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001289。 - 集團前身為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為一間國有企業)之可再生能源業務實體,為中國首批發展風力發電業務 的公司之一。集團收入大部分來自銷售風電場及火電廠所發的電力,而有關電力銷售主要倚賴淨售電量及上網 電價。旗下客戶為風電場及火電廠連網的各地方電網公司。 - 集團主要從事風電場的設計、開發、建設、管理和運營。除風電業務外,還經營火電、太陽能、潮汐、生物 質、地熱等其他發電項目;向風電場提供諮詢、維修、保養、培訓及其他專業服務;製造和銷售用於電網、風 電場及火電廠的電力設備。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持續經營業務之營業額增加0﹒9%至81﹒4億元 (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降21﹒8%至19﹒77億元。期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電:營業額下跌1﹒9%至73﹒68億元,佔總營業額90﹒5%; (二)光伏:營業額增長43﹒1%至7﹒15億元; (三)其他:營業額上升1%至5684萬元; (四)期內,集團累計完成新能源發電量2029萬兆瓦時,減少4﹒4%。其中,風電發電量增長4﹒4% 至1778萬兆瓦時,光伏發電量增長55﹒7%至251萬兆瓦時。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85小 時,比去年下降55小時; (五)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41﹐149﹒45兆瓦,其中風電 30﹐443﹒52兆瓦,光伏10﹐699﹒83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6﹒1兆瓦。 - 2024年度,集團持續經營業務之營業額增加5﹒9%至313﹒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 上升2﹒9%至63﹒7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電:營業額上升3﹒4%至286﹒66億元,分部利潤增加10﹒7%至123﹒24億元; (二)光伏發電:營業額增長51﹒7%至24﹒41億元,分部利潤減少23﹒7%至5﹒21億元; (三)已終止經營業務-火電:營業額下跌32﹒3%至57億元,分部利潤下降37﹒3%至2﹒48億元 ; (四)年內,集團累計完成新能源發電量6838萬兆瓦時,增長3﹒8%。其中,風電發電量下降1﹒3% 至6055萬兆瓦時,光伏發電量增長72﹒1%至783萬兆瓦時。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190 小時,比去年下降156小時; (五)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41﹐143﹒2兆瓦,其中風電 30﹐408﹒77兆瓦,光伏10﹐698﹒33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36﹒1兆瓦; (六)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31﹒25億元,借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 1469﹒71億元。流動比率為0﹒64倍(2023年12月31日:0﹒62倍),淨債務負債 率(淨債務(借款總額與租賃負債之和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 62﹒5%(2023年12月31日:59﹒5%)。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5﹒6%至376﹒3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則增加 26﹒5%至62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電:營業額上升1﹒1%至274﹒96億元,分部利潤則減少5﹒3%至110﹒11億元; (二)火電:營業額下跌28﹒1%至84﹒18億元,分部利潤減少10﹒5%至3﹒95億元; (三)光伏發電:營業額增長1﹒1倍至14﹒08億元,分部利潤增加3﹒3倍至6﹒27億元; (四)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7623萬兆瓦時,增長7﹒9%。其中,風電發電量增加5﹒2%至 6135萬兆瓦時,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346小時,比去年增加50小時;火電控股發電量減少 2﹒4%至1032萬兆瓦時,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504小時,較去年下降135小時; (五)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35﹐593﹒67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 27﹐754﹒39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 5964﹒28兆瓦; (六)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45﹒29億元,借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 1284﹒54億元。流動比率為0﹒63倍(2022年12月31日:0﹒71倍),淨債務負債 率為59﹒3%(2022年12月31日:56﹒2%)。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持平於398﹒6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減少31﹒7%至 49﹒03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電:營業額上升2﹒5%至271﹒91億元,分部利潤則減少16﹒3%至116﹒22億元; (二)火電:營業額下跌6%至117﹒16億元,分部利潤則上升25﹒7%至4﹒41億元; (三)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7063萬兆瓦時,增長11﹒6%。其中,風電發電量增加13﹒7%至 5831萬兆瓦時,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296小時,比去年減少70小時;火電控股發電量減少 1﹒9%至1057萬兆瓦時,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639小時,較去年下降108小時; (四)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31﹐107﹒84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 26﹐191﹒84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3041兆 瓦; (五)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183﹒38億元,借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 1213﹒08億元。流動比率為0﹒7倍(2021年12月31日:0﹒6倍),淨債務負債率( 淨債務(借款總額和租賃負債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56﹒2%( 2021年12月31日:56﹒4%)。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9﹒7%至371﹒9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30﹒3%至61﹒5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電:營業額上升17﹒5%至239﹒68億元,分部利潤增長22﹒5%至123﹒54億元; (二)火電:營業額增加64﹒1%至124﹒61億元,分部利潤下跌33﹒3%至3﹒51億元; (三)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6329萬兆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增加17﹒4%至5130萬兆瓦時 ,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366小時,比去年提高127小時;火電控股發電量增加19﹒3%至 1078萬兆瓦時,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747小時,較去年提高929小時; (四)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26﹐699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 23﹐668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1156兆瓦; (五)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36﹒16億元,借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 981﹒71億元。流動比率為0﹒61倍(2020年12月31日:0﹒59倍),淨債務負債率 (淨債務(借款和租賃負債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56﹒13%( 2020年12月31日:56﹒37%)。 - 202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1%至286﹒6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9﹒3% 至47﹒26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電:營業額上升7﹒5%至204﹒03億元,分部利潤增長5﹒9%至100﹒87億元; (二)火電:營業額減少2﹒5%至75﹒93億元,分部利潤下跌7﹒7%至5﹒26億元; (三)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530﹒66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增加7﹒3%至436﹒83億 千瓦時,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239小時,比去年提高50小時;火電控股發電量減少5﹒2%至 90﹒34億千瓦時,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818小時,較去年下降265小時; (四)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24﹐681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 22﹐303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503 兆瓦; (五)於2020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52﹒26億元,借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 929﹒32億元。流動比率為0﹒59倍(2019年12月31日:0﹒53倍),淨債務負債率 (淨債務(借款和租賃負債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56﹒4%( 2019年12月31日:55﹒5%)。 - 2019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4﹒4%至275﹒41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0﹒2%至43﹒2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營業額增加3﹒1%至189﹒81億元,分部利潤上升2﹒6%至95﹒3億元; (二)火電:營業額上升6﹒4%至77﹒84億元,分部利潤增加48﹒9%至5﹒7億元; (三)其他:營業額增長1﹒2%至6﹒57億元,業績轉虧為盈,錄得分部利潤2187萬元; (四)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507﹒36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增加3%至407﹒32億千瓦時 ,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189小時,比去年同期下降20小時;火電控股發電量減少3﹒9%至 95﹒31億千瓦時,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083小時,較去年同期下降208小時; (五)年內,集團新增投產14個風電項目,裝機容量1113兆瓦,其中152兆瓦為海上風電項目;於 2019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22﹐157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 20﹐032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250兆瓦; (六)於2019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29﹒08億元,借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 803﹒97億元,流動比率為0﹒53倍(2018年12月31日:0﹒45倍),淨債務負債率 (淨債務(借款和租賃負債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55﹒54%( 2018年12月31日:56﹒18%)。 - 2018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7﹒3%至263﹒8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6﹒4% 至39﹒2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營業額增長15﹒1%至184﹒1億元,分部利潤上升17﹒4%至92﹒93億元; (二)火電:營業額下降8﹒5%至73﹒14億元,分部利潤下跌14﹒9%至3﹒83億元; (三)其他:營業額增長22﹒7%至6﹒5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2﹒62億元; (四)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499﹒71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增加14﹒8%至395﹒42億 千瓦時,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209小時,比去年提高174小時;火電控股發電量減少5﹒7% 至99﹒20億千瓦時,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291小時,較去年下降317小時; (五)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21﹐044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 18﹐919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250兆瓦; (六)於2018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28﹒61億元,借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 762﹒91億元,流動比率為0﹒45倍(2017年12月31日:0﹒36倍),淨債務負債率 (淨債務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56﹒18%(2017年12月31日:57﹒73%)。 - 2017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0﹒3%至245﹒92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8%至 36﹒8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營業額上升14﹒7%至159﹒98億元,佔總營業額65﹒1%,分部利潤增加 19﹒8%至79﹒15億元; (二)火電:營業額上升9﹒9%至79﹒9億元,佔總營業額32﹒5%,分部利潤下跌49﹒8%至 4﹒5億元; (三)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455﹒83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344﹒48億千瓦時,較去年增 加15%。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035小時,較去年增加134小時;火電控股發電量為 105﹒15億千瓦時,較去年增加5﹒4%,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608小時,較去年增長 285小時; (四)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20﹐520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 18﹐395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250兆瓦; (五)於2017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50﹒72億元,借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 787﹒61億元。流動比率為0﹒36倍(2016年12月31日:0﹒24倍),淨債務負債率 (淨債務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57﹒7%(2016年12月31日:60﹒9%)。 - 2016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3﹒3%至223﹒0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加 18﹒7%至34﹒1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營業額上升12﹒8%至139﹒5億元,經營溢利增加10﹒3%至66﹒09億元; (二)火電:營業額增加23﹒3%至72﹒7億元,經營溢利則下降20﹒9%至8﹒96億元; (三)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405﹒74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299﹒62億千瓦時,增加 16﹒6%;火電控股發電量99﹒81億千瓦時,上升5﹒6%;2016年,集團新增28個風電 項目,新增控股裝機容量1604兆瓦;截至2016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 19﹐494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17﹐369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 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250兆瓦; (四)於2016年12月31日,集團之銀行存款及現金為19﹒05億元,而借款及應付票據為 781﹒57億元。流動比率為0﹒24倍(2016年12月31日:0﹒23倍),淨債務負債率 (按淨債務(借款總額與融資租賃承擔之和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計算)為 60﹒89%(2016年12月31日:61﹒78%)。 - 2015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7﹒8%至196﹒4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 12﹒8%至28﹒81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營業額增長10﹒6%至123﹒31億元,經營利潤上升5﹒2%至59﹒86億元,平 均上網電價上升0﹒9%至590元╱兆瓦時(含增值稅);截至2015年底, 集團已核准未投產 風電項目達到7﹒2吉瓦,加之列入國家規劃或計劃未核准風電項目共計9﹒6吉瓦; (二)火電:營業額下跌4﹒2%至58﹒96億元,經營利潤上升43﹒2%至11﹒33億元,平均上網 電價下跌4﹒6%至419元╱兆瓦時; (三)2015年,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357﹒31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257﹒09億千瓦時,增 長11﹒4%;平均利用小時數較行業平均值為1888小時;火電控股發電量為94﹒5億千瓦時, 下降2%;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040小時; (四)2015年, 集團新增34個風電項目,新增控股裝機容量2222兆瓦;截至2015年12月 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17﹐950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15﹐765兆瓦,火電控股 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310兆瓦; (五)於2015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及現金28﹒87億元,而借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 762﹒79億元。流動比率為0﹒23倍(2014年12月31日:0﹒32倍),淨債務負債率 (淨債務(借款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61﹒71%(2014年 12月31日:62﹒32%)。 - 2014年度,集團營業額下跌4﹒9%至182﹒07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24﹒7%至25﹒58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營業額增長8﹒1%至111﹒33億元,分部溢利上升7﹒8%至56﹒86億元,平均 上網電價增長0﹒3%至585元╱兆瓦時;年內,集團核准風電項目2642兆瓦; (二)火電:營業額下降18﹒2%至61﹒56億元,分部溢利亦下跌30﹒6%至7﹒92億元,平均上 網電價下跌2%至439元╱兆瓦時; (三)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333﹒88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230﹒88億千瓦時,上升 5﹒3%;火電控股發電量96﹒41億千瓦時,減少12﹒9%; (四)2014年,集團新增投產28個風電專案,新增投產控股裝機容量1583﹒2兆瓦;完成收購1個 風電專案,裝機容量49﹒5兆瓦;截至2014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15﹐697 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13﹐543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 股裝機容量280兆瓦; (五)於201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及現金23﹒89億元,借款698﹒32億元;流動 比率為0﹒32倍(2013年:0﹒38倍);淨債務負債率(淨債務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 為62﹒28%(2013年12月31日:59﹒14%)。 - 2013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0﹒6%至191﹒2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21% 至20﹒49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營業額增長28﹒7%至102﹒72億元,分部溢利上升3﹒1%至52﹒65億元,平 均上網電價基本持平為583元╱兆瓦時。年內,集團核准風電項目37個,核准容量2760兆瓦; (二)火電:營業額下降6﹒5%至75﹒25億元,分部溢利則增長15﹒2%至11﹒4億元,平均上網 電價下跌0﹒9%至448元╱兆瓦時; (三)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336﹒67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219﹒29億千瓦時,上升 30﹒4%;火電控股發電量為110﹒65億千瓦時,減少1﹒5%; (四)2013年,集團新增投產28個風電項目,新增投產控股裝機容量1286﹒7兆瓦;收購1個風電 項目,裝機容量79﹒5兆瓦。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14﹐073兆 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11﹐910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 裝機容量288兆瓦; (五)於2013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及現金27﹒15億元;負債總額為726﹒33億元 ;流動比率為0﹒38倍(2012年:0﹒49倍);淨債務負債率(淨債務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 之和)為59﹒08%(2012年12月31日:59﹒53%)。 - 2012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4﹒2%至172﹒8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0﹒6% 至25﹒93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營業額上升23﹒6%至79﹒81億元,分部利潤上升15﹒2%至51﹒09億元,平 均上網電價582元人民幣,微升0﹒7%。年內,集團2231兆瓦風電項目獲得核准。於2012 年12月31日,集團已核准未投產風電項目已超過3000兆瓦,累計風電項目儲備容量達到 63﹒1吉瓦; (二)火電:營業額減少6﹒6%至80﹒52億元,分部利潤增長26﹒5%至9﹒9億元,平均上網電價 452元人民幣,上升4﹒4%; (三)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286﹒38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168﹒2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6%; 火電發電量為112﹒32億千瓦時,減少4﹒4%; (四)年內,集團新增投產30個風電項目,裝機容量1599兆瓦,新增投產4個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 59兆瓦,完成收購7個風電項目,裝機容量347兆瓦,完成收購4個生物質發電項目,裝機容量 120兆瓦。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12﹐698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 容量10﹐544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279兆瓦; (五)於2012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及現金為51﹒38億元;尚未歸還的借款為 586﹒52億元;流動比率為0﹒5倍(2011年12月31日:0﹒5倍);淨債務負債率(淨 債務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59﹒5%(2011年12月31日:61﹒1%)。 - 201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3﹒7%至161﹒5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亦上升 31%至26﹒3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營業額上升34﹒4%至62﹒12億元,經營利潤亦上升36﹒2%至43﹒09億元。 風電發電量增加32﹒3%至133﹒55億千瓦時,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026小時,較去年下 降191小時; (二)火電:營業額上升11﹒8%至86﹒25億元,而經營利潤則微跌1﹒4%至7﹒83億元。火電發 電量增加3﹒5%至117﹒49億千瓦時,火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6266小時,較去年增加 211小時; (三)年內,集團新增投產風電項目38個,裝機容量2042兆瓦,新增投產光伏發電項目3個,裝機容量 58兆瓦。截至2011年12月底,集團控股裝機容量為10﹐573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 8598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100兆瓦; (四)於2011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及現金為36﹒45億元,尚未歸還的借款則為 476﹒77億元,當中163﹒69億元為短期借款。流動比率為0﹒5倍,淨債務負債率(淨債務 (借款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淨債務及權益總額之和)為59﹒6%。 - 2010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45﹒9%至142﹒1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1﹒3 倍至20﹒1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力發電:收入增長67﹒8%至46﹒2億元,分部溢利增長64﹒4%至31﹒64億元; (二)火電:收入增長31﹒3%至77﹒14億元,分部溢利下跌19﹒4%至7﹒94億元; (三)所有其他:收入增長83%至4﹒28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8倍至31﹒64億元; (四)經營開支增加49%至11﹒12億元,其中煤炭銷售成本增加96﹒1%至30﹒46億元; (五)年內,集團投產34個風電項目,收購1個風電項目,全年新增風電控股裝機容量2053兆瓦;控股 裝機容量為8473兆瓦,其中風電控股裝機容量6556兆瓦,火電控股裝機容量1875兆瓦,其 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裝機容量42兆瓦。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風電權益裝機容量達5768 兆瓦,風電總裝機容量達6969兆瓦; (六)於2010年12月31日,集團銀行存款及現金為40﹒89億元,尚未償還借款371﹒75億元 ,流動比率為0﹒42(2009年:0﹒86),淨債務負債率為54﹒7%(2009年: 39﹒6%)。 - 2009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13﹒9%至97﹒4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1﹒6倍 至8﹒94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營業額上升主要由於風電投產容量增加引起售電量增加及新業務煤炭銷售貢獻收入16﹒48億元; (二)經營開支下降0﹒9%至74﹒59億元,煤炭消耗減少26﹒8%至22﹒9億元,折舊和攤銷上升 46﹒8%至15﹒9億元,材料成本上升4﹒8倍至17﹒03億元; (三)風力發電:由於風電投產容量增加引起售電量增加,售電收入增長68﹒4%至27﹒52億元。經營 利潤上升78﹒8%至19﹒24億元。集團年內新增風電項目儲備容量16﹐000兆瓦,截至 2009年底集團風電項目儲備容量達45﹐000兆瓦; (四)火電:收入下降10﹒3%至36﹒69億元,經營利潤上升2倍至9﹒85億元; (五)年內,集團投產41個風電項目,新增風電控股裝機容量為2001兆瓦。截至2009年底,集團全 部總裝機容量為6746兆瓦,其中風電總裝機容量4842兆瓦,風電控股裝機容量4504兆瓦, 風電權益裝機容量3758兆瓦;此外集團火電裝機容量為1875兆瓦,另有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裝 機容量28﹒9兆瓦。 (六)年內,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172億千瓦時,其中風電發電量62﹒1億千瓦時(含建設期發電量), 增加69﹒9%,火電發電量為109億千瓦時,有所下降; (七)於2009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銀行存款及現金為165﹒03億元,尚未歸還的借款為 333﹒06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為170﹒87億元(含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11﹒66億元), 長期借款為162﹒19億元。淨債務負債率(淨債務(借款總額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除以淨債務權 益總額之和)為40%,流動比率為0﹒86倍。 - 2008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22﹒9%至85﹒55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增長 56﹒9%至3﹒37億元。經營利潤率下降1﹒6個百分點至17﹒9%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風電:營業額上升1﹒3倍至16﹒38億元,主要來自電力銷售。營業額上升是因為控股售電量長 1﹒4倍至3407吉瓦時; (二)火電:營業額增長8﹒8%至43﹒73億元,其中電力銷售營業額上升11﹒4%至40﹒9億元( 請標示來源),是因為售電量增加225吉瓦時,以及加權平均上網電價增加9﹒3%;蒸汽銷售營業 額33﹒3%至1﹒21億元,是由於蒸氣價格增加及因需求不斷增加而導致蒸氣銷售量增加; (三)服務特許權建設收入上升6﹒1%至22億元,是由於一個特許權項目於2008年12月投入運營的 建築工程; (四)其他業務營業額上升92﹒7%至4﹒55億元; (五)於2008年12月31日,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0﹒02億元;資本負債比率(以淨債項除以淨 債項加總股本)74﹒8%。
發展概覽 - 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計劃於2010年年底前,將風電控股裝機容量提升至6500兆瓦,以及提高營運效率。為達此目標 ,集團預計風電業務的控股裝機容量將在2009年第四季增加1500兆瓦,並於2010年再增加 2000兆瓦。此外計劃應用所獲得的技術及經驗,物色及發展新的儲備項目,計劃進行有選擇性的額 外風電業務及風電場資產收購行動,以補充自然增長及加大營運規模; (二)集團已設立一個專責團隊管理及協調太陽能項目的發展,並為支援太陽能項目初期階段所進行的可行性 研究提供技術服務。此外,集團會在擁有豐富太陽能資源的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及北京專 注發展並開拓增長機會及提升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能力;於2009年9月30日,集團已與6個主 要區域的地方政府訂立13份投資開發協議,估計控股裝機容量1700兆瓦; (三)擬繼續開拓不同的融資方式,以提供更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改善資本結構及降低融資成本; (四)計劃與某些國際市場的本地風電場經營商聯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物色及開拓協同效應及其他商機; (五)計劃持善火電業務的效率及盈利能力,此外,為減少排放及提升經營效率,以及提高供熱總量,計劃安 裝新的1000兆瓦機組以取代天生港電廠已關停的機組。 - 2009年12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192﹒71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109﹒07億港元用於投資建設在中國的風電項目,該等項目數目視乎興建進度而有所不同; (二)33﹒45億港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其中包括來自國家開發銀行的一項總額10﹒9億元人民幣的 15年期貸款,及來自國家開發銀行一項總額9﹒35億元人民幣的6個月短期貸; (三)16﹒73億港元用於購買境外風電設備製造商所生產的設備、關鍵零件及備用部件; (四)16﹒73億港元用於增加集團對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雄亞(香港)的股權投資額; (五)16﹒73億港元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 2011年11月,集團以15﹒07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收購其於風電業務及生物質發電業 務中持有之權益及資產。 - 2011年12月,集團以3﹒15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悉售國電燃料7﹒33%權益,預期 出售收益約1﹒36億元人民幣。國電燃料主要從事煤炭貿易業務。另外,集團附屬公司國電財務將增資 14﹒15億元人民幣,當中集團將注資1﹒35億元人民幣,持有該公司權益將維持於9﹒51%。 - 2012年4月,集團持有9﹒51%權益之國電財務將增資19﹒89億元人民幣,當中集團將注資 1﹒89億元人民幣,持有該公司權益將維持不變。 - 2012年8月,集團持30%權益之附屬公司國電聯合動力技術的註冊資本由14﹒03億元人民幣增至 21﹒38億元人民幣,集團將按所佔權益比例注資2﹒2億元人民幣,當中8786萬元人民幣以現金支付 ,餘額以集團應佔該公司未分派股息轉換為注資方式支付。國電聯合動力技術主要從事風機設計、開發、製造 及銷售業務。 - 2013年11月,集團斥資合共1﹒68億元人民幣與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於中國成立四家合營企業,以 從事投資、建設及營運風電場,並佔四家合營企業各50%權益。 - 2014年12月,集團以5895萬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收購國電重慶風電開發51%權益, 該公司主要從事風電新能源項目及相關產業的開發、管理及運營。 - 同月,集團出資5304萬元人民幣與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成立合營企業,佔51%權益,合營企業將主要 從事投資、建設及運營風力發電場;風電場勘測、設計、施工;風力發電機組成套安裝、調試、維修及有關技 術諮詢、培訓。 - 2015年3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分別按比例向國電融資租賃增資7﹒35億元人民幣及 7﹒65億元人民幣,分佔國電融資租賃49%及51%。國電融資租賃主要從事租賃業務、融資租賃業務、 向境內外購買租賃財產、租賃財產的殘值處理及維修,以及租賃交易諮詢和擔保。 - 2015年4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持有集團58﹒44%權益)分別出資1﹒96億元人民幣 及1﹒88億元人民幣,成立合營企業廣東國電龍源風力發電,分佔51%及49%權益。合營企業將主要從 事投資、建設及運營風力發電場;風電場勘測、設計、施工;風力發電機組成套安裝、調試、維修及有關技術 諮詢與培訓。 - 2016年4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分別各出資合共9068萬元人民幣成立兩間合營企業,以從 事建設及經營風力發電場;安裝、調試及維修風力發電機組以及相關技術諮詢及培訓,並分佔該等合營企業各 50%權益。 - 2016年10月,集團與控股股東中國國電集團成立合營企業國電雲南龍源羅平風力發電,分佔51%及 49%權益,其中集團的出資金額為4896萬元人民幣。國電雲南龍源羅平風力發電將主要從事投資、建設 及經營風力發電場,以及有關技術諮詢與培訓業務,其裝機容量為49﹒5兆瓦。 - 同月,集團持51%權益之國電龍源神池風力發電以5411萬元人民幣收購山西國電金科風力發電52%權 益及神池柳溝風電場49﹒5兆瓦風電項目全部資產。山西國電金科風力發電主要從事開發、建設和經營風力 發電場與清潔能源發電廠;銷售電力;以及有關清潔能源發電的開發、諮詢、技術服務。 - 2016年11月,集團以2﹒91億元人民幣向國電聯合動力技術(由國電科環(01296)及集團分別 持有70%及30%權益)收購國電聯合動力技術(長春)全部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發, 設計及生產製造。 - 2021年1月,集團宣布計劃換股吸收合併內蒙古平莊能源(深:000780),每1股內蒙古平莊能源 A股可換0﹒3371股集團新A股,集團每股新A股的發行價格為11﹒42元人民幣,預期集團的原內資 股及為是次合併發行的新A股將申請在深交所主板上市;集團控股股東國家能源集團亦作為現金選擇權提供方 ,向內蒙古平莊能源異議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內蒙古平莊能源異議股東可選擇以每股3﹒5元人民幣的價格 收取現金;預期集團發行不超過3﹒42億股新A股。集團擬向國家能源集團收購部分從事新能源業務的公司 之50%至100%權益,而內蒙古平莊能源亦擬向國家能源集團出售全部或部分資產和負債。內蒙古平莊能 源主要從事煤炭生產、洗選加工、銷售;礦山設備、材料、配件、廢舊物資銷售;餐飲服務、住宿等業務,其 現由國家能源集團持有61﹒42%權益。10月,換股比例修訂為每1股內蒙古平莊能源A股可換 0﹒3407股集團新A股,每股新A股的發行價格調整為11﹒3元人民幣,現金選擇權對價維持為每股 3﹒5元人民幣;預期集團將發行3﹒46億股新A股。 - 2023年11月,集團與控股股東國家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分別出資15﹒3億元人民幣及14﹒7億元人民 幣,成立合營企業國能巴丹吉林(甘肅)能源開發投資,分佔51%及49%權益。合營企業將主要從事開發 巴丹吉林(甘肅)沙漠基地項目,其計劃建設規模為1100萬千瓦新能源,並配套火電調峰項目、儲能和光 熱項目。 - 2023年11月,集團以6﹒8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國家能源集團(持有集團58﹒44%)收購欽州市 晶能光伏發電、河池市盛步光伏發電、河池市晶鴻光伏發電、唐縣新旭晟新能源開發、湯陰縣晶鴻光伏電力、 赤城縣楠軍新能源及合肥森永新能源科技各自100%股權。該等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 投資、建設和運營;發電、輸電、供電;太陽能電站、風力發電開發及系統設計、系統集成、安裝;新能源技 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等業務。 - 2024年6月,集團在北交所以公開掛牌方式以不低於13﹒2億元人民幣出售江陰蘇龍熱電全部27%股 權,該公司主要從事電熱,燃料銷售業務,投資海上風電、分佈式光伏、生物質發電、火電、船舶運輸和金融 行業(私募基金)業務。預期出售事項錄得5﹒14億元人民幣收益。 - 2024年10月,集團以16﹒86億元人民幣向控股股東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持有集團58﹒72%權益 )收購甘肅國能風力發電、民勤國能風力發電、國能籐縣能源發展、國能湖口風力發電、國家能源莒南新能源 、夏河國能新能源開發、國能(武威)新能源及金塔北山國能新能源51%至100%股權,該等公司裝機容 量合共203﹒29萬千瓦。
股本變化 - 2009年12月,以每股$8﹒16,發行及配售21﹒43億股新H股上市,另有2﹒14億股內資股轉 為H股;同月,以每股$8﹒16,超額配售3﹒21億股H股,另有3214萬股內資股轉為H股。 - 2012年5月,擬發行不多於13﹒55億股H股;12月,以每股$5﹒08,配售5﹒72億股H股, 另有5721萬股內資股轉為H股。
股本分類 股數 ------------------------------- 內資股╱其他非流通股本 4﹐696﹐360﹐000 H股 3﹐340﹐029﹐000 ------------------------------- 總股本 8﹐036﹐389﹐000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28╱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0.2225 或港元 0.244612╱06╱24 27╱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29╱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0.1171 或港元 0.128620╱06╱23 29╱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23╱08╱22 12╱2021 末期息人民幣 0.147 或港元 0.17228╱06╱22 30╱03╱22 12╱2021 不派中期息 - 27╱08╱21 12╱2020 末期息人民幣 0.1176 或港元 0.142201╱06╱21 30╱03╱21 12╱2020 不派中期息 - 11╱08╱20 12╱2019 末期息人民幣 0.1076 或港元 0.117202╱06╱20 27╱03╱20 12╱2019 不派中期息 - 20╱08╱19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