﹒3%至9﹒29億元,佔總營業額16﹒3%,毛利增長52﹒7%至 7﹒24億元,毛利率提升2﹒3個百分點至78%; (三)鉬深加工產品: 1﹒國內市場:營業額下跌12%至1﹒25億元,錄得毛損440萬元,毛損率為3﹒5%,而去年 則為毛利率10﹒5%; 2﹒國際市場:營業額下跌45﹒8%至1090萬元,錄得毛損10萬元; (四)黃金及白銀及相關產品:營業額增長51﹒2%至9﹒66億元,佔總營業額16﹒9%,然而毛利則 下跌29﹒2%至1﹒6億元,毛利亦下降18﹒8個百分點至16﹒5%; (五)電解鉛:營業額上升44﹒1%至5﹒79億元,毛損收窄12﹒6%至2770萬元,毛損率為 4﹒8%; (六)硫酸:營業額減少15﹒8%至2190萬元,毛損擴大96%至1980萬元; (七)年內,集團完成鉬精礦、氧化鉬、鉬鐵和鎢精礦產量分別為32﹐456噸、34﹐148噸、 25﹐581噸和5496噸,分別較去年下降1﹒7%、7﹒6%、13﹒3和上升16﹒4%; (八)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6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21%( 2011年12月31日:25%)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6﹒5%至60﹒0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16﹒3%至11﹒23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整體毛利率減少4﹒2個百分點至32﹒1%,是因為年內原材料鉬精礦外購量高於上年,以及由 於市場價格下跌致新增之電解鉛銷售出現毛損所致; (二)鉬爐料: 1﹒國內:營業額上升7﹒9%至33﹒67億元,分部利潤增加5%至12﹒59億元; 2﹒國際:營業額下跌86﹒2%至4908萬元,分部利潤減少98﹒5%至224萬元; (三)鉬鎢深加工產品: 1﹒國內:營業額增長16﹒1%至1﹒45億元,分部利潤上升50﹒1%至916萬元; 2﹒國際:營業額減少48﹒6%至1678萬元,分部利潤下降70﹒5%至47﹒1萬元; (四)鎢產品:營業額上升1﹒1倍至6﹒27億元,分部利潤增長1﹒6倍至4﹒66億元; (五)金、白銀及相關產品:營業額增加1﹒8倍至6﹒39億元,分部利潤增長2﹒2倍至1﹒86億元; (六)電解鉛:錄得分部營業額4﹒02億元,經營虧損3171萬元; (七)中國市場營業額上升48%至59﹒33億元,佔總營業額98﹒8%; (八)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7﹒79億元;負債對總資產比率 24﹒9%,(2010年12月31日:15﹒1%)。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4﹒3%至43﹒9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91﹒8%至9﹒6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增長由於鉬產品單位平均售價上漲,銷售量明顯增長及鎢精礦及黃金、白銀產品市場價格持續上 漲影響。整體毛利率上升9個百分點36﹒3%; (二)鉬爐料: 1﹒國內市場:營業額上升37﹒3%至31﹒19億元,佔總營業額的71%,分部利潤增長 71﹒9%至11﹒99億元。毛利率由30﹒7%上升至38﹒4%; 2﹒國際市場:營業額上升2﹒8倍至3﹒56億元,分部利潤上升3﹒4倍至1﹒5億元。毛利率由 36﹒3%上升至42%; (三)鉬鎢深加工產品: 1﹒國內市場:營業額下跌29﹒7%至1﹒25億元,分部利潤下跌25﹒6%至610萬元。毛利 率由4﹒6%上升至4﹒9%; 2﹒國際市場:營業額上升5﹒5倍至3263萬元,分部利潤增長5﹒9倍至159萬元。毛利率由 4﹒6%上升至4﹒9%; (四)鎢產品:營業額上升61﹒4%至3﹒05億元,分部利潤增長1﹒8倍至1﹒82億元; (五)金及白銀:營業額上升21﹒2%至2﹒25億元,分部利潤上升73﹒9%至5888萬元;毛利率 由18﹒3%上升至26﹒2%; (六)其他:營業額上升90﹒4%至2﹒34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利潤26萬元; (七)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8﹒39億元,負債對總資產比率(負債對總 資產的比率相等於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15﹒1%。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下跌45﹒3%及69﹒3%,至30﹒46億元(人民幣; 下同)及5﹒0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下跌主要原因是年內鉬產品單位平均售價下跌近50%,及集團海外銷售業務銳減; (二)鉬爐料: 1﹒國內市場:營業額下跌32﹒2%至22﹒72億元,佔集團總營業額74﹒6%,分部利潤亦下 跌63﹒7%至6﹒97億元。毛利率為30﹒7%,較去年減少26﹒7個百分點; 2﹒國際市場:營業額下跌91﹒9%至9414萬元,分部利潤亦下跌95﹒6%至3422萬元。 毛利率為36﹒3%,較去年減少31﹒3個百分點; (三)鉬鎢深加工產品: 1﹒國內市場:營業額減少40﹒1%至1﹒78億元,分部利潤亦減少66﹒4%至820萬元。毛 利率由去年的8﹒2%減少至4﹒6%; 2﹒國際市場:營業額減少98﹒5%至498萬元,分部利潤亦減少99﹒3%至23萬元。毛利率 由去年的9﹒8%下跌至4﹒6%; (四)鎢產品:營業額增長3﹒1倍至1﹒89億元,分部利潤亦增長3﹒2倍至6409萬元。毛利率由去 年的32﹒6%增加至34%; (五)金及白銀:營業額增長22﹒2%至1﹒85億元,分部利潤亦增長1﹒7倍至3386萬元。毛利率 由去年的8﹒3%增加至18﹒3%; (六)其他業務:營業額減少45%至1﹒23億元,分部虧損則收窄88﹒7%至802萬元; (七)年內,集團實現鉬精礦(含47%Mo)、鉬鐵(含60% Mo)、鎢精礦(含65%WO3)(含 豫鷺公司)及氧化鉬(含51%Mo)產量分別為32﹐800噸、17﹐150噸、6681噸及 20﹐900噸,較去年分別增長2﹒3%、16﹒6%、1﹒3倍及減少16﹒4%; (八)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8﹒25億元,負債對總資產比率(相等於 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由2008年12月有31日的8﹒6%上升至11%。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下跌5﹒7%及26﹒8%,至55﹒63億元(人民幣;下 同)及16﹒4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下跌主要由於鉬產品售價極速下降所致。年內,集團之毛利減少24﹒9%至27﹒2億元,毛 利率亦較去年下跌12﹒5個百分點至48﹒9%; (二)年內,集團實現鉬精礦、氧化鉬及鉬鐵之產量分別為34﹐400噸、24﹐987噸及14﹐750 噸,分別較去年增長12%、29%和14﹒3%。另外,鎢精礦之產量達1128噸; (三)鉬精礦、氧化鉬、鉬鐵及鉬板之營業額分別為3﹒25億元、12﹒09億元、29﹒74億元及 3﹒35億元,分佔集團總營業額5﹒8%、21﹒7%、53﹒5%及6%。其中鉬精礦、氧化鉬、 鉬鐵的銷量分別減少61﹒2%及增加27﹒6%及8﹒6%,至2186﹒1噸、5718﹒8噸及 14﹐263﹒4噸; (四)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市場之營業額上升3﹒4%至40﹒69億元,佔集團總營業額73﹒1%,來 自國外市場之營業額下跌23﹒9%至14﹒94億元,佔集團總營業額26﹒9%,其中韓國市場之 營業額達5﹒24億元,英國市場之營業額達4﹒22億元; (五)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5﹒48億元,負債對總資產比率(即負債 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由去年的9﹒8%下降至8﹒6%。
發展概覽 - 集團之業務策略如下: (一)提升焙燒及冶煉能力。興建額外廠房,以擴大下游加工能力及產能。並向政府部門申請,提升礦石開採 能力至每年逾990萬噸; (二)於各浮選廠實行選礦及技術改造,將其平均回收率由2006年之82%提升至90%。並將焙燒及冶 煉廠之回收率由2006年分別約97﹒1%及97﹒9%提升至99%及98﹒5%。這將允許集團 生產更高品位之鉬精礦,以及品位及純度更高之高端鉬產品; (三)通過訂立長期供應合約,向寶鋼、太鋼及張家港浦項等亞洲主要不鏽鋼生產商供應大部分鉬鐵產品; (四)建設自有鎢回收設施,可額外帶來共1﹒52萬噸之日浮選能力。集團預期增加鎢產量將有助改善三道 莊礦之成本結構及盈利能力; (五)於鉬產品及其他特種金屬及貴金屬市場物色收購良機,以減低產品類別高度集中之風險。金屬類別包括 鎢、金、銀、銦、釩及鈦等。 - 2007年4月,集團配售及發行新股上市,集資淨額約78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20%(15﹒6億港元)用作提升鉬產能; (二)約20%(15﹒6億港元)用作發展鎢生產及下游加工能力; (三)約40%(31﹒2億港元)用作收購礦山及含有已確認採礦資源之礦山採礦權; (四)約10%(7﹒8億港元)用作償還銀行貸款; (五)餘額約7﹒8億港元則用作營運資金。 - 2010年3月,集團以2﹒58億元人民幣出售全資附屬公司洛陽高科鉬鎢材料50%權益予 Molymet,預期出售收益約540萬元人民幣。該公司從事生產鉬粉、鎢粉及相關產品。 Molymet為鉬產品及鉬副產品生產商,於智利、比利時、墨西哥及德國擁有高溫冶金、濕法冶金、化學 及商務設備。 - 2010年5月,集團控股股東洛陽礦業集團為解除擔保義務,以2﹒76億元人民幣(約3﹒15億港元) 出售欒川縣啟興礦業90%權益及洛陽富川礦業55%權益予集團。洛陽富川礦業擁有及經營洛陽市欒川縣的 上房溝鉬礦。 - 2010年11月,集團持70%權益之附屬公司新疆洛鉬礦業以10﹒36億元人民幣收購新疆哈密東戈壁 一座鉬礦的探礦權,探礦面積16﹒77平方公里。 - 2013年7月,集團以8﹒2億美元(約69﹒36億港元)收購Northparkes 80%權益連 關聯資產。該公司主要於澳洲中西部從事崩塌式開採銅金礦業務,露天及堆場與地下礦石儲量分別達820萬 噸及6600萬噸。 - 2014年4月,集團以7億元人民幣出售洛陽坤宇礦業全部70%權益,該公司主要於河南洛寧持有五個金 礦之採礦權,佔地約50﹒7平方公里,並持有勘查面積為5平方公里之金礦深部勘查許可。 - 2015年5月,洛陽永寧金鉛冶煉(由集團持有75%權益)獲靈寶市鼎隆礦業注資1﹒22億元人民幣及 提供2000萬元人民幣股東貸款,完成後,集團持有洛陽永寧金鉛冶煉權益將被攤薄至0﹒609%。集團 並與洛陽永寧金鉛冶煉訂立債務重組協議,洛陽永寧金鉛冶煉以出售部分流動資產及1﹒42億元人民幣,償 還集團6﹒84億元人民幣貸款,而集團同意豁免其中4﹒95億元人民幣,預期集團將錄得1﹒37億元人 民幣除稅後虧損。洛陽永寧金鉛冶煉主要從事冶鉛及礦產品加工及銷售。 - 2016年5月,集團以15億美元(約111﹒63億港元)收購英美資源的鈮及磷酸鹽業務。 - 同月,集團收購Freeport-McMoRan DRC(FMDRC)全部權益,代價為26﹒5億美 元(約206﹒7億港元)加或有採購價,以及採礦物價值及最終交割現金超出金額的70%。FMDRC主 要持有位於剛果的銅鈷礦56%權益;截至2016年12月,其擁有證實和概略級別儲量含銅金屬380萬 噸、含鈷金屬50萬噸,另擁有探明和控制級別資源量含銅金屬1310萬噸、含鈷金屬130萬噸,推斷級 別資源量含銅金屬1160萬噸及含鈷金屬量130萬噸。同月,集團並擬以1﹒5億美元(約11﹒7億港 元)收購FreeportMcMoRan Cobalt及若干公司的權益,該等公司主要持有位於芬蘭的 鈷精煉廠,具有化工、顏料及陶瓷、粉末冶金及電池行業的鈷產品組合,另持有深度勘探項目。 - 2018年12月,集團以4﹒95億美元(約38﹒73億港元)向NCCL自然資源投資基金(集團為其 有限合夥人並持有其45%權益)收購IXM B﹒V﹒(前稱:Louis Dreyfus Company Metals B﹒V﹒)全部權益。IXM B﹒V﹒主要從事銅、鋅、鉛精礦及粗銅、 精煉基本金屬採購、混合、出口、運輸和貿易,產品主要銷往亞洲和歐洲,其總部位於日內瓦。 - 2019年1月,集團以11﹒36億美元(約89﹒05億港元)增持TF Holdings 30%權 益至全資持有。該公司主要持有位於剛果的Tenke Fungurume在產銅鈷礦80%權益。6月, 集團應付代價改為4﹒7億美元(約36﹒78億港元),並須承接本金6﹒9億美元(約54億港元)的銀 行借貸連利息。 - 2022年6月,集團已更改英文名稱為「CMOC Group Ltd﹒」,前稱為「China Molybdenum Co﹒﹐ Ltd﹒」,中文名稱維持不變。 - 2022年9月,主要股東洛陽礦業集團(持有集團24﹒68%權益)向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出售全部 24﹒68%權益。完成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成為集團第二大股東。 - 2023年12月,集團以最多8﹒31億美元出售CMOC Mining及CMOC Metals全部 股權。CMOC Mining主要從事礦業開採與投資,並擁有北帕克斯礦的80%權益並負責其開採; CMOC Metals主要從事金屬與礦業投資。預期出售事項錄得2﹒52億美元收益。 - 2024年6月,集團以29億元人民幣出售新疆洛鉬礦業全部65﹒1%權益,預期錄得出售淨收益15億 元人民幣。該公司主要從事礦產資源的開發及礦產品銷售,並全資擁有位於中國新疆哈密市的東戈壁鉬礦。
股本變化 - 2007年4月,以每股$6﹒8,配售及發行10﹒8億股新H股上市(另有1﹒08億股由內資股轉為H 股);另超額配售1﹒08億股H股(另有1084萬股由內資股轉為H股)。 - 2012年9月,以每股人民幣3元,發行2億股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 2015年6月,因兌換6﹒02億元人民幣A股可換股債券而發行6856萬股A股;7月,因兌換 42﹒53億元人民幣A股可換股債券而發行4﹒84億股A股。 - 2016年5月,以每股3﹒82元人民幣,發行47﹒12億股A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13年9月,擬發行本金額不超過49億元人民幣之六年期可轉換為新A股債券,年息不超過3%。
股本分類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17﹐665﹐772﹐583 H股 3﹐933﹐468﹐000 ------------------------------- 總股本 21﹐599﹐240﹐583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3╱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15425或港元 0.1695727╱06╱24 22╱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5╱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08508 或港元 0.0938329╱06╱23 17╱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19╱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07125 或港元 0.0838229╱06╱22 18╱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0╱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033 或港元 0.03980818╱06╱21 22╱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043 或港元 0.0470916╱06╱20 27╱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7╱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