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狀況
集團簡介: - 集團股份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編號為002466。 - 集團是中國及全球的鋰生產商,主要於澳州從事開採、生產及銷售鋰精礦產品(包括化學級和技術級鋰精礦) ,以及在中國生產及銷售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產品(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及金屬鋰)。該等產品主要 應用於電動汽車、儲能系統、航空運輸、陶瓷及玻璃等多個終端市場,並出口至韓國、日本、英國、印度及德 國等地。 - 集團目前擁有兩處鋰資源資產,包括營運中的格林布什礦場(其位於澳洲格林布什鎮並由集團持26﹒01% 權益)以及持作未來開發的雅江措拉礦場(其位於中國四川省並由集團全資持有)。 - 集團在中國經營三家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生產工廠,分別位於四川省射洪、江蘇省張家港及重慶銅梁,而格林布 什礦場亦擁有三家鋰精礦加工廠,全部均毗鄰露天採礦作業場。
業績表現: -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截至2025年3月止三個月,集團營業額持平於25﹒84億元(人民幣;下同),業 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溢利1﹒04億元。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持有貨幣資金81﹒97億元 ,短期及長期借款分別為17﹒38億元及132﹒6億元。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67﹒8%至130﹒3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 佔虧損87﹒27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下降82﹒6%至59﹒91億元,毛利率下跌38﹒9個百分點至46%; (二)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營業額下跌39﹒2%至80﹒56億元,佔總營業額61﹒8%,分部虧損收窄 23﹒1%至27﹒46億元,毛利率下降26﹒8個百分點至63﹒7%; (三)鋰精礦:營業額減少81﹒7%至49﹒74億元,佔總營業額38﹒2%,分部溢利下跌87﹒7% 至41﹒43億元,毛利率下降38﹒5個百分點至35﹒1%; (四)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及海外之營業額分別下跌65﹒4%及81﹒1%,至118﹒67億元及 11﹒63億元,分佔總營業額91﹒1%及8﹒9%; (五)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56﹒35億元,而銀行貸款為134﹒52 億元,另有租賃負債11﹒6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按總負債除以總權益計算)為38﹒9%( 2023年12月31日:34%)。 - 2023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0﹒7%至404﹒48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下跌 69﹒6%至72﹒78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0﹒6%至343﹒48億元,毛利率微跌0﹒1個百分點至84﹒9%; (二)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營業額下跌46﹒5%至132﹒52億元,佔總營業額32﹒8%,業績轉盈為 虧,錄得分部虧損35﹒7億元,毛利率增加6﹒5個百分點至90﹒4%; (三)鋰精礦:營業額增加76﹒4%至271﹒96億元,佔總營業額67﹒2%,分部溢利增長 83﹒5%至419﹒15億元,毛利率則減少12﹒1個百分點至73﹒6%; (四)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大陸之營業額上升2%至342﹒84億元,佔總營業額84﹒8%;來自海外 之營業額下跌6%至61﹒64億元,佔總營業額15﹒2%; (五)於2023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3﹒3億元,而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為 104﹒81億元,另有租賃負債12﹒76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按總負債除以總權益計算)為 34%。 - 2022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4﹒3倍至401﹒69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溢利上升5﹒6倍 至239﹒45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增長6﹒3倍至341﹒54億元,毛利率增加23﹒3個百分點至85%; (二)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營業額增長4倍至247﹒54億元,佔總營業額61﹒6%,分部溢利上升 6﹒6倍至184﹒49億元,毛利率增加24﹒2個百分點至85﹒7%; (三)鋰精礦:營業額增加4﹒8倍至154﹒14億元,佔總營業額38﹒4%,分部溢利增長10﹒4倍 至228﹒46億元,毛利率上升21﹒9個百分點至83﹒9%; (四)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及海外營業額分別增長4﹒1倍及5﹒4倍,至336﹒12億元及65﹒57 億元,分佔總營業額83﹒7%及16﹒3%; (五)於2022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2﹒9億元,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為 83﹒91億元,另有租賃負債3﹒14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按總負債除以總權益計算)為 15﹒9%(2021年12月31日:110﹒2%)。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增長1﹒4倍至75﹒98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虧為盈,錄得股東應佔 溢利36﹒49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整體毛利上升2﹒5倍至46﹒88億元,毛利率增加20﹒4個百分點至61﹒7%; (二)鋰化合物及衍生物:營業額增長1﹒9倍至49﹒6億元,佔總營業額65﹒3%;,經營業績轉虧為 盈,錄得分部溢利24﹒31億元,毛利率增加38﹒3個百分點至61﹒5%; (三)鋰精礦:營業額增加78﹒2%至26﹒38億元,佔總營業額34﹒7%,分部溢利上升29﹒4% 至20﹒11億元,毛利率則下跌0﹒5個百分點至62%; (四)按地區劃分,來自中國及海外營業額分別增長1﹒7倍及37﹒3%,至65﹒79億元及 10﹒18億元,分佔總營業額86﹒6%及13﹒4%; (五)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7﹒66億元,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為 215﹒63億元,另有租賃負債2﹒49億元,流動比率為0﹒51倍(2020年12月31日: 0﹒11倍),資產負債比率(按債務總額除以權益總額計算)為110﹒2%(2020年12月 31日:409﹒9%)。
發展概覽 - 於2022年6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擴張採礦業務以支持集團未來的業務增長,包括計劃擴大現有礦山業務、開發及建設儲備資產、投資新 的鋰礦資源,以及探索與全球其他礦業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投資開發機會等; (二)計劃擴建澳洲鋰精礦加工廠並於四川省遂寧建設一座年產能20﹐000噸的碳酸鋰加工廠,藉此增強 及提升集團的產能; (三)與價值鏈上下游的頭部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充分把握最新機遇,並通過戰略合作 、合資等方式開拓集團的全球業務;亦計劃加強銷售力度以及以客戶為導向的研發能力,不斷擴大集團 的客戶群; (四)加強在鋰回收方面的研發以緊貼最新的行業趨勢,並參與研發潛在未來的電池技術以增強鋰電池價值鏈 的核心技術儲備,提高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 2022年7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130﹒62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88﹒65億港元(佔67﹒9%)用於償還SQM債務; (二)約11﹒7億港元(佔9%)用於為安居工廠一期建設撥資; (三)約17﹒21億港元(佔13﹒2%)用於償還國內銀行貸款; (四)餘額13﹒06億港元(佔10%)供作營運資金。
派送紀錄
財政年度 事項 除淨╱生效日期 公布日期 (月╱年) (日╱月╱年) (日╱月╱年) ------------------------------------------------ 12╱2024 不派中期息 - 30╱08╱24 12╱2023 末期息人民幣 1.35 或港元 1.4823814╱06╱24 27╱03╱24 12╱2023 不派中期息 - 30╱08╱23 12╱2022 末期息人民幣 3.0 或港元 3.292571305╱07╱23 30╱03╱23 12╱2022 不派中期息 - 30╱08╱22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