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332。 - 集團業務分部如下: (1)大南藥分部:研究、開發、製造和銷售中西成藥、化學原料藥、天然藥物、生物醫藥和化學原料藥中間 體; (2)大健康分部:研究、開發、製造和銷售飲料、食品、保健品等產品; (3)大商業分部:批發、零售和進出口西藥、中藥和醫療器械。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下降2﹒1%至224﹒73億元(人民幣; 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7%至18﹒21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之貨幣資金為 145﹒11億元,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分別為90﹒05億元及20﹒98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0﹒7%至749﹒9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下跌30﹒1%至28﹒3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減少10﹒2%至98﹒51億元,佔總營業額13﹒1%,利潤總額下降31﹒1% 至14﹒51億元; (二)大健康:營業額下降12﹒7%至97﹒17億元,佔總營業額13%,利潤總額減少23﹒4%至 13﹒84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上升3﹒3%至546﹒42億元,佔總營業額72﹒9%,利潤總額下跌9﹒2%至 8﹒38億元; (四)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3﹒03億元,銀行借款為132﹒61 億元。流動比率為1﹒48倍(2023年12月31日:1﹒55倍),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 以資產總額)為53﹒76%(2023年12月31日:53﹒3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7%至755﹒1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2﹒2%至40﹒5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增長4﹒2%至109﹒72億元,佔總營業額14﹒5%,利潤總額增加5﹒3%至 21﹒06億元; (二)大健康:營業額上升6﹒1%至111﹒31億元,佔總營業額14﹒7%,利潤總額微增0﹒1%至 18﹒06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上升7﹒3%至528﹒94億元,佔總營業額70%,利潤總額增長4﹒9%至 9﹒23億元; (四)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8﹒24億元,銀行借款為111﹒59 億元。流動比率為1﹒55倍(2022年12月31日:1﹒53倍),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 以資產總額)為55﹒33%(2022年12月31日:54﹒9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6%至707﹒8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6﹒6%至39﹒6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減少3﹒4%至105﹒27億元,佔總營業額14﹒9%,利潤總額則增長6﹒5% 至20億元; (二)大健康:營業額下降3﹒5%至104﹒9億元,佔總營業額14﹒8%,利潤總額則增加13%至 18﹒04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上升5﹒1%至492﹒87億元,佔總營業額69﹒6%,利潤總額增長23﹒4% 至8﹒8億元; (四)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08﹒05億元,銀行借款為106﹒76 億元。流動比率為1﹒5倍(2021年12月31日:1﹒6倍),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以資 產總額)為55%(2021年12月31日:52﹒6%)。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1﹒9%至690﹒1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增長27﹒6%至37﹒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上升5﹒9%至109﹒02億元,佔總營業額15﹒8%,利潤總額增長54﹒1% 至18﹒78億元; (二)大健康:營業額增加37﹒7%至108﹒72億元,佔總營業額15﹒8%,利潤總額增長5﹒1% 至15﹒96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增加8﹒4%至468﹒95億元,佔總營業額67﹒9%,利潤總額增長31﹒4% 至7﹒13億元; (四)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10﹒13億元,銀行借款為92﹒11億 元。流動比率為1﹒64倍(2020年12月31日:1﹒62倍),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以 資產總額)為52﹒6%(2020年12月31日:52﹒8%)。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5%至616﹒7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下降8﹒6%至29﹒1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減少12﹒7%至102﹒9億元,佔總營業額16﹒7%,利潤總額下降17﹒4% 至12﹒19億元; (二)大健康:營業額減少24﹒7%至78﹒94億元,佔總營業額12﹒8%,利潤總額下降8﹒1%至 15﹒19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上升1﹒8%至432﹒75億元,佔總營業額70﹒2%,利潤總額增加6﹒8%至 5﹒42億元; (四)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77﹒65億元,銀行借款為87﹒63億 元。流動比率為1﹒62倍(2019年12月31日:1﹒57倍),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以 資產總額)為52﹒8%(2019年12月31日:54﹒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53﹒8%至649﹒5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 應佔溢利則下跌7﹒3%至31﹒8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上升20﹒3%至117﹒89億元,佔總營業額18﹒1%,利潤總額增長6﹒6% 至14﹒76億元; (二)大健康:營業額增加10﹒5%至104﹒89億元,佔總營業額16﹒1%,利潤總額增長 93﹒9%至16﹒52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增加86﹒3%至425﹒04億元,佔總營業額65﹒4%,利潤總額增長 99﹒8%至5﹒08億元; (四)其他:營業額增加27﹒6%至1﹒7億元,利潤總額下跌21﹒9%至10﹒92億元; (五)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8﹒34億元,銀行借款為58﹒89億 元。流動比率為1﹒57倍(2018年12月31日:1﹒6倍),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以資 產總額)為54﹒32%(2018年12月31日:55﹒0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倍至422﹒3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增長66﹒9%至34﹒4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上升23﹒7%至97﹒96億元,佔總營業額23﹒2%,淨利潤增長25﹒1%至 13﹒59億元; (二)大健康:營業額增加10﹒7%至94﹒93億元,佔總營業額22﹒5%,淨利潤上升9﹒9%至 6﹒85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增加4﹒2倍至228﹒11億元,佔總營業額54%,淨利潤上升2﹒8倍至 1﹒93億元; (四)其他:營業額上升19﹒1%至1﹒33億元,淨利潤增長2﹒4倍至11﹒93億元; (五)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0﹒72億元,銀行借款為65﹒23億 元。流動比率為1﹒6倍(2017年12月31日:2﹒6倍),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以資產 總額)為55﹒05%(2017年12月31日:31﹒9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6%至209﹒5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36﹒7%至20﹒6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上升12﹒8%至79﹒21億元,淨利潤增長23%至10﹒86億元; (二)大健康:營業額增加10﹒4%至85﹒74億元,淨利潤上升44﹒2%至6﹒24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下降15﹒9%至43﹒47億元,淨利潤減少8﹒3%至5106萬元; (四)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團及合營企業新增2個省級工程中心,4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五)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4﹒96億元,銀行借款為4281萬元 。流動比率為2﹒6倍(2016年12月31日: 2﹒63倍),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以資 產總額)為31﹒97%(2016年12月31日:31﹒8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8%至200﹒3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增長16%至15﹒0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上升2﹒2%至70﹒19億元,淨利潤增長32﹒1%至8﹒83億元; (二)大健康:營業額為77﹒69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淨利潤增加10﹒7%至4﹒32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增加15﹒9%至51﹒71億元,淨利潤增長59﹒4%至5566萬元; (四)截至2016年12月31日,集團獲得臨床批件13件,生產批件9件;獲得授權的國內發明專利 48項、國外專利授權1個、實用新型2項、外觀設計18項;新增2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4個市 技術創新聯盟; (五)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7﹒56億元,銀行借款為5872萬元 。流動及速動比率分別為2﹒63倍及2﹒25倍(2015年12月31日:分別為1﹒44倍及 1﹒06倍),資產負債率(即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為31﹒83%(2015年12月31日: 45﹒28%)。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6%至191﹒2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亦上升8﹒9%至1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大南藥:營業額下跌1﹒1%至68﹒66億元,淨利潤減少9﹒5%至6﹒68億元。年內,分部共 有25家醫藥製造企業與機構,包括3家分公司,18家控股子公司和4家合營企業; (二)大健康:營業額增長9﹒5%至77﹒69億元,淨利潤上升14﹒7%至3﹒91億元; (三)大商業:營業額減少5﹒8%至44﹒6億元,淨利潤亦下降53﹒3%至3492萬元; (四)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8﹒38億元,銀行借款為6﹒69億元。 流動及速動比率分別為1﹒44倍及1﹒06倍(2014年:分別為1﹒47倍及1﹒04倍),資 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為45﹒28%(2014年12年31日:44﹒4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8%至18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 增長21﹒7%至11﹒9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製造業:營業額上升2﹒6%至142﹒44億元,凈利潤增長25﹒3%至10﹒64億元,毛利率 亦提升3﹒7個百分點至43﹒1%; (二)貿易業:營業額增加22﹒3%至45﹒09億元,凈利潤增長2﹒9倍至9260萬元,毛利率亦增 1﹒6個百分點至8﹒8%; (三)截至2014年12月31日,集團的醫藥零售網點共有35家,其中,主營中藥的「采芝林」藥業連 鎖店34家,盈邦大藥房1家; (四)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0﹒29億元,銀行借款為5﹒61億元。 流動及速動比率分別為1﹒47倍及1﹒04倍(2013年:分別為1﹒45倍及1倍),資產負債 率(即負債總值除以資產總值)為43﹒99%(2013年:42﹒6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6%至176﹒0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上升34﹒4%至9﹒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製造:營業額上升60﹒1%至138﹒88億元,淨利潤上升32﹒6%至8﹒49億元,毛利率微 跌0﹒5個百分點至39﹒4%; (二)貿易:營業額上升10%至36﹒86億元,淨利潤下跌32%至2383萬元,毛利率微跌0﹒6個 百分點至7﹒3%,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集團的醫藥零售網點共有36家,其中,主營中藥 的「采芝林」藥業連鎖店35家,盈邦大藥房1家; (三)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9﹒19億元,銀行借款5﹒18億元,流 動比率為1﹒45倍,速動比率為1倍,資產負債率(負債總值除資產總值)為42﹒67% (2012年:38﹒73%)。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1﹒3%至82﹒2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上升37﹒5%至3﹒9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製造:營業額上升79﹒2%至46﹒45億元,淨利潤上升55%至2﹒28億元,毛利率下跌 1﹒4個百分點至43﹒3%; (二)貿易:營業額上升25﹒9%至35﹒56億元,淨利潤上升2%至1305萬元,毛利率微跌0﹒8 個百分點至5﹒9%,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的醫藥零售網點共有47家,其中,主營中藥 的「采芝林」藥業連鎖店46家,盈邦大藥房1家; (三)其他貿易:營業額上升19﹒3%至2759萬元,淨利潤上升12%至2﹒77億元; (四)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7﹒22億元,銀行借貸8247萬元,速動 比率為1﹒18倍(2011年:1﹒67倍),流動比率為1﹒85倍(2011年:2﹒65倍)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值除資產總值)為32﹒25%(2011年:19﹒71%)。 - 2011年度,按中國會計準則,集團營業收入上升21﹒3%至54﹒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淨利潤增加7﹒6%至2﹒8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製造:營業額上升15﹒7%至25﹒92億元,淨利潤增長9﹒3%至1﹒53億元; (二)醫藥貿易:營業額增長20﹒1%至20﹒64億元,淨利潤增加19﹒3%至1249萬元,於 2011年12月31日,集團的醫藥零售網點維持52家,其中,主營中藥的「采芝林」藥業連鎖店 51家,盈邦大藥房1家; (三)其他貿易:營業額上升49﹒6%至7﹒61億元,淨利潤下跌89﹒8%至18萬元; (四)年內,集團共取得藥品生產批件4個,申請發明專利18項,獲得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6項; (五)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56億元,銀行借款1﹒45億元,均為短 期借款。流動比率為2﹒65倍,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值╱資產總值)為19﹒71%(2010年 12月31日:18﹒68%)。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5﹒8%至44﹒0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30﹒1%至2﹒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20﹒1%至12﹒15億元,毛利率上升1個百分點至27﹒6%,因產品價格穩定以 及銷售增長,加上單位生產成本降低; (二)製造:營業額增長12﹒3%至21﹒89億元,稅後利潤增長2﹒1倍至1﹒39億元; (三)醫藥貿易:營業額12﹒7%至17﹒06億元,稅後利潤增長15﹒6%至1224萬元;年內,集 團貿易業務的毛利率下跌0﹒4個百分點至7﹒6%;醫藥零售網點共有52家,其中,主營中藥的 「采芝林」藥業連鎖店51家,盈邦大藥房1家; (四)其他貿易:營業額49﹒4%至5﹒08億元,稅後利潤減少22﹒9%至146萬元; (五)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96億元,短期銀 行借款為3887萬元,資產負債率(按負債總值╱資產總值計算)為18﹒7%,流動比率為3倍, 速動比率為2倍,存貨周轉率為4﹒85次。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0﹒2%至38﹒0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18﹒2%至2﹒1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製造:營業額上升6﹒2%至19﹒49億元,稅後利潤大幅上升至4440萬元。年內,集團共申請 發明專利16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7項; (二)醫藥貿易:營業額增長5﹒9%至15﹒13億元,稅後利潤增長42﹒7%至1059萬元。於 2009年12月31日,集團醫藥零售網點共有67家,其中,主營中藥的「采芝林」藥業連鎖店 66家,盈邦大藥房1家; (三)其他貿易:營業額上升82%至3﹒4億元,經營業績轉虧為盈,經營溢利189萬元; (四)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67億元;銀行借 款為6337萬元,均為短期借款;資產負債率(按負債總值╱ 資產總值計算)為19﹒4%;流動 比率為2﹒72倍。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下跌70﹒9%及43﹒2%,至34﹒51億元(人民幣; 下同)及1﹒8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製造業務:營業額下跌22﹒6%至18﹒35億元,經營溢利下跌85﹒2%至4518萬元; (二)批發業務:營業額下跌98﹒3%至13﹒49億元,經營溢利下跌92﹒2%至1228萬元; (三)零售業務:營業額下跌61﹒3%至1﹒37億元,經營溢利下跌35﹒7%至629萬元; (四)進出口業務:營業額下跌11%至1﹒3億元,經意溢利上升15%至487萬元; (五)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66億元;集團資產負債率(按負債總值除 以資產總值計算)為22﹒8%,去年為46﹒2%。
發展概覽 - 2002年7月,集團持有92﹒8%的附屬公司廣州拜迪以代價2980萬元人民幣購買中國廣東省廣州市 番禺區鐘村鎮謝村市廣路旁一土地。 - 2004年2月,集團同意以代價367萬元收購盈邦公司51%股權,盈邦主要從事醫藥原料、成藥及醫療 器械的銷售業務。 - 2004年7月,集團表示按中國會計準則編製的財務資料預測,集團預期2004年上半年度淨利潤將下降 50%以上。 - 2004年8月,集團以4448萬元人民幣代價收購廣州漢方額外35%股權,收購完成後,集團持有廣州 漢方之權益將增至70﹒04%,廣州漢方為集團之主要研發機構,主要從事研發中成藥。 - 2004年11月,集團表示同興藥業以總代價1﹒69億元人民幣收購王老吉經認購擴大後註冊資本 48﹒05%,認購完成後,集團於王老吉之權益將下降至48﹒05%。王老吉主要從事在中國生產、加工 及銷售中藥產品及保健產品。 - 2006年2月,集團與王老吉及白雲山共同成立廣州醫藥足球俱樂部,主要經營中國廣州一隊職業足球隊, 分別佔42﹒5%、7﹒5%及50%。註冊資本為2000萬元人民幣(約1923萬港元),集團出資 850萬元人民幣(約817萬港元)。王老吉為集團持48﹒05%權益之公司,白雲山則為集團控股股東 持有44﹒32%權益之公司,故兩者均為關連公司。 - 2006年3月,集團宣布每持有10股A股的股東將獲轉送3股非流通股股份。集團原己發行A股共 7800萬股,此項計劃將涉轉讓股共2340萬股份。項目完成後,A股數目將由原佔總股本之9﹒62% 增至12﹒5%,而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將佔60﹒38%。 - 2006年7月,集團以總代價3681萬元人民幣(約3574萬港元)增持附屬公司中一藥業9﹒64% 權益。收購完成後,中一藥業將成為集團全資附屬公司。中一藥業主要從事中成藥製造。 - 2007年1月,集團以代價2330萬元人民幣(約2262萬港元)增持廣州漢方現代中藥研究開發 26﹒04%權益至99﹒02%。完成後,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廣州環葉製藥之業務將注入廣州漢方,集團持 廣州漢方之權益將增至99﹒24%。廣州漢方從事中成藥製造,並為集團將提取技術應用於中藥之技術研發 平台,而廣州環葉之業務則為透過應用於中藥之提取技術,製造及銷售天然植物原料藥。集團相信通過合併, 將可結合雙方之優勢及資源,而產生協同作用。 - 同月,集團兩間附屬公司廣州敬修堂藥業及廣州潘高壽藥業以總代價5996萬元人民幣(約6014萬港元 )悉售所持集團另一附屬公司廣州醫藥7﹒838%權益予Alliance BMP,預期所得收益約 8300萬元。Alliance BMP同意額外注資4﹒85億元人民幣(約4﹒87億港元)予廣州醫 藥,並將持有該公司50%權益,而集團佔廣州醫藥權益將由90﹒09%減至50%。Alliance BMP之股東包括於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國際保健化妝品集團Alliance Boots,及於美國納 斯達克上市為進軍中國市場之西方醫藥企業提供服務之北京美華醫藥。出售將允廣州醫藥引入 Alliance Boots之管理經驗、產品研發、技術及專業知識,以及北京美華之營銷技術。 - 2012年3月,集團進行業務重組如下: (一)與廣州白雲山製藥(深:000522)訂立合併協議,向白雲山股東提出以每0﹒95股集團A股或 11﹒5元人民幣交換1股白雲山A股建議,集團控股股東廣州醫藥集團現持有白雲山35﹒58%權 益,集團將向廣州醫藥集團發行1﹒59億股A股,其餘收購代價最多為34﹒9億元現金或發行 2﹒87億股A股; (二)以4﹒22億元人民幣,向廣州醫藥集團收購一系列位於廣州之物業、388個註冊中成藥商標、保聯 拓展全部權益及廣州百特醫療用品12﹒5%權益,代價以每股12﹒1元人民幣,發行3484萬股 A股支付。物業總建築面積34﹐907平方米,保聯拓展主要從事藥品進出口業務,百特醫療用品主 要從事各類透析輸液、消毒劑及設備的製造及銷售,以及其他相關藥用輸液及醫療產品的儲存及遞送。 - 2013年8月,集團已更改名稱為「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Guangzhou Baiyunshan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Co﹒ Ltd﹒」,前稱為 「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Guang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 2015年5月,集團注資4650萬元人民幣予廣州白雲山醫院,以取得其51%權益。 - 2015年7月,集團以1﹒6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廣藥集團收購廣州醫藥研究總院全部權益,並償還 7000萬元人民幣貸款。該公司從事研發醫藥新產品、飼養及銷售實驗動物及醫藥產品質量檢測。 - 2015年8月,集團擬與濟寧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成立合作公司,投資醫療投資以及醫療行業之管理 、服務,醫療機構基礎設施投資、經營及管理以及醫療設備租賃。集團將持有合作公司33%權益,投資約 10億元人民幣。 - 2017年1月,集團以8億元人民幣認購雲南鴻翔一心堂藥業(深:002727)發行之新A股,佔其經 擴大後已發行股本6﹒92%。 - 2017年12月,集團以10﹒94億元人民幣(約13﹒01億港元)增持廣州醫藥30%權益至80% 。該公司主要從事藥物、生物產品、保健食品及醫療器材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務。 — 2018年12月,集團以13﹒89億元人民幣(約15﹒84億港元)向母公司廣藥集團收購王老吉系列 商標。集團亦與廣藥集團簽訂業績補償協議,倘若截至2021年12月止3個年度營運商標產生許可費收入 之80%扣除相關支出少於4﹒87億元人民幣(約5﹒55億港元),廣藥集團將補償予集團。 - 2021年3月,集團建議分拆廣州醫藥以H股形式於香港聯交所上市,該公司主要從事各類醫藥產品的分銷 及零售,以及向合作夥伴提供供應鏈服務。2023年12月,集團終止分拆廣州醫藥到境外上市,並改為建 議將該公司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 2023年3月,集團出資9﹒99億元人民幣設立的廣州廣藥基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人民幣3﹒34億元 參與設立沃博聯廣藥(廣州)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合夥期限為10年,該基金主要聚焦生物醫藥健康領域的股 權投資。 - 2024年8月,集團的合夥基金廣州廣藥產投生物醫藥創業投資基金引入新合夥人廣州國企創新基金出資 3億元人民幣,集團於廣州廣藥產投生物醫藥創業投資基金出資額由6﹒9億元人民幣縮減至3﹒9億元人民 幣。完成後,集團持有廣州廣藥產投生物醫藥創業投資基金權益由69%減至30%。該基金主要投向具備核 心技術及良好成長性的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醫藥健康項目。
股本變化 - 1997年10月,以每股1﹒65港元,發行2﹒2億股H股上市。 - 2001年1月,以每股9﹒8元人民幣,配售7800萬股A股。 - 2012年3月,以每股12﹒1元人民幣,發行3484萬股A股。 - 2015年1月,以每股23﹒56元人民幣,發行3﹒31億股A股;同月,因僱員股份配發計劃,以每股 23﹒56元人民幣,發行386萬股A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無限制流通A股 1﹐405﹐890﹐949 H股 219﹐900﹐000 ------------------------------- 總股本 1﹐625﹐790﹐949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中期息人民幣 0.4 或港元 0.442215╱10╱24 30╱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749 或港元 0.822713╱06╱24 15╱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18╱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732 或港元 0.812614╱06╱23 17╱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19╱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687 或港元 0.80510╱06╱22 18╱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18╱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538 或港元 0.654721╱06╱21 18╱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5╱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589 或港元 0.644915╱07╱20 31╱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2╱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