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600938。 - 集團為中國最大之海上原油及天然氣生產商,亦為全球最大之獨立油氣勘探及生產集團之一,主要業務為勘 探、開發、生產及銷售石油和天然氣。 - 集團主要在中國海上從事原油、天然氣及其他石油產品的勘探、開發、生產與銷售活動。 - 集團在中國海上擁有四個主要產油地區:渤海灣、南海西部、南海東部和東海,資產分布遍及亞洲、非洲、北 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及歐洲。
業績表現: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0﹒9%至4205﹒06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11﹒4%至1379﹒3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上升13﹒3%至1051﹒25億元,分部利潤增長12﹒9%至 1375﹒92億元;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下跌2﹒6%至3148﹒33億元,分部利潤減少5﹒6%至39﹒54億元; (三)油氣淨產量增長7﹒2%至7﹒27億桶油當量,銷量上升9%至7﹒12億桶油當量;石油液體實現 價格下降1﹒6%至76﹒75美元╱桶;天然氣實現價格減少3﹒3%至7﹒72美元╱千立方英尺 ; (四)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12﹒84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 813﹒27億元。資本負債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10﹒9%( 2023年12月31日:15﹒2%)。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1﹒3%至4166﹒0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12﹒6%至1238﹒43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減少8﹒8%至927﹒51億元,分部利潤下跌11﹒7%至1219﹒12億 元;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上升1%至3233﹒61億元,分部利潤增加94%至41﹒89億元; (三)油氣淨產量增長8﹒7%至6﹒78億桶油當量,銷量上升8﹒2%至6﹒53億桶油當量;石油液體 實現價格下降19﹒3%至77﹒96美元╱桶;天然氣實現價格減少7%至7﹒98美元╱千立方英 尺; (四)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34﹒39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 1101﹒02億元。資本負債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15﹒2%( 2022年12月31日:18﹒3%)。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1﹒6%至4222﹒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1倍至 1417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增加5﹒7%至1016﹒7億元,分部利潤增長1倍至1381﹒07億元;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上升1﹒1倍至3201﹒3億元,分部利潤增加2﹒7%至21﹒59億元; (三)油氣淨產量增長8﹒9%至6﹒24億桶油當量,銷量上升9﹒3%至6﹒04億桶油當量;石油液體 實現價格增長42﹒3%至96﹒59美元╱桶;天然氣實現價格增加23﹒5%至8﹒58美元╱千 立方英尺; (四)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56﹒33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 1259﹒62億元。資本負債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18﹒3%( 2021年12月31日:21﹒9%)。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8﹒4%至2461﹒1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1﹒8倍至703﹒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下降25﹒3%至961﹒85億元,分部利潤則增長1﹒8倍至686﹒87億 元;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上升4﹒7倍至1493﹒9億元,分部利潤增加10﹒7倍至21﹒02億元; (三)油氣淨產量增長8﹒5%至5﹒73億桶油當量,銷量上升9﹒2%至5﹒52億桶油當量;石油液體 實現價格增長65﹒7%至67﹒89美元╱桶;天然氣實現價格增加12﹒6%至6﹒95美元╱千 立方英尺; (四)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14﹒32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 1282﹒22億元。資本負債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21﹒9%( 2020年12月31日:24﹒9%)。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33﹒4%至1553﹒7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59﹒1%至249﹒5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下降28﹒3%至1288﹒47億元,分部利潤下跌58﹒7%至248﹒95 億元;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減少50﹒3%至263﹒62億元,分部利潤下降88﹒2%至1﹒79億元; (三)油氣淨產量增長4﹒3%至5﹒28億桶油當量,銷量上升3﹒7%至5﹒06億桶油當量;石油液體 實現價格下降35﹒3%至40﹒96美元╱桶;天然氣實現價格減少1﹒6%至6﹒17美元╱千立 方英尺; (四)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40﹒19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 1362﹒3億元。資本負債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24﹒9%( 2019年:26﹒1%)。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2﹒4%至2331﹒9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5﹒9%至610﹒4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增加2﹒9%至1796﹒54億元,分部利潤上升11﹒8%至602﹒96億 元;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增加0﹒9%至530﹒93億元,分部利潤下降19﹒9%至15﹒17億元; (三)油氣淨產量增長6﹒6%至5﹒07億桶油當量,銷量上升7%至4﹒88億桶油當量;石油液體實現 價格下降5﹒8%至63﹒34美元╱桶;天然氣實現價格下降2﹒2%至6﹒27美元╱千立方英尺 ; (四)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36﹒79億元,帶息負債為 1572﹒29億元,資本負債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26%( 2018年12月31日:25﹒3%)。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21﹒8%至2269﹒6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1倍至526﹒8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增長22﹒1%至1739﹒23億元,分部利潤上升1﹒3倍至539﹒48億 元;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增長20﹒6%至526﹒1億元,分部利潤上升1﹒3倍至18﹒94億元; (三)油氣淨產量達4﹒75億桶油當量,上升1%;銷量微升0﹒2%至4﹒53億桶油當量;石油液體實 現價格上升27﹒7%至67﹒22美元╱桶;天然氣實現價格上升9﹒8%至6﹒41美元╱千立方 英尺; (四)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4﹒32億元,帶息負債為 1395﹒21億元,資本負債比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25﹒1%( 2017年12月31日:25﹒8%)。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7﹒2%至1863﹒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37﹒7倍至246﹒7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增加23﹒9%至1424﹒29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利潤 238﹒63億元。油氣銷售收入1518﹒88億元,增長25﹒2%;銷量下跌1﹒3%至 4﹒52億桶,實現石油液體價格上升27﹒2%至52﹒65美元╱桶,實現天然氣價格增長7%至 5﹒84美元╱千立方英尺。桶油作業費增加5﹒9%至53﹒6元╱桶油;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上升40﹒8%至436﹒18億元,分部利潤增加23﹒2%至8﹒08億元; (三)年內,實現油氣淨產量4﹒7億桶油當量,下降1﹒4%;中國海域產量減少2﹒7%至3﹒03億桶 油當量; (四)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5﹒72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 1322﹒5億元,資本負債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25﹒8% (2016年:28﹒2%)。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14﹒6%至1464﹒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96﹒9%至6﹒3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下跌16﹒3%至1149﹒35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3﹒46億 元。油氣銷售收入1213﹒25億元,下降17﹒2%;銷量下跌4﹒5%至4﹒58億桶,實現石 油液體價格下跌19﹒3%至41﹒4美元╱桶,實現天然氣價格下降14﹒6%至5﹒46美元╱千 立方英尺。桶油作業費下降14﹒9%至50﹒6元╱桶油;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減少8﹒3%至309﹒86億元,分部利潤下跌25﹒4%至6﹒56億元; (三)年內,實現油氣淨產量4﹒77億桶油當量,下降3﹒8%;中國海域產量減少3﹒8%至3﹒11億 桶油當量; (四)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7﹒35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 1504﹒76億元,資本負債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28﹒2%( 2015年:29﹒9%)。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37﹒6%至1714﹒3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66﹒4%至202﹒4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下跌34﹒1%至1372﹒43億元,分部利潤下降71﹒4%至156﹒95 億元。油氣銷售收入1465﹒97億元,下降32﹒8%;銷量上升15﹒5%至4﹒8億桶,實現 石油液體價格下跌46﹒6%至51﹒27美元╱桶,實現天然氣價格微跌0﹒8%至6﹒39美元╱ 千立方英尺。桶油作業費同比大幅下降20﹒9%至59﹒4元╱桶油;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減少48﹒5%至337﹒77億元,分部利潤下跌10﹒6%至8﹒79億元; (三)年內,實現油氣淨產量4﹒96億桶油當量,增長14﹒6%;中國海域產量增幅達20﹒2%至 3﹒23億桶; (四)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18﹒67億元。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3﹒9%至2746﹒3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6﹒6%至601﹒9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下降3﹒3%至2391﹒21億元,佔總營業額87﹒1%,分部溢利下降 1﹒9%至702﹒26億元;其中石油銷售額下降5﹒1%至2009﹒91億元,石油銷量增長 4﹒2%至3﹒41億桶,售價下跌8﹒2%至96﹒04美元╱桶;天然氣銷售額增長17﹒9%至 172﹒19億元,天然氣銷售增長6﹒6%至4350億立方英尺,售價上升11﹒4%至6﹒44 美元╱千立方英尺;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下降9﹒8%至502﹒63億元,分部溢利上升7﹒3%至9﹒83億元; (三)年內,實現淨產量4﹒33億桶油當量,增長5﹒1%;海外產量貢獻比率也由去年度36﹒2%增加 至37﹒8%; (四)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49﹒18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 1053﹒83億元。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5﹒4%至2858﹒5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11﹒4%至564﹒6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勘探及生產:營業額增長15﹒3%至2298﹒57億元,佔總營業額80﹒4%。其中石油銷售額 增長16﹒5%至2118﹒38億元,石油銷量增長25﹒3%至3﹒27億桶,售價下跌5﹒3% 至104﹒6美元╱桶;天然氣銷售額增長12﹒8%至146﹒07億元,天然氣銷售增長 14﹒6%至4080億立方英尺,售價微升0﹒2%至5﹒78美元╱千立方英尺; (二)貿易業務:營業額增長9﹒7%至557﹒16億元,分部利潤增長3﹒1倍至9﹒16億元; (三)年內,實現淨產量4﹒12億桶油當量,增長20﹒2%;海外產量貢獻比率也由去年度22%增加至 36﹒2%; (四)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43﹒18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 820﹒11億元。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8%至2476﹒2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 9﹒3%至636﹒9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油氣銷售:營業額上升2﹒9%至1947﹒74億元,總銷量上升2﹒7%至3﹒23億桶油當量。 其中原油銷售增長2﹒9%至1818﹒25億元,銷量增長4﹒6%至2﹒61億桶,售價上升 0﹒7%至110﹒48美元╱桶;天然氣銷售上升3%至129﹒49億元,銷量減少5﹒8%至 3560億立方英尺,售價上升12%至5﹒77美元╱千立方英尺;天然氣銷售增長因中國海域崖城 13-4氣田投產,以及市場需求上升; (二)貿易收入:營業額增長0﹒6%至507﹒71億元; (三)年內,集團凈產量上升3﹒2%至3﹒42億桶油當量,其中中國產量增長1﹒9%至2﹒67億桶油 當量,海外產量上升7﹒9%至7540萬桶油當量; (四)勘探費用增加73﹒3%至90﹒43億元,因集團加大中國海域勘探力度的政策; (五)年內,集團上繳的特別收益金為262﹒93億元,減少17﹒8%,主要是受益於中國政府從 2011年11月起將特別收益金起征點由40美元提高至55美元; (六)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有帶息負債578﹒86億元,資本負債率為15﹒7%(以帶息債 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2011年:12﹒6%)。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3﹒8%至2409﹒4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9﹒1%至702﹒5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油氣銷售:收入上升29﹒5%至1892﹒79億元,其中原油營業額上升30﹒4%至 1767﹒03億元,銷量減少2﹒9%至2﹒49億桶,價格增長40﹒8%至109﹒75美元╱ 桶;集團淨產量3﹒32億桶油當量,增長0﹒7%,中國海域產量減少0﹒6%至2﹒62億桶,海 外則增加5﹒9%至6990萬桶;天然氣營業額增長18﹒9%至125﹒76億元,銷量上升 8﹒8%至3780億立方尺,售價增長14﹒7%至5﹒15美元╱千立方英尺; (二)貿易:收入增長55﹒5%至504﹒69億元; (三)作業費總額增多16﹒7%至182﹒64億元,桶油作業費增多18%至58﹒2元╱桶油當量,主 要因供應商服務及原材價格持續上漲; (四)年內,集團上繳的特別收益金為319﹒82億元,增多80﹒6%,是因為中國海域的實現油價在年 內大幅上升所致。中國政府從2011年11月起將特別收益金起征點由40美元提高至55美元,預 計未來支付特別收益金將有所減少; (五)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全部帶息負債為379﹒95億元,負債率為12﹒6%(帶息負債 佔帶息負債加股東權益計算)。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74%至1830﹒5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84﹒5%至544﹒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營業額上升是因為全年產銷量增長以及平均實現油價上升; (二)油氣銷售收入上升77﹒7%至1491﹒19億元;貿易收入增長56﹒4%至324﹒46億元; 其他收入上升1﹒8倍至14﹒89億元; (三)年內,集團實現淨產量3﹒29億桶油當量,其中中國海域的產量為2﹒63億桶油當量,海外淨產量 6600萬桶油當量;原油銷售量為2﹒63億桶,上升40﹒6%,平均實現價格上升28%至 77﹒59美元╱桶;天然氣總銷量增長56﹒8%至3795﹒95億立方英尺,平均價格增長 6﹒5%至4﹒27美元╱千立方英尺; (四)年內,集團作業費總額上升29﹒7%至162﹒04億元,桶油作業費為49﹒3元╱桶油當量,下 降了10%,其中中國海域的桶油作業費為44﹒7元╱桶油當量,下降9﹒5%,是因為在產油氣田 產量增加帶來的規模效應;海外桶油作業費為67﹒7元╱桶油當量,下降了16﹒3%,是因為海外 低作業成本油氣田產量比重上升以及新收購油氣田桶油作業成本水準較低; (五)2010年,集團資本性資投資295﹒1億元,下跌25﹒1%,主要由於在建項目數量減少; (六)至2010年末,集團帶息負債為333﹒5億元,以帶息負債佔帶息負債加股東應佔權益計算的負率 率為13﹒4%。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及股東應佔應佔溢利分別下跌16﹒5%及33﹒6%,至1051﹒95億元 (人民幣;下同)及294﹒8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下跌原因主要是國際油價跌幅較大,上繳的石油特別收益金下降60﹒8%至63﹒57億元; (二)油氣銷售:收入減少16﹒8%至839﹒14億元,主要源於全年平均實現油價較去年大幅下降。年 內,集團原油平均價格為60﹒61美元╱桶,下跌32﹒2%,銷量增長22﹒4%至1﹒87億桶 ;天然氣平均價格為4﹒01美元╱千立方英尺,上升4﹒7%,銷量增加4﹒8%至4170萬桶油 當量; (三)年內,集團生產作業費增加25%至124﹒9億元,桶油作業費亦增加6﹒6%至54﹒8元╱桶油 當量。其中,中國海域的桶油作業費為49﹒4元╱桶油當量,上升10﹒5%,主要由於進行海上作 業裝備升級以及在產油氣田作業量增加。海外的桶油作業費為80﹒9元╱桶油當量,下跌194%, 主要得益於年內海外新投產油氣田的桶油作業成本水準較低; (四)貿易收入減少9﹒6%至207﹒52億元,其他收入亦減少75﹒7%至5﹒29億元; (五)集團油氣淨產量達2﹒28億桶油當量,較去年增長17﹒2%; (六)集團帶息負債為186﹒92億元,帶息負債加股東權益的負債率為9﹒7%。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8﹒9%至1259﹒7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42%至443﹒7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油氣銷售:收入上升38﹒1%至1008﹒31億元,收入增長主要源於全年較高平均實現油價及持 續上漲的產銷量。年內,集團原油平均價格為89﹒39美元╱桶,上升34﹒9%,銷量增長 13﹒4%至1﹒53億桶;天然氣平均實現價格為3﹒83美元╱千立方英尺,上升16﹒1%,銷 量增長14﹒7%至3980萬桶油當量; (二)年內,集團生產作業費上升24﹒3%至99﹒9億元,桶油作業費為51﹒4元╱桶油當量,增長 8﹒7%。其中,中國海域桶油作業費上升15﹒8%至44﹒7元╱桶油當量,作業費上升主要源於 投入維護成本的增加,供應商服務及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海外的桶油作業費100﹒3元╱桶油當 量,下降4﹒2%,作業費下降主要是2008年度人民幣對美元持續升值;另勘探費用下降0﹒7% 至34﹒1億元; (三)貿易收入增長32%至229﹒67億元;其他收入上升6﹒5倍至21﹒79億元; (四)集團於2009年將有10個項目投產,包括尼日利亞OML130項目及印度尼西亞東固項目;另在 建項目超過20個; (五)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7﹒62億元,帶息負債為138﹒81 億元;負債率(以帶息債務佔帶息債務加股東權益的比例計算)為8%。
發展概覽 - 集團主要股東中國海油現正進行一個項目,以在華南地區廣東省建立中國首個液化天然進口設施。中國海油已 承諾持有該項目所有權益的33%,並授予集團一項選擇權,以收購中國海油於該項目的權益。其他夥伴包括 香港電燈(00006)及中華煤氣(00003),各佔所有權益的3%。 - 集團只通過中國全資子公司中國石油(中國)在國內市場銷售原油及天然氣,在國際市場銷售原油則由集團在 新加坡的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新加坡)進行。 - 集團部分的勘探與生產作業是通過石油產品分成合同進行的。截至2000年9月底,集團有八個石油產品分 成合同處於生產開發階段,21個處於勘探階段。 - 2001年8月,集團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簽訂一份收購協議,集團將以代價4500萬美元收購總公司於 中國東海西湖凹陷地區的一些石油及天然氣國中的權益。 - 2002年1月,集團之全資附屬公司CNOOC Southeast Asia Ltd﹒訂立一項股份 購買協議,以45﹒63億元購入Repsol YPF,S﹒A﹒轄下九間附屬公司之股份及其所欠負之公 司間貸款,該九間附屬公司合共持有印尼離岸及陸上合同區於石油及天然氣產品分成及技術支援合同之作業及 非作業權益組合,而集團則為協議所負責任之擔保人。 - 2003年3月,集團以48億元收購英國天然氣在哈薩克斯坦裡海北部項目8﹒33%權益,同年5月,集 團表示已終止收購在哈薩克斯坦裡海北部項目部分權益協議。 - 2003年9月,集團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向總公司以代價4﹒25億元收購中海財務31﹒8%權 益,中海財務為一家非銀行財務公司。 - 2005年6月,集團以每股67美元之代價,現金收購優尼科的股份,從而與優尼科合併,涉資約185億 美元。集團相信合併後將於亞洲能源市場取得領先地位,並可以於中國液化天然氣市場的發展中取得發揮。合 併後集團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提高一倍以上,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將增加約80%,約達40億桶當量。優尼 科目前已探明石油及天然氣儲量約70%位於亞洲和里海地區。預期合併後,石油及天然氣儲量搭配將趨於均 衡,石油儲量將約佔總儲量53%,天然氣儲量將約佔47%;8月,項目宣布失敗,集團稱主要由於美國之 政治環境影響。 - 2005年12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海油訂立不競爭承諾協議,內容包括: (一)中國海油可在集團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從事某些受制於不競爭承諾下之業務; (二)集團將獲授一項選擇權,向中國海油收購該項同意所涉及之業務。另外,集團亦與中國海油修訂現有持 續關連交易之上限,訂為2005年度提升至72﹒18億元人民幣。 - 2006年1月,集團以總代價22﹒68億美元(約176﹒9億港元)向南大西洋石油收購尼日利亞的 Akpo深海油田權益。4月,收購代價增至26﹒92億元(約210億港元)。 - 2006年1月,集團公布2006年度之經營策略,淨產量預計目標為1﹒68-1﹒7億桶油當量,中國 海域之淨產量預計目標約為1﹒48-1﹒49億桶油當量。集團預計於2006年和2007年中國海域將 有16個開發項目投產。此外,集團預計全年勘探投資將達4﹒55億美元(約35﹒49億港元),增加 72%;全年開發投資上升30%至25﹒9億美元(約202億港元),資本支出預算將達30﹒6億美元 (約238﹒7億港元),上升35%。 - 2006年4月,集團以每股$6﹒15,配售22﹒73億股,集資淨額137﹒8億元,將用作尼日利亞 海上石油開採許可證OML130之資本開支,及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 2010年3月,集團以31億美元(約240億港元)收購Bridas Corporations 50%權益。該公司透過持40%權益之Pan American Energy LLC於阿根廷、玻利 維亞及智利從事油氣勘探與生產業務。完成後,集團之探明儲量及平均日產量將分別增加3﹒18億桶油量及 46﹐000桶油當量。 - 2010年11月,集團持50%權益之Bridas Corporations將以總代價70﹒59億 美元(約548﹒07港元)增持Pan American Energy LLC(PAE)60%權益 至全資持有。集團將出資24﹒71億美元(約191﹒82億港元)以支付部份代價。PAE主要在南美州 Southern Cone從事油氣勘探生產活動。 - 2011年7月,集團以總代價21億美元(約164億港元)收購多倫多上市公司OPTI Canada Inc﹒全部權益,其持有位於阿爾伯塔省阿薩巴斯卡地區Long Lake項目35%的工作權益,並包 括Long Lake SAGD項目及Long Lake改質廠。完成後,OPTI將從多倫多交易所除 牌。 - 2012年7月,集團以151億美元(約1172億港元)收購美加上市公司Nexen全部權益,其分別 在加拿大西部、英國北海、墨西哥灣以及尼日利亞海上等主要產區擁有常規油氣、油鈔及頁岩氣資源。 - 2012年8月,集團按持股比例向持31﹒8%權益之中海石油財務注資8﹒22億元人民幣,其主要業務 為向集團與其附屬公司提供金融服務。 - 2019年8月,集團以53﹒35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收購中聯煤層氣全部權益,其主 要於中國從事開採及銷售煤層氣。 - 2021年12月,集團申請其美國存託憑證從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自願退市,預計將於2021年12 月31日收盤時退市。
股本變化 - 2001年2月,以每股$5﹒95,配售14﹒4億股上市;3月,以每股$6﹒01,超額配售2﹒14 億股。 - 2004年1月,建議1拆5。 - 2006年4月,以每股$6﹒15,配售22﹒73億股。 - 2013年7月,因行使認股權證,以每股$3﹒152,發行115萬股。 - 2021年9月,擬發行不多於26億股A股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04年11月,發行8﹒5億美元的零息可換股債券,到期日為2009年11月15日,換股價 $6﹒075。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中期息港元 0.74 12╱09╱24 28╱08╱24 12╱2023 末期息港元 0.66 13╱06╱24 21╱03╱24 12╱2023 中期息港元 0.59 07╱09╱23 17╱08╱23 12╱2022 末期息港元 0.75 08╱06╱23 29╱03╱23 12╱2022 中期息港元 0.7 06╱09╱22 25╱08╱22 12╱2022 特別股息港元 1.18 09╱06╱22 28╱04╱22 12╱2021 不派末期息 - 30╱03╱22 12╱2021 中期息港元 0.3 02╱09╱21 19╱08╱21 12╱2020 末期息港元 0.25 03╱06╱21 25╱03╱21 12╱2020 中期息港元 0.2 03╱09╱20 19╱08╱20 12╱2019 末期息港元 0.45 04╱06╱20 25╱03╱20 12╱2019 中期息港元 0.33 12╱09╱19 29╱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