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002672。 - 集團主要從事廢物處理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業務,業務分類如下: (1)工業廢物資源化:將工業廢物中的有用成分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化產品; (2)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服務:對工業危險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及最終處置; (3)市政廢物處理處置服務:處理處置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河道淤泥、餐廚垃圾和建築垃圾; (4)再生能源利用:致力於再生能源和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領域; (5)環境工程及服務:提供有關環境保護設施工程,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檢測等; (6)貿易及其他:主要是購銷輔助化工原料; (7)家電拆解:家電回收和處置。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下跌11﹒9%至6﹒96億元,股東應佔虧 損收窄6﹒1%至1﹒46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12﹒38億元,而短期及長 期借款分別為15﹒63億元及24﹒37億元。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13﹒3%至34﹒8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虧損擴大7﹒2%至8﹒0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綜合毛利率下降1﹒3個百分點至5﹒6%;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利用:營業額增加15﹒2%至13﹒01億元,佔總營業額37﹒3%,虧損總 額收窄16﹒7%至1﹒03億元;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上升2﹒4%至9﹒35億元,佔總營業額26﹒8%,虧損總額收窄 0﹒2%至4﹒04億元; (四)稀貴金屬回收利用:營業額減少42﹒9%至8﹒58億元,佔總營業額24﹒6%,虧損總額收窄 30%至3731萬元; (五)市政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減少32%至1﹒06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利潤總額131萬元 ; (六)電子廢棄物拆解:營業額減少22﹒4%至1﹒17億元,虧損總額擴大1﹒2倍至4775萬元; (七)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上升5﹒3%至9753萬元,利潤總額增長45﹒2%至2693萬元; (八)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減少9﹒3%至2807萬元,虧損總額擴大1﹒2倍至1542萬元; (九)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16億元,銀行貸款為50﹒88億元 ,資產負債率為63﹒2%(2023年:58﹒5%)。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7%至40﹒2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虧損擴大50﹒4%至7﹒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綜合毛利率下降11﹒4個百分點至4﹒3%;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利用:營業額下跌13﹒7%至11﹒29億元,佔總營業額28﹒1%,虧損總 額擴大2﹒7倍至1﹒24億元;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下跌24﹒9%至9﹒14億元,佔總營業額22﹒7%,虧損總額擴 大1﹒9倍至4﹒05億元; (四)稀貴金屬回收利用:營業額增長70﹒8%至15﹒01億元,佔總營業額37﹒3%,業績轉盈為虧 ,錄得虧損總額5327萬元; (五)市政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減少1﹒8%至1﹒56億元,虧損總額收窄65﹒4%至660萬元 ; (六)電子廢棄物拆解:營業額減少5﹒1%至1﹒51億元,虧損總額擴大23﹒8%至2207萬元; (七)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上升4﹒6%至9258萬元,利潤總額增長47﹒1%至1856萬元; (八)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減少20﹒2%至3095萬元,虧損總額收窄85﹒5%至711萬元; (九)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41億元,銀行貸款為53﹒52億元 ,資產負債率為58﹒5%(2022年:59﹒3%)。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3﹒4%至38﹒78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佔 虧損5﹒0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44﹒7%至6﹒1億元,毛利率下跌11﹒7個百分點至15﹒7%;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營業額減少16﹒4%至13﹒08億元,佔總營業額33﹒7%,業績轉盈為虧, 錄得除稅前虧損3346萬元;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下降28﹒9%至12﹒17億元,佔總營業額31﹒4%,業績轉盈 為虧,錄得除稅前虧損1﹒42億元; (四)稀貴金屬回收利用:營業額增長3﹒4倍至8﹒79億元,除稅前溢利上升35﹒3倍至4083萬元 ; (五)市政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減少6﹒8%至1﹒59億元,除稅前虧損擴大2﹒3倍至1907萬 元; (六)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下降24﹒1%至3881萬元,除稅前虧損擴大20﹒2倍至4891萬元; (七)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減少18﹒7%至8848萬元,除稅前溢利增長0﹒9%至1261萬元; (八)其他:營業額下跌42﹒2%至2928萬元,除稅前溢利減少10﹒6%至1467萬元; (九)家電拆解:營業額增加0﹒4%至1﹒59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除稅前虧損1782萬元; (十)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23億元,銀行及其他貸款為38﹒65 億元,資產負債率(根據總負債和總資產計算)為59﹒2%(2021年:53﹒88%)。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1﹒4%至40﹒1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 47﹒3%至1﹒61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2﹒2%至11﹒04億元,毛利率下降6﹒6個百分點至27﹒5%;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營業額上升48﹒5%至15﹒65億元,佔總營業額39%,除稅前溢利增加 6﹒4%至1﹒55億元;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上升7%至17﹒12億元,佔總營業額42﹒6%,除稅前溢利下降 57﹒4%至1﹒3億元; (四)稀貴金屬回收利用:錄得營業額1﹒99億元,及除稅前溢利113萬元; (五)市政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減少2%至1﹒71億元,除稅前虧損收窄39﹒6%至584萬元; (六)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下降44﹒9%至5111萬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除稅前虧損230萬元; (七)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減少41﹒1%至1﹒09億元,除稅前溢利下跌65﹒9%至1249萬元 ; (八)貿易及其他:營業額上升24%至5064萬元,除稅前溢利增加20﹒9%至1642萬元; (九)家電拆解:營業額減少2﹒3%至1﹒58億元,除稅前溢利下降96﹒9%至91﹒1萬元; (十)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5億元,銀行及其他貸款為33﹒6億元 ,資產負債率(根據總負債和總資產計算)為53﹒9%(2020年(經重列):48﹒4%)。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4﹒2%至33﹒1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28﹒5% 至3﹒0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減少9﹒4%至11﹒31億元,毛利率下降2個百分點至34﹒1%;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營業額下跌2%至10﹒54億元,佔總營業額31﹒8%,除稅前溢利下降5%至 1﹒45億元;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減少4﹒1%至16億元,佔總營業額48﹒3%,除稅前溢利下降 16﹒1%至3﹒05億元; (四)市政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下跌21﹒4%至1﹒81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除稅前虧損 1152萬元; (五)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上升1﹒5%至9275萬元,除稅前溢利則減少25%至2604萬元; (六)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增加4﹒8%至1﹒85億元,除稅前溢利則下降3﹒9%至3663萬元; (七)貿易及其他:營業額下降30﹒8%至4084萬元,除稅前溢利下跌67﹒2%至1358萬元; (八)家電拆解:營業額增長1﹒6%至1﹒62億元,除稅前溢利上升28﹒5%至2938萬元; (九)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62億元,銀行及其他貸款為26﹒33 億元,資產負債率(根據總負債和總資產計算)為48﹒45%(2019年:51﹒57%)。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3%至34﹒5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增長3﹒9%至4﹒2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綜合毛利率上升0﹒8個百分點至36﹒1%;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利用:營業額下跌12﹒5%至10﹒75億元,佔總營業額31﹒1%,分部利 潤增長2%至1﹒53億元;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增長29﹒6%至16﹒67億元,佔總營業額48﹒2%,分部利潤 下跌9﹒6%至3﹒63億元; (四)市政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下跌12﹒2%至2﹒3億元,分部利潤下降80﹒6%至325萬元 ; (五)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保持在9139萬元,分部利潤增長4﹒8%至3472萬元; (六)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上升1﹒8%至1﹒76億元,分部利潤下跌12﹒8%至3813萬元; (七)貿易及其他:營業額下降43﹒5%至5901萬元,分部利潤下跌39%至4140萬元; (八)電子廢棄物拆解:營業額上升15﹒7%至1﹒59億元,分部利潤增長76﹒3%至2286萬元; (九)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97億元,銀行貸款為25﹒93億元 ,資產負債率(根據總負債和總資產計算)為51﹒6%(2018年:51﹒9%)。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5﹒9%至32﹒8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下跌13﹒8%至4﹒0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利用:營業額增長4%至12﹒28億元,佔總營業額37﹒4%,分部利潤下跌 20﹒9%至1﹒5億元; (二)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增長10﹒2%至12﹒87億元,佔總營業額39﹒2%,分部利潤 下跌10﹒4%至4﹒02億元; (三)市政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增長35﹒8%至2﹒62億元,分部利潤上升1﹒9倍至1678萬 元; (四)可再生能源及CDM:營業額下降1﹒7%至9145萬元,分部利潤下跌14﹒1%至3314萬元 ; (五)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下降38﹒1%至1﹒73億元,分部利潤下跌36﹒7%至4374萬元; (六)產品貿易:營業額下降18﹒1%至1﹒04億元,分部利潤上升0﹒9%至6790萬元; (七)家電拆解:營業額增長1﹒4倍至1﹒38億元,分部利潤大幅上升14﹒8倍至1297萬元; (八)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29億元,銀行貸款為23﹒52億元 ,資產負債率(根據總負債及總資產計算)為51﹒91%(2017年12月31日:53﹒23% )。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8﹒4%至3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 下降11﹒3%至4﹒7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利用:營業額增長49﹒3%至11﹒82億元,佔總營業額38﹒1%,營業利 潤增加73﹒2%至1﹒9億元; (二)工業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增加38﹒4%至11﹒67億元,佔總營業額37﹒7%,營業利潤上升 41﹒9%至4﹒49億元; (三)市政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下降36﹒9%至1﹒93億元,佔總營業額6﹒2%,營業利潤下跌 74﹒9%至584萬元; (四)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增長1﹒2%至9298萬元,營業利潤上升10﹒9%至3860萬元; (五)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上升14%至2﹒8億元,營業利潤增長8﹒3%至6915萬元; (六)貿易及其他:營業額增長7﹒4%至1﹒28億元,營業利潤下降4﹒3%至6731萬元; (七)家電拆解:營業額下跌74%至5731萬元,業績亦轉虧為盈,錄得營業溢利為82萬元; (八)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22億元,銀行貸款21﹒71億元。 資產負債率(按總負債除以總資產計算)為53﹒2%(2016年12月31日:52﹒8%)。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8﹒9%至26﹒1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上升60﹒5%至5﹒3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利用:營業額增長2﹒3%至7﹒91億元,佔總營業額30﹒2%,營業利潤則 下降17﹒9%至1﹒1億元; (二)工業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增加43﹒7%至8﹒43億元,佔總營業額32﹒2%,營業利潤上升 23﹒1%至3﹒16億元; (三)市政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增加12﹒2%至3﹒06億元,佔總營業額11﹒7%,營業利潤增長 29﹒5%至2329萬元; (四)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增長3%至9186萬元,營業利潤上升31﹒1%至3481萬元; (五)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上升22﹒7%至2﹒45億元,營業利潤增長69%至6384萬元; (六)貿易及其他:營業額增長37﹒8%至1﹒19億元,營業利潤增加75﹒8%至7034萬元; (七)家電拆解:營業額下跌44﹒1%至2﹒21億元,業績亦轉盈為虧,錄得營業虧損496萬元; (八)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1﹒4億元,銀行貸款24﹒29億元。資 產負債率(按總負債除以總資產計算)為52﹒8%(2015年12月31日:51﹒8%)。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7﹒4%至24﹒0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上升32﹒2%至3﹒3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利用:營業額減少17﹒5%至7﹒73億元,佔總營業額的32﹒2%,營業利 潤下降11﹒2%至1﹒33億元; (二)工業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增長48﹒4%至5﹒87億元,佔總營業額的24﹒4%,營業利潤提升 62﹒1%至2﹒57億元; (三)市政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增長30﹒3%至2﹒73億元,佔總營業額的11﹒3%,營業利潤上升 1﹒2倍至1798萬元; (四)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增長39﹒7%至8919萬元,營業利潤上升1﹒2倍至2655萬元; (五)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增長25﹒5%至2億元,營業利潤亦提升22﹒2%至3778萬元; (六)貿易及其他:營業額增長41﹒9%至8627萬元,營業利潤上升3﹒2倍至4000萬元; (七)家電拆解:營業額增長78﹒5%至3﹒95億元,分部利潤上升1﹒3倍至4177萬元; (八)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8﹒16億元,銀行貸款20﹒02億元,負 債總額34﹒66億元。資產負債率(總負債及總資產計算)為51﹒84%(2014年: 43﹒06%)。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增加29﹒3%至20﹒4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 佔溢利上升20﹒8%至2﹒52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利用:營業額減少2﹒6%至9﹒38億元,佔總營業額的45﹒8%,分部利潤 下降24﹒4%至1﹒5億元; (二)工業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增長62﹒5%至3﹒96億元,佔總營業額的19﹒3%,分部利潤 亦提升3﹒6倍至1﹒58億元; (三)市政廢物處理處置服務:營業額增長54﹒8%至2﹒09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利潤801 萬元; (四)可再生能源(及CDM交易):營業額減少2﹒5%至6387萬元,分部利潤下降35﹒8%至 1190萬元; (五)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增長66﹒2%至1﹒59億元,分部利潤亦提升66﹒9%至3091萬元 ; (六)產品貿易:營業額增長55﹒1%至6080萬元,分部利潤下降26﹒5%至962萬元; (七)家電拆解:營業額增長4﹒4倍至2﹒21億元,分部利潤亦提升5﹒4倍至1842萬元; (八)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0﹒24億元, 銀行貸款10﹒78億元 ,負債總額21﹒47億元。資產負債率(總負債及總資產計算)為43﹒1%(2013年:25% )。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至15﹒8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 下降21﹒9%至2﹒0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降14﹒1%至4﹒83億元,綜合毛利率下降6﹒4個百分點至30﹒5%,下降主要是 由於金屬價格下降,致使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銷售收入未能與銷售量成比例增長;其次是原材料採購成 本上升,整體用工成本上漲以及集團加大了研發投入等,致使集團營業總成本增長幅度大於營業總收入 ;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營業額上升6﹒9%至10﹒04億元,佔總營業榮的63﹒4%,經營溢利上 升18%至1﹒86億元;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上升21﹒5%至2﹒43億元,佔總營業額的15﹒4%,經營溢利下降 72﹒8%至3388萬元; (四)市政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上升6﹒9%至1﹒35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經營虧損為2876萬 元; (五)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上升14﹒9%至6548萬元,經營溢利上升22﹒9%至974萬元; (六)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下降42﹒2%至9585萬元,經營溢利下降27﹒5%至1851萬元; (七)貿易及其他:營業額上升17﹒5%至3920萬元,經營溢利下降56﹒1%至752萬元; (八)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9﹒35億元;貸款總額為4﹒34億元;資產 負債率為25%(2012年:26﹒9%)。 - 按中國會計準則,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4%至15﹒2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 利上升30﹒9%至2﹒6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綜合毛利率為36﹒9%,較去年增長2﹒1個百分點;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營業額下跌9﹒4%至9﹒39億元,佔總營業額62﹒5%,經營溢利下跌 21﹒1%至1﹒57億元;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上升34﹒8%至2億元,佔總營業額13﹒4%,經營溢利上升 43﹒5%至1﹒25億元; (四)市政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上升9﹒1%至1﹒26億元,經營溢利上升37﹒1%至1881萬元; (五)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上升20﹒9%至5701萬元,經營溢利上升31﹒2%至793萬元; (六)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增加53﹒4%至1﹒66億元,經營溢利增長4倍至2551萬元; (七)貿易及其他:營業額下跌25﹒8%至3336萬元,然而經營溢利則增長1﹒1倍至1712萬元; (八)年內,集團三個填埋氣發電項目實現發電1﹒15億度,增加18﹒8%; (九)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17億元,而銀行貸款為2﹒96億元 。資產負債率(按總負債及總資產計算)為26﹒9%(2011年:47﹒1%)。 - 2011年度,按中國會計準則,集團營業額上升30﹒3%至15﹒0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 溢利增長30﹒7%至2﹒0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9﹒9%至5﹒23億元,毛利率微跌至34﹒8%;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營業額增加52﹒8%至10﹒36億元,佔總營業額69%,分部溢利上升 60﹒1%至1﹒99億元;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增長13﹒3%至1﹒49億元,分部溢利增加18﹒4%至8685萬元 ; (四)市政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下跌3﹒9%至1﹒16億元,分部溢利減少39%至1372萬元; (五)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上升53﹒3%至4715萬元,分部溢利下跌42﹒7%至604萬元; (六)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上升1﹒1%至1﹒08億元,分部溢利下降62﹒7%至512萬元; (七)貿易及其他:營業額減少46﹒7%至4497萬元,分部溢利增長14﹒3%至834萬元; (八)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36億元,資產負債率(總負債除以總資 產)為47﹒1%。 - 2010年度,按中國會計準則,集團營業額上升38%至11﹒5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 上升43﹒9%至1﹒56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率上升0﹒2個百分點至34﹒9%; (二)工業廢物資源化產品利用:營業額上升62﹒6%至6﹒78億元,經營溢利上升43﹒8%至 1﹒25億元。年內,集團開發新客戶2200家; (三)工業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增長38%至1﹒31億元,經營溢利增長43﹒3%至7336萬元; (四)市政廢物處理處置:營業額上升39﹒7%至1﹒21億元,經營溢利上升3﹒9倍至2251萬元; (五)再生能源利用:營業額增長38﹒9%至3076萬元,經營溢利增長24﹒2%至1054萬元; (六)環境工程及服務:營業額上升13﹒6%至1﹒07億元,經營溢利減少14﹒4%至1374萬元; (七)貿易及其他:營業額減少29﹒6%至8443萬元,經營溢利減少3﹒8倍至730萬元; (八)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共1﹒79億元;負債總額9﹒43億元;資 產負債率(總負債及總資產計算)為52﹒9%。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及股東應佔溢利分別上升13%及9﹒1%,至9﹒31億元(人民幣;下同)及 1﹒1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毛利減少5﹒3%至3﹒06億元,綜合毛利率亦由去年的39﹒2%下跌至32﹒8%; (二)加工及銷售資源化利用產品:營業額下跌5﹒4%至5﹒11億元,佔總營業額54﹒9%,經營溢利 亦下跌41﹒9%至9748萬元; (三)提供廢物處理服務:營業額增長85﹒2%至2﹒29億元,佔總營業額24﹒6%,經營溢利亦增長 1﹒3倍至6617萬元; 1﹒工業廢物的處理及處置:營業額為1﹒43億元,較去年增長36%。市場團隊共開發新客戶逾 1300家; 2﹒市政廢物的處理及處置:年內,共接收及處理污泥30萬噸,實現營業額6031萬元; (四)興建及提供環保系統及服務:營業額增加15﹒9%至1﹒48億元,經營虧損收窄85%至188萬 元; (五)生產再生能源:營業額增長1﹒5倍至2201萬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利743萬元; (六)化工產品貿易:營業額減少11﹒1%至1995萬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經營溢利215萬元; (七)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44億元,而負債總額為9﹒18億元。 資產負債比率(按總負債除以總資產計算)為53﹒5%。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8﹒2%至8﹒2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24﹒2%至 1﹒0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上升主要來自工業廢物處理業務增長之貢獻。股東應佔溢利下跌主要因資源化產品價格下跌及集 團企業所得稅稅率提高所致。年內,毛利率維持於39﹒2%; (二)生產及銷售資源化再造產品及提供廢物處理服務之收入上升7﹒1%至7﹒24億元,佔集團總營業額 87﹒9%,經營溢利亦增加23﹒9%至1﹒88億元; (三)建造及運營環境保護系統之收入上升10﹒2%至7691萬元,而經營虧損則擴大1﹒9倍至 1461萬元; (四)化工產品貿易之收入增長45%至2245萬元,經營虧損432萬元,而去年則錄得溢利601萬元 ; (五)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結餘2﹒48億元,負債總額5﹒23億元。資產 負債率(根據集團的總負債及總資產計算)為43﹒9%,與去年相若。
發展概覽 - 集團的主營業務策略計有: (一)提升廢料處理能力及擴展業務地區覆蓋範圍:集團計劃在策略性據點設立廢料處理設施,以提升其廢料 處理能力及擴展業務地區覆蓋範圍。集團正加強其以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洲廢料處理能力,與其於惠州 的投資相輔相成。集團亦向西擴展至以上海為中心的中國東部長江三角洲及以成都為中心的中國西部; (二)增加可進行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廢料種類及進一步推廣其他環保相關服務:集團現時的資源化利用產品 主要包括含銅產品。集團將進一步提升其廢料處理能力至能夠處理其他工業廢料及加強其提煉能力以提 高提取率以及擴大資源化利用產品的種類。在深圳市寶安區沙井鎮及惠州東江的處理中心落成後,集團 將能處理多種有機及無機工業廢料及從該等廢料中提取資源化利用產品; (三)繼續研發:集團會繼續致力在環保相關的領域內進行研發,集團已開始或正計劃獨自或聯同其他環保機 構與學府,展開對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約17種不同的工業廢料的研發工作,並繼續與中國的主要環保機 構組成策略聯盟; (四)進一步提升管理系統:集團正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統,旨在為不同部門及處理中心間的通訊與互相協調 提供一個共同平台。 - 2003年6月,集團與獨立第三方共同成立從事製銷聚?胺樹脂、塑料增塑劑及塗料助劑的合營公司立山。 集團將注資918萬元,以持有立山51%股權。 - 2003年12月,集團分別出資1550萬元及76萬元,以持有中國合營企業東江華瑞及邁科能分別 62%及38%。東江華瑞及邁科能主要從事製銷及加工三堿基氯化銅。 - 2004年12月,集團與ONYX成立合資公司,以進行廢物處理中心項目之投資、設計、建設、運營及管 理,集團佔51%,出資約2097萬港元。 - 2007年10月,集團以現金總代價425萬元人民幣(約425萬港元),向關連人士駱曉紅收購深圳市 萊索思環境技術50%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含鉛廢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生產及銷售三氯化鐵、三鹽基硫酸 鉛等。2008年6月,收購代價已上調至675萬元人民幣。 - 2008年1月,集團擬向中國證監會申請建議其H股由創業板轉至主板上市。 - 2010年3月,集團以471萬元人民幣(約536萬港元)增持深圳市東江利賽再生能源29%權益至 80%。另以1780萬元人民幣(約2029萬港元)增持韶關綠然再生資源發展10%權益至60%。東 江利賽從事開發及管理深圳市寶安老虎坑填埋場沼氣利用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韶關綠然則從事開發及管理粵北 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中心。 - 2010年8月,集團建議由香港聯交所創業板轉往主板上市;9月,集團預期股份將於2010年9月28 日起開始於主板買賣,主板股份代號為895,前創業板股份代號為8230。 - 2011年1月,集團更改名稱為「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Dongjiang Environmental Co﹒﹐ Ltd﹒」,前稱「深圳市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Dongjiang Environmental Co﹒﹐ Ltd﹒」。 - 2012年6月,集團向清遠市新綠環境技術增資3300萬元人民幣(約4057萬港元),完成後集團持 該公司權益將由20%增至50%。另集團進一步以1375萬元人民幣(約1690萬港元)收購其 12﹒5%權益,令所持權益增至62﹒5%。該公司主要從事廢物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環保工程、污水處 理、及銷售化工產品業務。 - 2012年7月,集團以3018萬元人民幣收購嘉興德達資源循環利用51%權益。收購可為集團開闢浙江 省嘉興市及周邊地區的工業危廢市場。 - 2012年10月,集團附屬公司深圳市龍崗區東江工業廢物處置之註冊資本將增加8000萬元人民幣,集 團將注資4380萬元人民幣。完成後,集團持該公司權益將由51%增至54%。 - 2012年11月,集團以9500萬元人民幣(約1﹒17億港元)增持韶關綠然再生資源發展40%權益 至全資擁有。該公司主要從事含鋅、含鉛、含銅尾礦的處置及銷售業務。 - 2013年8月,集團以7700萬元人民幣收購東莞市恆建環保科技全部權益。該公司主營含銅廢液處理利 用業務。 - 2014年4月,集團以9660萬元人民幣收購南昌新冠能源開發及合肥新冠能源開發全部權益。該等公司 擁有垃圾填埋氣收集專利技術。 - 2014年6月,集團注資1﹒25億元人民幣(約1﹒57港元)予廈門綠洲環保產業,以取得其20%權 益,並以2﹒5億元人民幣(約3﹒15億港元)進一步收購其40%權益。廈門綠洲環保產業為一家廢物管 理及環保服務提供商,核心業務包括危廢處理(包括醫療廢物處置)及電子廢物拆解。 - 2014年8月,集團以5317萬元人民幣收購克拉瑪依沃森環保科技82﹒82%權益。該公司持有克拉 瑪依危險廢物綜合處置示範中心項目之特許經營權。 - 2014年9月,集團以3122萬元人民幣收購江西康泰環保51%權益。該公司從事工業廢物處置及綜合 利用等業務。另集團獲得特許經營權,將投資、設計、建設及運營江西省的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項目投資總額 為3﹒58億元人民幣。 - 2015年2月,集團以1﹒47億元人民幣收購深圳市恆建通達投資管理全部權益,並承擔6500萬元人 民幣應付帳款。該公司持有東莞市虎門綠源水務全部權益,其從事運營虎門鎮寧洲污水處理廠及海島污水處理 廠。 - 2015年5月,集團擬以2﹒2億元人民幣收購珠海市斗門區永興盛環保工業廢棄物回收綜合處理80%權 益。該公司從事生活垃圾清運,工業固體廢物(含液態廢物)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業務。 - 2015年6月,集團以8500萬元人民幣收購衡水睿韜環保技術85%權益,其主要從事環保技術研究及 諮詢、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治理、再生物資回收、生產及銷售塑膠製品,以及化學產品的批發零售及進出口業 務。 - 2015年11月,集團以7556萬元人民幣收購浙江江聯環保投資60%權益。該公司從事醫療、化學、 工業固體及危險廢物處理,以及貨物運輸業務。 - 同月,集團分別1億元人民幣及1﹒5億元人民幣收購如東大恆危險廢物處理及南通惠天然固體廢物填理全部 權益。該等公司主要業務為工業危險廢物處理處置。 - 2016年4月,集團以5﹒72億元人民幣出售廢棄電子回收業務予啟迪桑德(深:000826)之附屬 公司,包括湖北東江及清遠東江全部權益,以及廈門綠洲60%權益,預期出售收益約1﹒76億元人民幣。 - 2016年6月,集團主席張維仰以13﹒43億元人民幣出售6068萬股集團A股予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 ,佔已發行股本6﹒98%。完成後,張維仰持集團權益減至20﹒94%。2017年1月,張維仰進一步 以每股22﹒126元人民幣出售6103萬股集團A股予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佔已發行股本6﹒88%, 張維仰持集團權益將減至13﹒66%。 - 2017年9月,集團以1﹒3億元人民幣收購萬德斯(唐山曹妃甸)環保科技80%權益,其正籌建唐山市 曹妃甸危險廢物及一般固體廢物處置中心項目。 - 同月,集團以4800萬元人民幣收購佛山市富龍環保科技30%權益,其於佛山市負責實施工業固體廢棄物 綜合利用及處置項目。 - 2017年10月,集團以150萬元人民幣增持深圳市華藤環境信息科技10%權益至全資擁有,其從事廢 物處理、環境工程與運營等業務。 — 2018年8月,集團股東張維仰以每股14﹒5元人民幣,出售5009萬股集團A股予江蘇匯鴻國際集團 ,佔已發行股本5﹒65%。完成後,張維仰持集團權益減至8%,江蘇匯鴻持集團權益增至10﹒63%。 - 2018年9月,集團以6233萬元人民幣向主要股東廣晟持50%權益附屬公司收購歐晟綠色燃料(揭陽 )37﹒1%權益,其主要從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業務,並於2015年取得揭陽市綠源垃圾綜合處理與資源 利用廠PPP項目建設營運權。 — 2018年10月,集團股東張維仰以每股14﹒5元人民幣,出售4436萬股集團A股予廣東省廣晟資產 經營,佔已發行股本5%。完成後,張維仰持集團權益減至3%,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權益增至20﹒72% 。 - 2021年7月,集團以4﹒29億元人民幣收購郴州雄風環保科技70%權益,其主要從事工業固體廢物及 危險固體廢物的回收、處置及利用,以及生產及銷售稀貴金屬、有色金屬及黑色金屬。
股本變化 - 2003年1月,以每股$0﹒338,配售1﹒71億股H股上市,另額外配售740萬股H股上市。 - 2010年9月,10合1。 - 2012年4月,以每股人民幣43﹒0元,發行2500萬股A股於深圳上市。 - 2013年6月,10送5紅股。 - 2014年6月,10送5紅股。 - 2015年6月,10送15紅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有限制流通A股 14﹐194﹐481 無限制流通A股 664﹐935﹐121 H股 200﹐137﹐500 -------------------------- 總股本 879﹐267﹐102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8╱08╱24 12╱2023 不派末期息 - 27╱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5╱08╱23 12╱2022 不派末期息 - 30╱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6╱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055 或港元 0.064444619╱07╱22 25╱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6╱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11 30╱06╱21 29╱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25╱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15 22╱07╱20 22╱04╱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9╱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