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18 融創中國
公司資料 - 業務概覽
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編號: 01918
SUNAC CHINA HOLDINGS LIMITED 集團網址: http://www.sunac.com.cn
集團簡介
  - 集團主要在中國從事物業發展,集中於北京區域、華北區域、上海區域、西南區域、東南區域、廣深地區、華
    中區域及海南區域經營業務。
  - 集團集中發展大型綜合住宅及商業物業,包括高層公寓、多層公寓、聯排別墅及獨棟別墅;也開發各種主要供
    出售及出租的零售店舖、寫字樓及酒店式公寓。

業績表現
  - 2021年度,集團營業額下降14%至1983﹒87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績轉盈為虧,錄得股東應
    佔虧損382﹒65億元。年內,集團業務概況如下:
    (一)因有關持續經營的多項不確定因素及其之間可能產生相互影響而對綜合財務報表所產生累計影響,故核
       數師對財務報表無法作出意見;
    (二)業績由毛利轉為毛損,錄得毛損17﹒93億元,毛損率為0﹒9%;
    (三)物業開發:營業額下降18﹒3%至1788﹒78億元,佔總營業額90﹒2%,業績轉盈為虧,錄
       得分部虧損208﹒57億元;
       1﹒年內已交付總建築面積下跌11﹒2%至1615﹒1萬平方米;
       2﹒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開發的物業項目共計955個,集團
         連同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總土地儲備面積為2﹒54億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面積為1﹒6億
         平方米;
    (四)文旅城建設及運營:營業額上升47﹒5%至57﹒23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108億
       元;
    (五)物業管理:營業額增加69%至56﹒4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5倍至12﹒38億元;
    (六)於2021年12月31日,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3﹒44億元,另有受限制現金
       548﹒59億元,借貸總額為3217﹒05億元。資本負債比率(按債務淨額除以資本總額計算)
       為67%(2020年12月31日:49﹒1%)。
公司事件簿
  - 2016年1月,集團再以7﹒52億元人民幣增持上海華楓房地產開發9﹒4%權益至57﹒9725%。
    該公司主要從事上海浦東東郊地塊的整理和開發,預計總建築面積112萬平方米。同月,集團再以
    13﹒25億元人民幣進一步增持上海華楓房地產開發18﹒9275%權益至76﹒9%。
  - 同月,集團以10﹒38億元人民幣收購蘇州新友置地95%權益連股東貸款,該公司主要從事開發位於蘇州
    的兩幅住宅用地,總建築面積13﹒4萬平方米。
  - 2016年2月,集團以11﹒7億元人民幣收購蘇州德爾太湖灣地產及蘇州德爾太湖城置業全部權益連股東
    貸款,該等公司主要從事開發位於蘇州的兩塊商住用地,總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
  - 同月,集團以7﹒54億元人民幣收購中牟美盛置業70%權益連股東貸款,該公司主要從事開發位於河南鄭
    州的商住項目,總建築面積59﹒2萬平方米。
  - 2016年3月,集團出資33﹒05億元人民幣(其中32﹒25億元人民幣為股東貸款)成立合營公司上
    海高禦房地產開發,佔40%權益,合營公司將收購位於上海的住宅項目,總規劃建築面積約5﹒4萬平方米
    。
  - 2016年5月,集團與萊蒙國際(03688)訂立框架協議,集團擬以43﹒94億元人民幣(約
    52﹒29億港元)向萊蒙國際及一名獨立第三方收購俊鴻達信息諮詢(深圳)及上海環建投資等若干公司全
    部權益連貸款。該等公司主要從事物業開發及物業租賃業務,其持有7個住宅、商業及工業項目,分別位於北
    京、上海、南京、深圳、惠州及杭州,其中2個項目的總佔地面積為24﹒6萬平方米,餘下5個項目的總建
    築面積為135﹒1萬平方米。7月,因北京華夏已行使優先購買權收購三河市學者之家全部51%權益,萊
    蒙國際不會向集團出售該公司持有之物業項目(位於河北三河的住宅項目,地面面積22﹒5萬平方米),故
    收購事項的代價將由43﹒94億元人民幣修訂為42﹒25億元人民幣。
  - 2016年8月,集團訂立框架協議,擬以20﹒54億元人民幣收購杭州禾明投資、杭州融悅投資及浙江悅
    成投資各50%權益連股東貸款。該等公司主要從事物業開發及投資、酒店管理及休閒運動等業務,當中從事
    開發位於海南瓊海的商住項目,總建築面積193萬平方米。
  - 2016年9月,集團以137﹒88億元人民幣向聯想控股(03396)收購41間公司權益,該等公司
    擁有42個物業項目,分別位於北京、天津、重慶、杭州等16個中國城市,總佔地面積694萬平方米,總
    建築面積1802萬平方米,未售面積730萬平方米。
  - 同月,集團以40億元人民幣認購金科股份(深:000656)16﹒96%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地產開
    發業務,其擁有在建地產項目約75個,土地儲備可建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米。2017年1月,集團於
    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間進一步以17﹒23億元人民幣,增持金科股份6﹒17%權益。完
    成後,集團持有金科股份增至23﹒15%。
  - 同月,集團以每股$6﹒18,配售4﹒53億股予主席孫宏斌,佔經擴大後已發行股本11﹒75%。完成
    後,孫宏斌持有集團權益由47%增至53﹒22%,並將申請清洗豁免。
  - 2016年11月,集團以36﹒62億元人民幣向中國恒大(03333)旗下嘉凱城集團(深:
    000918)收購青島嘉凱城房地產開發全部權益,該公司主要從事開發位於青島的商住項目,計容總建築
    面積約179萬平方米,未售面積約為98萬平方米。
  - 2016年12月,集團訂立框架協議,擬以8﹒59億元人民幣收購杭州金泓置業、杭州金合置業及杭州都
    成置業各34%權益連股東貸款。該等公司主要持有位於杭州的3個商住項目,建築面積共81﹒3萬平方米
    。
股本變化
生效日期 事項 發行價 股數類別 備註
30/04/2025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4.0
31/03/2025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4.0
28/02/2025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4
30/11/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0
31/10/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
31/10/2024先舊後新HKD 2.465普通股
30/09/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0
31/07/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
30/06/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4.0-$20.0
31/05/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
30/04/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0
31/03/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0
29/02/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0
31/01/2024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0
31/12/2023先舊後新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4.0-$20.0
30/11/2023配售/發行普通股兌換可換股債券或優先股;兌換價$20.0
19/01/2022先舊後新HKD 10.000普通股所得款項淨額相等於約5.75億美元
17/11/2021先舊後新HKD 15.180普通股所得款項淨額相等於約6.46億美元
30/06/2021配售/發行HKD 4.620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31/05/2021配售/發行HKD 4.620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30/04/2021配售/發行HKD 4.620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31/03/2021配售/發行HKD 13.537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28/02/2021配售/發行HKD 29.751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31/01/2021配售/發行HKD 4.620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31/12/2020配售/發行HKD 4.620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30/11/2020配售/發行HKD 28.053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31/10/2020配售/發行HKD 4.620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30/09/2020配售/發行HKD 30.250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31/08/2020配售/發行HKD 4.620普通股行使認股權及權證
股本
發行股數 11,469,843,543
回頁頂
 

Copyright © 2025 ET Net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Use of this site signifies your agreement to the terms of use.
DISCLAIMER: ET Net Limited and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