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030。 - 集團於1995年成立,2003年成為首家以首次公開發行方式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之中國投資銀行。 - 根據收入性質及資本利用方式的不同,將集團的產品及服務分成三類,即中介型業務、資本中介型業務及資本 型業務。中介型業務為傳統的以客戶為導向的業務;資本中介型業務利用集團的資本來促成客戶交易或為不同 類型的市場提供流動性;在資本型業務中,集團把握投資機會,並優化風險及回報組合。 - 集團業務包括: (1)投資銀行:股權融資、債券及結構化融資、財務顧問; (2)銷售、交易及經紀:股票銷售及交易、固定收益銷售及交易、大宗經紀業務、零售經紀; (3)資產管理:集合理財計劃、定向理財計劃、專項理財計劃、華夏基金; (4)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戰略本金投資。 - 集團之控股股東中國中信集團為中國國有企業。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上升29﹒1%至177﹒61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32%至65﹒45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 物餘額為3908﹒85億元。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1%至811﹒6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10﹒1%至217﹒04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營業額減少37﹒5%至42﹒25億元,營業利潤下跌68﹒8%至7﹒83億元; (二)經紀業務:營業額增加15﹒7%至254﹒58億元,佔總營業額31﹒4%,營業利潤上升 40﹒5%至49﹒33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營業額上升9%至371﹒71億元,佔總營業額45﹒8%,營業利潤增加 30﹒7%至169﹒79億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增長6﹒3%至116﹒76億元,佔總營業額14﹒4%,營業利潤則下降 2﹒4%至45﹒49億元; (五)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1164﹒94億元,而短期借款為 140﹒88億元,另有已發行債務工具及長期借款為959﹒23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代 理買賣證券款–代理承銷證券款)╱(資產總額–代理買賣證券款–代理承銷證券款)為77﹒8%( 2023年12月31日:76﹒6%)。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0﹒8%至772﹒0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下降 7﹒5%至197﹒2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營業額減少24﹒1%至67﹒63億元,營業利潤下跌48﹒9%至25﹒11億元 ; (二)經紀業務:營業額下降3﹒8%至219﹒94億元,佔總營業額28﹒5%,營業利潤下跌 11﹒1%至35﹒11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營業額上升19﹒3%至340﹒97億元,佔總營業額44﹒2%,營業利潤增加 19﹒5%至129﹒87億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下跌9﹒9%至109﹒82億元,佔總營業額14﹒2%,營業利潤下降 18﹒9%至46﹒63億元; (五)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1097﹒73億元,而短期借款為76﹒14 億元,另有已發行債務工具及長期借款為1088﹒99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 款及代理承銷證券款之差除以資產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及代理承銷證券款之差)為76﹒6%( 2022年12月31日:74﹒5%)。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9%至766﹒0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7﹒7%至 213﹒1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營業額增加9﹒9%至89﹒15億元,佔總營業額11﹒6%,營業利潤增長 16﹒6%至49﹒13億元; (二)經紀業務:營業額減少8﹒2%至228﹒63億元,佔總營業額29﹒8%,營業利潤下降 48﹒4%至39﹒49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營業額下降11﹒7%至285﹒7億元,佔總營業額37﹒3%,營業利潤增長 0﹒9%至108﹒67億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下跌9%至121﹒87億元,佔總營業額15﹒9%,營業利潤下降 14﹒4%至57﹒49億元; (五)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1124﹒02億元,而短期借款為98﹒01 億元,另有已發行債務工具及長期借款為750﹒31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 及代理承銷證券款之差除以資產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及代理承銷證券款之差)為74﹒51%( 2021年12月31日:79﹒18%)。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9%至841﹒8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55%至 23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營業額增加34%至81﹒13億元,營業利潤增長35﹒7%至42﹒14億元; (二)經紀業務:營業額上升23﹒3%至249﹒08億元,佔總營業額29﹒6%,營業利潤增長 16﹒4%至76﹒46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營業額增加29﹒4%至323﹒63億元,佔總營業額38﹒4%,營業利潤增長3 倍至107﹒69億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增加35﹒4%至133﹒86億元,佔總營業額15﹒9%,營業利潤增長 42﹒6%至67﹒19億元; (五)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976﹒11億元,而短期借款為72﹒62億 元,另有已發行債務工具及長期借款為1185﹒33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 及代理承銷證券款之差除以資產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及代理承銷證券款之差)為79﹒2%( 2020年12月31日:78﹒1%)。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8﹒8%至652﹒5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1﹒9%至149﹒0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營業額增加30﹒9%至60﹒53億元,營業利潤增長50﹒4%至31﹒06億元 ; (二)經紀業務:營業額上升56﹒5%至204﹒35億元,營業利潤增長2﹒2倍至65﹒7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營業額增長11﹒4%至245﹒69億元,營業利潤下跌58﹒3%至26﹒85億 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增加35﹒4%至100﹒63億元,營業利潤增長29﹒2%至47﹒13億 元; (五)其他:營業額下降8﹒4%至107﹒48億元,營業利潤則增長42﹒9%至28﹒11億元; (六)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團擁有84家分公司、333家證券營業部,期貨營業部4家; (七)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911﹒1億元,短期借款為50﹒1億元,已 發行債務工具及長期借款為1332﹒25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之差除以資 產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之差)為78﹒1%(2019年12月31日:75﹒24%)。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20﹒6%至506﹒6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30﹒2% 至122﹒2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營業額增加53﹒5%至46﹒25億元,營業利潤增長71﹒1%至20﹒65億元 ; (二)經紀業務:營業額減少1﹒2%至130﹒6億元,營業利潤下跌32﹒2%至20﹒73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營業額上升16﹒1%至220﹒49億元,營業利潤增長69﹒9%至64﹒42億 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上升13﹒7%至74﹒32億元,營業利潤增長27﹒3%至36﹒47億元 ; (五)其他:營業額上升6﹒6%至99﹒14億元,營業利潤增長1﹒4倍至19﹒67億元; (六)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及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山東)、中信期貨、金通證券在境內共擁 有分公司78家,營業部277家(其中,證券營業部273家,期貨4家); (七)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644﹒42億元,短期借款為74﹒05億元 ,已發行債務工具及長期借款為898﹒04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之差除以 資產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之差)為75﹒25%(2018年12月31日:71﹒76%)。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12﹒8%至419﹒9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17﹒9%至93﹒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營業額下降30﹒3%至30﹒12億元,營業利潤減少33﹒5%至12﹒07億元 ; (二)經紀業務:營業額減少6﹒6%至132﹒17億元,營業利潤下跌35﹒2%至30﹒59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營業額增長10﹒4%至189﹒93億元,營業利潤上升2﹒6%至37﹒93億元 ; (四)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下跌18﹒5%至65﹒36億元,營業利潤減少19﹒3%至28﹒65億元 ; (五)其他:營業額下降29﹒9%至93﹒03億元,營業利潤減少35﹒5%至15﹒42億元; (六)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522﹒27億元,短期借款為56﹒57億元 ,長期借款為9﹒53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之差除以資產總額與代理買賣證 券款之差)為71﹒76%(2017年12月31日:70﹒87%)。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6﹒4%至481﹒8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0﹒3%至114﹒3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營業額下降21%至43﹒24億元,營業利潤下跌26﹒6%至18﹒16億元; (二)經紀業務:營業額下降8﹒8%至141﹒46億元,佔總營業額29﹒4%,營業利潤下跌 17﹒2%至47﹒2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營業額增長34﹒5%至171﹒98億元,佔總營業額35﹒7%,營業利潤上升 1﹒9倍至36﹒97億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營業額增長6﹒5%至80﹒15億元,營業利潤上升5﹒7%至35﹒49億元; (五)其他:營業額增長51﹒5%至132﹒76億元,營業利潤上升60﹒2%至17﹒87億元; (六)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擁有分公司51家,營業部303家(其中,證券營業部278家, 期貨營業部25家) ; (七)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343﹒03億元,短期借款為59﹒91億元 ,長期借款為10﹒85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與代理買賣證券款之差除以資產總額與代理買賣 證券款之差)為70﹒87%(2016年12月31日:68﹒51%)。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34﹒8%至452﹒7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 47﹒7%至103﹒6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分部收入上升18﹒9%至54﹒76億元,營業利潤則下降9﹒2%至24﹒75億 元; (二)經紀業務:分部收入下跌42﹒2%至155﹒11億元,營業利潤下降58﹒3%至57﹒03億元 ; (三)證券交易業務:分部收入減少56﹒3%至127﹒88億元,營業利潤下降85%至12﹒63億元 ; (四)資產管理業務:分部收入減少4%至75﹒29億元,營業利潤下降14﹒4%至33﹒57億元; (五)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集團擁有218家證券營業部、22家分公司,獲批的33家證券營 業部全部完成籌建; (六)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為367﹒13億元,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 -代理買賣證券款)╱(資產總額-代理買賣證券款))為68﹒51%(2015年12月31日: 69﹒56%)。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87﹒7%至693﹒8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74﹒6%至19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上升27%至46﹒06億元,營業利潤上升85﹒8%至27﹒27 億元; (二)經紀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增加1﹒2倍至268﹒16億元,營業利潤增長1﹒7倍至136﹒91 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增加1﹒3倍至292﹒53億元,營業利潤上升1﹒7倍至84億元 ; (四)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增長26﹒1%至78﹒39億元,營業利潤增長23%至39﹒21 億元; (五)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團擁有194家證券營業部、13家分公司; (六)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689﹒0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9﹒6% (2014年12月31日:73﹒2%)。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84﹒4%至369﹒7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2倍至113﹒3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上升63﹒1%至36﹒27億元,營業利潤上升1﹒3倍至 14﹒68億元; (二)經紀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增加57﹒6%至120﹒41億元,營業利潤增長69﹒9%至 51﹒15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增加76﹒3%至129﹒66億元,營業利潤上升45﹒3%至 31﹒47億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增長2﹒7倍至62﹒18億元,營業利潤增長4倍至31﹒88億元 ; (五)截至2014年12月31日,集團在中國境內共擁有營業部256家,其中,證券營業部212家, 期貨營業部44家。此外,在香港擁有4家分行。 (六)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379﹒6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3﹒2%( 2013年12月31日:60﹒5%)。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5﹒3%至200﹒4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亦上升 23﹒8%至52﹒4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下跌19﹒3%至22﹒24億元,營業利潤下跌42﹒8%至 6﹒42億元; (二)經紀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增加67﹒1%至76﹒42億元,營業利潤亦增長1﹒5倍至30﹒11 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增加73﹒5%至73﹒53億元,營業利潤上升16﹒4%至 21﹒66億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增長4﹒2倍至16﹒86億元,營業利潤亦增長9﹒1倍至6﹒38 億元; (五)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276﹒8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0﹒5%( 2012年12月31日:35﹒2%)。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50﹒7%至129﹒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66﹒3%至42﹒3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上升38﹒8%至27﹒55億元,營業利潤上升1﹒8倍至 11﹒23億元; (二)經紀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下跌20﹒1%至45﹒74億元,營業利潤下跌41﹒1%至12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上升4倍至42﹒38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營業利潤18﹒6億 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下跌89﹒9%至3﹒28億元,營業利潤下跌93﹒4%至6322 萬元; (五)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258﹒36億元,資產負債率35﹒17% (2011年:22﹒19%)。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13%至261﹒6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1﹒2% 至125﹒7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減少39﹒7%至19﹒85億元,營業利潤減少64﹒8%至 3﹒99億元; (二)經紀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下降48﹒1%至57﹒29億元,營業利潤下降58﹒6%至20﹒38 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減少83﹒8%至8﹒47億元,經營業績轉盈為虧,營業虧損 15﹒11億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下降19﹒5%至32﹒51億元,營業利潤下降29﹒2%至 9﹒61億元; (五)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在內地和香港共擁有160家證券營業部和18家期貨營業部; (六)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有現金及銀行結餘334﹒44億元,資產負債率22﹒2%。 - 2010年度,集團收入增長27﹒5%至300﹒8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5﹒9%至113﹒1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總額增長24﹒8%至32﹒9億元,營業利潤減少13﹒1%至 11﹒34億元; (二)經紀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總額減少19﹒1%至110﹒46億元,營業利潤減少36﹒8%至 49﹒25億元; (三)證券交易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總額增長53﹒4%至52﹒26億元,營業利潤增長6%至 24﹒04億元; (四)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及其他收入總額增長7﹒3%至40﹒4億元,營業利潤減少19﹒8%至 13﹒58億元; (五)其他(私募股權投資及戰略本金投資):收入及其他收入總額大幅增長15﹒5倍至66﹒8億元,營 業利潤大幅增長46﹒2倍至64﹒75億元; (六)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73﹒53億元;須於一年內償還之貸款為 1﹒28億元;淨資本為410﹒5億元;淨資產與負債總額比率為3﹒6倍。
發展概覽 - 於2011年9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保持並強化傳統中介型業務的市場領先地位; (二)注重增長及盈利能力,發展新興的資本中介型業務以及資本型業務; (三)強化國際業務平台,拓展全球業務; (四)利用整合的全方位服務平台以更好地服務客戶的需求; (五)強化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信息技術以及其他輔助職能; (六)通過吸引、激勵和保留高素質人才來強化競爭力。 - 2011年10月,集團發售新H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138﹒2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89﹒83億港元(65%)將用於設立或收購海外研究平台與銷售及交易網絡; (二)約41﹒46億港元(30%)將用作用於開發資本中介型業務,包括大宗經紀業務、結構性產品、固 定收益、外匯及商品業務;及 (三)約6﹒91億港元(5%)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 2011年11月,集團通過掛牌方式轉讓全資附屬公司華夏基金管理51%權益,其中31%已於2011 年8月完成掛牌,餘下20%股權之受讓價格為32億元人民幣。 - 2011年12月,集團以3﹒74億美元收購里昂證券及盛富證券各19﹒9%權益。2012年7月,終 止收購盛富證券19﹒9%權益,改為以3﹒1億美元收購里昂證券19﹒9%權益,並有權以9﹒42億美 元收購里昂證券餘下80﹒1%權益。2012年11月,訂立收購里昂證券餘下80﹒1%權益之協議。 2013年7月,集團完成收購里昂證券餘下80﹒1%權益(台灣業務除外,因監管限制)。集團以 2385萬美元出售台灣業務予賣方,並有權購回台灣業務(若兩年內台灣法規允許擁有台灣業務逾50%權 益)。因此,收購里昂證券餘下80﹒1%權益之代價調低至8﹒42億美元。 - 2013年5月,集團擬以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增持華夏基金10%權益至59%,其註冊資本為 2﹒38億元人民幣,主要經營業務為基金募集、銷售及資產管理;6月,收購代價定為16億元人民幣; 11月,以5﹒89億元人民幣進一步收購華夏基金3﹒2%權益。 - 2014年1月,集團以35﹒49億元人民幣收購深圳土地,作為發展總部基地。 - 2015年2月,集團以7﹒8億元(相等於每股$0﹒65)向李志達收購昆侖國際金融(08077) 12億股(佔其已發行股本60%),並以每股$0﹒65向昆侖國際金融餘下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建議,涉資 最多3﹒5億元,集團並擬維持昆侖國際金融現有業務及上市地位。 - 2016年1月,集團以3﹒45億元人民幣悉售中信房地產1﹒325%權益予股東中信股份(00267 ),預期出售虧損約7825萬元人民幣。 - 2017年11月,集團以4﹒51億元人民幣增持中信期貨6﹒53%權益至全資擁有,其從事商品及金融 期貨經紀、期貨投資諮詢、資產管理及基金銷售業務。 — 2019年1月,集團以134﹒6億元人民幣向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深:000987)收購廣州證券 股份全部權益,代價以每股16﹒62元人民幣,發行不多於8﹒1億股A股支付。廣州證券股份主要從事融 資融券、機構證券自營投資服務、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服務等。 - 2021年12月,集團以16﹒32億元人民幣向環球醫療(02666)收購若干基礎資產,包括相關租 賃物業的債權及附屬擔保權益等相關權利。出售完成後,集團會透過ABS計劃(資產支持證券購買計劃)以 將該等基礎資產證券化,並會指定環球醫療的全資附屬公司擔任該ABS計劃的資產服務機構,預期該等 ABS將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股本變化 - 2003年1月,發行4億股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 2011年10月,以每股$13﹒3,發行及配售9﹒95億股H股上市,另有9953萬股由A股轉為H 股;同月,以每股$13﹒3,超額配售7591萬股H股,另有759萬股由A股轉為H股。 - 2014年12月,擬發行不超過15億股H股。 - 2015年6月,以每股$18﹒0,配售6﹒4億股H股;同月,以每股$24﹒6,配售11億股H股。 — 2019年1月,以每股16﹒62元人民幣,發行不多於8﹒1億股A股。 - 2021年2月,擬10供不多於1﹒5股,發行不多於3﹒42億股H股;同月,擬10供不多於1﹒5股 ,發行11﹒18億股至15﹒97億股A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833﹐786﹐629 無限制流通A股 9﹐814﹐661﹐700 H股 2﹐278﹐327﹐700 ------------------------------- 總股本 12﹐926﹐776﹐029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中期息人民幣 0.24 或港元 0.2619629╱10╱24 28╱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475 或港元 0.5206503╱07╱24 26╱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9╱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49 或港元 0.53444303╱07╱23 30╱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9╱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54 或港元 0.632869830╱06╱22 28╱03╱22 12╱2022 10 供 1.5 股H股,供股價港元 17.6726╱01╱22 14╱01╱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19╱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4 08╱07╱21 18╱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4╱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5 29╱06╱20 19╱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2╱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