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1818。 - 集團成立於1992年,為光大集團全資持有之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匯金公司於2007年向集團注資並 成為集團控股股東;集團股份於201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13年1月,集團公布重組建議,集 團若干股本權益將由匯金公司注入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以實現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對集團的併表。 - 集團總部位於北京,截至2018年12月底,集團擁有1﹐252家分支機構,其中一級分行39家、二級 分行97家、營業網點(含異地支行、縣域支行、同城支行及分行營業部)1116家。
業績表現: - 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增長0﹒3%至124﹒64億元(人民幣;下同), 淨利息收入下跌6﹒8%至225﹒38億元,非利息收入增加2﹒5%至105﹒63億元, 信用減值損失下跌15﹒6%至84﹒88億元。 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底上升5﹒8%及4﹒6%,至42﹐684億元及40﹐347億元。 不良貸款率為1﹒25%,與去年底相若。 資本充足率及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5%及11﹒48%,分別較去年底下跌0﹒63個百分點及 0﹒5個百分點。 - 2024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5%至368﹒85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下跌6﹒7%,利息支出則下跌4﹒2%,淨利息收入下跌10﹒1%至966﹒66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68%收窄至1﹒45%,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74%收窄至1﹒54%;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1﹒8%至389﹒29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8﹒7%,去年佔 26﹒2%; (三)經營支出下跌0﹒8%至435﹒69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0﹒1%擴大至32﹒1%; (四)貸款減值準備下跌16﹒3%至378﹒16億元,不良貸款比率與去年相若,達1﹒25%; (五)客戶存款較去年下跌1﹒4%至40﹐357億元,客戶貸款則較去年上升3﹒9%至 38﹐577億元。貸存比率為95﹒6%,去年佔90﹒7%。
按業務劃分經營收入 2024年度 變動 2023年度 變動 (人民幣) (百萬元) (%) (%) (百萬元) (%) ----------------------------------------------- 公司銀行 50﹐811 37﹒5 -5﹒8 53﹐948 -6﹒4 零售銀行 55﹐105 40﹒6 -15﹒2 64﹐956 -1﹒6 金融市場 29﹐975 22﹒1 7﹒5 27﹐872 -0﹒6 其他 (296) -0﹒2 -71﹒6 (1﹐041) - ----------------------------------------------- 135﹐595 100﹒0 -7﹒0 145﹐735 -4﹒0
2024年度 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2020年度 其他財務資料 (%) (%) (%) (%) (%) ---------------------------------------------- 淨利差 1﹒45 1﹒68 1﹒93 2﹒07 2﹒20 淨利息收益率 1﹒54 1﹒74 2﹒01 2﹒16 2﹒29 資本充足比率* 14﹒13 13﹒50 12﹒95 13﹒37 13﹒90 一級資本充足比率* 11﹒98 11﹒36 11﹒01 11﹒41 11﹒75 流動性比率(人民幣) 83﹒42 76﹒71 74﹒44 75﹒58 66﹒07 流動性比率(外幣) 69﹒53 77﹒51 123﹒89 125﹒41 127﹒90 流動性覆蓋率 151﹒17 149﹒17 130﹒24 136﹒39 150﹒47 ---------------------------------------------- *用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計算
- 2023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下跌10%至359﹒81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3﹒9%,利息支出則上升12﹒3%,淨利息收入下跌5﹒4%至1074﹒8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93%收窄至1﹒68%,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2﹒01%收窄至1﹒74%;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0﹒1%至382﹒55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6﹒2%,去年佔 25﹒2%; (三)經營支出下跌2﹒9%至439﹒09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29﹒8%擴大至30﹒1%; (四)貸款減值準備下跌5﹒3%至451﹒55億元,不良貸款比率與去年相若,達1﹒25%;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上升4﹒5%及6﹒1%,至40﹐945億元及37﹐129億元。 貸存比率為90﹒7%,去年佔89﹒3%。 - 2022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3﹒6%至399﹒96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5﹒2%,利息支出則上升8﹒9%,淨利息收入上升1﹒3%至1136﹒55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2﹒07%收窄至1﹒93%,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2﹒16%收窄至2﹒01%; (二)非利息收入跌7﹒3%至382﹒1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5﹒2%,去年佔26﹒9%; (三)經營支出下跌0﹒7%至452﹒27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29﹒7%擴大至29﹒8%; (四)貸款減值準備下跌5﹒9%至476﹒68億元,不良貸款比率與去年相若,達1﹒25%;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上升6﹒6%及8%,至39﹐172億元及34﹐994億元。貸存 比率為89﹒3%,去年佔88﹒1%。 - 2021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8﹒4%至386﹒07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3﹒5%,利息支出則上升5﹒8%,淨利息收入上升1﹒3%至1121﹒55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2﹒2%收窄至2﹒07%,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2﹒29%收窄至2﹒16%;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28﹒4%至412﹒11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6﹒9%,去年佔 22﹒5%; (三)經營支出上升12﹒9%至455﹒4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28﹒2%擴大至29﹒7%; (四)貸款減值準備下跌5﹒1%至506﹒46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1﹒56%收窄至1﹒25%;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上升5﹒6%及10﹒1%,至36﹐757億元及32﹐394億元 。貸存比率為88﹒1%,去年佔84﹒5%。 - 2020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3%至378﹒24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5﹒4%,利息支出則上升2﹒5%,淨利息收入上升8﹒6%至1106﹒97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2﹒18%擴大至2﹒2%,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2﹒31%收窄至2﹒29%;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3﹒2%至320﹒08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2﹒4%,去年佔 23﹒3%; (三)經營支出上升4﹒8%至402﹒71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28﹒9%收窄至28﹒2%; (四)貸款減值準備升11﹒6%至533﹒53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1﹒56%收窄至1﹒38%;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上升15﹒3%及11﹒3%,至34﹐807億元及29﹐424億 元。貸存比率為84﹒5%,去年佔87﹒6%。 - 2019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1%至373﹒54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13﹒1%,利息支出則上升0﹒6%,淨利息收入上升30﹒4%至1019﹒18億 元。淨利差由去年1﹒91%擴大至2﹒18%,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97%擴大至2﹒31%; (二)非利息收入下跌3﹒7%至310﹒21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3﹒3%,去年佔 29﹒2%; (三)經營支出上升14%至384﹒29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0﹒5%收窄至28﹒9%; (四)貸款減值準備升39﹒1%至477﹒86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1﹒59%收窄至1﹒56%;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上升17﹒3%及12%,至30﹐179億元及26﹐441億元。 貸存比率為87﹒6%,去年佔91﹒8%。 - 2018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6﹒7%至336﹒59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5﹒1%,利息支出則上升8﹒2%,淨利息收入上升0﹒2%至610﹒43億元。淨 利差由去年1﹒32%擴大至1﹒5%,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52%擴大至1﹒74%;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58﹒8%至493﹒43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44﹒7%,去年佔 33﹒8%; (三)經營支出上升9﹒4%至337﹒06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3﹒5%收窄至30﹒5%; (四)貸款減值準備上升74﹒3%至343﹒45億元,不良貸款比率與去年相若,達1﹒59%;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上升13﹒2%及19﹒2%,至25﹐720億元及23﹐613億 元。貸存比率為91﹒8%,去年佔87﹒2%。 - 2017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4%至315﹒45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11﹒8%,利息支出則上升27﹒2%,淨利息收入下跌6﹒6%至609﹒5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59%收窄至1﹒32%,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1﹒78%收窄至1﹒52%;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6﹒8%至310﹒68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3﹒8%,去年佔 30﹒8%; (三)經營支出上升1﹒8%至308﹒0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2﹒1%擴大至33﹒5%; (四)貸款減值準備下跌10﹒9%至197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1﹒6%收窄至1﹒59%;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上升7﹒2%及13﹒1%,至22﹐727億元及19﹐808億 元。貸存比率為87﹒2%,去年佔82﹒6%。 - 2016年度,集團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7%至303﹒29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1﹒1%,利息支出則上升3﹒6%,淨利息收入下跌1﹒8%至652﹒88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2﹒01%收窄至1﹒59%,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2﹒25%收窄至1﹒78%;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8﹒1%至290﹒77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30﹒8%,去年佔 28﹒8%; (三)經營支出下跌6﹒5%至302﹒54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4﹒7%收窄至32﹒1%; (四)貸款減值準備升12﹒1%至221﹒11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1﹒61%收窄至1﹒6%; (五)客戶存款及客戶貸款分別較去年上升6﹒4%及18﹒7%,至21﹐209億元及17﹐516億元 。貸存比率為82﹒6%,去年佔74%。 - 2015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2%至295﹒28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6%,利息支出則下跌0﹒3%,淨利息收入上升14﹒1%至664﹒59億元。淨利 差由去年2﹒06%收窄至2﹒01%,淨利息收益率由去年2﹒3%收窄至2﹒25%; (二)非利息收入升31﹒2%至269﹒05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8﹒8%,去年佔26%; (三)經營支出上升7﹒8%至323﹒54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8﹒1%收窄至34﹒7%; (四)貸款減值準備升97﹒6%至197﹒24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1﹒19%擴大至1﹒61%;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分別為19﹐938億元及14﹐754億元。貸存比率為74%,去年底佔 71﹒2%。 - 2014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上升8﹒1%至288﹒83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11﹒5%,利息支出則上升9﹒3%,淨利息收入升14﹒5%至582﹒59億元; 。淨利差由去年1﹒96%擴大至2﹒06%,淨利息收益率亦由去年2﹒16%擴大至2﹒3%;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39﹒9%至205﹒12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6%,去年佔 22﹒4%; (三)經營支出上升13﹒4%至300﹒08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40﹒4%下調至38﹒1%; (四)貸款減值準備上升1﹒3倍至99﹒81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底0﹒86%擴大至 1﹒19%;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分別為17﹐853億元及12﹐714億元。貸存比率為71﹒2%,去年底佔 71﹒1%。 - 2013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升13﹒2%至267﹒15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15﹒5%,利息支出則上升28﹒9%,淨利息收入上升1﹒2%至508﹒62億元 。差由去年2﹒34%收窄至1﹒96%,淨利息收益率亦由去年2﹒54%收窄至2﹒16%;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49﹒5%至146﹒65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22﹒4%,去年佔 16﹒3%; (三)經營支出上升16﹒7%至264﹒73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7﹒8%上升至40﹒4%; (四)貸款減值準備下跌23﹒8%至43﹒36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底0﹒74%升至0﹒86%;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分別為16﹐053億元及11﹐421億元。貸存比率為71﹒1%,去年底為 69﹒9%。 - 2012年度,集團之股東應佔溢利升30﹒6%至235﹒91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業務狀況如下: (一)利息收入上升33﹒5%,利息支出則上升39﹒7%,淨利息收入上升27﹒4%至502﹒63億 元。淨利差由去年2﹒3%擴闊至2﹒34%,淨利息收益率亦由去年2﹒49%擴闊至2﹒54%; (二)非利息收入上升45﹒1%至98﹒07億元。非利息收入佔總經營收入16﹒3%,去年佔 14﹒6%; (三)經營支出上升24%至226﹒85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由去年39﹒6%上升至37﹒8%; (四)貸款減值準備上升66﹒4%至56﹒9億元,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0﹒64%上升至0﹒74%; (五)客戶存款及貸款分別為14﹐269億元及9973億元。貸存比率為69﹒9%,去年70﹒9%。
發展概覽 - 2013年12月,集團發售新H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約243﹒51億港元,將用於補充集團的核心資本 ,提高資本充足率,增強集團抵禦風險的能力和盈利能力,及支持業務發展。 - 2014年10月,集團擬以每股人民幣100元,發行不超過3億股優先股,集團控股股東中國光大 (集團)將認購其中1000萬股優先股,佔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0﹒02%。 - 2014年11月,財政部與集團控股股東中央匯金投資同意分別認購光大股份公司44﹒33%及 55﹒67%註冊資本,其中財政部將以光大總公司100%權益出資,中央匯金投資將以所持90億股光大 銀行股份、100%中國光大實業(集團)股份權益及自中國人民銀行受讓對光大總公司140﹒96億元債 資而共同設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而光大總公司將由國有獨資企業改制為股份公司。完成權出資。完成後,中 央匯金投資於集團之權益將增至54﹒46%。 - 2015年9月,集團以每股$4﹒8962向主要股東光大集團配售40億股H股,佔其經擴大後已發行股 本7﹒89%。 - 2018年9月,集團與中青旅控股及王道商業銀行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合資公司之註冊資 本總額為10億元人民幣,集團將以現金出資6億元人民幣以持有合資公司60%股權。 - 2020年7月,集團持90%權益之附屬公司光大金融租賃向中國飛機租賃(01848)收購7架連租約 波音B737-800飛機。該等飛機的市場評估價值為3﹒16億美元(約24﹒6億港元),而收購代價 將不低於市場評估價值。
股本變化 - 2013年12月,以每股3﹒98港元,發行及配售58﹒42億股H股上市,另有5﹒84億股由A股轉 為H股。 - 2014年1月,以每股3﹒98港元,超額配售4﹒02億股H股,另有4023萬股由A股轉為H股; 10月,以每股人民幣100元,發行不超過3億股可兌換A股優先股。 - 2015年9月,以每股4﹒8962港元,配售40億股H股。 - 2017年5月,以每股5﹒3283港元,配售58﹒1億股H股。 - 2019年1月,以每股人民幣100元,發行不超過5億股可兌換A股優先股。 - 2020年10月,因兌換58億元人民幣可換股債券而發行15﹒43億股A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16年6月,發行本金額300億元人民幣於2023年到期之可轉換為新A股債券。
股本分類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41﹐353﹐174﹐274 H股 12﹐678﹐735﹐500 ------------------------------- 總股本 54﹐031﹐909﹐774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173 或港元 0.18960566402╱07╱24 27╱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4╱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19 或港元 0.20793661226╱06╱23 24╱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6╱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201 23╱05╱22 25╱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30╱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21 02╱07╱21 26╱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8╱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214 09╱06╱20 27╱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8╱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